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乡村建设’ Category


[辨析]环境保护vs文化建设

十二月 27th, 2015 by 小石

读从张斌(姬山书院)处转的一段话—— 农民合作经验:文化建设收益最大,联合购销风险最低,资金互助制度重要,学习培训持之以恒,生态农业必由之路,内部服务形式多样,城乡一体未来方向。 我在想,如果和孙君老师的思路做一点对比的话,我觉得孙老师谈环境保护,比谈文化建设可能更具体——既具有操作性,也具有超越性,或者说更具有开放性和深入性,包含了对精神和物质文化等问题的批判和反思。同时谈环境保护问题,既是微观的(和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关),也是宏观的(和每个社区和政府的治理方式和运作方式相关),既是指向过去的(包含了对过去的批判和继承),也是指向未来的(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期望和探索),同时这些问题又是东西方需要共同面对的,即与全球未来社会密切关联的。 换句话说,孙老师抓住了文化建设中一个具有共通性和可操作性的核心命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政府这两年讲“美丽乡村”,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当然,环境保护并非唯一具有共通性和可操作性的文化建设命题,其他命题还有哪些,可以进一步探讨,比如教育、养老等。 (2015.02.15)

Posted in 乡村建设 | Comments (0)


对梁漱溟的“乡农学校”的一点认识

十二月 27th, 2015 by 小石

读梁漱溟,我有一点感受是,他之所以要从“乡农学校”切入,是看到虽然有乡人大,然后乡人大选出乡长,乡长组阁有了乡公所,但是仍有两个潜在的而且突出的问题,一是如果没有新的思想、技术、观念等的持续引入和碰撞,决策水平可能仍然无法保障,二是乡人大、乡长、乡公所都是几年一任,怎么平衡这种短期行为? 所以,“乡农学校”的基本作用,首先就是从结构上来看怎么优化,一是持续的引入新的思想、技术和观念等,并且在传统的宗庙等之外,作为新的精神和文化给乡村发展以支柱,二是同过引导大家探讨当地的发展规划,从民众知识的普及,从社会舆论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上,对政府的短期行为形成一种规约以至导向。 今天没有乡农学校了,学校教育也主要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员,和村落发展、地方发展严重脱节,可能需要借由其他机构,来重构类似的机制。

Posted in 乡村建设,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农村的院子和城里的房子不是一回事

十二月 27th, 2015 by 小石

——原标题:和孙君老师聊农村的院子和城乡养老 孙老师发了个帖子—— 《农哲》第43问:农村户平宅基地多大面积合理(请参微信公众号:农道联盟资讯) 并说: “三农”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市场本身,是由城乡二元体制造成。农民宅基地从8分地到5分地,缩到2分5,是对农民权利、对农业生产的不尊重,对农耕文明的伤害。自古种田要交皇粮国税,我国取消了农业税,现在种粮还有补助,可是另一方面又把他们迁出乡村,搬上楼房,这就是今天不城不乡的农民生活现状。 我回应: 农村的院子和城市里的住房就不是一个概念! 农村的院子,一般来说,前院种菜,中间住人、做饭和存储粮食及农具等,后院养鸡养猪放狗,还有厕所。而且中间是讲究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住在一块,甚至祖先和我们都住在一块。老人和孩子相互有个照顾,儿童不用托管,老人不用送养老院。天天都可以看到祖先牌位,也可以让祖先都看到和保佑他的后代…… 所以,农村的院子,压根就不仅仅是住宿的旅店,也不仅仅是个小家的住房,甚至不仅仅是一个大家庭的活动场所,还包括各种生灵的栖息地,是有生活,有生产,有情怀,也有灵魂的地方。在功能上是一个结构较为合理稳定的,考虑了最大程度地发扬血亲间的情感和互助精神,成本极低的甚至内卷化了的,但又充分考虑了繁衍生息的,以及兼业农户生产生活的现实的,小农经济或家庭经济的最小单元。 另外,补充一: 还有朋友说,首长和专家现在一提到老龄化就发愁。我说—— 那是太喜欢学习了,学了退休制度和养老制度,学出来的问题。 农村的老人基本上都自食其力,而且再老基本上都不闲着,都释放着自己的价值,不空虚。实在干不了地里活了,还要守护祖坟村庙,组织祭祀祭祖和村里的丧葬礼仪,以及邻里纠纷的调解和照看家里的孩子等等。 问题主要是城市里的问题,老人整天闲得转圈,喊着不重视他们,余热没地方发挥,退休金养老金不少领,还这病那病不少花钱,和儿女之间还常不常搞得鸡飞狗跳的。 补充二: 另外,11号12号,我会去参加一些台湾朋友来做的,一个社区营造的分享活动,我很关心他们的老人现在怎么样,他们的养老和丧葬问题怎么样,尤其是城里的丧葬现在是怎么回事,老人们都做什么,都像我们的老人退休了以后没出去,只能打打太极拳和跳跳广场舞吗?想多看看孙子孙女,还被指责不会照顾孩子吗?老了是不是就得离开老伙伴们,自己去住养老院?去世了,家里没有,社区也没有个办丧事的地方,都要赶紧发配到火葬场给一把火烧了,又埋到很远的郊区,彻底消失了最好? 这还都不说经济上的困难。在许多老人的眼里,抢着挣钱的人,都恨不得榨干他们最后一滴血,然后赶紧地、远远地,滚一边去,最好自动消失。 (2015.12.02,下午5点40)

Posted in 乡村建设 | Comments (0)


为什么要孝敬老人的道理

十二月 27th, 2015 by 小石

父母敬老,老人照顾孩子,孩子尊敬父母,这是一个自然的秩序和闭环。而且通常要处理的不是亲子关系,而是父母与老人的关系,即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看到,从依赖、走向独立、走向互赖,这样一个完整的、共赢的,人生、家庭和社会系统的内在的基本关系是如何处理的。 理解了这一点,可能就既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国传统的教育和社会治理体系首先强调孝道(即为什么要孝敬老人的道理),也能明白当前我们简单挪移西式家庭教育的话语和实践潜在的问题。

Posted in 乡村建设,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础

十二月 27th, 2015 by 小石

——写在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后 在这样的悲剧发生以后,再来分析问题总有一种很无力的感觉。但有些话还是忍不住想说,如果村落作为一个系统,基本的互助传统还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也能够被尊重,老百姓离土不离乡就可以就近就业,或者说,“乡土”仍然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这样的悲剧是不是能少一点? 作为一个耕地面积狭小,而在北宋人口就上亿的国家,长期以来,以兼业农户为特征的小农经济就是我们的主体。而兼业农户既有男耕女织的兼业农户,也有男的在外做工匠、做货郎担子,女的在家务农,照看孩子和老人的兼业类型。也就是说,长期以来,流动和留守就是一种常态。但为什么,以往的流动和留守没有造成过于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甚至能够听到,农村就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休养生息的地方,而今天,说到农村,整个语气就发生了大的逆转,成了“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似乎老人都是“失能者”,妇女都是“低能者”,孩子都是“无能者”? 如果从教育史的角度来观察这几十年来,农村教育发生的变化,我觉得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以前村校融合,或者说学校原来承担的社区教化功能逐渐丧失了,学校在迅速从农村社区里退出,关起门来办学,社区教化功能的丧失连带的结果是,社区秩序感下降,家庭迅速被裸露出来,流动和留守,包括家庭教育的问题才迅速成为显性问题,甚至成为社会问题,引起极大关注。

Posted in 乡村建设,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分不下去的地怎么办?

十二月 27th, 2015 by 小石

提到包产到户,似乎一包就灵? 2010年在培田村的时候,我看到周围山上绿油油的,对面山上却光秃秃的,非常奇怪,问村民才知道是林权改革,要分分不下去了,结果导致了乱砍乱伐。分不下去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没有细究。有次趁着和村里的一些老人及老支书等在一块,我就试着问分不下去的话,收回村里来,像他们祖上一样,作为村里的族田义田,用于村里的祭祖养老办学等,行不行?大家一致赞同。 另外,这也让我联想到,有时候班集体获得什么小奖,奖金不多,分的话一个人没多少,分多分少也不好分,一块聚个餐或用作集体经费的储备或用集体的名字捐赠给某个事业,大家也都很开心。 所以,我琢磨,私有化可能也是有边界和条件的。私有化和公有化都是一些做法,要放在具体的环境里来讨论具体需要什么做法,尤其是资源窘迫的情况下,私有化可能未必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以,尽管我的经济学知识等很大程度上从周其仁的产权分析和薛兆丰的新制度经济学切入的,但我想更需要兼容并蓄。

Tags:
Posted in 乡村建设 | Comments (0)


农村合作医疗应从保体检和保小病入手?

十一月 22nd, 2015 by 小石

去年帮村里一个大哥家卸葡萄的时候,和我们村的几个妇女聊起,目前的合作医疗主要是保大病不保小病,而村里的人往往是没有定期的体检,然后小病又怕花钱,一拖再拖,小病拖成了大病,而真正大病的话,合作医疗又解决不了,所以常常导致一个病看得一家人日子都没发过。所以,如果村里的合作医疗首先放在定期的体检和保小病上,然后再说大病怎么依靠社会来统筹,是不是更可行?妇女们都表示支持。

Posted in 乡村建设 | Comments (0)


毛时期的“结平衡账”和农村发展机制

十一月 22nd, 2015 by 小石

对分田到户前后做个简单地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 分田到户以前,即使大家都没钱,可以先记工分然后年底结平衡账的方式,保障村里的公共事业的劳动力投入,快速增加村落整体的资产,这也是增加村落长期收益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投入机制。 但分田到户以后,这种公共事业建设的投入机制就迅速打破了——事先没钱,就什么都做不成,因为大家都没钱,又都要挣钱,要各忙各的,摊工或集资难度非常大。村里几乎什么事都很难办,修个路安个路灯什么的,都只能到处跑政府项目,或找村里出去当官的或有钱人。如果我们关注国家能力建设的话,可以看到村落的能力建设也因此被消解了。 另外,我就琢磨,当时的“结平衡账”是否可以看作我们今天的一种“期权”制度安排?

Posted in 乡村建设 | Comments (0)


给留守儿童问题补充几条建议

十一月 22nd, 2015 by 小石

看完近日教育部组织的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座谈纪要,我想补充几点建议: (1)建议加强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建设,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2)建议加强少先队和共青团的建设,为儿童营造积极健康的伙伴关系及榜样和大朋友队伍。 (3)建议把图书馆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基础来抓,为儿童发展营造良好的课外空间(也是儿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要空间)和校园氛围。 (4)建议把开好音体美课程作为当前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或课改的主要任务来抓,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课程环境。

Posted in 乡村建设,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札记]家庭教育:从与子女的关系,还是与父母的关系入手?

七月 8th, 2015 by 小石

谈到家庭教育,我们现在谈得比较多的都是“亲子关系”,但我感觉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先略微记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吧,有机会再系统梳理。 1、父母敬老,老人照顾孩子,孩子尊敬父母,这是一个自然的秩序和闭环。而且通常要处理的不是亲子关系,而是父母与老人的关系,即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看到,从依赖、走向独立、走向互赖,这样一个完整的、共赢的,人生、家庭和社会系统的内在的基本关系是如何处理的。理解了这一点,可能就既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国传统的教育和社会治理体系首先强调孝道(即为什么要孝敬老人的道理),也能明白当前我们简单挪移西式家庭教育的话语和实践潜在的问题。 2、回想我所受的家庭教育里,我老爸对我的影响,可能最大的影响,不是他怎么对待我们俩兄弟,而是他平时放学回来,总是会先看了我爷爷奶奶,才回家吃饭。出趟远门,从外面回来的话,那就更是要先看我爷爷奶奶。而且不仅我爸是这样,我的伯父叔叔们也都是这样。因为我爸和我伯父叔叔他们对我爷爷奶奶的“敬”,我也对他们多了一份“敬”。另外,我也能感受到他们和爷爷奶奶对我们晚辈的“爱”。在这种“敬”与“爱”之间,我感受到的是追求一种内在的平衡,并自然习得的是一种比较“郑重”的人生态度。 另推荐: 吴飞:没有传统丧礼,中国文化就彻底没了希望 摘:无论中西,所有宗教的核心概念就是“敬”。在西方,他们是对上帝——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持有敬意;在中国,儒家虽不能说是宗教,但是对于“敬”也非常强调。敬的基础则是爱。中国传统伦理中重要的两个字:爱、敬。“爱”又称为“亲亲”,“敬”称为“尊尊”。爱是敬的基础,敬是爱的表现和保证。如果没有一种敬,没有一种非常严肃认真的“敬”的话,爱是得不到保证的。而现代中国的问题就在过于强调爱而不强调敬,导致爱无法得到保证了。

Posted in 乡村建设, 家庭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