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Changping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李昌平之问) |
(→李昌平文选) |
||
(6个中途的修订版本没有显示) | |||
第1行: | 第1行: | ||
<span style="color:rgb(255,0,0)">李昌平</span> | 参考:[[3nong Keywords|乡建词典]] | 返回:[[3rd-edu|第三教育工作室]] | <span style="color:rgb(255,0,0)">李昌平</span> | 参考:[[3nong Keywords|乡建词典]] | 返回:[[3rd-edu|第三教育工作室]] | ||
+ | |||
+ | ===李昌平批判=== | ||
+ | |||
+ | * 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又加上承包期几十年不变,甚至永久不变以后。“有人就成了地主,有人成了长工或佃户,并且合法化,永久化了”。——他用我们已经快要遗忘的语言,重新激活了我们对乡村的认识。 | ||
+ | |||
+ | |||
+ | * 四分之一有地的人进城了,四分之一在农村的人没有地,村民会议怎么开?做出了决策,怎么执行?这么严重的不公平,社区共同体会有凝聚力吗?——在我们谈论民主的时候,村民自治和乡村的民主实践提出来的许多现实的问题,却常常被学术界和媒体漠视。 | ||
+ | |||
+ | |||
+ | * 他说1985年担任乡党委书记时,上岗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清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老干部、勤劳致富模范、水利建设和完粮完款积极分子、民办教师、军烈属、五保户的状况,要去拜访这些人,听取他们的意见,保证这些人在村组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占绝对多数是最大的政治。这些人是80年代基层党委和政府领导农民必须依靠的政治基础。2000年,他第四次担任乡党委书记时,上岗的第一件事是摸清富户、大户、官户、黑户(社会势力)和上访户等的状况,要主动上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要依靠少数人“抬举”才能执政了。党在农村的政治基础和执政方式悄悄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 ||
+ | |||
+ | |||
+ | * “公司+农户”的话,公司最不愿意、最不可能种的就是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除非成倍提高粮价,并成倍增加粮食补贴。如果按照日韩和我国台湾的粮食补贴政策对我国粮食生产者实施补贴,将是我国财政无法承受的。如果把我国粮食收储价提高到日韩的水平,我国的城市消费者又是无法承受的。各级政府中的很多官员和农业决策者,都是土地私有化和农业公司化经营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这与总理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农业发展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 ||
+ | |||
+ | |||
+ | >> | ||
+ | |||
+ | ===李昌平的核心观点=== | ||
+ | |||
+ | * 尊重“农业发展三阶段”的规律; | ||
+ | |||
+ | |||
+ | * 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 | ||
+ | |||
+ | |||
+ | * 完善“城乡二元体制”; | ||
+ | |||
+ | |||
+ | * 重建“村社共同体”: | ||
+ | # 四权统一:产权、财权、事权、治权; | ||
+ | # 三位一体:经济发展、社区建设、社区治理; | ||
+ | |||
+ | |||
+ | * 做好“结平衡账”; | ||
+ | |||
+ | |||
+ | * 提倡“推举协议制”——最近20多年来,我们用“选总统的办法选村干部”,搞村干部“竞争海选制”,把好好的熟人共同体搞的四分五裂,选出了村干部,不能正常行使权力,熟人关系和长幼尊卑秩序也被彻底破坏。海选产生村民委员会领导人是最后的办法,不应该是常用和唯一的办法。村庄是一个由血缘、地缘、业缘等为纽带的共同体,谁适合做共同体的领导人,村民是心知肚明,有基本共识的,要恢复村庄内部传统的民主遴选领导人的办法——“推举协议制”,即由不同小组、不同姓氏、不同合作社等的代表,分别举荐不同的候选人,然后代表们坐下来一起对候选人进行评价和比较,最后达成一致性的意见,再通过村民大会确认“推举协议”的结果。如果推举协议制遴选干部失败,才会用海选制选举村干部。 | ||
+ | |||
+ | |||
+ | * “内置金融”; | ||
+ | |||
+ | |||
+ | * 限制资本下乡; | ||
+ | |||
+ | |||
+ | |||
+ | >> | ||
===李昌平之问=== | ===李昌平之问=== | ||
第17行: | 第64行: | ||
>> | >> | ||
- | === | + | ===李昌平文选=== |
- | * [http://delicious.com/xiansf/李昌平 | + | * [[The Cause of Poverty|中国农民真正贫困的原因]]; |
+ | * [http://delicious.com/xiansf/李昌平 Xiansf的delicious书签:"李昌平"]; | ||
* [http://www.ha.chinanews.com/lanmu/news/1729/2013-01-07/news-1729-188616.shtml 建设“养老村”或可低成本解决中国养老难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1-07); | * [http://www.ha.chinanews.com/lanmu/news/1729/2013-01-07/news-1729-188616.shtml 建设“养老村”或可低成本解决中国养老难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1-07); | ||
+ | |||
在2015年1月24日 (六) 04:01的最新修订版本
目录 |
李昌平批判
- 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又加上承包期几十年不变,甚至永久不变以后。“有人就成了地主,有人成了长工或佃户,并且合法化,永久化了”。——他用我们已经快要遗忘的语言,重新激活了我们对乡村的认识。
- 四分之一有地的人进城了,四分之一在农村的人没有地,村民会议怎么开?做出了决策,怎么执行?这么严重的不公平,社区共同体会有凝聚力吗?——在我们谈论民主的时候,村民自治和乡村的民主实践提出来的许多现实的问题,却常常被学术界和媒体漠视。
- 他说1985年担任乡党委书记时,上岗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清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老干部、勤劳致富模范、水利建设和完粮完款积极分子、民办教师、军烈属、五保户的状况,要去拜访这些人,听取他们的意见,保证这些人在村组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占绝对多数是最大的政治。这些人是80年代基层党委和政府领导农民必须依靠的政治基础。2000年,他第四次担任乡党委书记时,上岗的第一件事是摸清富户、大户、官户、黑户(社会势力)和上访户等的状况,要主动上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要依靠少数人“抬举”才能执政了。党在农村的政治基础和执政方式悄悄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 “公司+农户”的话,公司最不愿意、最不可能种的就是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除非成倍提高粮价,并成倍增加粮食补贴。如果按照日韩和我国台湾的粮食补贴政策对我国粮食生产者实施补贴,将是我国财政无法承受的。如果把我国粮食收储价提高到日韩的水平,我国的城市消费者又是无法承受的。各级政府中的很多官员和农业决策者,都是土地私有化和农业公司化经营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这与总理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农业发展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
李昌平的核心观点
- 尊重“农业发展三阶段”的规律;
- 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
- 完善“城乡二元体制”;
- 重建“村社共同体”:
- 四权统一:产权、财权、事权、治权;
- 三位一体:经济发展、社区建设、社区治理;
- 做好“结平衡账”;
- 提倡“推举协议制”——最近20多年来,我们用“选总统的办法选村干部”,搞村干部“竞争海选制”,把好好的熟人共同体搞的四分五裂,选出了村干部,不能正常行使权力,熟人关系和长幼尊卑秩序也被彻底破坏。海选产生村民委员会领导人是最后的办法,不应该是常用和唯一的办法。村庄是一个由血缘、地缘、业缘等为纽带的共同体,谁适合做共同体的领导人,村民是心知肚明,有基本共识的,要恢复村庄内部传统的民主遴选领导人的办法——“推举协议制”,即由不同小组、不同姓氏、不同合作社等的代表,分别举荐不同的候选人,然后代表们坐下来一起对候选人进行评价和比较,最后达成一致性的意见,再通过村民大会确认“推举协议”的结果。如果推举协议制遴选干部失败,才会用海选制选举村干部。
- “内置金融”;
- 限制资本下乡;
>>
李昌平之问
(来自《再向总理说实话》P69~74)
- 再过30年,中国到底还有多少“农民”?
-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到底该是什么样的?
- 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小农农业和小农共同体(村社制度)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 是农民自主进城,还是资本下乡逼民进城?
- 中国的农田水利服务到底该采用什么制度?
- 是发展大城市优先,还是发展中小城镇优先?
- 农业比较效益是逐步下降还是提高?
- 二元体制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 是农村城市化,还是农村要更像农村?
>>
李昌平文选
- 中国农民真正贫困的原因;
- Xiansf的delicious书签:"李昌平";
- 建设“养老村”或可低成本解决中国养老难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