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 Jianli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 |
|||
(3个中途的修订版本没有显示) | |||
第3行: | 第3行: |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 | ||
- | ''' | + | '''打针有点疼''' |
- | + | ||
+ | ——打防疫针、打针、吃药、喉咙发炎、抽血化验时; | ||
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 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 ||
第21行: | 第22行: | ||
- | ''' | + | '''不要捉弄孩子''' |
- | + | ||
+ | ——“你爸爸不要你了”,假装要割男孩的小鸡鸡,“你不叫我就不给你……”,“你们谁最爱告状”,“你们谁最爱打别人”,“谁爱爸爸打最多”, | ||
+ | |||
+ | 成人觉得捉弄孩子很好玩, 以为不过是逗得孩子着急一下, 哭一鼻子,一笑就没事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俱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这类事情,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这不是小事,事关孩子的事情没小事,在大人眼里是小事,在孩子来说却是大事。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 | ||
+ | |||
+ | |||
+ |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 | ||
+ | |||
+ |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经常是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儿童的情趣中,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欢笑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优和失落。 | ||
+ | |||
+ | |||
+ | 另外,两位教育家的话: | ||
+ | |||
+ |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http://baike.baidu.com/view/111212.htm 陈鹤琴]先生就坚决反对捉弄孩子,他认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例如大人经常用欺骗孩子的方法,弄得孩子着急,博得成人哈哈一笑,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不信任他人和说谎的毛病。 | ||
+ | |||
+ | 想起[http://baike.baidu.com/view/46132.htm 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这首诗写得太好了,所有的成人在面对孩子时都应该牢记: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 | ||
+ | |||
+ | |||
+ | '''“给小板凳揉揉疼”''' | ||
+ | |||
+ | ——善待“对手”与建立伙伴关系; | ||
+ | |||
+ |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幼儿玩耍或走路时, 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上,碰痛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 “责怪”它为什么碰痛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 ||
+ | |||
+ | -- | ||
+ | |||
+ | 【被小板凳碰疼了】 | ||
+ | |||
+ | 孩子小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痛的事会常常发生,我的女儿圆圆当然也一样。我们一方面非常注意她的安全,另一方面这些事情发生时,也不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让她觉得这是多么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给孩子安慰,还把孩子吓着了,除了皮肉痛,心理上也会产生恐惧。 | ||
+ | |||
+ | 同时我们还教给她善待“对手”。假如小板凳碰痛她了,我们绝不会去打小板凳。赶快亲亲她的痛处,据说妈妈的吻止痛效果很好,给她揉揉,安慰她“马上就不痛了,宝宝不哭了”。安慰得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痛,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痛了”。 | ||
+ | |||
+ | 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她的对立面,成为“加害”她的坏蛋,还能作为朋友分担痛苦,并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圆圆去给小板凳揉痛时,也就忘了自己的痛,情绪很快好起来。 | ||
+ | |||
+ | -- | ||
+ | |||
+ | 【和小伙伴抢玩具】 | ||
+ | |||
+ | 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个布娃娃,发生冲突,我们既不要求她出让,也不怂恿她抢夺,而是赶快用另一个东西来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她知道好玩的东西不止一样;或者引导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体会合作的偷快。比如告诉孩子们说“我们一起打扮布娃娃吧。布娃娃的头发乱了。来,小哲给布娃娃梳头,婷婷到卫生间找个毛巾给布娃娃擦一下脸,圆圆把你那个蝴蝶结拿来给布娃娃戴头上。——啊,看,你们三个人把布娃娃打扮得多漂亮啊!” | ||
+ | |||
+ | -- | ||
+ | |||
+ | |||
+ | 几位教育家的话: | ||
+ | |||
+ | 法国思想家[http://baike.baidu.com/view/6499.htm 卢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儿》 中谈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时认为,人在开头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清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 ||
+ | |||
+ | 哲学家[http://baike.baidu.com/view/249651.htm 弗洛姆]认为,利己主义与孤独是同义语,而人不可能在与外界毫无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的。 | ||
- | + | 当前致力于青少年思想健康教育的[http://baike.baidu.com/view/14638.htm 李开复]博士特别强调“同理心”,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与美国教育家[http://baike.baidu.com/view/53912.htm 杜威]说的“同情心”是一个概念。杜威认为同情心作为一种良好的品质,不单纯是一种情感;它是一种有素养的想象力,使我们能想到人类共同的事情,反抗那些无谓地分裂人们的东西。当“同情心”或“同理心”这些东西成为一个人天性的一部分时,他就没有了自以为是,没有了居高临下,没有了敌视排斥;有了理解,有了善良,有了豁达。 | |
- | |||
- | + | >> |
在2010年12月15日 (三) 19:34的最新修订版本
尹建莉,家庭教育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爸爸》的作者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
打针有点疼
——打防疫针、打针、吃药、喉咙发炎、抽血化验时;
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一是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间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二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比如告诉孩子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
三是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解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 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儿童应该从小学会理性面对一些困难或痛苦,不仅能缓解痛苦,还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不要捉弄孩子
——“你爸爸不要你了”,假装要割男孩的小鸡鸡,“你不叫我就不给你……”,“你们谁最爱告状”,“你们谁最爱打别人”,“谁爱爸爸打最多”,
成人觉得捉弄孩子很好玩, 以为不过是逗得孩子着急一下, 哭一鼻子,一笑就没事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俱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这类事情,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这不是小事,事关孩子的事情没小事,在大人眼里是小事,在孩子来说却是大事。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经常是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儿童的情趣中,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欢笑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优和失落。
另外,两位教育家的话: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坚决反对捉弄孩子,他认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例如大人经常用欺骗孩子的方法,弄得孩子着急,博得成人哈哈一笑,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不信任他人和说谎的毛病。
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这首诗写得太好了,所有的成人在面对孩子时都应该牢记: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
“给小板凳揉揉疼”
——善待“对手”与建立伙伴关系;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幼儿玩耍或走路时, 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上,碰痛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 “责怪”它为什么碰痛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
【被小板凳碰疼了】
孩子小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痛的事会常常发生,我的女儿圆圆当然也一样。我们一方面非常注意她的安全,另一方面这些事情发生时,也不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让她觉得这是多么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给孩子安慰,还把孩子吓着了,除了皮肉痛,心理上也会产生恐惧。
同时我们还教给她善待“对手”。假如小板凳碰痛她了,我们绝不会去打小板凳。赶快亲亲她的痛处,据说妈妈的吻止痛效果很好,给她揉揉,安慰她“马上就不痛了,宝宝不哭了”。安慰得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痛,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痛了”。
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她的对立面,成为“加害”她的坏蛋,还能作为朋友分担痛苦,并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圆圆去给小板凳揉痛时,也就忘了自己的痛,情绪很快好起来。
--
【和小伙伴抢玩具】
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个布娃娃,发生冲突,我们既不要求她出让,也不怂恿她抢夺,而是赶快用另一个东西来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她知道好玩的东西不止一样;或者引导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体会合作的偷快。比如告诉孩子们说“我们一起打扮布娃娃吧。布娃娃的头发乱了。来,小哲给布娃娃梳头,婷婷到卫生间找个毛巾给布娃娃擦一下脸,圆圆把你那个蝴蝶结拿来给布娃娃戴头上。——啊,看,你们三个人把布娃娃打扮得多漂亮啊!”
--
几位教育家的话: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儿》 中谈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时认为,人在开头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清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利己主义与孤独是同义语,而人不可能在与外界毫无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的。
当前致力于青少年思想健康教育的李开复博士特别强调“同理心”,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与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的“同情心”是一个概念。杜威认为同情心作为一种良好的品质,不单纯是一种情感;它是一种有素养的想象力,使我们能想到人类共同的事情,反抗那些无谓地分裂人们的东西。当“同情心”或“同理心”这些东西成为一个人天性的一部分时,他就没有了自以为是,没有了居高临下,没有了敌视排斥;有了理解,有了善良,有了豁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