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解释和指导

2011/09/12

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支教,不得不在质疑和反驳中艰难前行。比如,在人民大学陶行知研究会的人人网空间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争论:

1、潘少杰同学在“回应关于‘支教没有意义’的问题的几点看法”中写道:

“对于一种行为、一种举动的意义的评价,绝不是在当时当地就能得出结论的,需要时间的检验。”

这是一种斥诸“教育的延时性”的说法。试问,支教工作中是否有必要讨论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并及时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哪怕是有限的评估?

2、李宗涛同学在“迟到的日志”中写道:

“其实在支教中,志愿者收获的比孩子多得多。”

这是一种“转移对象”的说法。试问,如果转移对象,仅仅从志愿者收获的角度来谈,又怎么回应其他人从孩子的角度提出的质疑:“叔叔阿姨,请你们不要来支教了”?

此外,还有各种质疑和观点,仍有待分析:

•学生怎么能教了学生?
•支教虽然教不了多少东西,但如果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学习,或者启发他们,就很不错了;
•要支教,就要做长期支教,短期支教没有什么价值;
•支教需要当地学校的配合,尤其是碰上一个好校长,那么支教的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

我想,广泛的大学生支教行动,只有放在当前农村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变革的讨论场中,才能界定其实践的价值,并明确进一步行动的方向。

尤其是,怎么对大学生支教行动作出教育学上的解释,并为其实践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但仅仅从“支教”活动本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我觉得可能仍然容易造成一叶障目的状况,所以,在上文(对“支教”这个词的一点不同感受)中,把“支教”活动和其他同样包含学习实践和指导的活动,比如印度喀拉拉邦“民众科学运动”等进行比较,以便对所谓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概念进行反思,我觉得仍然是十分有必要的。

此条目发表在1.开放教育, 3.青年发展分类目录,贴了标签。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