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Annual Report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青年成长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部))
(社区发展项目(青年俱乐部和青年共同生活试验))
第184行: 第184行:
===社区发展项目(青年俱乐部和青年共同生活试验)===
===社区发展项目(青年俱乐部和青年共同生活试验)===
 +
 +
我们在逐渐对前期的项目整合,构建新的部门和调整我们探索的方向。除了教育实践和社区治理的综合探索以外,加强新移民青年的出路和探索。
# 社区音乐节项目;
# 社区音乐节项目;

在2016年1月14日 (四) 01:18所做的修订版本

2015农民之子工作年报 | 返回:农民之子教育研究中心

目录

寻变之旅:理事长寄语

——即介绍这一年来机构团队面对挑战做出梳理和调整的过程,机构对发展的新的期望,对大家以往支持的感谢,以及介绍新的启程和对大家新的邀约等; (请卫宏考虑)

业务上的认识与转变

  1. 从儿童教育,到终身教育;
  2. 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
  3. 从交流学习,到分享经济;
  4. 从半塔实验,到青年成长;


>>

运作上的机遇与挑战

  1. 从工商注册,到民非注册;
  2. 从项目筹资,到机构筹资;
  3. 从项目机构,到开放平台;
  4. 从项目团队,到机构建设;


>>

新的起点:对现状的认识与定位的反思

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新的表述是,作为一个促进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机构,一方面广泛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各类教育和社会改良的实践,另一方面立足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或者说城乡矛盾的突出地带),围绕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的突出难题,集中攻关和开展综合的社会实践,并为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的交流学习创造更加直观和简便的条件。


历程与现状

1、农民之子(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农民之子社团是1999年由北师大一群关注三农问题和弱势群体的学生成立的青年组织,以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作为农民之子社团毕业老会员发起的社会组织成立于2006年4月份,大家希望延续学生时代的精神,一方面为更多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围绕突出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开展相关探索。
2、燕山学堂(自然教育探索):成立之初的两年,农民之子为了寻找一条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自我生存相结合的道路,曾经尝试过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亲子教育田园、自然教育等多种活动,其中大部分活动都失败了。只有流动儿童自然教育活动得到了公益资助并逐渐成长起来,并在密云西湾子建立了“燕山学堂”,作为开展自然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基地。
3、教师之家(流动儿童教育探索):2008年农民之子接手《烛光通讯》刊物以后,围绕办刊逐渐发展出来一个为打工子弟教师服务的教师志愿者群体“教师之家”。教师之家成为农民之子和一线打工子弟学校教师保持联系,及服务流动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农民之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并为农民之子进一步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索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4、社区学习中心(社区教育探索):2009年农民之子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天通苑边上的半塔村建立了社区图书室,探索从社区文化环境改善的角度服务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学习中心”,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课外学习活动、家长和社区居民的业余学习活动,以及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交流学习的公共空间,同时也逐步开启了农民之子的社区教育探索。
5、青年俱乐部(青年共同生活实验);2013年农民之子在青年成长营和社区青年志愿者的基础上成立了“半塔青年俱乐部”,把新时期的青年学习和发展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来考虑。从青年各种学习圈的培育入手,大家从关注青年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知识技能和职业发展,逐渐到关注青年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塑造,以及社会实践和共同生活等。2015年新发起的青年公寓项目就是围绕青年共同生活展开的初步探索。


>>

反思与回归

1、半塔实验vs青年发展:农民之子这几年在开展流动儿童教育探索和扎根在半塔村开展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试验中,存在着逐渐忽视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健康发展的倾向,某种意义上,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成为了被我们需要的一方,而大家自身的发展和需要我们却很少关注。在半塔实验之外,对农民之子社团新老成员和广大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视,对我们来说将是一次必要的回归。
2、公益机构vs社会企业:农民之子这几年来主要依靠基金会的资助维持项目运转和人员开支,而且因为直接服务的群体似乎缺乏支付意愿,更加固化了我们机构的这种形象,离自我生存的道路似乎越来越远,严重背离了机构健康发展的初衷。在坚持机构发展宗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项目,将是机构下一阶段重点探索的一个方向。
3、公益服务vs参与共建:农民之子这几年来在重视服务的同时,也往往发现老师和青年等被定义为服务对象以后,机构也往往会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机构在动而大家不动,机构甚至不敢,也不知道怎么来邀请大家参与共建。怎么摆脱单纯的公益服务的形象,邀请大家来参与共建,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学习和探索的方向。
4、教育公平vs教育创新:农民之子这几年来在开展流动儿童教育探索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也一直在参与教育公平的呼吁,但呼吁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一种简单、抱怨,甚至对立的情绪在四处蔓延,严肃的对话和积极的探索,反而变得越来越稀缺。农民之子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发声的机构,更应该成为一个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和社会创新的机构。
5、思想方法vs技术产品:农民之子这几年在重视教育探索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思想、轻技术的倾向。我们往往倾向于组织各类活动和讨论,希望在活动和讨论中能有更多的收获,忽视了日常各类技术的应用和产品的体验,往往让我们可能收获更多。而且缺少了技术和产品文化,我们的实践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无法形成有效的闭环,反过来又严重制约我们的实践走向深入,甚至生存。技术化和产品化,应该成为我们接下来重视的方向。
6、平民教育vs社区建设:农民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非常强调“以平民化的教育实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前半句可以说是对晏阳初、梁漱溟等老乡建人提出的平民教育的继承,但后半句提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往往很容易流于空泛,难以捕捉,在平民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导致孤立地讨论教育或者说教育变成一种阳春白雪的倾向。重新确立教育为社区建设服务,应该成为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指南。


>>

新旧之间:当前主要实践和项目介绍

——实践主要是从我们认知和感受到的问题入手,以项目的形成来开展,并对外进行合作的。
对目前主要的实践做个概述的话,除了燕山学堂的自然教育探索和基地独立运行以外,目前农民之子的实践大致分为面向打工子弟学校、社区、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的三个服务板块。面向打工子弟学校的工作主要通过《烛光通讯》和“教师之家”来开展。面向社区的工作目前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延续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综合治理探索,主要通过“半塔社区学习中心”来开展,目前亲子活动、居民和青年活动目前是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并由提供了不同的空间;一块新开拓的部分是青年共同生活试验,主要基于“青年俱乐部”的实践,目前包括社区厨房、青年公寓等实践。面向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目前主要以暑期“青年成长营”和日常的志愿者管理等形式来展开,这两年暑期的“社区音乐节”是青年工作的一个集中的锻炼和展示,接下来青年工作这块也是我们要回归和集中突破的一块。


打工子弟学校板块

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反思

  1.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性质问题;
  2. 教育公平vs教育创新;
  3. 政策倡导vs研究实践(媒体参与及治理的困境);
  4. 学校教育vs社区教育;
  5. 儿童教育vs家长教育(家长社区);


>>

现状和工作思路

  1. 教师之家:换届选举:
  2. 烛光通讯:从纸媒到电子媒体;
  3. 儿童工作:作文赛;


>>

工作人员(竹子)反馈

竹子是个阳光而又腼腆的大男孩,但也会抱怨接手打工子弟学校工作的时候也没有人能好好带带他;觉得这一年来让他收获最多的地方是通过送报纸的机会走到许多学校去,和许多学校的师生直接交流和观察的过程。慢悠悠的竹子经历匆忙的一年,他在慢慢进入角色,但也对打工子弟学校和自己的未来还比较迷茫。让竹子写点东西非常难,但他的只言片语又让人心里有很多安慰。我也摘几句吧——
  1. “本次比赛筹备半年之久,我们和教师之家老师们联络了将近60所打工子弟学校,前期初赛共收到40所学校的两千多份作文。经过志愿者老师们几轮评分,最后有200多名学生进入到决赛。”
  2. “下午(在4月18日)趁热打铁举办了教师之家第三届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当天共参与老师30多人,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组织机构框架,并正式聘请几位积极的志愿者老师参与教师之家的组织工作,也标志着我们的活动又要多起来了。”
  3. “今年3月~6月,我们出版了3期烛光通讯(60~62期)。从下半年开始,鉴于烛光通讯发行较为麻烦,且报纸的滞后性已日渐显现,因此我们决定改版为微信公众号。然而改版以后又面临新的宣传与阅读量的问题,今后烛光通讯如何进行下去,我们仍需“上下而求索”。”


>>

社区教育项目(社区学习中心和学习型社区建设)

——社区学习中心主要包括社区学习中心和居民学习圈,儿童图书室和儿童及亲子学习圈;
——学习圈(方法)和社区学习中心(目标是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引入的概念;

对流动人口社区治理复杂性的基本认识

当我们因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逐渐深入到流动人口社区治理问题时,才逐渐意识到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只是流动人口社区治理中最表面化或最末端的一个问题。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它同时包含了我们当前城乡社区治理的许多复杂问题。除了社区教育的初步探索以外,进一步的探索可能需要做出适当区分来追个研究,然后逐步寻找综合解决的思路。这里涉及的问题至少包含了——
  1. 乡村建设或乡村治理问题;
  2. 城市街道和社区治理问题;
  3. 农转居问题;
  4. 新移民安置问题;
  5.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6. 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问题;


>>

基本工作思路和切入点

  1. 在原有的项目实践和形成的群体基础上,引入“学习圈”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探索“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另外,这里也继承和包含了对图书室和支教两大类教育公益项目的再认识。


  1.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对话而非对抗,是在一个发展中的矛盾复杂的社会,寻求理性的探索的力量;
  2.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学习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批判或创新,以及把经验绝对化或理论神圣化;
  3. 强调学习圈,是希望既学习瑞典百年学习圈的好经验尤其是精神,又继承我们互教互学、互帮互助的传统;
  4.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给个人学习和请人指导创造基本的条件,而非简单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5.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从相互学习到共同实践创造基本的途径;
  6. 强调学习圈,也是为机构对各个项目形成社群的支持和管理探索统一的机制;


  1. 有12个人,加5分;
  2. 至少有3个骨干(工作组),加5分;
  3. 有计划有发展目标,加5分;
  4. 有例会制度(议事规则),加5分;
  5. 有比较详细的年月周的课程和活动,加5分;
  6. 能够带领大家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加5分;
  7. 能够带出一个圈长(接班人计划),加5分;


图书室项目和支教的再认识

  1. 有书读:学校图书室建了以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常年都是关门。
  2. 有人管:有老师愿意参与管理,儿童自主管理,还是爷爷奶奶?(老人既管理又可指导)
  3. 保持开放;放学后呢,3点半以后呢;
  4. 面向所有人;包括校外儿童;
  5. 图书室与课堂关系:研究性学习与资料库建设,自学、小组学习与在老师指导下学习;
  6. 图书室与学科关系:人与某个领域的对话,兴趣、能力、动机,专业及其资源;
  7. 图书室与老师发展的关系:探究精神,第二职业?
  8. 图书室与学校关系:自主办学与民办教育法(开放架构),学校转型的重要枢纽;# 图书室与社区关系:图书室项目的主体性和可持续性,两类图书室项目的观察,以平民教育促进社区建设;
  9. 图书室与网络关系:有限与无限,门户与搜索等,开放教育;# 图书室项目与支教项目的关系:大学和中小学的关系,图书的分类和进阶等(社会化学习);


  1. 淡化服务流动人口,强调服务社区;
  2. 淡化服务儿童,注重服务终身教育;# 关注个人学习,更关注学习共同体建设;


  1. 老人自娱自乐;
  2. 顺便帮忙照看小孩;
  3. 志愿者协助:
  4. 家长抽空关注;


  1. 家长社区;


>>

工作人员的反馈

  1. 机构负责人王春华统筹这块的项目;
  2. 明华、莲子在社区居民和青年志愿者的工作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3. 今年欢欢和橘子有个交接,先后负责了亲子教育的工作,


>>

社区发展项目(青年俱乐部和青年共同生活试验)

我们在逐渐对前期的项目整合,构建新的部门和调整我们探索的方向。除了教育实践和社区治理的综合探索以外,加强新移民青年的出路和探索。

  1. 社区音乐节项目;
  2. 社区厨房项目;
  3. 青年公寓项目;


>>

青年成长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部)

除了“青年成长营”有莲子等持续的参与和组织以外,目前青年工作上还没有一个稳定的团队,也是我们下一步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青年状况的基本认识

(社会化的过程严重受阻):

  1. 被多方期待和审视;
  2. 支教等现代公益概念所误导;
  3. 期望在互联网和全球化,在更放的视野下成长;
  4. 就业、实习制度等的断裂;
  5. 刚走入校门、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尤其是走入新的城市的茫然和无助;


>>

目前的工作和基本思路

  1. 暑期的青年成长营;
  1. 志愿者管理;
  2. 社团交流;
  1. 青年和大学生本土人才培养计划;


  1. 故事会;
  2. 学习圈;
  3. 项目组;
  4. 联合社;


  1. 教育NGO列表;
  2. 乡建NGO列表;


>>

变革原理:对机构宗旨的反思

——以平民化的教育实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和经验是我们紧扣的两个基本方向。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尽管做了不少的探索,认识却仍然非常有限。这里就有限的经验和认识到的问题简单做一个介绍,也希望能和更多的同仁和伙伴一块探讨。


原理一:对学习目的的基本认识

某种意义上,产业创新和社会治理作为当前社会的两大核心命题,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作为“经济人”的我们何去何从的问题。我们在从“自然人”向“经济人”过渡的过程中,既存在脱嵌于社会的倾向(社会人),又忽视了对人对自我实现的追求(科技人),在四种角色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1. 自然人;
  2. 社会人;
  3. 经济人;
  4. 科技人;


>>

原理二:对学习过程的基本认识

我们在工作中的学习往往存在一个基本的模式,这个模式也就是许多人常说的,把学校里学的东西忘了以后剩下的东西。这个模式基本上可以从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以及事前参考或事后参考相关的案例和经验等的角度来认识。换句话说,学习可以看作由信息触发的一次探索的历程。
  1. 掌握信息;
  2. 分析框架;
  3. 案例经验;
  4. 实践支持;


>>

原理三:对图书室项目潜在功能的认识

图书室作为人类知识和实践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和缩影,一种信息与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我们与世界连接的一种基本渠道,它的基本功能和潜在的价值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我们重新审视图书室的基本功能时,可以看到,一是图书室内组织活动不在于多或少,而在于它是否呈现出一定的关联和结构性;二是从教育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大致要经历几个阶段,有些特定的任务要解决;三是从图书室项目的探索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当前“教育目的”的讨论中,是坚持现代教育的“改变命运”还是回到古典教育的“安顿人心”这种二元思维的一种超越。
  1. 学习体验;
  2. 资源整合;
  3. 关系协调;
  4. 服务生成;


>>

原理四:对支教项目潜在价值的认识

对大学生支教的批判不绝于耳,一是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之间的关系,却鲜有认真探讨;二是大学生的热情和熟悉网络的长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大学生的专业和兴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大学生参与支教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夏令营和课堂内外的辅导。
  1. 生命故事(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关系);
  2. 学习小组(把现场建群的方法带到中小学去);
  3. 专业指导(把专业学习的规律告诉孩子);
  4. 开放教育(共建专业社群和);


>>

原理五:对组织学习和书院教育模式的认识

为什么有了图书室和支教两大类教育公益项目,却没有给教育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改变?一个重要的问题可能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没有解决,以至于学生的自学或学习上的主体性难以确立。对比企业里的组织学习和传统书院的教育,我们很容易发现混龄学习小组在

——而对书院教育的反思中,我们认识书院不同于高成本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型:

  1. 混龄小组学习;
  2. 图书和推荐书目;
  3. 教席而非教职;
  4. 院长管理;


>>

原理六:对中国传统教育或社区中教育如何实现互助的基本认识

——在对社区教育的反思中,我们认识到传统教育或扁平化的教育模型:

  1. 生活教育在家庭里完成;
  2. 伦理教育在社区里完成;
  3. 职业教育通过师徒传承制完成;
  4. 人文教育通过书院来完成;


>>

原理七:对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基本思路的再认识

——青年参与社会改良的基本思路

  1. 青年俱乐部;
  2. 探讨教育和社区发展规划;
  3. 搭建社区学习中心;
  4. 筹措社区发展基金和孵化器;


>>

实践中逐步引入的几个变量或概念

  1. 社区学习中心的概念;
  2. 学习圈的概念;
  3. 半塔实验的概念;
  4. 青年发展的概念;
  5. 青年公寓的概念;


>>

其他的素材


>>

新的运营:拟调整的运营思路

  1. 团队学习小组:围绕机构的核心业务(流动儿童教育和社区教育)和支持工作的完善(筹款、宣传、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建立学习报告制度),来逐步探索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团队的学习机制,构建学习型团队;
  2. 宣传小组:从机构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和管理以及网站的管理入手,逐步把对外的宣传和筹资工作,以及对内的项目管理与团队建设统一起来,构建和完善机构的对外宣传工作体系;
  3. 项目管理小组:从项目立项制度、项目设计和项目知识管理入手,把项目建设逐步统一到机构的发展方向上来,并逐步从“项目制”向“产品制”过渡,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常规化;
  4. 筹款小组:从“项目筹款”向“机构筹款”过渡,逐步建立常规的、多元的、立体的筹款体系,以便为项目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农民之子作为一个草根公益的开拓者和创业者,团队人少、经费少,我们需要的是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和大家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同时,我们又是一群怀揣教育理想的探索者,工作中应该保有教育工作者的本色,成员之间无论出现什么问题或建议,都应该尽可能从积极的方面去理解,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把打造一支能战斗的团队作为我们团队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


>>

新的架构:当前治理结构

——把原有临时性的项目和人员,纳入到常规部门或工作小组框架下来,薪酬结构也相应调整为部门津贴和项目补助两部分,然后项目提供的人员经费等由机构统一管理和划拨,要根据机构人员待遇的公平和稳定等做系统考虑。


  1. 组建教育研究中心:解决项目和研究脱节,低水平徘徊的问题;强化经验的梳理、研究的引导和对项目的设计(治理结构上);
  2. 强化分部门运作:解决被项目牵着走,缺乏专业成长机会的问题;为人员的稳定性和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项目运营上);
  3. 完善办公室职能建设:解决非专业任务过多,难以发挥所长的问题;为人员的专业能力发挥提供良好的支持(管理架构上);


  1. 理事会下,增设教育研究中心(先解决结构性问题,类似于洋泾社区基金会的“专业委员会”);
  2. 办公室(或秘书处)在行财部(统筹行政和财务)和项目部之外,增设宣筹部(统筹宣传和筹款)和青工部(统筹人事和志愿者管理,即人力资源开发部);
  3. 另外,项目部下分设流动儿童教育小组(即分部门)、社区教育小组、青年发展小组,由各分部门小组来统筹现有各项目,人员首先作为常设部门的人员来考虑,然后是部门人员参与各项目运作的话,拿常设部门的部门工资和参与项目时项目补助,即从项目制到部门制。


  1. 项目组(业务部门,区分公益和商业,以及机构与半塔实验):
    1. 青年发展工作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2. 流动儿童教育工作组(基础教育);
    3. 社区教育工作组(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
  2. 研培中心:
    1. 教育研究部;
    2. 社团合作部(青年成长营);
    3. 基地合作部;
  3. 办公室(基础支持部门):
    1. 人事部;
    2. 宣筹部;
    3. 项目部;
    4. 行财部;


>>

未知之旅:财务公开

>>

新的挑战:2016待解决的基本问题

  1. 民非注册;
  2. 机构筹资;
  3. 团队建设;


  • 换句话说,机构目前主要由青年计划、半塔实验和运营服务中心三大板块构成。
  • 初步考虑,青年计划的目标是3年内能够为20所高校提供社会实践支持服务;半塔实验是3年内实现教育和社区的综合治理以及实验点的自力更生;运营服务中心是3年内实现能够为20个项目提供孵化支持的能力;
  • 机构暂时保留流动儿童教育部门的工作,但重心将调整为“青少年的社区教育”;



>>

合作与致谢

>>

多余的素材

发展历程

——把机构的发展和学校时期的呼吁联系起来考虑;


  1. 作为一个出身学生社团且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教育工作团队,我们经常在乡建经验与教育问题之间对话,也经常看到我们学校社团的同学和许多青年对这些年的探索缺乏基本了解,在批判与创新之间来回撕扯,感觉这些年的工作缺少深入的总结,也缺少与青年学子之间深入的对话;
  2. 在对教育公平和学校教育的反思上,我们看到,要开全所有课程,且教师要求相关专业资质,这种教育模式本身成本高昂,本身不可持续,是所谓农村教育普遍落后的根源;
  3. 对流动、留守与家庭教育问题的反思: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础;
  4. 解决教育和社会脱节的问题:到回到社区;回到我们自身,回到服务学习以及社区经济。


  1. 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做了初步的反思;
  2. 对社区教育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
  3. 对社区创业问题作了初步的尝试;
  4. 对青年成长问题做了初步的梳理。



>>

困境与挑战

——我们不需要回避,也无法回避,而且回避只能证明我们的懦弱。我们的困境既是许多“老NGO”(未老先衰)的典型困境,也是一个充满热情却没有经验也没 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青年学生发起成立的NGO这些年来艰难探索的真实写照,包括也是许多关注城乡结合部教育和社会问题综合治理的NGO的真实写照。


>>

发展规划

——即重新考虑我们的定位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

结构调整

——即按照发展规划和机构平稳运营的内在要求考虑组织的架构:


>>


各项目介绍

各项目需求

财务公开

报道与反馈

致谢

>>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