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Annual Report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方法与统筹:学习圈思维与实践导向的理念) |
(→方法与统筹:学习圈思维的贯彻与实践导向的理念) |
||
第114行: | 第114行: | ||
>> | >> | ||
- | == | + | ==方法与统筹:学习圈思维与实践导向的贯彻== |
在2016年3月15日 (二) 18:35所做的修订版本
2015农民之子工作年报:学习圈思维与新时期平民教育的实践与理论初探 | 返回:农民之子教育研究中心
——农民之子的机构转型和产品化之路
目录 |
寻变之旅:理事长寄语
——即介绍这一年来机构团队面对挑战做出梳理和调整的过程,机构对发展的新的期望,对大家以往支持的感谢,以及介绍新的启程和对大家新的邀约等; (请卫宏考虑)
- 业务上的认识与转变:
- 从儿童教育,到终身教育;
- 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
- 从交流学习,到分享经济;
- 从半塔实验,到青年成长;
- 运作上的机遇与挑战:
- 从工商注册,到民非注册;
- 从项目筹资,到机构筹资;
- 从项目机构,到开放平台;
- 从项目团队,到机构建设;
>>
场域和实践:四大工作板块
农民之子给大家的印象可能是做流动儿童教育的,但其实农民之子目前的工作大致分四块。
打工子弟学校板块
- 问题和经验:
- 问题:安全问题与学校无限责任问题(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反思);
- 分析:流动儿童教育和打工子弟学校的性质再认识(前沿、新常态、简化办学思路);
- 变革原理:学风教风校风(教师之家)与素质教育资源建设(图书馆建设)——最小闭环;
- 关联: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要加强社区教育;
- 结构化描述:
- 人群:教师之家;
- 事务:烛光通讯;
- 目标:新时期的平民学校;
- 团队:竹子、王菊等;
- 进展/状态:
- 反馈:
>>
本地社区教育板块
- 问题与经验:
- 问题:在面对大量移民涌入和农转居的潜在压力,短期化行为凸显;而且分田到户以后的村落解体,让政府的介入也很困难;
- 分析:分田到户以后村落解体,丧失了大规模安置移民的能力;然后又面临农转居的机遇和挑战,利益分化导致了进一步的混乱;重新塑造村两委权威,恢复村落的集体经济;
- 原理:从社区教育到社区治理,或以平民教育促乡村建设;从学习圈、到实践组、到互助社;
- 关联:来自青年共同生活的实验,也会对村落的探索构成压力和动力;
- 结构化描述:
- 人群:社区的各种学习圈;
- 事务: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成人空间 + 儿童空间);
- 目标:从社区学习共同体,到社区经济共同体;
- 团队:王春华、朴明华;
- 进展/状态:
- 反馈:
>>
青年共同生活板块
- 问题与思路:
- 问题:青年的文化生活,可持续生活没有人真正关心,在等待重新返乡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不稳定状况;
- 分析:缺少支持流动性人口的动态平衡系统;
- 原理:会员制与教坊制度(公寓制度);
- 关联:可以为公益从业者提供北京的长期公寓服务;新型公寓,建立房租的锁定机制,不能随意涨价,然后只租不卖,可以长期居住;
- 目标与实践:
- 群体:青年俱乐部;
- 事务:社区公寓 + 社区厨房;
- 目标:青年可持续生活;
- 团队:莲子、明华;
- 进展/状态:
- 反馈:
>>
大学生社会实践板块
- 问题与思路:
- 问题:被需求、被审视、被忽视的并存问题;
- 分析:孤岛现象,职前教育,大学生支教等的再认识,实习就业制度的崩溃,青年发展缺少足够的支持;
- 原理:从个人学习,到组织学习,到组织实践,和互助系统;
- 关联:大学生学习、就业和创业服务等;
- 目标与实践:
- 社群:农民之子新老会员;
- 事务:青年成长营(社区音乐节等,只有积极参与探索的成员才有机会加入成长营,并得到进一步实践和学习的支持);
- 目标:打造一支积极探索新时期平民教育的,铁打的教育人队伍;
- 团队:小石、卫宏;
- 进展/状态:
- 反馈:
- 概述:
- 重新与社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 协助组织“讲座”;
- 合作开展“教育考察团”;
>>
方法与统筹:学习圈思维与实践导向的贯彻
- 实际工作对学习的需要:
- 教育工作的泛政治化贻害无穷(教育公平等说法);
- 具体业务工作的认识和推进,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对教育的认识问题;
- 农民之子的工作要尽可能统一到学习上来,首先提倡学习圈思维的培育。
- 所有板块的工作优先培育自己的学习圈;
- 从学习圈,到研讨圈,到实践圈,到支持圈等;
- 在流动儿童教育和社区教育等等问题之外,核心是如何组织更多的青年和学生参与教育和社区的重建问题乃至社会改良问题,又或者说,是教育学如何回应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 对引入学习圈概念的思考:
-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对话而非对抗,是在一个发展中的矛盾复杂的社会,寻求理性的探索的力量;
-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学习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批判或创新,以及把经验绝对化或理论神圣化;
- 强调学习圈,是希望既学习瑞典百年学习圈的好经验尤其是精神,又继承我们互教互学、互帮互助的传统;
-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给个人学习和请人指导创造基本的条件,而非简单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从相互学习到共同实践创造基本的途径;
- 强调学习圈,也是为机构对各个项目形成社群的支持和管理探索统一的机制;
- 对培育圈长和学习圈的初步探索:
- 有12个人,加5分;
- 至少有3个骨干(工作组),加5分;
- 有计划有发展目标,加5分;
- 有例会制度(议事规则),加5分;
- 有比较详细的年月周的课程和活动,加5分;
- 能够带领大家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加5分;
- 能够带出一个圈长(接班人计划),加5分;
>>
组织与文化: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基础能力建设
- 组织结构的调整:
- 增设教育研究中心,加强研究型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关注机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组织结构问题,解决项目和研究脱节,低水平徘徊的问题;强化经验的梳理、研究的引导和对项目的设计;
- 把钉死的人员首先从项目里提出来,在加强支持性部门工作的同时,把业务统合为四个板块,进行人员和结构的重组;
- 加强部门的建设,并首先稳定部门人员的配置,为业务发展和人员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 采用双岗制,从单兵作业到每个业务板块最小保持二人工作组的机制,从个人学习到团队学习;
- 执委会换届,设置副总干事职位,完善组织的“接班人计划”;
- 理事会成员,首先是机构学习圈成员和志愿者,参与机构的学习和发展的讨论;
- 组织文化的建设(建立相应的学习机制和几个工作小组):
- 团队学习小组:围绕机构的核心业务(流动儿童教育和社区教育)和支持工作的完善(筹款、宣传、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建立学习报告制度),来逐步探索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团队的学习机制,构建学习型团队;
- 宣传小组:从机构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和管理以及网站的管理入手,逐步把对外的宣传和筹资工作,以及对内的项目管理与团队建设统一起来,构建和完善机构的对外宣传工作体系;
- 项目管理小组:从项目立项制度、项目设计和项目知识管理入手,把项目建设逐步统一到机构的发展方向上来,并逐步从“项目制”向“产品制”过渡,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常规化;
- 筹款小组:从“项目筹款”向“机构筹款”过渡,逐步建立常规的、多元的、立体的筹款体系,以便为项目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组织健康的指南:
- 学习型组织的思维:积极思维和团队学习文化;
- 儒家思维:从待人的视角来看潜在的成长方向;
- 爱迪思思维:从长短期效益效率的视角来评估,执行、管理、创新、整合四个阶段的评估;
- 诺顿和卡普兰思维: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学习、流程、创造);
>>
运筹与调整:去年的财务情况
- 经费和使用情况:
- 乐施会支持了机构的社区学习中心和学习圈项目;
- 社区伙伴支持了社区厨房项目;
- 温暖基金支持了青年职工俱乐部项目;
- 参与组织了阳光艺术基金会的流动儿童艺术之旅;
- 突出问题和反思:
- 项目经费断档问题:从项目筹资,到机构筹资(项目制到部门制);
- 项目没有申报预算,临时挪用资金问题(社区音乐节);
- 项目开发不够完整问题:从项目到产品,把产品开发做完整;
- 项目未经严格审核,随意放弃问题(社区公寓);
- 办公室经费,长期没有着落问题;
- 人员工资被大量用来做备用金问题;
- ?
>>
回顾与展望:大教育观与新时期平民教育实践
- 教育要和生产生活相结合——不以学历为目标;
- 不限于学校教育——强调图书馆等开放教育和社区教育;
- 谈到团队学习,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农民之子作为一个草根公益的开拓者和创业者,团队人少、经费少,我们需要的是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和大家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同时,我们又是一群怀揣教育理想的探索者,工作中应该保有教育工作者的本色,成员之间无论出现什么问题或建议,都应该尽可能从积极的方面去理解,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把打造一支能战斗的团队作为我们团队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
- 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新的表述是,作为一个促进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机构,一方面广泛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各类教育和社会改良的实践,另一方面立足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或者说城乡矛盾的突出地带),围绕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的突出难题,集中攻关和开展综合的社会实践,并为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的交流学习创造更加直观和简便的条件。
- 历程与现状
- 1、农民之子(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农民之子社团是1999年由北师大一群关注三农问题和弱势群体的学生成立的青年组织,以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作为农民之子社团毕业老会员发起的社会组织成立于2006年4月份,大家希望延续学生时代的精神,一方面为更多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围绕突出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开展相关探索。
- 2、燕山学堂(自然教育探索):成立之初的两年,农民之子为了寻找一条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自我生存相结合的道路,曾经尝试过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亲子教育田园、自然教育等多种活动,其中大部分活动都失败了。只有流动儿童自然教育活动得到了公益资助并逐渐成长起来,并在密云西湾子建立了“燕山学堂”,作为开展自然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基地。
- 3、教师之家(流动儿童教育探索):2008年农民之子接手《烛光通讯》刊物以后,围绕办刊逐渐发展出来一个为打工子弟教师服务的教师志愿者群体“教师之家”。教师之家成为农民之子和一线打工子弟学校教师保持联系,及服务流动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农民之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并为农民之子进一步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索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 4、社区学习中心(社区教育探索):2009年农民之子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天通苑边上的半塔村建立了社区图书室,探索从社区文化环境改善的角度服务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学习中心”,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课外学习活动、家长和社区居民的业余学习活动,以及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交流学习的公共空间,同时也逐步开启了农民之子的社区教育探索。
- 5、青年俱乐部(青年共同生活实验);2013年农民之子在青年成长营和社区青年志愿者的基础上成立了“半塔青年俱乐部”,把新时期的青年学习和发展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来考虑。从青年各种学习圈的培育入手,大家从关注青年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知识技能和职业发展,逐渐到关注青年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塑造,以及社会实践和共同生活等。2015年新发起的青年公寓项目就是围绕青年共同生活展开的初步探索。
- 反思与回归:
- 1、半塔实验vs青年发展:农民之子这几年在开展流动儿童教育探索和扎根在半塔村开展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试验中,存在着逐渐忽视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健康发展的倾向,某种意义上,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成为了被我们需要的一方,而大家自身的发展和需要我们却很少关注。在半塔实验之外,对农民之子社团新老成员和广大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视,对我们来说将是一次必要的回归。
- 2、公益机构vs社会企业:农民之子这几年来主要依靠基金会的资助维持项目运转和人员开支,而且因为直接服务的群体似乎缺乏支付意愿,更加固化了我们机构的这种形象,离自我生存的道路似乎越来越远,严重背离了机构健康发展的初衷。在坚持机构发展宗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项目,将是机构下一阶段重点探索的一个方向。
- 3、公益服务vs参与共建:农民之子这几年来在重视服务的同时,也往往发现老师和青年等被定义为服务对象以后,机构也往往会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机构在动而大家不动,机构甚至不敢,也不知道怎么来邀请大家参与共建。怎么摆脱单纯的公益服务的形象,邀请大家来参与共建,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学习和探索的方向。
- 4、教育公平vs教育创新:农民之子这几年来在开展流动儿童教育探索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也一直在参与教育公平的呼吁,但呼吁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一种简单、抱怨,甚至对立的情绪在四处蔓延,严肃的对话和积极的探索,反而变得越来越稀缺。农民之子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发声的机构,更应该成为一个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和社会创新的机构。
- 5、思想方法vs技术产品:农民之子这几年在重视教育探索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思想、轻技术的倾向。我们往往倾向于组织各类活动和讨论,希望在活动和讨论中能有更多的收获,忽视了日常各类技术的应用和产品的体验,往往让我们可能收获更多。而且缺少了技术和产品文化,我们的实践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无法形成有效的闭环,反过来又严重制约我们的实践走向深入,甚至生存。技术化和产品化,应该成为我们接下来重视的方向。
- 6、平民教育vs社区建设:农民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非常强调“以平民化的教育实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前半句可以说是对晏阳初、梁漱溟等老乡建人提出的平民教育的继承,但后半句提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往往很容易流于空泛,难以捕捉,在平民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导致孤立地讨论教育或者说教育变成一种阳春白雪的倾向。重新确立教育为社区建设服务,应该成为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指南。
>>
>>
理事会和监事会
- 理事会>>执委会(秘书处)>>
- 项目组(业务部门,区分公益和商业,以及机构与半塔实验):
- 青年发展工作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 流动儿童教育工作组(基础教育);
- 社区教育工作组(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
- 研培中心:
- 教育研究部;
- 社团合作部(青年成长营);
- 基地合作部;
- 办公室(基础支持部门):
- 人事部;
- 宣筹部;
- 项目部;
- 行财部;
>>
新的组织文化:从“农民之子”到“农家子弟”
- ——农民之子成立虽然9年了,但农民之子还是一个孱弱的小苗,在我的心目中他代表普通平民子弟心怀天下,推动社会进步的草根力量,他的成长需要大家持之以恒的奋斗和浇灌。
- ——十几年前,当我们谈到“农民”的时候,还是一种歧视,一个弱势群体的代名词,但是经过许许多多伙伴的探索和推动,包括时代的转换,今天,在我们谈到“农 民”的时候,已经开始逐渐有了一份羡慕,许多人开始羡慕农民是一群仍有田园和家园的人。尽管绝大多数农民本身的经济和日子可能还不好过,但许多人也已经开 始不再简单地盲从,盲目追求城市化,开始关注甚至参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重新反思农村是否可以就地工业化,包括政府也在修 正以往的政策,从城市化转向城镇化,并强调新农村建设等。
- ——这是一个转型的时代,一个变化非常迅速的时代,不能用停滞的眼光看问题,更不能用停滞的思维禁锢我们自己。
- ——另外,以往谈到“农民之子”,包含了一种抗争在里面,始终是盯着问题,做问题的探索,这是我们非常好的传统,是一次问题意识驱动的学习和探索历程。但今 天,我们可能要像“农家子弟”一样,多一份从容,尤其在我们整个社会经历过这十多年的教育和乡建的艰难探索之后,除了问题,我们似乎更应该开始注重经验的 交流和分析,结合我们整个社会的实践和探索,而不局限于我们自身一时的成败和探索,重新思考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 ——说得很对,在发展中需要更广阔的视野。
- ——重新与社团新老会员,与乡建和教育实践领域,以及社会各界,建立连接的一年;
- ——学习和走出去重新成为我们的文化;
- ——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习圈理论成为我们新的文化
- ——从问题的呼吁、探究、追问,到经验的挖掘、分享、链接;
- ——离开不等于分开;
- ——理事会也是我们的志愿者;
- ——如果仅有呼吁没有实践,那就没有农民之子;
-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
- ——以教育科学促进教育和社会事业;
- ——坚持公益性、学术性,而非政治性、宗教性;
>>
未知之旅:财务公开
>>
新的挑战:2016待解决的基本问题
- 民非注册;
- 机构筹资;
- 团队建设;
- 换句话说,机构目前主要由青年计划、半塔实验和运营服务中心三大板块构成。
- 初步考虑,青年计划的目标是3年内能够为20所高校提供社会实践支持服务;半塔实验是3年内实现教育和社区的综合治理以及实验点的自力更生;运营服务中心是3年内实现能够为20个项目提供孵化支持的能力;
- 机构暂时保留流动儿童教育部门的工作,但重心将调整为“青少年的社区教育”;
>>
新的邀约:合作伙伴与致谢
待整理。
>>
多余的素材
发展历程
——把机构的发展和学校时期的呼吁联系起来考虑;
- 三个阶段:从三农问题呼吁——到乡建实验(密云)——到城乡结合部的教育和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社会转型的窗口);
- 两大挑战:流动儿童教育的探索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的探索;
- 新的探索:流动儿童教育项目(分支:燕山学堂在密云的自然教育探索)——社区教育项目——青年俱乐部和青年发展项目——社区青年公寓等;
- 作为一个出身学生社团且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教育工作团队,我们经常在乡建经验与教育问题之间对话,也经常看到我们学校社团的同学和许多青年对这些年的探索缺乏基本了解,在批判与创新之间来回撕扯,感觉这些年的工作缺少深入的总结,也缺少与青年学子之间深入的对话;
- 在对教育公平和学校教育的反思上,我们看到,要开全所有课程,且教师要求相关专业资质,这种教育模式本身成本高昂,本身不可持续,是所谓农村教育普遍落后的根源;
- 对流动、留守与家庭教育问题的反思: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础;
- 解决教育和社会脱节的问题:到回到社区;回到我们自身,回到服务学习以及社区经济。
- 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做了初步的反思;
- 对社区教育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
- 对社区创业问题作了初步的尝试;
- 对青年成长问题做了初步的梳理。
>>
困境与挑战
——我们不需要回避,也无法回避,而且回避只能证明我们的懦弱。我们的困境既是许多“老NGO”(未老先衰)的典型困境,也是一个充满热情却没有经验也没 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青年学生发起成立的NGO这些年来艰难探索的真实写照,包括也是许多关注城乡结合部教育和社会问题综合治理的NGO的真实写照。
- 主要来自基金会,而且是境外基金(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和方向单一);
- 工商注册,没有拿到民非注册(机构身份又不明确,机构生存和人员的发展空间不明朗);
- 以申请项目资助为主,项目断档导致人员收入不稳定,然后又不得不在多个项目之间兼职,干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人员压力大(人员流动性大);
- 人员的不稳定也导致,项目的执行和稳定性也受到很大的挑战,项目质量不高(项目质量不高和难以规范);
- 同时为了生存和被各种问题纠缠,陷入为了项目而项目,陷入摊大饼的泥潭,人员的方向感丧失,机构的凝聚力下降(机构碎片化);
>>
发展规划
——即重新考虑我们的定位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 办一所开放式的社区教育学院(又“培田学院”),培养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工作队伍,并解决目前传统教育学院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脱节的问题(一个目标);
- 逐步确立以社区教育促进流动儿童教育发展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的方向,并巩固和开展好半塔实验点的工作(当前主要任务);
>>
结构调整
——即按照发展规划和机构平稳运营的内在要求考虑组织的架构:
- 理事会下,增设教育研究中心(先解决结构性问题,类似于洋泾社区基金会的“专业委员会”);
- 办公室(或秘书处)在行财部(统筹行政和财务)和项目部之外,增设宣筹部(统筹宣传和筹款)和青工部(统筹人事和志愿者管理,即人力资源开发部);
- 另外,项目部下分设流动儿童教育小组(即分部门)、社区教育小组、青年发展小组,由各分部门小组来统筹现有各项目,人员首先作为常设部门的人员来考虑,然后是部门人员参与各项目运作的话,拿常设部门的部门工资和参与项目时项目补助,即从项目制到部门制。
>>
各项目介绍
- 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反思
-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性质问题;
- 教育公平vs教育创新;
- 政策倡导vs研究实践(媒体参与及治理的困境);
- 学校教育vs社区教育;
- 儿童教育vs家长教育(家长社区);
- 家长的需要是无法填补的沟壑(家长是发展主义的奴隶)vs专家学者是平权主义的奴隶;
- 打工子弟学校板块的工作:
- 一是稳定和提高民办教育供给和教师队伍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
- 二是简化教学和办学的思路,逐步探索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和“流动作为新常态”下的,更加简洁明了的教育模式;
- 三是从公平到创新(或者从维权到建设)是我们必须确立的基本工作思路,如何转变基金会的认识,和我们共同参与流动儿童教育的创新和探索,是这个板块要尽快考虑的工作。
- 这个板块是目前遇到困难最大的板块,一边是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家长,一边是政治色彩泛滥的专家言论和媒体报道,一边是深受“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困扰的 教育部门和政府,一边是挣扎其间上下求索的民办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队伍,以及同样纠结的许多教育及社会组织同行,但最大的困难不是来自于外界的困难,而是我 们对这块工作的认识,包括怎么排出各种话语的干扰,
各项目需求
财务公开
报道与反馈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