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陈丹青’
博物馆与未来教育
九月 23rd, 2009 by 小石
余波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接触博物馆教育——唤醒感知、塑造人格》。在这儿,我不想谈论人格,只想顺便介绍不同学科实践者的一些感知。 陈丹青在谈艺术教育的时候,认为不是艺术院校,而是美术馆、博物馆才是艺术教育的核心。除了丰富的藏品,更重要的是,由驻馆艺术家、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等构筑的开放式的艺术文化社区,才是整个社会艺术教育的重要基础。(参陈丹青《艺术学院与艺术教育——试论当今中国艺术教育的两难》) 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对建筑教育也持相似的看法,不同的是,作为建筑师,他不仅活跃在建筑双年展上,更注重把自己协力造屋与乡村生态民宅的实践和双年展、和事件(灾区重建)、和媒体等有效地连接起来,搭建一个在线/流动的建筑博物馆/训练营。 同样在计算机教育上,python中文社区等自由软件社区就是最鲜活的“在线博物馆”,是比任何大学的计算机院系可能更适合“计算机新生/未来程序高手”成长的一块土壤。在这些社区里,学生在学习编写程序的同时,就可以了解业界的各类知识和一些前沿动态,并与老程序员就某些问题深入交流,接触参与一些开源项目和相关活动,同时,为日后的求职和工作等做好了铺垫。 被活跃“图书馆2.0/lib2.0”圈子所激励的范并思老 师在被问到,“美国Google公司与世界上的主要图书馆合作,计划建立世界最大的网上图书 馆。有人认为这一信息革命将改变世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种网上数字图书馆将给他们的阅读和学习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变革?”时,他回答说,“图书馆学的核 心理念之一,是追求知识的最大限度共享与无障碍传播,以实现知识与信息领域的社会公平。数家世界知名大图书馆与Google签约,顶着出版界的压力开展图书数字化工程,实际上也是受这种理念的驱使。”(参“对话范并思:网上数字图书馆会带来怎样的变革”)这不仅让我开始质疑,是教育界,还是图书馆界,才是当前社会教育文化改革的重心? 有了以上的铺垫,我觉得Oliver Ding的“二月创想:博物馆2.0工作组”,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想法: “创想简介:这个创想的构思是通过网络建立一个协作群体,这个群体的主 要目标是分享、探讨如何运用社会化网络技术和工具来推动大陆博物馆领域的创新。这个群体的参与人员不仅仅包括技术人员,也包括设计、教育、营销、传媒等各 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这些跨学科的专业人士,在业余时间参与博物馆2.0工作组的事务,通过网络来展开协作。” 这些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外学习、行业学习或者说社会教育等系统,是我们个人学习及未来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也是出于同样的考 虑,我觉得,在推进社会化学习与开放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培育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社会化学习/电脑爱好者小组”等推动校园信息化和学习方式变革的支持性团体,是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同等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工作。
Tags: lib2.0, OliverDing, python, 博物馆, 图书馆, 建筑教育, 社会化学习, 艺术教育, 范并思, 计算机教育, 谢英俊, 陈丹青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