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i Experiments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在2017年6月20日 (二) 06:29由Admin (讨论 | 贡献)所做的修订版本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新修订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大荔实验:从高中同学会到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 | 另参:农民之子教育研究中心

目录

大荔发展基本思路

——以新农业旅游为突破口,以新型人才和教育发展机制为支撑,推进新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城乡生活文明体系建设
——或者说,一是抓新农业旅游,二是抓村规民约,三是深化清洁乡村建设,四是抓新型人才机制;


城乡新思考:阿里巴巴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提出的问题和新老乡建经验给我们的启发

——美丽大荔应该是我们的基本方向,另外我想介绍阿里巴巴青川援建报告提出的问题和新老乡建的实践与思考

  1. 建设美丽大荔应该是我们的的大方向;
  2. 但实现方法上,不能再先污染后治理,要遵循生态文明的方向,树立新的发展模式,这里建议通过平民教育来促进大荔的可持续发展(新老乡建人的经验);
  3. 引用阿里巴巴青川农村电子商务援助报告,来看从电子商务回到乡村建设、从乡村建设回到平民教育、又从平民教育回到新同学新青年文化建设;


>>

新农业发展与新城乡生活:抓住产业创新与社区治理两条主线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和大荔的基本特点以及潜在可能性


>>

新农业旅游:对大荔旅游发展思路的再认识

  1. 黄宗智教授关于“新农业”和中国正在经历一场隐性的农业革命的观察和分析;
  2. 大荔特殊地理位置和农业非常多样化的特殊优势;
  3. 从老经验和新问题入手,先谈发展新农业比较早带来的好处,再谈新农业在向生态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4. 从老经验和新问题为切入点,带动学术交流、农业参观、实验实习等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5. 并搭建好新农业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和研究中心,既为新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撑,又为特色农业文化旅游打开一条新的道路;


>>

新人才机制:把同学会/校友会变成地方发展研究院

——从招商引资到招才引智,搭建人才与地方发展的健康机制

  1. 从同学群到校友会,到地方发展规划,到地方发展研究院,到产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中心,到地方发展基金会,以及地方发展孵化器;
  2. 以同学会和地方发展研究院为基础,开展与外部的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中国乡建院等合作,搭建更加完善的研究支持体系;
  3. 与大荔县党校的合作,搭建更加系统的党员干部培训支持体系;
  4. 与高等院校合作,为招募和培训大学生村官/村主任助理等搭建完善的研究支持体系;
  5. 与地方职业中学合作,重构我们的新农业产业教育和服务支持体系;
  6. 与基础教育部门合作,传递创客教育文化、解决教育和产业、社会脱节的问题,搭建职前教育体系,重建大荔青年学生和大荔发展的关系;


>>

一村一店:搭建果蔬店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和新供销系统

——从同乡同业入手,构建大荔的新农业及产业发展战略;

  1. 新奇士橘农合作社的经验(从销售合作入手,抓住销售和包装两个主要环节,然后再说田间技术和产地管理等);
  2. 着力发展果蔬店,一村一店,直接到各个城市开店,集中连片开业,发挥协同效应,发展“同乡同业”,解决新农业市场品牌、渠道,创业就业以及大荔产业体系问题,做好主导产业,发展周边产业。把大荔作为北方果蔬服务体系的一个产业服务中心来构建。


>>

社区金融:搭建新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金融保障体系

  1. 尤努斯的小额信贷;
  2. 姜柏林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实验(从给农民办银行,到鼓励农民办银行);
  3. 贺雪峰的乡村政治、乡村文化和老年活动中心探索;
  4. 李昌平的内置金融村社和养老资金互助社探索;


>>

新城乡生活:构造大荔人的美好社区生活

  1. 村干部的主体性问题(孙君);
  2. 环境卫生问题再思考(一是福前时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反思,二是和张永康聊原来农村就没有垃圾,三是垃圾分类的问题吗?)
  3. 乡规民约(从“出嫁女”入手,来构建乡村治理的系统观);
  4. 丧葬与养老(为年轻人外出创业打工解决后顾之忧,为他们创造更多与家乡的联结);
  5. 合作医疗改革(加强体检预防,强化小病合作医疗,大病社会保险等制度建设);
  6. 教育改革(从创客教育、职前教育和服务学习入手,改变公众的教育观念)
  7. 公园、运动场、美食等城市新生活文化中心建设(类似培田的村口文化或城市广场文化的建设);


>>

新教育文化:着力推动平民教育和信息化建设

  1. 大荔地图家家发和大荔“乡土教材”的编辑(促进大荔人对大荔的全面认识);
  2. 办好大荔的“爷爷奶奶一堂课”;
  3. 新型节日假期文化建设(新春节/新七夕等,寻找促进城乡人民相互交流、共同欢庆的节日文化);
  4. 趣味运动会;
  5. 区县电视台和农村信息文化系统建设;
  6. 农家书屋和社区教育;
  7. 社区维修点和创客服务中心;
  8. 学校和社区社会工作网络平台建设;


>>

参考资料

  1. 易俗社
  2. 王曙光:我国古代农业信贷制度的简单回顾(常平仓);


>>

搜索复制 搜索复制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