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Open Education System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补充(原引言))
 
(15个中途的修订版本没有显示)
第1行: 第1行:
-
# 开放教育中的学习方式探讨?
+
首先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由于传统教育的被动接受习惯,让我们在很多时候并不会考虑一个普遍的学习方式,那么当我们自学一门课程的时候,如何才能快速的开始?
+
*为什么要开放?开放的带来的好处和必然性
-
# 开放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
::开放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从国外的开放课程到互联网Geek的分享精神,开放无处不在,而现在更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没有开放就没有成长。[[用户:Lenage|Lenage]]
-
[[用户:Lenage|Lenage]] 2010年12月28日 (二) 09:33 (CST)
+
*怎样才算是开放?开放教育系统的理想图景
 +
::对于教育开放系统,我的希望是那些上不起大学的人也可以和大学生一样能快捷的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权益,只要有一个电脑,一个热爱学习的心,就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
::互联网是开放的,但是垃圾信息太多,这对于一个筛选能力不强而迫于学习的人来说过于开放,而大学正好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很好的学习方法。[[用户:Lenage|Lenage]]
 +
*开放细节,在开放教育系统中学习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
 +
 
 +
*如何参与到开放的教育中来
 +
 
 +
[[用户:Lenage|Lenage]] 2010年12月28日 (二) 10:00 (CST)
 +
 
 +
 
 +
--
 +
 
 +
==='''基本逻辑与理念'''(原稿)===
 +
 
 +
 
 +
1、先要讲社会理念:是选择自由,还是选择管制,对wiki系统的功能要求,比如权限管理等的复杂程度就很不一样;
 +
 
 +
2、要搞清办学方式:要跟校领导和老师们、包括同学们以及政府和社会讲,教育的归教育,政府的归政府,社会的归社会;
 +
 
 +
3、先讲学习科学:什么是基本的学术训练?讲社会化学习与开放教育,讲开放教育是大势所趋;同时学生是一个学校最大的财富和力量;
 +
 
 +
4、办学的基本目标:要讲从自学、合作学习,然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让学校成为教育及学习型社会变革的支点;
 +
 
 +
5、从教师动员的策略上: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发扬,像“名师网”一样,让老师在传统教学和新的实验之间,可以有个选择和过渡等;另外,鼓励教师组建各种研究组织;鼓励学术自由和学术竞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
 
 +
 
 +
附加:
 +
 
 +
6、青年与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农村及社区信息化)
 +
 
 +
7、学校与社会:问题与项目的开放式列表等;(有奖问答和社会资助)
 +
 
 +
 
 +
[[用户:Xiansf|Xiansf]] 2010年12月31日 (五) 19:25 (CST)
 +
 
 +
>>
 +
 
 +
 
 +
==='''切入点和步骤'''(原稿)===
 +
 
 +
1、我们进驻校园,开展一些教师访谈(访谈从什么地方开始?从哪些人开始?由谁来做?访谈的形式和内容选择如何定?);
 +
 
 +
2、吸引和建立本地支持小组,制作新手指南、校园电子刊物等(谁来做人员的吸引?是学校指派还是允许公开招募?关于新手指南,是我们先做好还是组织学生来做?校园刊物是否和校园的刊物现有资源联系起来,还是重新开辟一个渠道和团队?);
 +
 
 +
3、定期举办开放教育沙龙(参加的人群一般是谁?多久一次?要达到什么基本的目标?怎么来组织?);
 +
 
 +
4、筹建教师助手、社团助手团队(这些助手如何工作,支持团队如何支持,如何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先从谁开始做?);
 +
 
 +
 
 +
[[用户:Xiansf|Xiansf]] 2010年12月31日 (五) 21:48 (CST)
 +
 
 +
 
 +
 
 +
>>
 +
 
 +
 
 +
==='''补充'''(原引言)===
 +
 
 +
 
 +
“开放课”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的一种结果。但互联网并不仅仅是在呼吁各院校和教师们能开放一些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为学生通过网络来开展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各种可能,这才是开放教育的基本内涵,以及推动整个教育变革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力量。在这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互联网和整个互联网给教育实践带来的一些新的思考,然后我们就切入正题。
 +
 
 +
 
 +
'''1、互联网与新的现实:'''
 +
 
 +
1.1、Windows: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户;
 +
 
 +
1.2、网:代表了多种思维和多种可能性;
 +
 
 +
1.3、超链接:是“回顾历史、开拓未来”的社会引擎;
 +
 
 +
1.4、手机:是连上网的小电脑;
 +
 
 +
 
 +
'''2、开放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
 
 +
2.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教育也经历了从内容匮乏到优质内容不断开放、到新的内容谁来提供、以及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社会化学习)
 +
 
 +
2.2、“去中心”使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进行了结合,“UGC”也使“大家帮大家”成为可能,网络时代的教育蓝图越来越清晰,如同又一个大航海时代与地理大发现的到来,互联网已经开启了一个开放教育的时代。(Web2.0技术与社会思潮)
 +
 
 +
2.3、同时,社会化网络,使个人学习的同时,社会也在学习。青年和大学生,也已经成为推动整个教育及学习型社会变革的核心。(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
 +
 
 +
 
 +
[[用户:Xiansf|Xiansf]] 2011年1月5日 (三) 07:06 (CST)
 +
 
 +
>>

在2011年1月5日 (三) 13:06的最新修订版本

首先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开放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从国外的开放课程到互联网Geek的分享精神,开放无处不在,而现在更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没有开放就没有成长。Lenage
对于教育开放系统,我的希望是那些上不起大学的人也可以和大学生一样能快捷的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权益,只要有一个电脑,一个热爱学习的心,就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互联网是开放的,但是垃圾信息太多,这对于一个筛选能力不强而迫于学习的人来说过于开放,而大学正好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很好的学习方法。Lenage

Lenage 2010年12月28日 (二) 10:00 (CST)


--

基本逻辑与理念(原稿)

1、先要讲社会理念:是选择自由,还是选择管制,对wiki系统的功能要求,比如权限管理等的复杂程度就很不一样;

2、要搞清办学方式:要跟校领导和老师们、包括同学们以及政府和社会讲,教育的归教育,政府的归政府,社会的归社会;

3、先讲学习科学:什么是基本的学术训练?讲社会化学习与开放教育,讲开放教育是大势所趋;同时学生是一个学校最大的财富和力量;

4、办学的基本目标:要讲从自学、合作学习,然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让学校成为教育及学习型社会变革的支点;

5、从教师动员的策略上: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发扬,像“名师网”一样,让老师在传统教学和新的实验之间,可以有个选择和过渡等;另外,鼓励教师组建各种研究组织;鼓励学术自由和学术竞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附加:

6、青年与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农村及社区信息化)

7、学校与社会:问题与项目的开放式列表等;(有奖问答和社会资助)


Xiansf 2010年12月31日 (五) 19:25 (CST)

>>


切入点和步骤(原稿)

1、我们进驻校园,开展一些教师访谈(访谈从什么地方开始?从哪些人开始?由谁来做?访谈的形式和内容选择如何定?);

2、吸引和建立本地支持小组,制作新手指南、校园电子刊物等(谁来做人员的吸引?是学校指派还是允许公开招募?关于新手指南,是我们先做好还是组织学生来做?校园刊物是否和校园的刊物现有资源联系起来,还是重新开辟一个渠道和团队?);

3、定期举办开放教育沙龙(参加的人群一般是谁?多久一次?要达到什么基本的目标?怎么来组织?);

4、筹建教师助手、社团助手团队(这些助手如何工作,支持团队如何支持,如何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先从谁开始做?);


Xiansf 2010年12月31日 (五) 21:48 (CST)


>>


补充(原引言)

“开放课”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的一种结果。但互联网并不仅仅是在呼吁各院校和教师们能开放一些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为学生通过网络来开展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各种可能,这才是开放教育的基本内涵,以及推动整个教育变革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力量。在这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互联网和整个互联网给教育实践带来的一些新的思考,然后我们就切入正题。


1、互联网与新的现实:

1.1、Windows: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户;

1.2、网:代表了多种思维和多种可能性;

1.3、超链接:是“回顾历史、开拓未来”的社会引擎;

1.4、手机:是连上网的小电脑;


2、开放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2.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教育也经历了从内容匮乏到优质内容不断开放、到新的内容谁来提供、以及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社会化学习)

2.2、“去中心”使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进行了结合,“UGC”也使“大家帮大家”成为可能,网络时代的教育蓝图越来越清晰,如同又一个大航海时代与地理大发现的到来,互联网已经开启了一个开放教育的时代。(Web2.0技术与社会思潮)

2.3、同时,社会化网络,使个人学习的同时,社会也在学习。青年和大学生,也已经成为推动整个教育及学习型社会变革的核心。(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


Xiansf 2011年1月5日 (三) 07:06 (CST)

>>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