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教育改革’ Category


略谈“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知识共享”——以及新工人问题与传统治理经验的再认识

十二月 18th, 2017 by 小石

我试着理解梁漱溟,并延续他的思考来看今天的产业(包括劳资关系)和社会的治理。我想今天的治理,首先是在他理解的传统中国的基本特征“伦理本位、职业分途”之外,首先要加一条“知识共享”。我稍微做个解释: 1,目前所有的问题可能首先要回到社区、回到生活,尤其是先处理社区和生活中老中青少和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或先解决社区和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秩序问题。因为大部分社会问题首先都是从社区里产生,也只有回到社区里才能去伪存真,包括找到解决问题的资源、途径和方法,包括也才能把问题界定在较为可控的范围内,并为大范围解决类似和相关的问题找到途径(伦理本位)。 2,其次再讨论各种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既包括商品生产中的劳资关系问题,也包括权力生产中的上下级关系问题,更包括知识生产中的学生老师校长等关系问题,核心都是专业性怎么得到尊重、公平性又怎么保障,怎么让各自的专业特长得到充分地发挥,人员又可上可下并保障基本的公平,以及怎么避免过分的两极分化和二元对立情绪的蔓延,这也是职业和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职业分途)。 3,而无论商品生产还是权力生产都是基于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所以,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与否是社会公平和发展更为基础的问题,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这一点已经越来越清楚。换句话说,我们对待知识是否开放的态度,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发展,越来越起到关键的作用(知识共享)。 这话从哪儿说起,是工友之家被逼迁的事,让我反思工人和新工人的概念,某种意义上都是政治色彩比较浓厚的概念,这一点和农民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新工人的概念仍难以摆脱斗争思维的印象。而今天社会的治理可能首先要化解这些斗争思维。劳工问题怎么理解,是其中一个关键。 我细想了一下,企业里的劳资关系和政府里的上下级、学校里的学生老师校长关系,其实是一回事。这样让我感觉上下贯通了。前期我们关于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要回到知识共享的这一认识,和梁漱溟所谓中国传统的治理经验就联系了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治理的经验似乎更理解了。 结合这两年在半塔村的摸索,也让我觉得越来越清楚了。似乎首先要抓两头,一头回到社区抓社区治理(伦理本位),一头是再通过推动“青年发展”来抓知识共享(这个有机会再进一步解释),而各种生产中权力关系的梳理,在倡导合作文化、共享文化的同时,要保持空间和弹性,要慢慢来。 遇到问题要尽可能界定问题,多开展研究和实验,简单粗暴地把问题扩大化甚至政治化。这个无论官方和民间我们都有太多教训了。 (2016.12.30,半塔)

Posted in 乡村建设, 开放教育, 教育改革, 社区教育 | Comments (0)


老村长治校:略谈薛福田老先生和东野鹊村的办学经验

五月 25th, 2017 by 小石

一个学校的治理从有些角度考虑的话很复杂,但从另一些角度考虑的话很简单,比如由村集体来抓办学的话。 3月底我回了老家一趟,去我们附近一个村子里拜访了一下他们的老村长。因为村里有几个人都跟我说过这个老村长,以前竞选村长的时候就跟村民承诺的是,他当村长如果要做好一件事的话,就是把村的教育抓好,而且这些年来他们村的教育的确做的相当不错—— 从02年左右几十个学生的一个教学点,到今天加上30多个老师,学校共600多人,比他们乡中心小学的学生还多得多,他们乡中心小学现在才300多学生。 (薛福田老先生在村部办公室_照片) 老先生的办法也很简单,以老先生牵头,组织了几个村民代表,恢复了村里的“校管会”,然后村里筹集了一点钱,各个代课教师的单科成绩如果到了乡里的前三名进行奖励,但如果落到后三名就请退,要求校长坚决执行并做好表率,否则校长也请走人。 老先生连续两年,换掉了两个校长,从第三个校长开始,学校教育就走上了正轨。在发现第一个校长经常到村里“行门户”吃完酒以后到学校上课以后,老先生带领校管会考察了我们县一些教育办得比较好的村子,发现两个他们觉得比较好的两个学校,校长都是女的,然后老先生到就向教育局长要女校长。局长认为村里无非还是想要一个真正抓教育的人,能抓教育了,男的女的都不重要,然后说一时没有一个合适的女校长人选,推荐了另一个男校长,结果中间村里又发现经济问题,然后村里坚决请走以后,再不要男的,坚决要一个女校长,甚至不惜把一个普通女教师扶持上来当校长,并且一任就是十多年。 之所以要女校长,老先生有个很朴素的观察,男的往往应酬多,不细心,耐心还不够,而且往往名利心重。反过来,女的一般在家里不担沉,家里经济上往往不靠她,女的往往不喝酒,应酬也少等等。这和孟加拉人尤努斯的看法很相似,格莱珉银行的钱90%以上,只贷给妇女。 包括他们选教师,也不惜请走许多抱上了铁饭碗就混日子的公办教师,大量启用有经验或刚毕业的代课教师等。 (东野鹊小学正门_照片) 我是发现很多村长对于村里抓教育和不抓教育,会给许多家庭和整个村的经济带来多么大的影响,没有算过一个大账。如果好好算一算的话,我想很多人都会像老先生一样,把村里的教育抓起来。 当然老先生和校管会从抓成绩入手的做法可以进一步讨论(村里围绕自己的办学理念设计自己的评价指标也未尝不可)。但我觉得,我们问题谈的不少,但许多民间的经验却挖掘不够。 随便说一句。商业化的媒体主要是揭黑,而官方的媒体报个典型又容易被误读,除了国外的或出口转内销的,经验的挖掘和传播现在是个大问题。 另外,由于那天比较匆忙,主要是和老先生聊了聊,也没有来得及和校长、师生包括家长等聊一聊,对于东野鹊村的办学经验,还有待进一步认识。但我觉得仅从了解的一点做法,我觉得就非常值得我们许多村关注和学习。 (原文2016年4月20日发在我的Zine上。)

Tags:
Posted in 教育改革 | Comments (0)


浅谈家校互动和家长社区的必要性

一月 20th, 2016 by 小石

作为一个校长来说,学校作为一个系统的优化和改良总是很复杂的。但作为一个老板,与我们的用户或家长,直接交流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基本思路,一块探讨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学习系统构建,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基本的。 我们必须和家长坦率地谈论,即使我们持有怎样的办学理念和基本思路,在目前自上而下统一管理和分龄分级分科为主导的学校教育基本模式下,我们的探索是有限的。成为名校不无功名利禄的冲动,能够更真实地面对社会发展给我们的教育和社会,以及孩子和我们每个人的挑战,是我们内心最基本的需求。 希望家长能和我们充分认识,包括体谅广大教师和基层教育工作者目前的困境,首先把了解基本的教育常识,直面孩子的情况和学习系统的构建,是家庭和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这里既包括孩子的学习系统、家庭的学习系统、学校的学习系统,更包括社区的学习系统,甚至社区的学习系统要更为基础。否则我们连孩子的安全都解决不了,学校和家庭从社区的逐渐退出和我们日益走向封闭是同一的过程。尽管我们表面上越来越开放,甚至似乎正在拥抱整个世界,但我们的学校和社会越来越虚弱和急躁的现实,大家不也会痛心吗?沙滩上难以长出一棵大树,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也没有办法建立在沙滩上,尽管我们的艺术素养和能力已经越来越高。 另外,相对于逐渐成长的许多“家长社区”来说,“教师社区”的说法对于学校来说,还不是事实。教师队伍严格的条块分割和多级多头管理,包括不同学科话语的割裂、等级森严的现状和同样受名利驱使的基本事实。家长社区可能目前是对于家庭和孩子成长最直接的支持。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改革 | Comments (0)


[推荐]杨东平老师访谈:“教育公平”之路

十一月 22nd, 2015 by 小石

杨老师这个访谈做得非常好!我从里面提炼几个点: 一是我们需要探索全球化视野下的教育问题,尤其是结合青年在日益全球化时代的学习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首先开展积极的探索。这是我们极为紧迫又极为匮乏的一块。 二是怎么组织绝大多数老百姓及子女的学习和教育,仍是教育科学及其实践所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 三是要确立“以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公平”的路子,把更多的力量导向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四是在重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同时,要更重视探索信息科学及其实践给教育带来的启发和机遇,但也要避免把教育技术简单地等同于教育创新。 五是对毛时代包括中国传统的教育经验要重新认识。 原文:“教育公平”之路——法国“查理与莫妮克·莫拉泽奖”获奖者杨东平访谈。

Posted in 教育改革 | Comments (0)


[推荐]杨东平老师对“大班额”现象的分析和建议

十一月 22nd, 2015 by 小石

杨老师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凸显的“大班额”现象,冷静地指出: (1)和“随迁子女”不同,由于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导致的“教育移民”,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城镇化率(74%)严重高出整个城镇化率(53%),并导致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的重要原因。 (2)另外,进一步加大城镇化教育的投入和建设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而且可能释放错误的信号,导致问题的加剧。 (3)而山西晋中市、湖北黄梅县、吉林通榆县、江西上栗县等,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推动城乡教育均衡的探索,也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4)目前医疗卫生改革方面的“资源下乡”,也给教育资源的布局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 (5)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和注重城乡教育均衡的“两条腿走路”,仍然是教育规划的基本原则。 原文:警惕城镇化虚火“烧伤”城乡教育。

Posted in 教育改革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