Youth Subculture Research Reports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小 (已保护“Youth Subculture Research Reports” ([edit=autoconfirmed] (无期) [move=autoconfirmed] (无期))) |
|||
(4个中途的修订版本没有显示) | |||
第3行: | 第3行: | ||
==马中红: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 | ==马中红: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 | ||
- | + | ([http://www.wqbook.com/books/booksn/059791-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 | |||
+ | ===内容简介=== | ||
+ | |||
+ | 本书是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关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全景展示,包括提纲挈领的年度报告、精选的年度文选、工作坊案例、境外传真、大事记、文化现象扫描以及重要著译介绍。 | ||
+ | |||
+ | |||
+ | >> | ||
+ | |||
+ | ===前言=== | ||
+ | |||
+ | :瞩目2013年的青年亚文化研究,我们欣慰地发现,一些新的论题在提出,一些旧的问题在深化和丰富,这也促使我们在保持2012年度报告总体格局的基础 上,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为与国内外青年亚文化研究者互通有无,切磋交流,为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尽绵薄之力。 | ||
+ | |||
+ | |||
+ | :一、 年度总报告 | ||
+ | :本年度总报告意欲凸显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回顾2013年的研究,我们发现,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专题化表现突出,这意味着问题意识的凸显和研 究群体的更为自觉。这些问题集中于青年亚文化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权力、非主流语言、多元性别关系、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焦虑与身份认同等方面。 | ||
+ | |||
+ | |||
+ | :二、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文选” | ||
+ | :问题意识更鲜明地体现于精选出的本年度论文之中。与2012年相比,范围仍然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尤以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和心理学学科为主。2013年特别选取了几组对话,它们不仅贡献了对一些核心话题的观点,而且意味着我们期待的对青年亚文化进行研讨的学术氛围的形成。 | ||
+ | |||
+ | |||
+ | :三、 “青年亚文化研究工作坊” | ||
+ | :“工作坊”力求全面展示一个研究成果的生产过程、生产机制、生产环节、生产技术,而不仅仅是最终成果的呈现。2013年度报告选取的是“城市新移民的崛起”课题组展开研究的过程记录与学术思考,它虽然不是特定的具体的青年亚文化现象或类型的研究,但是,无论是主题还是观念抑或是方法,都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息息相关。 | ||
+ | |||
+ | |||
+ | :四、 “境外青年亚文化研究传真” | ||
+ | :这是本年度报告一个新的尝试,旨在介绍国外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状况,这一方面出于开拓视野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化、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这一事实的促动。 | ||
+ | |||
+ | |||
+ | :2013年度报告在资料汇编方面,总体保持了原有的构成格局,希望通过青年亚文化研究重要著述(包括译著)的述评、青年亚文化现象的扫描、青年亚文化大事记等,勾勒出青年亚文化研究话语的语境及其标识。与2012年度报告略有不同的是,我们特别将青年亚文化热词从现象描述中提取出来并尝试加以分析,这是因为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新的语言现象实在是观察青年亚文化实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窗口。 | ||
+ | |||
+ | |||
+ | :本年度报告在编撰过程中,还得到了“江苏创建沿江全国文明城市带的战略思考及政策研究(2012ZDIXM009)”项目、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APD)的合作与支持。我们希望这样的合作与支持能够拓展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使年度报告这一形式不仅见证和记录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成果,而且促进与更多相关学科的关联。 | ||
+ | |||
+ | |||
+ |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编委会 | ||
+ | :2014年5月1日 | ||
+ | |||
+ | |||
+ | >> | ||
+ | |||
+ | ===目录=== | ||
+ | |||
- | |||
: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新文化——2013年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论略(马中红) | :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新文化——2013年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论略(马中红) | ||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专题化 |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专题化 | ||
第12行: | 第54行: | ||
:多元性别关系的媒介呈现与文化实践 | :多元性别关系的媒介呈现与文化实践 | ||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焦虑与身份认同 |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焦虑与身份认同 | ||
- | + | ||
+ | |||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文选 |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文选 | ||
- | + | ||
+ | |||
:青年亚文化与当代社会思潮 (李修建等) | :青年亚文化与当代社会思潮 (李修建等) | ||
- | + | ||
+ | |||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与透视 (胡疆锋) |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与透视 (胡疆锋) | ||
:一、 亚文化: 界定及辨析 | :一、 亚文化: 界定及辨析 | ||
:二、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生态、功能和未来 | :二、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生态、功能和未来 | ||
:三、 关于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的思考 | :三、 关于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的思考 | ||
- | + | ||
+ | |||
:新媒介与青年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权力 (马中红/陈霖/曾一果) | :新媒介与青年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权力 (马中红/陈霖/曾一果) | ||
:青年亚文化的新文化特质 | :青年亚文化的新文化特质 | ||
:新媒介技术对青年亚文化的深度影响 | :新媒介技术对青年亚文化的深度影响 | ||
: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权力建构 | :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权力建构 | ||
- | + | ||
+ | |||
:表达与被表达——“90后”代际话语权的思考 (金定海) | :表达与被表达——“90后”代际话语权的思考 (金定海) | ||
:一、 失语的“90后” | :一、 失语的“90后” | ||
第33行: | 第80行: | ||
: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媒体环境塑造“90后”个性 | :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媒体环境塑造“90后”个性 | ||
:五、 总结 | :五、 总结 | ||
- | + | ||
+ | |||
:新媒介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伦理冲突及其建设性资源 (陈霖) | :新媒介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伦理冲突及其建设性资源 (陈霖) | ||
:一、 “坏孩子”与道德恐慌 | :一、 “坏孩子”与道德恐慌 | ||
:二、 自由的价值冲突 | :二、 自由的价值冲突 | ||
:三、 伦理资源: 对主流文化的贡献 | :三、 伦理资源: 对主流文化的贡献 | ||
- | + | ||
+ | |||
:从网络亚文化到共用能指——屌丝文化研究 (林品) | :从网络亚文化到共用能指——屌丝文化研究 (林品) | ||
:一、 “屌丝”的词源:自我降格的网络亚文化 | :一、 “屌丝”的词源:自我降格的网络亚文化 | ||
:二、 “屌丝”的叙事:权力结构的封闭循环 | :二、 “屌丝”的叙事:权力结构的封闭循环 | ||
:三、 “屌丝”的播散:主体中空的共用能指 | :三、 “屌丝”的播散:主体中空的共用能指 | ||
- | + | ||
+ | |||
:去中心化: 后现代性与媒介革新下的流行语 (甘莅豪) | :去中心化: 后现代性与媒介革新下的流行语 (甘莅豪) | ||
:一、 “斜眼”隐喻的重新阐释 | :一、 “斜眼”隐喻的重新阐释 | ||
第49行: | 第99行: | ||
:三、 流行语与社会趋势的共变 | :三、 流行语与社会趋势的共变 | ||
:四、 结语 | :四、 结语 | ||
- | + | ||
+ | |||
:流行语: 民间表述与社会记忆——2008—2011年网络流行语的价值分析(李明洁) | :流行语: 民间表述与社会记忆——2008—2011年网络流行语的价值分析(李明洁) | ||
:一、 网络流行语:多样化空间中的民间表述 | :一、 网络流行语:多样化空间中的民间表述 | ||
:二、 社会记忆: 流行语对于认知情感的型塑 | :二、 社会记忆: 流行语对于认知情感的型塑 | ||
:三、 当代“国风”:“小叙事”里的反讽与自启蒙 | :三、 当代“国风”:“小叙事”里的反讽与自启蒙 | ||
- | + | ||
+ | |||
:新词新语: 在破坏中建构亚文化语言的“小时代”(马中红) | :新词新语: 在破坏中建构亚文化语言的“小时代”(马中红) | ||
:网络空间: 新词新语的良田沃土 | :网络空间: 新词新语的良田沃土 | ||
第60行: | 第112行: | ||
:区隔: 网络用语的多重意义 | :区隔: 网络用语的多重意义 | ||
:在娱乐中抵抗,在抵抗中娱乐 | :在娱乐中抵抗,在抵抗中娱乐 | ||
- | + | ||
+ | |||
: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与传播模式研究——基于6个典型网络趣缘群体的实证分析(罗自文) | :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与传播模式研究——基于6个典型网络趣缘群体的实证分析(罗自文) | ||
:一、 网络趣缘群体的界定与分类 | :一、 网络趣缘群体的界定与分类 | ||
第67行: | 第120行: | ||
:四、 网络趣缘群体的传播模式 | :四、 网络趣缘群体的传播模式 | ||
:五、 结论 | :五、 结论 | ||
- | + | ||
+ | |||
:新生代农民工的同乡社会网络特征分析——基于“SZ人在北京”QQ群组的虚拟民族志研究(高崇杨伯溆) | :新生代农民工的同乡社会网络特征分析——基于“SZ人在北京”QQ群组的虚拟民族志研究(高崇杨伯溆) | ||
:一、 引言 | :一、 引言 | ||
第74行: | 第128行: | ||
:四、 新生代农民工的同乡社会网络特征 | :四、 新生代农民工的同乡社会网络特征 | ||
:五、 结语 | :五、 结语 | ||
- | + | ||
+ | |||
:消费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固化的表现及危机 (侯玲) | :消费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固化的表现及危机 (侯玲) | ||
:一、 宏观社会结构中消费资源配置不均衡,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固化 | :一、 宏观社会结构中消费资源配置不均衡,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固化 | ||
:二、 新生代农民工内部消费层次化明显,整体精神生活分化并解构,从而在新一轮的境况上进一步固化了其阶层地位 | :二、 新生代农民工内部消费层次化明显,整体精神生活分化并解构,从而在新一轮的境况上进一步固化了其阶层地位 | ||
:三、 日常消费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取向和行为使其成长性空间狭窄化,难以通过自身努力突破阶层固化的“瓶颈” | :三、 日常消费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取向和行为使其成长性空间狭窄化,难以通过自身努力突破阶层固化的“瓶颈” | ||
- | + | ||
+ | |||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建构与炫耀性消费的悖反性思考(金晓彤/崔宏静) |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建构与炫耀性消费的悖反性思考(金晓彤/崔宏静) | ||
:一、 相关理论综述 | :一、 相关理论综述 | ||
第85行: | 第141行: | ||
:三、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建构中的悖论 | :三、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建构中的悖论 | ||
:四、 结论 | :四、 结论 | ||
- | + | ||
+ | |||
:台湾青春电影中的酷儿性(丁方舟) | :台湾青春电影中的酷儿性(丁方舟) | ||
:一、 酷儿、酷儿理论与酷儿性 | :一、 酷儿、酷儿理论与酷儿性 | ||
第92行: | 第149行: | ||
:四、 酷儿性解读与酷儿化受众 | :四、 酷儿性解读与酷儿化受众 | ||
:五、 讨论和结论 | :五、 讨论和结论 | ||
- | + | ||
+ | |||
:确认、反思与协商: 网络社区中的同性恋身份认同——一个个案考察(佘文斌) | :确认、反思与协商: 网络社区中的同性恋身份认同——一个个案考察(佘文斌) | ||
:一、 在线联结与自我的确认 | :一、 在线联结与自我的确认 | ||
第98行: | 第156行: | ||
:三、 传播倾向与身份的协商 | :三、 传播倾向与身份的协商 | ||
:四、 结语 | :四、 结语 | ||
- | + | ||
+ | |||
:后亚文化与流行音乐生产(陈彤旭) | :后亚文化与流行音乐生产(陈彤旭) | ||
:一、 新的音乐文本生产方式 | :一、 新的音乐文本生产方式 | ||
第104行: | 第163行: | ||
:三、 新的音乐明星生产方式 | :三、 新的音乐明星生产方式 | ||
:四、 后亚文化语境下流行音乐的回归 | :四、 后亚文化语境下流行音乐的回归 | ||
- | + | ||
+ | |||
:青年亚文化研究工作坊 | :青年亚文化研究工作坊 | ||
:探寻中国青年研究的新路径——“城市新移民的崛起”课题组的研究记录与思考(廉思) | :探寻中国青年研究的新路径——“城市新移民的崛起”课题组的研究记录与思考(廉思) | ||
第110行: | 第170行: | ||
:二、 严谨学术与丰满社会间的平衡 | :二、 严谨学术与丰满社会间的平衡 | ||
:三、 价值中立与媒体宣传间的调适 | :三、 价值中立与媒体宣传间的调适 | ||
- | + | ||
+ | |||
:境外青年亚文化研究传真 | :境外青年亚文化研究传真 | ||
:美国学界近年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述评(陈一/王婷婷) | :美国学界近年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述评(陈一/王婷婷) | ||
第116行: | 第177行: | ||
:二、 亚文化,后亚文化?现代,后现代? | :二、 亚文化,后亚文化?现代,后现代? | ||
:三、 美国学界亚文化研究的启示::青年亚文化研究信息与资料 | :三、 美国学界亚文化研究的启示::青年亚文化研究信息与资料 | ||
- | + | ||
+ | |||
:2013年青年亚文化研究著作述评(陈霖) | :2013年青年亚文化研究著作述评(陈霖) | ||
:一、 理论: 经典依然回响 | :一、 理论: 经典依然回响 | ||
:二、 现象: 音乐和性别作为焦点 | :二、 现象: 音乐和性别作为焦点 | ||
:三、 相关: 交叉地带的活力 | :三、 相关: 交叉地带的活力 | ||
- | + | ||
+ | |||
:2013年亚文化现象扫描(顾亦周) | :2013年亚文化现象扫描(顾亦周) | ||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 ||
第129行: | 第192行: | ||
:《小时代》: “90后”不需要昨天 | :《小时代》: “90后”不需要昨天 | ||
:内涵图: 雷锋符号的戏仿与借用 | :内涵图: 雷锋符号的戏仿与借用 | ||
- | + | ||
+ | |||
:青年亚文化年度热词分析(鲍鲳) | :青年亚文化年度热词分析(鲍鲳) | ||
- | + | ||
+ | |||
:中国大陆青年亚文化大事记(2013)(齐晶晶/闻亦柳) | :中国大陆青年亚文化大事记(2013)(齐晶晶/闻亦柳) | ||
+ | |||
+ | |||
+ | >> | ||
+ | |||
+ | ===编者手记=== | ||
+ | |||
+ | *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718273/ 编者手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马中红: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2)== | ||
+ | (摘自[http://www.tup.tsinghua.edu.cn/book/SHOWBOOK.asp?cpbh=052374-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 | |||
+ | ===内容简介=== | ||
+ | |||
+ | |||
+ | :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30多个年头过去,青年研究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思想土壤以及学术环境都今非昔比,其自身的发 展状况以及在学术界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考察这段历史,不仅可以映衬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界变迁的一种轨迹,也可以看出我国青年这一群体以及青 年话语的变迁在社会结构变迁脉络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读青年研究的现状,分析和探讨青年研究的未来走向。 | ||
+ | |||
+ | |||
+ | >> | ||
+ | |||
+ | ===前言=== | ||
+ | |||
+ | 青年亚文化是方兴未艾的全球性文化现象,目前对它的研究备受瞩目。自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以来,历经伯明翰学派直至今日的后亚文化研究,已有70余年的历史。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充分吸纳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诸多理论和方法,并且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它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当代文化与学术政治,成为国际学术界最富活力和创造力,也极具争议性的学科领域之一。 | ||
+ | |||
+ |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普及使用和开放程度的提升,中国青年亚文化呈现出井喷的态势。国外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思潮催生了国内研究者的研究意识,最近几年,青年亚文化不仅进入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研究领域,也以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立场和旨趣吸引了人文社会科学诸多分支学者们的关注。 | ||
+ | |||
+ | 为了及时反映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推动“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的学术建设,我们计划从2013年开始出版《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该年度报告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 ||
+ | |||
+ | :1. 年度总报告 | ||
+ | :对2012年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进行总体梳理和评价,力图勾勒出青年亚文化最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的版图。 | ||
+ | |||
+ | :2.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文选 | ||
+ | :本部分主要精选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我们认为能够代表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学术水准的论文。遴选范围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尤以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和心理学学科为主。这是年度报告中分量最重的板块。 | ||
+ | |||
+ | :3. 青年亚文化研究工作坊 | ||
+ | :工作坊是伯明翰学派开展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当下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认同的有效研究方式。一方面,我们会发表一些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如论文、调研报告、民族志访谈等);另一方面,我们会邀请作者尽可能细致地描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如选题缘由、资料收集、调查过程、写作进展、修改加工等),力求全面地展示出一个研究成果的生产过程、生产机制、生产环节、生产技术,而不仅仅是最终成果的呈现。本年度报告选取的是《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丛书》中三位作者马中红、易前良、鲍鲳分别撰写的“创作谈”。 | ||
+ | |||
+ | :4. 青年亚文化研究信息与资料 | ||
+ | :青年亚文化研究信息与资料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 ||
+ | :(1) 青年亚文化研究大事记。编录、整理2012年国内外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影响大、具有重要学术与史料价值的事件,如青年亚文化研究重要机构的成立及其活动、重要学术会议、重要研究成果索引等。 | ||
+ | :(2) 文化现象扫描。对2012年发生的热点亚文化事件进行回顾和描述,以知名度、争议性、影响力为遴选标准。在力图还原事件真相、全面呈现各方观点的基础上,我们以青年亚文化的学术旨趣做出简要分析,勾勒出青年亚文化视野下的年度文化版图。 | ||
+ | :(3) 青年亚文化研究重要著述介绍。主要介绍2012年重要的中外学者的青年亚文化研究著作,兼顾译著。 | ||
+ | |||
+ | :长期以来,国内【青年亚文化研究】被主流意识形态浓重的【青年文化研究】所遮蔽。1997年,随着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的推广和使用,与主流文化相悖的青年亚文化异军崛起,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也因此而浮出水面。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有两个:其一,《网上生活》(Internet & Intranet)杂志按月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互联网杂志,但当时因为没有刊号,只作为《中国计算机用户》的刊中刊发行,直至2000年易名为《数字世界》才正式出版发行。《网上生活》象征性地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生活方式之门。其二,这一年,一些早期研究互联网的成果陆续发表和出版。既有从事互联网技术开发和服务的技术精英们撰文介绍西方互联网中的一些文化现象,譬如,黑客亚文化、网络技术新语言等,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对国内网络与青年问题展开研究,例如,卜卫对1995年开通的“瀛海威时空”网络用户进行实证调查,其研究成果《百姓、青年与网络》于1997年在《青年研究》期刊发表,是国内较早通过调查表明青少年为网络用户的主体,具有实验性质。同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编撰的、一套8本的《互联网络文化丛书》出版,其中,既有介绍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和《21世纪网络生存术》,也有对网络黑客现象介绍的《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对网络时代人类精神生活方式变化进行描述的《生活在网络中》以及对媒介传播在网络冲击下的前景进行展望的《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流》等。2008年,由马中红主持的【“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意味着青年亚文化研究开始进入学术话语领域。2011年11月5日,中国首次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学术研讨会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和《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2012年1月,国内第一家基于新闻与传播学科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凡此种种都预示着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从学术理论的建构、研究队伍的构成、学术资源的获得、研究成果的质与量等方面来说,青年亚文化研究依然处在学术的边缘化地带,任重而道远。 | ||
+ | |||
+ | |||
+ | 目前,中国尚无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年度报告或蓝皮书,为此,我们特编辑出版本书,希望通过遴选2012年有代表性的论著,汇编青年亚文化及其研究的相关资料,借以记录与展示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前行的轨迹和取得的成绩,并借此与国内外青年亚文化研究者互通有无、切磋交流,为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尽绵薄之力。 | ||
+ | |||
+ | |||
+ | :马中红 | ||
+ | :2012年12月30日 | ||
+ | |||
+ | |||
+ | >> | ||
+ | |||
+ | ===目录=== | ||
+ | |||
+ | :2012年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论略(马中红) | ||
+ |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
+ | :网络与青年政治参与 | ||
+ | :从“他组织”到“自组织” | ||
+ | :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互动 | ||
+ | :性别关系的颠覆与复制 | ||
+ | :青年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 ||
+ | |||
+ | |||
+ |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文选 | ||
+ | |||
+ | |||
+ | :现代性境域中青年问题的理路(陆玉林) | ||
+ | :一、 青年问题的话语构成 | ||
+ | :二、 辨识标准和问题谱系 | ||
+ | :三、 辨识视野与价值立场 | ||
+ | |||
+ | |||
+ | :青年研究的代际更替及现状解析(吴小英) | ||
+ | :一、 青年研究的代际更替 | ||
+ | :二、 青年研究的现实困境 | ||
+ | :三、 青年研究的未来走向 | ||
+ | |||
+ | |||
+ | :三十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对象、主题与方法——对四种青年期刊2408篇论文的内容分析(风笑天) | ||
+ | :一、 导言与文献回顾 | ||
+ | :二、 研究设计 | ||
+ | :三、 30年来青年研究的对象及其分布 | ||
+ | :四、 30年来青年研究的主题及其分布 | ||
+ | :五、 30年来青年研究的方法及其分布 | ||
+ | :六、 总结与讨论 | ||
+ | |||
+ | |||
+ |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陆士桢/郑玲/王丽英) | ||
+ | :一、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界定 | ||
+ | :二、 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背景理论分析 | ||
+ | :三、 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基础理论分析 | ||
+ | |||
+ | |||
+ |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对七个中文论坛相关资料的文本分析(漆光鸿/王剑英/杨志强) | ||
+ | :一、 群体界定与研究方法 | ||
+ | :二、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特征及问题分析 | ||
+ | :三、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 ||
+ | :四、 结语 | ||
+ | |||
+ | |||
+ | :从民众正义到直接参与——青年网民赛博民粹主义倾向的政治学解读(郭中军) | ||
+ | :一、 人民至上性 | ||
+ | :二、 直接参与性 | ||
+ | :三、 反精英性四、 虚拟现实性 | ||
+ | :五、 群体非理性 | ||
+ | |||
+ | |||
+ | :媒介接触与社会公正——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姚君喜) | ||
+ | :一、 背景与问题 | ||
+ | :二、 社会公正 | ||
+ | :三、 思路与假说 | ||
+ | :四、 研究发现与假说检验 | ||
+ | :五、 结论与讨论 | ||
+ | |||
+ | |||
+ | :青年自组织社会参与: 认同、社会表征与符号再生产——以“南京义工联”为例(刘芳) | ||
+ | :一、 新世纪青年社会参与的特征转向 | ||
+ | :二、 “认知、情感、社会比较”: 作为内在动因的“社会认同” | ||
+ | :三、 “在线—在场—在线”: 社会参与的行动空间 | ||
+ | :四、 结语 | ||
+ | |||
+ | |||
+ | :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研究(陆扬) | ||
+ | :一、 风格的意义 | ||
+ | :二、 《杰姬》分析 | ||
+ | :三、 一点回顾 | ||
+ | :四、 走向后亚文化研究 | ||
+ | |||
+ | |||
+ | :大众传播媒介对“粉丝”亚文化的再现——以央视对“杨丽娟事件”的报道为例(陈霖/杨培) | ||
+ | :一、 再现的媒介逻辑与对病态粉丝的鉴定 | ||
+ | :二、 再现的重点分布与文化隐喻 | ||
+ | :三、 再现的偏差与意识形态功能 | ||
+ | |||
+ | |||
+ | :新媒体与当代恶搞文化的“社会政治”(曾一果) | ||
+ | :一、 网络恶搞与新社会运动 | ||
+ | :二、 一种青年亚文化的“微观政治” | ||
+ | :三、 微博: 青年介入社会的新途径 | ||
+ | :四、 结束语 | ||
+ | |||
+ | |||
+ | :电子游戏中的性别观念及其对青少年的潜在影响(刘胜枝) | ||
+ | :一、 暴力、色情与浪漫: 游戏题材的性别化 | ||
+ | :二、 物化与他者化: 电子游戏中的女性形象 | ||
+ | :三、 被歧视和被贬低: 电子游戏女性玩家的性别遭遇 | ||
+ | |||
+ | |||
+ | :她们的世界——幻想主题修辞批评视野下对同人女群体的解读(马中红/陆国静) | ||
+ | :一、 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方法的原理 | ||
+ | :二、 研究方法和对象 | ||
+ | :三、 幻想主题的类型 | ||
+ | :四、 关于“爱”的修辞幻象 | ||
+ | |||
+ | |||
+ |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网络字幕组文化(孙黎) | ||
+ | :一、 网络字幕组群体的身份构建与认同 | ||
+ | :二、 网络字幕组能动的文本解构与生存悖论 | ||
+ | :三、 网络字幕群落的博弈与转型 | ||
+ | |||
+ | |||
+ | :叛逆青春的书写困境与超越——以春树作品中的“坏女孩”形象为例(薛月兵) | ||
+ | :一、 “坏女孩”形象的时代文化内涵 | ||
+ | :二、 青年亚文化生活方式的叛逆与迷失 | ||
+ | :三、 青春“自在”状态的执迷与缺失 | ||
+ | :四、 迎合媒体的写作与小说精神的匮乏 | ||
+ | :五、 青春写作的困境与超越 | ||
+ | |||
+ | |||
+ | :虚拟世界中的公平演练——以“魔兽世界”为例探讨虚拟世界团队的合作机制(施芸卿) | ||
+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 | ||
+ | :二、 游戏简介及文献综述 | ||
+ | :三、 “魔兽世界”中的团队合作 | ||
+ | :四、 两种典型副本团队合作模式:DKP团和金团 | ||
+ | :五、 结语 | ||
+ | |||
+ | |||
+ | :口感的享用与管制——中小学生吃零食的身体现象学解读(熊和平/潘跃玲) | ||
+ | :一、 受访者的体验描述及其身体动力机制 | ||
+ | :二、 身体现象学观照下口感体验的意识结构 | ||
+ | :三、 口感管制的运行机制及其身体理论批判 | ||
+ | :四、 结语 | ||
+ | |||
+ | |||
+ | :青少年网络暴力: 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江根源) | ||
+ | :一、 网络暴力的概念界定 | ||
+ | :二、 青少年网络暴力的研究方法 | ||
+ | :三、 青少年网络暴力的研究发现及其分析 | ||
+ | :四、 对青少年网络暴力成因的多维讨论 | ||
+ | :五、 结论 | ||
+ | |||
+ | |||
+ | :青年亚文化研究工作坊 | ||
+ | :《COSPLAY: 戏剧化青春》的写作过程(马中红) | ||
+ | :一、 写作缘起 | ||
+ | :二、 走近研究对象 | ||
+ | :三、 在线研究 | ||
+ | |||
+ | |||
+ | :ACG部落的寻访之旅——“御宅文化”研究手记(易前良/王凌菲) | ||
+ | :一、 研究对象的概念化: 从异域交往开始 | ||
+ | :二、 研究构想: 问题、对象与维度 | ||
+ | :三、 研究的操作化: 本土语境中的实证研究 | ||
+ | :四、 理论探讨: 解读御宅文化 | ||
+ | |||
+ | |||
+ | :网络游戏的解谜与祛魅——《网游: 狂欢与蛊惑》的参与式写作(鲍鲳) | ||
+ | :一、 迷茫、彷徨的研究者 | ||
+ | :二、 形形色色的游戏人 | ||
+ | :三、 误读了的网瘾 | ||
+ | |||
+ | |||
+ | :青年青年亚文化研究信息与资料 | ||
+ | |||
+ | |||
+ | :青年亚文化研究著作述评(陈霖) | ||
+ | :一、 亚文化理论与现象研究 | ||
+ | :二、 涉及青年亚文化主题的研究 | ||
+ | :三、 青年亚文化相关的非学术性作品 | ||
+ | :四、 关注亚文化的期刊杂志 | ||
+ | |||
+ | |||
+ | :青年亚文化热点扫描(顾亦周/陈一) | ||
+ | :一、 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扫描 | ||
+ | :二、 网络亚文化热词的梳理 | ||
+ | |||
+ | |||
+ | :附录 | ||
+ | :中国大陆青年亚文化大事记(2012)(朱文毓/姚璐/赵媛) | ||
+ | |||
+ | |||
+ | |||
+ | |||
+ | |||
在2014年12月30日 (二) 07:20的最新修订版本
目录 |
马中红: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关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全景展示,包括提纲挈领的年度报告、精选的年度文选、工作坊案例、境外传真、大事记、文化现象扫描以及重要著译介绍。
>>
前言
- 瞩目2013年的青年亚文化研究,我们欣慰地发现,一些新的论题在提出,一些旧的问题在深化和丰富,这也促使我们在保持2012年度报告总体格局的基础 上,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为与国内外青年亚文化研究者互通有无,切磋交流,为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尽绵薄之力。
- 一、 年度总报告
- 本年度总报告意欲凸显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回顾2013年的研究,我们发现,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专题化表现突出,这意味着问题意识的凸显和研 究群体的更为自觉。这些问题集中于青年亚文化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权力、非主流语言、多元性别关系、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焦虑与身份认同等方面。
- 二、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文选”
- 问题意识更鲜明地体现于精选出的本年度论文之中。与2012年相比,范围仍然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尤以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和心理学学科为主。2013年特别选取了几组对话,它们不仅贡献了对一些核心话题的观点,而且意味着我们期待的对青年亚文化进行研讨的学术氛围的形成。
- 三、 “青年亚文化研究工作坊”
- “工作坊”力求全面展示一个研究成果的生产过程、生产机制、生产环节、生产技术,而不仅仅是最终成果的呈现。2013年度报告选取的是“城市新移民的崛起”课题组展开研究的过程记录与学术思考,它虽然不是特定的具体的青年亚文化现象或类型的研究,但是,无论是主题还是观念抑或是方法,都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息息相关。
- 四、 “境外青年亚文化研究传真”
- 这是本年度报告一个新的尝试,旨在介绍国外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状况,这一方面出于开拓视野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化、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这一事实的促动。
- 2013年度报告在资料汇编方面,总体保持了原有的构成格局,希望通过青年亚文化研究重要著述(包括译著)的述评、青年亚文化现象的扫描、青年亚文化大事记等,勾勒出青年亚文化研究话语的语境及其标识。与2012年度报告略有不同的是,我们特别将青年亚文化热词从现象描述中提取出来并尝试加以分析,这是因为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新的语言现象实在是观察青年亚文化实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窗口。
- 本年度报告在编撰过程中,还得到了“江苏创建沿江全国文明城市带的战略思考及政策研究(2012ZDIXM009)”项目、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APD)的合作与支持。我们希望这样的合作与支持能够拓展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使年度报告这一形式不仅见证和记录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成果,而且促进与更多相关学科的关联。
-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编委会
- 2014年5月1日
>>
目录
- 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新文化——2013年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论略(马中红)
-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专题化
- 青年亚文化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权力
- 非主流语言:青年亚文化抵抗与娱乐的双重变奏
- 多元性别关系的媒介呈现与文化实践
-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焦虑与身份认同
-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文选
- 青年亚文化与当代社会思潮 (李修建等)
-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与透视 (胡疆锋)
- 一、 亚文化: 界定及辨析
- 二、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生态、功能和未来
- 三、 关于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的思考
- 新媒介与青年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权力 (马中红/陈霖/曾一果)
- 青年亚文化的新文化特质
- 新媒介技术对青年亚文化的深度影响
- 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权力建构
- 表达与被表达——“90后”代际话语权的思考 (金定海)
- 一、 失语的“90后”
- 二、 代际: 冲突与对话
- 三、 表达与被表达
- 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媒体环境塑造“90后”个性
- 五、 总结
- 新媒介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伦理冲突及其建设性资源 (陈霖)
- 一、 “坏孩子”与道德恐慌
- 二、 自由的价值冲突
- 三、 伦理资源: 对主流文化的贡献
- 从网络亚文化到共用能指——屌丝文化研究 (林品)
- 一、 “屌丝”的词源:自我降格的网络亚文化
- 二、 “屌丝”的叙事:权力结构的封闭循环
- 三、 “屌丝”的播散:主体中空的共用能指
- 去中心化: 后现代性与媒介革新下的流行语 (甘莅豪)
- 一、 “斜眼”隐喻的重新阐释
- 二、 社会系统和精神世界的去中心化
- 三、 流行语与社会趋势的共变
- 四、 结语
- 流行语: 民间表述与社会记忆——2008—2011年网络流行语的价值分析(李明洁)
- 一、 网络流行语:多样化空间中的民间表述
- 二、 社会记忆: 流行语对于认知情感的型塑
- 三、 当代“国风”:“小叙事”里的反讽与自启蒙
- 新词新语: 在破坏中建构亚文化语言的“小时代”(马中红)
- 网络空间: 新词新语的良田沃土
- 混杂: 网络用语的亚文化风格
- 区隔: 网络用语的多重意义
- 在娱乐中抵抗,在抵抗中娱乐
- 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与传播模式研究——基于6个典型网络趣缘群体的实证分析(罗自文)
- 一、 网络趣缘群体的界定与分类
- 二、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三、 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
- 四、 网络趣缘群体的传播模式
- 五、 结论
- 新生代农民工的同乡社会网络特征分析——基于“SZ人在北京”QQ群组的虚拟民族志研究(高崇杨伯溆)
- 一、 引言
- 二、 已有的研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新生代农民工的同乡社会网络特征
- 五、 结语
- 消费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固化的表现及危机 (侯玲)
- 一、 宏观社会结构中消费资源配置不均衡,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固化
- 二、 新生代农民工内部消费层次化明显,整体精神生活分化并解构,从而在新一轮的境况上进一步固化了其阶层地位
- 三、 日常消费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取向和行为使其成长性空间狭窄化,难以通过自身努力突破阶层固化的“瓶颈”
-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建构与炫耀性消费的悖反性思考(金晓彤/崔宏静)
- 一、 相关理论综述
- 二、 新生代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的阐释
- 三、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建构中的悖论
- 四、 结论
- 台湾青春电影中的酷儿性(丁方舟)
- 一、 酷儿、酷儿理论与酷儿性
- 二、 社会历史语境
- 三、 《蓝色大门》和《盛夏光年》中的酷儿性
- 四、 酷儿性解读与酷儿化受众
- 五、 讨论和结论
- 确认、反思与协商: 网络社区中的同性恋身份认同——一个个案考察(佘文斌)
- 一、 在线联结与自我的确认
- 二、 文化位置的反思与身份的诉求
- 三、 传播倾向与身份的协商
- 四、 结语
- 后亚文化与流行音乐生产(陈彤旭)
- 一、 新的音乐文本生产方式
- 二、 新的音乐视觉生产方式
- 三、 新的音乐明星生产方式
- 四、 后亚文化语境下流行音乐的回归
- 青年亚文化研究工作坊
- 探寻中国青年研究的新路径——“城市新移民的崛起”课题组的研究记录与思考(廉思)
- 一、 抽样精度与调查资源间的妥协
- 二、 严谨学术与丰满社会间的平衡
- 三、 价值中立与媒体宣传间的调适
- 境外青年亚文化研究传真
- 美国学界近年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述评(陈一/王婷婷)
- 一、 美国学界相关研究的新进展
- 二、 亚文化,后亚文化?现代,后现代?
- 三、 美国学界亚文化研究的启示::青年亚文化研究信息与资料
- 2013年青年亚文化研究著作述评(陈霖)
- 一、 理论: 经典依然回响
- 二、 现象: 音乐和性别作为焦点
- 三、 相关: 交叉地带的活力
- 2013年亚文化现象扫描(顾亦周)
-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 网络作家异军突起
- 缩略语与“卒章显志”
- AV女优走红大陆
- 《小时代》: “90后”不需要昨天
- 内涵图: 雷锋符号的戏仿与借用
- 青年亚文化年度热词分析(鲍鲳)
- 中国大陆青年亚文化大事记(2013)(齐晶晶/闻亦柳)
>>
编者手记
- 编者手记;
>>
马中红: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2)
(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 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30多个年头过去,青年研究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思想土壤以及学术环境都今非昔比,其自身的发 展状况以及在学术界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考察这段历史,不仅可以映衬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界变迁的一种轨迹,也可以看出我国青年这一群体以及青 年话语的变迁在社会结构变迁脉络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读青年研究的现状,分析和探讨青年研究的未来走向。
>>
前言
青年亚文化是方兴未艾的全球性文化现象,目前对它的研究备受瞩目。自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以来,历经伯明翰学派直至今日的后亚文化研究,已有70余年的历史。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充分吸纳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诸多理论和方法,并且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它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当代文化与学术政治,成为国际学术界最富活力和创造力,也极具争议性的学科领域之一。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普及使用和开放程度的提升,中国青年亚文化呈现出井喷的态势。国外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思潮催生了国内研究者的研究意识,最近几年,青年亚文化不仅进入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研究领域,也以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立场和旨趣吸引了人文社会科学诸多分支学者们的关注。
为了及时反映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推动“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的学术建设,我们计划从2013年开始出版《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该年度报告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 1. 年度总报告
- 对2012年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进行总体梳理和评价,力图勾勒出青年亚文化最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的版图。
- 2.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文选
- 本部分主要精选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我们认为能够代表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学术水准的论文。遴选范围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尤以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和心理学学科为主。这是年度报告中分量最重的板块。
- 3. 青年亚文化研究工作坊
- 工作坊是伯明翰学派开展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当下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认同的有效研究方式。一方面,我们会发表一些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如论文、调研报告、民族志访谈等);另一方面,我们会邀请作者尽可能细致地描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如选题缘由、资料收集、调查过程、写作进展、修改加工等),力求全面地展示出一个研究成果的生产过程、生产机制、生产环节、生产技术,而不仅仅是最终成果的呈现。本年度报告选取的是《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丛书》中三位作者马中红、易前良、鲍鲳分别撰写的“创作谈”。
- 4. 青年亚文化研究信息与资料
- 青年亚文化研究信息与资料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 (1) 青年亚文化研究大事记。编录、整理2012年国内外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影响大、具有重要学术与史料价值的事件,如青年亚文化研究重要机构的成立及其活动、重要学术会议、重要研究成果索引等。
- (2) 文化现象扫描。对2012年发生的热点亚文化事件进行回顾和描述,以知名度、争议性、影响力为遴选标准。在力图还原事件真相、全面呈现各方观点的基础上,我们以青年亚文化的学术旨趣做出简要分析,勾勒出青年亚文化视野下的年度文化版图。
- (3) 青年亚文化研究重要著述介绍。主要介绍2012年重要的中外学者的青年亚文化研究著作,兼顾译著。
- 长期以来,国内【青年亚文化研究】被主流意识形态浓重的【青年文化研究】所遮蔽。1997年,随着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的推广和使用,与主流文化相悖的青年亚文化异军崛起,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也因此而浮出水面。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有两个:其一,《网上生活》(Internet & Intranet)杂志按月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互联网杂志,但当时因为没有刊号,只作为《中国计算机用户》的刊中刊发行,直至2000年易名为《数字世界》才正式出版发行。《网上生活》象征性地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生活方式之门。其二,这一年,一些早期研究互联网的成果陆续发表和出版。既有从事互联网技术开发和服务的技术精英们撰文介绍西方互联网中的一些文化现象,譬如,黑客亚文化、网络技术新语言等,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对国内网络与青年问题展开研究,例如,卜卫对1995年开通的“瀛海威时空”网络用户进行实证调查,其研究成果《百姓、青年与网络》于1997年在《青年研究》期刊发表,是国内较早通过调查表明青少年为网络用户的主体,具有实验性质。同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编撰的、一套8本的《互联网络文化丛书》出版,其中,既有介绍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和《21世纪网络生存术》,也有对网络黑客现象介绍的《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对网络时代人类精神生活方式变化进行描述的《生活在网络中》以及对媒介传播在网络冲击下的前景进行展望的《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流》等。2008年,由马中红主持的【“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意味着青年亚文化研究开始进入学术话语领域。2011年11月5日,中国首次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学术研讨会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和《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2012年1月,国内第一家基于新闻与传播学科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凡此种种都预示着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从学术理论的建构、研究队伍的构成、学术资源的获得、研究成果的质与量等方面来说,青年亚文化研究依然处在学术的边缘化地带,任重而道远。
目前,中国尚无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年度报告或蓝皮书,为此,我们特编辑出版本书,希望通过遴选2012年有代表性的论著,汇编青年亚文化及其研究的相关资料,借以记录与展示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前行的轨迹和取得的成绩,并借此与国内外青年亚文化研究者互通有无、切磋交流,为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尽绵薄之力。
- 马中红
- 2012年12月30日
>>
目录
- 2012年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论略(马中红)
-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网络与青年政治参与
- 从“他组织”到“自组织”
- 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互动
- 性别关系的颠覆与复制
- 青年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文选
- 现代性境域中青年问题的理路(陆玉林)
- 一、 青年问题的话语构成
- 二、 辨识标准和问题谱系
- 三、 辨识视野与价值立场
- 青年研究的代际更替及现状解析(吴小英)
- 一、 青年研究的代际更替
- 二、 青年研究的现实困境
- 三、 青年研究的未来走向
- 三十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对象、主题与方法——对四种青年期刊2408篇论文的内容分析(风笑天)
- 一、 导言与文献回顾
- 二、 研究设计
- 三、 30年来青年研究的对象及其分布
- 四、 30年来青年研究的主题及其分布
- 五、 30年来青年研究的方法及其分布
- 六、 总结与讨论
-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陆士桢/郑玲/王丽英)
- 一、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界定
- 二、 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背景理论分析
- 三、 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基础理论分析
-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对七个中文论坛相关资料的文本分析(漆光鸿/王剑英/杨志强)
- 一、 群体界定与研究方法
- 二、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特征及问题分析
- 三、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四、 结语
- 从民众正义到直接参与——青年网民赛博民粹主义倾向的政治学解读(郭中军)
- 一、 人民至上性
- 二、 直接参与性
- 三、 反精英性四、 虚拟现实性
- 五、 群体非理性
- 媒介接触与社会公正——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姚君喜)
- 一、 背景与问题
- 二、 社会公正
- 三、 思路与假说
- 四、 研究发现与假说检验
- 五、 结论与讨论
- 青年自组织社会参与: 认同、社会表征与符号再生产——以“南京义工联”为例(刘芳)
- 一、 新世纪青年社会参与的特征转向
- 二、 “认知、情感、社会比较”: 作为内在动因的“社会认同”
- 三、 “在线—在场—在线”: 社会参与的行动空间
- 四、 结语
- 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研究(陆扬)
- 一、 风格的意义
- 二、 《杰姬》分析
- 三、 一点回顾
- 四、 走向后亚文化研究
- 大众传播媒介对“粉丝”亚文化的再现——以央视对“杨丽娟事件”的报道为例(陈霖/杨培)
- 一、 再现的媒介逻辑与对病态粉丝的鉴定
- 二、 再现的重点分布与文化隐喻
- 三、 再现的偏差与意识形态功能
- 新媒体与当代恶搞文化的“社会政治”(曾一果)
- 一、 网络恶搞与新社会运动
- 二、 一种青年亚文化的“微观政治”
- 三、 微博: 青年介入社会的新途径
- 四、 结束语
- 电子游戏中的性别观念及其对青少年的潜在影响(刘胜枝)
- 一、 暴力、色情与浪漫: 游戏题材的性别化
- 二、 物化与他者化: 电子游戏中的女性形象
- 三、 被歧视和被贬低: 电子游戏女性玩家的性别遭遇
- 她们的世界——幻想主题修辞批评视野下对同人女群体的解读(马中红/陆国静)
- 一、 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方法的原理
- 二、 研究方法和对象
- 三、 幻想主题的类型
- 四、 关于“爱”的修辞幻象
-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网络字幕组文化(孙黎)
- 一、 网络字幕组群体的身份构建与认同
- 二、 网络字幕组能动的文本解构与生存悖论
- 三、 网络字幕群落的博弈与转型
- 叛逆青春的书写困境与超越——以春树作品中的“坏女孩”形象为例(薛月兵)
- 一、 “坏女孩”形象的时代文化内涵
- 二、 青年亚文化生活方式的叛逆与迷失
- 三、 青春“自在”状态的执迷与缺失
- 四、 迎合媒体的写作与小说精神的匮乏
- 五、 青春写作的困境与超越
- 虚拟世界中的公平演练——以“魔兽世界”为例探讨虚拟世界团队的合作机制(施芸卿)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
- 二、 游戏简介及文献综述
- 三、 “魔兽世界”中的团队合作
- 四、 两种典型副本团队合作模式:DKP团和金团
- 五、 结语
- 口感的享用与管制——中小学生吃零食的身体现象学解读(熊和平/潘跃玲)
- 一、 受访者的体验描述及其身体动力机制
- 二、 身体现象学观照下口感体验的意识结构
- 三、 口感管制的运行机制及其身体理论批判
- 四、 结语
- 青少年网络暴力: 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江根源)
- 一、 网络暴力的概念界定
- 二、 青少年网络暴力的研究方法
- 三、 青少年网络暴力的研究发现及其分析
- 四、 对青少年网络暴力成因的多维讨论
- 五、 结论
- 青年亚文化研究工作坊
- 《COSPLAY: 戏剧化青春》的写作过程(马中红)
- 一、 写作缘起
- 二、 走近研究对象
- 三、 在线研究
- ACG部落的寻访之旅——“御宅文化”研究手记(易前良/王凌菲)
- 一、 研究对象的概念化: 从异域交往开始
- 二、 研究构想: 问题、对象与维度
- 三、 研究的操作化: 本土语境中的实证研究
- 四、 理论探讨: 解读御宅文化
- 网络游戏的解谜与祛魅——《网游: 狂欢与蛊惑》的参与式写作(鲍鲳)
- 一、 迷茫、彷徨的研究者
- 二、 形形色色的游戏人
- 三、 误读了的网瘾
- 青年青年亚文化研究信息与资料
- 青年亚文化研究著作述评(陈霖)
- 一、 亚文化理论与现象研究
- 二、 涉及青年亚文化主题的研究
- 三、 青年亚文化相关的非学术性作品
- 四、 关注亚文化的期刊杂志
- 青年亚文化热点扫描(顾亦周/陈一)
- 一、 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扫描
- 二、 网络亚文化热词的梳理
- 附录
- 中国大陆青年亚文化大事记(2012)(朱文毓/姚璐/赵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