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Annual Report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工作人员的反馈)
(板块一:大学生支教和社会实践)
 
(140个中途的修订版本没有显示)
第1行: 第1行:
-
2015农民之子工作年报 | 返回:[[Nongminzhizi|农民之子教育研究中心]]
+
'''2015农民之子工作年报''':<font color=red>学习圈思维与新时期平民教育实践</font> | 返回:[[Nongminzhizi|农民之子教育研究中心]]
-
==寻变之旅:理事长寄语==
+
——农民之子的机构改革和产品化之路?
-
——即介绍这一年来机构团队面对挑战做出梳理和调整的过程,机构对发展的新的期望,对大家以往支持的感谢,以及介绍新的启程和对大家新的邀约等;
+
-
(请卫宏考虑)
+
-
===业务上的认识与转变===
 
 +
==浴火与重生:农民之子何去何从==
 +
——即理事长寄语,介绍这一年来机构团队面对挑战做出梳理和调整的过程,机构对发展的新的期望,对大家以往支持的感谢,以及介绍新的启程和对大家新的邀约等;(请卫宏考虑)
 +
 +
 +
* 业务上的认识与转变:
 +
# 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
# 从儿童教育,到终身教育;
# 从儿童教育,到终身教育;
-
# 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
+
# 从半塔实验,到青年成长;
# 从交流学习,到分享经济;
# 从交流学习,到分享经济;
-
# 从半塔实验,到青年成长;
 
-
>>
+
* 运作上的机遇与挑战:
-
 
+
# 从项目筹资,到机构筹资;
-
===运作上的机遇与挑战===
+
# 从项目团队,到机构建设(从单兵作战,到团队作战);
-
 
+
# 从项目机构,到开放平台(从做自己项目,到大家做服务和产品);
# 从工商注册,到民非注册;
# 从工商注册,到民非注册;
-
# 从项目筹资,到机构筹资;
 
-
# 从项目机构,到开放平台;
 
-
# 从项目团队,到机构建设;
 
-
>>
+
我写一段引子,可以参考——
-
==新的起点:对现状的认识与定位的反思==
+
面对经费筹措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农民之子何去何从,是这一年来推动机构反思和转型的基本动力。而农民之子这样一个小小的社会组织转型的艰难,可能超出大多数人预料。农民之子一直秉持着“通过平民化的教育实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扎根矛盾问题最集中也最突出的流动人口社区,开展教育和社区发展的综合试验。因为现场情况的复杂难料和问题的紧要迫切,机构经常有一种被牵着走的感觉,而且像陷入了泥潭一样,越是想动,就越是被动。
-
:'''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新的表述是,作为一个促进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机构,一方面广泛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各类教育和社会改良的实践,另一方面立足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或者说城乡矛盾的突出地带),围绕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的突出难题,集中攻关和开展综合的社会实践,并为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的交流学习创造更加直观和简便的条件。
 
 +
或许从另一个看似比较专业化、也比较客观的角度来说,一个机构摊大饼的过程,可能先是因事招人,然后是因人设事,进而事情时断时续,养人似乎成为机构最大的难题等等,农民之子近似于这样一个典型。而且作为一个由支农支教的社团而来的青年和学生组织来说,这些年来社会组织能犯不能犯的各种错误,似乎都犯了。
-
===历程与现状===
 
 +
而且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面对这种情况,关门或裁员可能是最简单和直接的办法。但对于农民之子这样一群富有情怀和传统的青年,以及这样一个重视参与和民主的组织来说,却是行不通的。另外,这样一个社团和这样一群青年多年的实践就真的毫无价值吗?这样一个机构,也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
:1、'''农民之子(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农民之子社团是1999年由北师大一群关注三农问题和弱势群体的学生成立的青年组织,以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作为农民之子社团毕业老会员发起的社会组织成立于2006年4月份,大家希望延续学生时代的精神,一方面为更多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围绕突出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开展相关探索。
 
-
:2、'''燕山学堂(自然教育探索)''':成立之初的两年,农民之子为了<font color=red>寻找一条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自我生存相结合的道路</font>,曾经尝试过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亲子教育田园、自然教育等多种活动,其中大部分活动都失败了。只有流动儿童自然教育活动得到了公益资助并逐渐成长起来,并在密云西湾子建立了“燕山学堂”,作为开展自然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基地。
+
这一年来我们不断地反思和追问自己。不由得慢下来,走得比较艰难,但也非常坚定。希望这份报告能对我们这一年初步探索的历程和成果,留下一点记录,也希望能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实践,理清方向和蓄积力量。
-
 
+
-
:3、'''教师之家(流动儿童教育探索)''':2008年农民之子接手《烛光通讯》刊物以后,围绕办刊逐渐发展出来一个为打工子弟教师服务的教师志愿者群体“教师之家”。教师之家成为农民之子和一线打工子弟学校教师保持联系,及服务流动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农民之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并为农民之子进一步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索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
-
 
+
-
:4、'''社区学习中心(社区教育探索)''':2009年农民之子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天通苑边上的半塔村建立了社区图书室,探索从社区文化环境改善的角度服务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学习中心”,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课外学习活动、家长和社区居民的业余学习活动,以及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交流学习的公共空间,同时也逐步开启了农民之子的社区教育探索。
+
-
 
+
-
:5、'''青年俱乐部(青年共同生活实验)''';2013年农民之子在青年成长营和社区青年志愿者的基础上成立了“半塔青年俱乐部”,把新时期的青年学习和发展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来考虑。从青年各种学习圈的培育入手,大家从关注青年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知识技能和职业发展,逐渐到关注青年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塑造,以及社会实践和共同生活等。2015年新发起的青年公寓项目就是围绕青年共同生活展开的初步探索。
+
第47行: 第39行:
>>
>>
-
===反思与回归===
+
==场域与实践:四大工作板块==
-
:1、'''半塔实验vs青年发展''':农民之子这几年在开展流动儿童教育探索和扎根在半塔村开展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试验中,存在着逐渐忽视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健康发展的倾向,某种意义上,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成为了被我们需要的一方,而大家自身的发展和需要我们却很少关注。在半塔实验之外,对农民之子社团新老成员和广大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视,对我们来说将是一次必要的回归。
+
农民之子给大家的印象可能是做流动儿童教育的,但其实农民之子目前的工作大致分四块。四大板块的背后是流动儿童教育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涉及到的四大人群和相应的问题与探索。不同的人群和相关板块有相应的挑战和基本目标。我们在关注各板块人群的同时,比较重视相关人群和潜在的文化生活等公共事务需要之间建立比较平衡的权责关系,或者说建立一个“闭环”;并尽可能寻找相关板块之间的关联,探索新时期平民教育和社区发展的基本思路。
-
:2、'''公益机构vs社会企业''':农民之子这几年来主要依靠基金会的资助维持项目运转和人员开支,而且因为直接服务的群体似乎缺乏支付意愿,更加固化了我们机构的这种形象,离自我生存的道路似乎越来越远,严重背离了机构健康发展的初衷。在坚持机构发展宗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项目,将是机构下一阶段重点探索的一个方向。
 
-
:3、'''公益服务vs参与共建''':农民之子这几年来在重视服务的同时,也往往发现老师和青年等被定义为服务对象以后,机构也往往会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机构在动而大家不动,机构甚至不敢,也不知道怎么来邀请大家参与共建。怎么摆脱单纯的公益服务的形象,邀请大家来参与共建,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学习和探索的方向。
+
===流动儿童教育实验===
 +
====板块一:青年和大学生支教====
-
:4、'''教育公平vs教育创新''':农民之子这几年来在开展流动儿童教育探索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也一直在参与教育公平的呼吁,但呼吁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一种简单、抱怨,甚至对立的情绪在四处蔓延,严肃的对话和积极的探索,反而变得越来越稀缺。农民之子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发声的机构,更应该成为一个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和社会创新的机构。
+
* 问题与思路:
 +
# 问题:被需求、被审视、被忽视的并存问题;
 +
# 分析/经验:CAPE的经验(孤岛现象,职前教育,大学生支教等的再认识,实习就业制度的崩溃,青年发展缺少足够的支持);
 +
# 设计/原理:从观察和分享,以及自检列表入手,从故事会、到学习圈、到项目组、到互助社;
 +
# 关联:大学生学习、就业和创业服务等;
-
:5、'''思想方法vs技术产品''':农民之子这几年在重视教育探索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思想、轻技术的倾向。我们往往倾向于组织各类活动和讨论,希望在活动和讨论中能有更多的收获,忽视了日常各类技术的应用和产品的体验,往往让我们可能收获更多。而且缺少了技术和产品文化,我们的实践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无法形成有效的闭环,反过来又严重制约我们的实践走向深入,甚至生存。技术化和产品化,应该成为我们接下来重视的方向。
 
-
:6、'''平民教育vs社区建设''':农民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非常强调“以平民化的教育实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前半句可以说是对晏阳初、梁漱溟等老乡建人提出的平民教育的继承,但后半句提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往往很容易流于空泛,难以捕捉,在平民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导致孤立地讨论教育或者说教育变成一种阳春白雪的倾向。重新确立教育为社区建设服务,应该成为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指南。
+
* 目标与实践:
 +
# 人群:农民之子新老会员;
 +
# 事务:青年成长营(社区音乐节等,只有积极参与探索的成员才有机会加入成长营,并得到进一步实践和学习的支持);
 +
# 目标:打造一支积极探索新时期平民教育的,铁打的教育人队伍;
 +
# 团队:小石、卫宏;
 +
# 进展/状态:
 +
# 反馈:
-
>>
+
* 概述与补充:
-
 
+
# 重新与社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
==破茧而出:当前主要实践和工作介绍==
+
# 协助组织“讲座”;
-
:——实践主要是从我们认知和感受到的问题入手,以项目的形成来开展,并对外进行合作的。
+
# 合作开展“教育考察团”;
-
 
+
-
===实践概述和工作分布===
+
-
 
+
-
:除了燕山学堂的自然教育探索和基地独立运行以外,目前农民之子的实践大致分为面向打工子弟学校、社区、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的三个服务板块。(1)面向打工子弟学校的工作主要通过《烛光通讯》和“教师之家”来开展。(2)面向社区的工作目前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延续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综合治理探索,主要通过“半塔社区学习中心”来开展,目前亲子活动、居民和青年活动目前是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并由提供了不同的空间;一块新开拓的部分是青年共同生活试验,主要基于“青年俱乐部”的实践,目前包括社区厨房、青年公寓等实践。(3)面向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目前主要以暑期“青年成长营”和日常的志愿者管理等形式来展开,这两年暑期的“社区音乐节”是青年工作的一个集中的锻炼和展示,接下来青年工作这块也是我们要回归和集中突破的一块。
+
>>
>>
-
===板块一:打工子弟学校板块===
+
====板块二:打工子弟学校====
-
 
+
-
:打工子弟校或以往我们说的流动儿童教育的板块,是我们今年反思大于实践的一个领域。多年以来,我们在这块付出最多,但也挫折最严重的一个领域。情绪既推动了我们的实践,也左右了我们的方向和思考。我们必须停下来做深入的反思,尽管手头的工作不能停滞,脑袋需要休息和调整。我们必须坦诚面对现实和自己,并逐渐从恢复理性中寻找力量。所以,这里的工作严重错位是有的,想的和干的可能不完全是一回事。还请大家见谅。
+
 +
* 问题和思考:
 +
# 问题:安全问题与学校无限责任问题(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反思);
 +
# 分析/经验:流动儿童教育和打工子弟学校的性质再认识(前沿、新常态、简化办学思路);游学(Minerva计划)的设计;
 +
# 设计/原理:学风教风校风(教师之家)与素质教育资源建设(图书馆建设)——最小闭环;
 +
# 关联: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要加强社区教育;
-
====工作思路的调整====
 
-
:以往我们在流动儿童教育的工作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打工子弟学校上,一方面是迎合家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专家和媒体关于教育公平的呼应。但是单纯地从学校教育甚至加上家庭教育入手,能否解决问题,我们一直有个很大的问号。尤其是我们因为关注流动儿童放学后在社区里的教育问题,逐渐深入到社区教育领域以后,对问题的认识有了更多的反思。我们越来越清楚的是,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础,或者说跳出家庭和学校的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是逐步化解当前尖锐矛盾的基本途径。
+
* 目标和实践:
 +
# 人群:教师之家;
 +
# 事务:烛光通讯;
 +
# 目标:新时期的平民学校;
 +
# 团队:竹子、王菊等;
 +
# 进展/状态:
 +
# 反馈:
-
:另外,回到打工子弟学校的工作上,回到教师队伍的学风和教风建设,以及既在教育信息化和传统与现代教育的变革之间具有脚手架作用,又校内校外群体之间最具有广泛社会参与性的图书馆建设上,树立新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及师生生生等健康关系的塑造上,切实推进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办学理念变革和更加简约的学校教育模式探索,可能是跳出功利主义背景下“应试教育观”和“教育资源匮乏论”的一个更为切实可行的切入点。
 
-
:但是综合考虑之后,图书馆建设以及流动儿童教育放学后在社区里的教育问题,我们纳入到了社区教育板块,并希望结合不同年龄层次的教育需要、终身教育以及社区发展的需要等,对社区教育综合进行考虑。打工子弟学校这个板块,我们主要集中围绕教师之家和《烛光通讯》两个现有的抓手,以及教师及儿童的校际校内活动来展开。
+
* 概述和补充:
 +
# ?
>>
>>
 +
===流动人口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实验===
-
====当前工作的介绍====
+
====板块三:青年共同生活====
-
:今年这块主要有二大类、四项工作。一类是教师工作,一是教师之家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包括团队的换届,二是《烛光通讯》转向了网络发行;另一类是儿童工作,一是儿童校际作文赛的筹办和组织,二是儿童艺术教育合作项目的实践与探索。后一类儿童工作上,我们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思路。具体工作中,主要是沿袭各类课程和活动的做法。而音体美等在课程结构中的价值,比赛评奖是否是“应试教育”及功利主义的另一种延续等教育中的基础性问题,我们还缺乏深入的讨论。儿童工作是表面上热闹,大家似乎也最想看到的,但实际上却也是我们不无纠结地,边做边学习的一个过程。儿童工作容我们再学习,也欢迎大家多指导。这里重点介绍教师工作的一点进展和思考。
+
* 问题与思路:
 +
# 问题:缺少支持流动性人口或虚拟社群的动态平衡系统;大量青年的文化生活,可持续生活没有人真正关心,在等待重新返乡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不稳定状况;
 +
# 经验:回民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教坊制度”;
 +
# 联想/设计:文化 + 食宿;文化和商业相互促进;
 +
# 关联:可以为公益从业者提供北京的长期公寓服务;新型公寓,建立房租的锁定机制,不能随意涨价,然后只租不卖,可以长期居住;
-
:'''教师之家''':今年教师之家做了换届选举,组建了新的团队。但围绕新一届教师之家团队的定位和工作方向尚未取得足够的共识,不仅农民之子机构目前能提供的支持极为有限,包括机构工作人员对新的工作思路也需要一个消化的时间和过程。初步的教师教学研讨沙龙尝试,也因此没能很好地运作起来。许多工作表面上是教师之家团队的定位和工作方向的问题,根子上其实是机构在打工子弟学校工作上的定位和工作方向的问题。这里简单列举围绕教师之家定位和工作方向上碰到的一些基本问题,呈现这一实际工作问题的复杂性和尖锐性,也欢迎大家和我们共同探讨——
+
* 目标与实践:
 +
# 人群:青年俱乐部;
 +
# 事务:社区公寓、社区厨房等;
 +
# 目标:青年可持续生活;
 +
# 团队:莲子、明华;
 +
# 进展/状态:
 +
# 反馈:
-
:* “教师之家”的缘起,以及教师的主体性是怎么逐步丧失的和“教师之家”的价值又怎么认识;
 
-
:* “教师之家”和教师工会有什么异同,我们是要做民间的教师工会吗,还是其他;
 
-
:* “教师之家”的基本工作方式和方向问题,比如还要延续以往发声的思路吗,是否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工作;
 
-
:* “教师之家”和农民之子的关系问题,比如隶属问题,以及对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反思等;
 
-
:* 农民之子对“教师之家”有什么期望,我们希望支持什么样的教师团队和教师工作;
 
-
:* “教师之家”如果完全独立出农民之子,农民之子对打工子弟学校的工作思路如何有效贯彻等。
 
-
 
-
 
-
:'''烛光通讯''':今年《烛光通讯》转向了网络发行。转向网络发行很大程度上是大家的共识,但转型的过程中即使有“教师之家”线上线下的支持,阅读量和订阅量却增长缓慢的问题,也迫使我们对以往送到手里及未能手里的报纸真正有多少人会读,以及对以往为“教师发声”和“连接随迁子女教师之间交流的平台”的定位产生了许多反思,包括这份报纸的编辑和发行一直以来带给大家的压力和思考,而网络发行在定位和编辑思路上又有什么新的可能?这里简单罗列大家讨论和思考的一些问题,也想听听大家的建议——
 
-
 
-
:* 继续通过纸质发行,经费谁愿意继续支持,以及转向网络发行以后是否就没有成本了;
 
-
:* 转向网络发行以后,是否要继续延续“发声”的思路;
 
-
:* 我们和许多同样热衷于教育批判和呼吁的媒体什么关系,我们是否要等着别人来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
:* 我们青年和大学生“支教”是“支持教育实现什么目标”;
 
-
:* 互联网为流动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什么可能性;
 
-
:* 我们是否陷入了“为了教师而教师”,以及把教师简单定义服务对象的过程中,流动儿童和家长等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服务;
 
-
:* 包括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同行、资助方、公众以及研究人员等,是否更应该是我们优先服务、支持和团结的对象;
 
-
:* 我们能否依托《烛光通讯》转向网络发行,搭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实践和研究的“开放平台”;
 
-
:*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开放平台”的搭建需要什么样的人员、运营方式和组织架构;
 
-
:* 有经费继续支持的话,我们怎么保障经费用到刀刃上。
 
-
 
-
 
-
>>
 
-
 
-
====工作人员的反馈====
 
-
 
-
:今年这块的工作主要是由竹子负责。竹子是个阳光而又腼腆的大男孩,前两年暑期“青年成长营”的营员,大学建筑专业刚毕业两年。竹子非常朴素,和我们一块扎根流动人口社区开展工作,可以说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而来。但也会抱怨接手打工子弟学校工作的时候也没有人能好好带带他;又觉得这一年来让他收获最多的地方,是通过送报纸的机会走到许多学校去,以及和许多学校的师生直接交流和观察的过程。慢悠悠的竹子经历匆忙的一年,他在慢慢进入角色,但对打工子弟学校和自己的未来还有点迷茫。让竹子写点东西非常难,但他的只言片语又让人心里很多安慰。我摘几句吧——
 
-
 
-
* “本次比赛筹备半年之久,我们和教师之家老师们联络了将近60所打工子弟学校,前期初赛共收到40所学校的两千多份作文。经过志愿者老师们几轮评分,最后有200多名学生进入到决赛。”
 
-
* “下午趁热打铁举办了教师之家第三届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当天共参与老师30多人,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组织机构框架,并正式聘请几位积极的志愿者老师参与教师之家的组织工作,也标志着我们的活动又要多起来了。”
 
-
* “今年3月~6月,我们出版了3期烛光通讯(60~62期)。从下半年开始,鉴于烛光通讯发行较为麻烦,且报纸的滞后性已日渐显现,因此我们决定改版为微信公众号。然而改版以后又面临新的宣传与阅读量的问题,今后烛光通讯如何进行下去,我们仍需‘上下而求索’。”
 
 +
* 概述与补充:
 +
# ?
>>
>>
-
===板块二: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板块===
+
====板块四:社区教育和治理====
-
:——社区学习中心主要包括社区学习中心和居民学习圈,儿童图书室和儿童及亲子学习圈;
+
-
:——学习圈(方法)和社区学习中心(目标是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引入的概念;
+
-
: 引入“社区学习中心”的概念,淡化服务流动人口,强调服务社区;
+
-
: 淡化服务儿童,注重服务终身教育;关注个人学习,更关注学习共同体建设;
+
 +
* 问题与思考:
 +
# 问题:大规模的移民安置与村落中长期发展的规划,以及村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建问题;
 +
# 经验:解放初农村里安置大规模移民的经验;
 +
# 设计:从居民学习圈,到村落规划小组,到村落治理方案的实施小组;从社区教育到社区治理,或以平民教育促乡村建设;从学习圈、到实践组、到互助社;
 +
# 关联:与辖区的打工子弟学校、青年共同生活实验等单位探讨合作开发,或许能够降低村落发展的风险;
-
====对流动人口社区及教育和社区治理经验的基本认识====
 
-
:当我们因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逐渐深入到流动人口社区治理问题时,才逐渐意识到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只是流动人口社区治理中最表面化或最末端的一个问题。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它同时包含了我们当前城乡社区治理的许多复杂问题。除了社区教育的初步探索以外,进一步的探索可能需要做出适当区分来追个研究,然后逐步寻找综合解决的思路。这里涉及的问题至少包含了——
+
* 目标与实践:
-
# 乡村建设或乡村治理问题;
+
# 人群:社区的各种学习圈;
-
# 城市街道和社区治理问题;
+
# 事务: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成人空间 + 儿童空间);
-
# 农转居问题;
+
# 目标:从社区学习共同体,到社区经济共同体;
-
# 新移民安置问题;
+
# 团队:王春华、朴明华;
-
#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
# 进展/状态:
-
# 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问题;
+
# 反馈:
-
:如何围绕流动人口社区治理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我们还没有看到通盘的思考,只能从有限的经验入手,并围绕具体社区的一些问题和认识,边干边摸索。社区教育仍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具体的社区教育工作如何来开展等,还没有多少经验可循。
+
* 概述与补充:
-
# 从历史的角度,社区教育就是从青少年校外工作而来;
+
#
-
# 目标都是逐渐扩大到“学习型社区”或“社区学习共同体”;
+
-
# 既有从具体事务入手的各种临时性项目等,也有从人的发展入手的“学习圈”;
+
-
# 老乡建人的“乡农学校”和“四大教育”(既首先是社群,其次是教育内容);
+
-
# 核心是人的激活和互助传统的激活,其次是发展变化中的各项事务遇到的问题和经验的生成和迭代,以及保障机制的建设;
+
>>
>>
-
====基本工作思路和切入点====
+
==方法与统筹:学习圈思维与实践导向的贯彻==
-
# 在原有的项目实践和形成的群体基础上,引入“学习圈”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探索“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另外,这里也继承和包含了对图书室和支教两大类教育公益项目的再认识。
+
 +
站在教育学的视角上看,表面上相对独立的四大工作板块,内含着一个从实践、到经验、到概念化、到调整的循环。借用瑞典的百年民众教育实践和教育学家大卫·库伯的说法,就叫做“学习圈”。深入理解学习圈的理念和思维,是我们加强四大板块业务之间的联系,和统筹机构工作,包括把大家的学习由知识而导向实践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
* 引入“学习圈”的概念;
 
-
#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对话而非对抗,是在一个发展中的矛盾复杂的社会,寻求理性的探索的力量;
 
-
#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学习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批判或创新,以及把经验绝对化或理论神圣化;
 
-
# 强调学习圈,是希望既学习瑞典百年学习圈的好经验尤其是精神,又继承我们互教互学、互帮互助的传统;
 
-
#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给个人学习和请人指导创造基本的条件,而非简单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
#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从相互学习到共同实践创造基本的途径;
 
-
# 强调学习圈,也是为机构对各个项目形成社群的支持和管理探索统一的机制;
 
 +
* 实际工作对学习的需要:
 +
# 教育工作的泛政治化贻害无穷(教育公平等说法);
 +
# 具体业务工作的认识和推进,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对教育的认识问题;
 +
# 农民之子的工作要尽可能统一到学习上来,首先提倡学习圈思维的培育。
 +
# 所有板块的工作优先培育自己的学习圈;
 +
# 从学习圈,到研讨圈,到实践圈,到支持圈等;
 +
# 在流动儿童教育和社区教育等等问题之外,核心是如何组织更多的青年和学生参与教育和社区的重建问题乃至社会改良问题,又或者说,是教育学如何回应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
* 关于“圈长”的培育:
 
-
# 有12个人,加5分;
 
-
# 至少有3个骨干(工作组),加5分;
 
-
# 有计划有发展目标,加5分;
 
-
# 有例会制度(议事规则),加5分;
 
-
# 有比较详细的年月周的课程和活动,加5分;
 
-
# 能够带领大家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加5分;
 
-
# 能够带出一个圈长(接班人计划),加5分;
 
 +
* 对引入学习圈概念的思考:
 +
#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对话而非对抗,是在一个发展中的矛盾复杂的社会,寻求理性的探索的力量;
 +
#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学习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批判或创新,以及把经验绝对化或理论神圣化;
 +
# 强调学习圈,是希望既学习瑞典百年学习圈的好经验尤其是精神,又继承我们互教互学、互帮互助的传统;
 +
#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给个人学习和请人指导创造基本的条件,而非简单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
#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从相互学习到共同实践创造基本的途径;
 +
# 强调学习圈,也是为机构对各个项目形成社群的支持和管理探索统一的机制;
-
图书室项目和支教的再认识
 
-
* 摆在学校图书馆面前的问题有很多:
 
-
# 有书读:学校图书室建了以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常年都是关门。
 
-
# 有人管:有老师愿意参与管理,儿童自主管理,还是爷爷奶奶?(老人既管理又可指导)
 
-
# 保持开放;放学后呢,3点半以后呢;
 
-
# 面向所有人;包括校外儿童;
 
-
# 图书室与课堂关系:研究性学习与资料库建设,自学、小组学习与在老师指导下学习;
 
-
# 图书室与学科关系:人与某个领域的对话,兴趣、能力、动机,专业及其资源;
 
-
# 图书室与老师发展的关系:探究精神,第二职业?
 
-
# 图书室与学校关系:自主办学与民办教育法(开放架构),学校转型的重要枢纽;# 图书室与社区关系:图书室项目的主体性和可持续性,两类图书室项目的观察,以平民教育促进社区建设;
 
-
# 图书室与网络关系:有限与无限,门户与搜索等,开放教育;# 图书室项目与支教项目的关系:大学和中小学的关系,图书的分类和进阶等(社会化学习);
 
-
 
+
* 对培育圈长和学习圈的初步探索:
-
* 反思社区不同年龄人群之间的关系:
+
# 有12个人,加5分;
-
# 老人自娱自乐;
+
# 至少有3个骨干(工作组),加5分;
-
# 顺便帮忙照看小孩;
+
# 有计划有发展目标,加5分;
-
# 志愿者协助:
+
# 有例会制度(议事规则),加5分;
-
# 家长抽空关注;
+
# 有比较详细的年月周的课程和活动,加5分;
-
 
+
# 能够带领大家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加5分;
-
 
+
# 能够带出一个圈长(接班人计划),加5分; 
-
* 对孝敬老人的道理的反思,和对城市家长社区的反思:
+
-
# 家长社区;
+
>>
>>
-
====工作人员反馈====
+
==理念与结构:组织文化和基础能力建设==
-
# 机构负责人王春华统筹这块的项目;
+
组织的管理问题首先是一个文化理念问题。或者说,工作风气和学习风气的建设,是组织管理的首要命题。类似一间学校图书室的价值释放,重点不在于学生的自主管理,而在于校长和老师的上行下效。如何引导机构充分认识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首先进行重点的梳理。然后各业务板块的目标、生存上的挑战和学习任务清楚以后,组织结构就需要根据产品化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
# 明华、莲子在社区居民和青年志愿者的工作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
-
# 今年欢欢和橘子有个交接,先后负责了亲子教育的工作,
+
-
>>
+
* 组织文化的建设(围绕机构的生存与发展):
-
 
+
# 筹款小组:从“项目筹款”向“机构筹款”过渡,逐步建立常规的、多元的、立体的筹款体系,以便为项目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板块三:社区经济和青年共同生活板块===
+
-
 
+
-
: 我们在逐渐对前期的项目整合,构建新的部门和调整我们探索的方向。除了教育实践和社区治理的综合探索以外,加强新移民青年或城市新生活的出路和探索,包括怎么把社会发展和机构的自我生存结合起来的问题。
+
-
 
+
-
 
+
-
====流动人口社区治理的盲区====
+
-
 
+
-
# 新移民和社区活力的保留,成为传统农转居治理方法的盲区;
+
-
# 城市新生活缺少清晰的理想模型;
+
-
 
+
-
 
+
-
>>
+
-
 
+
-
====基本工作思路和项目====
+
-
 
+
-
:抛开枷锁,从青年共同生活试验(或新移民)入手“探索城乡社区新生活的基本模型”,围绕公园、运动场、美食、公寓(安居)、图书室(精神守护)等问题开展探索。
+
-
 
+
-
# 社区音乐节项目;
+
-
# 社区厨房项目;
+
-
# 青年公寓项目;
+
-
 
+
-
 
+
-
>>
+
-
 
+
-
====机构和各项目团队的意见====
+
-
 
+
-
机构和相关项目负责人对这一提议表示支持,具体的工作如何组织和协调,尚待进一步的探索和讨论。
+
-
 
+
-
 
+
-
>>
+
-
 
+
-
===板块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和青年成长板块===
+
-
除了“青年成长营”有莲子等持续的参与和组织以外,目前青年工作上还没有一个稳定的团队,也是我们下一步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这块工作主要由教育研究中心在筹划。
+
-
 
+
-
 
+
-
====对青年状况的基本认识====
+
-
(社会化的过程严重受阻):
+
-
# 被多方期待和审视;
+
-
# 支教等现代公益概念所误导;
+
-
# 期望在互联网和全球化,在更放的视野下成长;
+
-
# 就业、实习制度等的断裂;
+
-
# 刚走入校门、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尤其是走入新的城市的茫然和无助;
+
-
 
+
-
 
+
-
>>
+
-
 
+
-
====目前的工作和基本思路====
+
-
# 暑期的青年成长营;
+
-
 
+
-
* 接下来希望开展的日常工作:
+
-
# 实践中问题和经验的梳理(比如培田-古村落发展经验、郝堂-新乡建经验、CAPE-青年发展经验等);
+
-
# 社团交流和志愿者管理;
+
-
# 青年和大学生志愿者项目的设计;
+
-
 
+
-
 
+
-
>>
+
-
 
+
-
====筹备工作进展====
+
-
 
+
-
* 前期资料收集和专业实践资源的建设:
+
-
# 教育NGO列表;
+
-
# 乡建NGO列表;
+
-
 
+
-
 
+
-
* 其他资源:
+
-
# 中央党校等党校和团委系统;
+
-
# 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系统;
+
-
# 大学社工院系(教育院系、农业院系);
+
-
# 大学生村官系统;
+
-
# 爱故乡计划;
+
-
# 乡建院和北京绿十字(全国县乡干部论坛);
+
-
# 乡土教育实践;
+
-
# 乡村图书馆论坛;
+
-
# 青基会等县级公益发展中心;
+
-
 
+
-
 
+
-
>>
+
-
 
+
-
==变革原理:对机构宗旨的反思==
+
-
:——以平民化的教育实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
 
+
-
 
+
-
:'''问题和经验'''是我们紧扣的两个基本方向。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尽管做了不少的探索,认识却仍然非常有限。这里就有限的经验和认识到的问题简单做一个介绍,也希望能和更多的同仁和伙伴一块探讨。
+
-
 
+
-
 
+
-
 
+
-
===原理一:对学习目的的基本认识===
+
-
: 某种意义上,产业创新和社会治理作为当前社会的两大核心命题,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作为“经济人”的我们何去何从的问题。我们在从“自然人”向“经济人”过渡的过程中,既存在脱嵌于社会的倾向(社会人),又忽视了对人对自我实现的追求(科技人),在四种角色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
-
 
+
-
# 自然人;
+
-
# 社会人;
+
-
# 经济人;
+
-
# 科技人;
+
-
 
+
-
 
+
-
>>
+
-
 
+
-
===原理二:对学习过程的基本认识===
+
-
: 我们在工作中的学习往往存在一个基本的模式,这个模式也就是许多人常说的,把学校里学的东西忘了以后剩下的东西。这个模式基本上可以从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以及事前参考或事后参考相关的案例和经验等的角度来认识。换句话说,学习可以看作由信息触发的一次探索的历程。
+
-
 
+
-
# 掌握信息;
+
-
# 分析框架;
+
-
# 案例经验;
+
-
# 实践支持;
+
-
 
+
-
 
+
-
>>
+
-
 
+
-
===原理三:对图书室项目潜在功能的认识===
+
-
: 图书室作为人类知识和实践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和缩影,一种信息与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我们与世界连接的一种基本渠道,它的基本功能和潜在的价值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我们重新审视图书室的基本功能时,可以看到,一是图书室内组织活动不在于多或少,而在于它是否呈现出一定的关联和结构性;二是从教育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大致要经历几个阶段,有些特定的任务要解决;三是从图书室项目的探索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当前“教育目的”的讨论中,是坚持现代教育的“改变命运”还是回到古典教育的“安顿人心”这种二元思维的一种超越。
+
-
 
+
-
# 学习体验;
+
-
# 资源整合;
+
-
# 关系协调;
+
-
# 服务生成;
+
-
 
+
-
 
+
-
>>
+
-
 
+
-
===原理四:对支教项目潜在价值的认识===
+
-
: 对大学生支教的批判不绝于耳,一是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之间的关系,却鲜有认真探讨;二是大学生的热情和熟悉网络的长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大学生的专业和兴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大学生参与支教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夏令营和课堂内外的辅导。
+
-
 
+
-
# 生命故事(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关系);
+
-
# 学习小组(把现场建群的方法带到中小学去);
+
-
# 专业指导(把专业学习的规律告诉孩子);
+
-
# 开放教育(共建专业社群和);
+
-
 
+
-
 
+
-
>>
+
-
 
+
-
===原理五:对组织学习和书院教育模式的认识===
+
-
:为什么有了图书室和支教两大类教育公益项目,却没有给教育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改变?一个重要的问题可能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没有解决,以至于学生的自学或学习上的主体性难以确立。对比企业里的组织学习和传统书院的教育,我们很容易发现混龄学习小组在
+
-
 
+
-
——而对书院教育的反思中,我们认识书院不同于高成本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型:
+
-
 
+
-
# 混龄小组学习;
+
-
# 图书和推荐书目;
+
-
# 教席而非教职;
+
-
# 院长管理;
+
-
 
+
-
 
+
-
>>
+
-
 
+
-
===原理六:对中国传统教育或社区中教育如何实现互助的基本认识===
+
-
——在对社区教育的反思中,我们认识到传统教育或扁平化的教育模型:
+
-
 
+
-
# 生活教育在家庭里完成;
+
-
# 伦理教育在社区里完成;
+
-
# 职业教育通过师徒传承制完成;
+
-
# 人文教育通过书院来完成;
+
-
 
+
-
 
+
-
>>
+
-
 
+
-
===原理七:对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基本思路的再认识===
+
-
——青年参与社会改良的基本思路
+
-
 
+
-
# 青年俱乐部;
+
-
# 探讨教育和社区发展规划;
+
-
# 搭建社区学习中心;
+
-
# 筹措社区发展基金和孵化器;
+
-
 
+
-
 
+
-
>>
+
-
 
+
-
===实践中逐步引入的几个变量或概念===
+
-
 
+
-
# 社区学习中心的概念;
+
-
# 学习圈的概念;
+
-
# 半塔实验的概念;
+
-
# 青年发展的概念;
+
-
# 青年公寓的概念;
+
-
 
+
-
 
+
-
>>
+
-
 
+
-
===其他的素材===
+
-
*  作为一家教育机构,我们既关注人的发展,也关注社会的发展,而且觉得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对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产业和社 区的发展对教育的需要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可能才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当下老人、青年、儿童的基本发展状况和教育面临的问题,也才能更清楚未来教育的基本框 架。(从人和社会健康发展(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索未来教育的基本架构。……机构从教育的视角,既关注青年、儿童,也包括中青年、老人的发展,也关注 产业和社区的发展(将来应该有一个“产业教育工作组”)。即从教育角度,既关注人的发展,也关注社会的发展。)
+
-
 
+
-
 
+
-
 
+
-
>>
+
-
 
+
-
==新的运营:拟调整的运营思路==
+
-
 
+
-
 
+
-
* 建立相应的学习机制和几个工作小组:
+
-
# 团队学习小组:围绕机构的核心业务(流动儿童教育和社区教育)和支持工作的完善(筹款、宣传、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建立学习报告制度),来逐步探索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团队的学习机制,构建学习型团队;
+
# 宣传小组:从机构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和管理以及网站的管理入手,逐步把对外的宣传和筹资工作,以及对内的项目管理与团队建设统一起来,构建和完善机构的对外宣传工作体系;
# 宣传小组:从机构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和管理以及网站的管理入手,逐步把对外的宣传和筹资工作,以及对内的项目管理与团队建设统一起来,构建和完善机构的对外宣传工作体系;
# 项目管理小组:从项目立项制度、项目设计和项目知识管理入手,把项目建设逐步统一到机构的发展方向上来,并逐步从“项目制”向“产品制”过渡,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常规化;  
# 项目管理小组:从项目立项制度、项目设计和项目知识管理入手,把项目建设逐步统一到机构的发展方向上来,并逐步从“项目制”向“产品制”过渡,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常规化;  
-
# 筹款小组:从“项目筹款”向“机构筹款”过渡,逐步建立常规的、多元的、立体的筹款体系,以便为项目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 团队学习小组:围绕机构的核心业务(流动儿童教育和社区教育)和支持工作的完善(筹款、宣传、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建立学习报告制度),来逐步探索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团队的学习机制,构建学习型团队;
-
* 谈到团队学习,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
+
* 组织结构的调整(围绕项目的产品化和产品的持续开发能力):
-
:农民之子作为一个草根公益的开拓者和创业者,团队人少、经费少,我们需要的是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和大家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同时,我们又是一群怀揣教育理想的探索者,工作中应该保有教育工作者的本色,成员之间无论出现什么问题或建议,都应该尽可能从积极的方面去理解,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把打造一支能战斗的团队作为我们团队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
+
# 增设教育研究中心:加强研究型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关注机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组织结构问题,解决项目和研究脱节,低水平徘徊的问题;强化经验的梳理、研究的引导和对项目的设计;
 +
# 加强部门的建设:把钉死的人员首先从项目里提出来,在加强支持性部门工作的同时,把业务统合为四个板块,进行人员和结构的重组,并首先稳定部门人员的配置,为业务发展和人员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
# 采用“双岗制”:从单兵作业到每个业务板块最小保持二人工作组的机制,从个人学习到团队学习;
 +
# 设立“部门集中办公日”:采用编程马拉松的思维,各部门每月可选择一天邀请大家来集中会诊和处理各部门的工作;
 +
# 增设“副总干事”职位:趁执委会换届,考虑内外分工和兼顾机构长远发展的需要,设置正、副总干事职位;
 +
# 理事会和新老会员带头,首先来做机构学习圈的成员和志愿者,参与机构的学习和发展的讨论;
 +
* 组织健康的指南(围绕组织发展,建立自我的评估系统):
 +
# 自适应系统:从待人的视角来看潜在的成长方向和人员的自我检查列表(有知识,有趣味,有情怀,有视野);
 +
# 平衡计分卡思维: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学习、流程、创造);
 +
# 爱迪思职能主义管理学:从长短期效益效率的视角来评估,执行、管理、创新、整合四个阶段的评估;
-
>>
 
-
 
-
==新的架构:当前治理结构==
 
-
:——把原有临时性的项目和人员,纳入到常规部门或工作小组框架下来,薪酬结构也相应调整为部门津贴和项目补助两部分,然后项目提供的人员经费等由机构统一管理和划拨,要根据机构人员待遇的公平和稳定等做系统考虑。
 
-
 
-
 
-
* 几个基本举措:
 
-
# 组建教育研究中心:解决项目和研究脱节,低水平徘徊的问题;强化经验的梳理、研究的引导和对项目的设计(治理结构上);
 
-
# 强化分部门运作:解决被项目牵着走,缺乏专业成长机会的问题;为人员的稳定性和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项目运营上);
 
-
# 区分实验、实验点建设和机构工作的关系(结构层次上);
 
-
# 完善办公室职能建设:解决非专业任务过多,难以发挥所长的问题;为人员的专业能力发挥提供良好的支持(管理架构上);
 
-
 
-
 
-
* 即按照发展规划和机构平稳运营的内在要求考虑组织的架构:
 
-
# 理事会下,增设教育研究中心(先解决结构性问题,类似于洋泾社区基金会的“专业委员会”);
 
-
# 办公室(或秘书处)在行财部(统筹行政和财务)和项目部之外,增设宣筹部(统筹宣传和筹款)和青工部(统筹人事和志愿者管理,即人力资源开发部);
 
-
# 另外,项目部下分设流动儿童教育小组(即分部门)、社区教育小组、青年发展小组,由各分部门小组来统筹现有各项目,人员首先作为常设部门的人员来考虑,然后是部门人员参与各项目运作的话,拿常设部门的部门工资和参与项目时项目补助,即从项目制到部门制。
 
-
 
-
 
-
* 理事会>>执委会(秘书处)>>
 
-
# 项目组(业务部门,区分公益和商业,以及机构与半塔实验):
 
-
## 青年发展工作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
## 流动儿童教育工作组(基础教育);
 
-
## 社区教育工作组(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
 
-
# 研培中心:
 
-
## 教育研究部;
 
-
## 社团合作部(青年成长营);
 
-
## 基地合作部;
 
-
# 办公室(基础支持部门):
 
-
## 人事部;
 
-
## 宣筹部;
 
-
## 项目部;
 
-
## 行财部;
 
-
 
-
 
-
 
-
>>
 
-
 
-
==未知之旅:财务公开==
 
>>
>>
-
==新的挑战:2016待解决的基本问题==
+
==经营与筹划:财务状况与反思==
-
# 民非注册;
+
从经营的角度来说,机构的财务状况惨不忍睹。有限几个人员的经费和固定开支,也没有任何稳定的经费来源,完全是在高危运行。能够勉强维持,实在要感谢几家良心公益基金的厚爱,以及所有参与其中的专兼职员工、志愿者和伙伴组织的极大付出和忍耐。节流的空间非常有限,开源的愿望却非常迫切。“嵌入式财务设计和管理”是我们下一步将重点探索的一个命题。
-
# 机构筹资;
+
-
# 团队建设;
+
-
:* 换句话说,机构目前主要由青年计划、半塔实验和运营服务中心三大板块构成。
+
* 经费筹措和使用情况:
-
:* 初步考虑,青年计划的目标是3年内能够为20所高校提供社会实践支持服务;半塔实验是3年内实现教育和社区的综合治理以及实验点的自力更生;运营服务中心是3年内实现能够为20个项目提供孵化支持的能力;
+
# 乐施会支持了机构的社区学习中心和学习圈项目;
-
:* 机构暂时保留流动儿童教育部门的工作,但重心将调整为“青少年的社区教育”;
+
# 社区伙伴支持了社区厨房项目;
 +
# 温暖基金支持了青年职工俱乐部项目;
 +
# 参与组织了阳光艺术基金会的流动儿童艺术之旅;
 +
* 突出问题和运筹反思:
 +
# 项目开发不够完整问题:从项目到产品,把产品开发做完整(产品化);
 +
# 项目经费断档问题:从项目筹资,到机构筹资(部门制);
 +
# 把财务工作深入到项目和产品开发中去('''嵌入式财务设计和管理''');
 +
# 项目没有申报预算,临时挪用资金问题(社区音乐节);
 +
# 项目未经严格审核,随意放弃问题(社区公寓);
 +
# 办公室经费,长期没有着落问题;
 +
# 人员工资被大量用来做备用金问题;
 +
# 项目筹资的极限和机构及人员发展的需要矛盾冲突很大,
 +
# ?
>>
>>
-
==合作与致谢==
+
==回顾与展望:大教育观与新时期平民教育实践==
 +
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作为一个促进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机构,在广泛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各类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同时,立足北京市的城乡结合部,集中开展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的综合实践,并为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的交流学习创造更加直观和简便的条件。
-
>>
 
-
==多余的素材==
+
* 历程与现状:
-
===发展历程===
+
-
——把机构的发展和学校时期的呼吁联系起来考虑;
+
-
* 三个阶段:从三农问题呼吁——到乡建实验(密云)——到城乡结合部的教育和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社会转型的窗口);
+
:1、'''农民之子(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农民之子社团是1999年由北师大一群关注三农问题和弱势群体的学生成立的青年组织,以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作为农民之子社团毕业老会员发起的社会组织成立于2006年4月份,大家希望延续学生时代的精神,一方面为更多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围绕突出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开展相关探索。
-
* 两大挑战:流动儿童教育的探索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的探索;
+
-
* 新的探索:流动儿童教育项目(分支:燕山学堂在密云的自然教育探索)——社区教育项目——青年俱乐部和青年发展项目——社区青年公寓等;
+
 +
:2、'''燕山学堂(自然教育探索)''':成立之初的两年,农民之子为了<font color=red>寻找一条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自我生存相结合的道路</font>,曾经尝试过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亲子教育田园、自然教育等多种活动,其中大部分活动都失败了。只有流动儿童自然教育活动得到了公益资助并逐渐成长起来,并在密云西湾子建立了“燕山学堂”,作为开展自然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基地。
 +
:3、'''教师之家(流动儿童教育探索)''':2008年农民之子接手《烛光通讯》刊物以后,围绕办刊逐渐发展出来一个为打工子弟教师服务的教师志愿者群体“教师之家”。教师之家成为农民之子和一线打工子弟学校教师保持联系,及服务流动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农民之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并为农民之子进一步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索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
# 作为一个出身学生社团且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教育工作团队,我们经常在乡建经验与教育问题之间对话,也经常看到我们学校社团的同学和许多青年对这些年的探索缺乏基本了解,在批判与创新之间来回撕扯,感觉这些年的工作缺少深入的总结,也缺少与青年学子之间深入的对话;
+
:4、'''社区学习中心(社区教育探索)''':2009年农民之子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天通苑边上的半塔村建立了社区图书室,探索从社区文化环境改善的角度服务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学习中心”,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课外学习活动、家长和社区居民的业余学习活动,以及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交流学习的公共空间,同时也逐步开启了农民之子的社区教育探索。
-
# 在对教育公平和学校教育的反思上,我们看到,要开全所有课程,且教师要求相关专业资质,这种教育模式本身成本高昂,本身不可持续,是所谓农村教育普遍落后的根源;
+
-
# 对流动、留守与家庭教育问题的反思: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础;
+
-
# 解决教育和社会脱节的问题:到回到社区;回到我们自身,回到服务学习以及社区经济。
+
 +
:5、'''青年俱乐部(青年共同生活实验)''';2013年农民之子在青年成长营和社区青年志愿者的基础上成立了“半塔青年俱乐部”,把新时期的青年学习和发展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来考虑。从青年各种学习圈的培育入手,大家从关注青年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知识技能和职业发展,逐渐到关注青年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塑造,以及社会实践和共同生活等。2015年新发起的青年公寓项目就是围绕青年共同生活展开的初步探索。
-
# 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做了初步的反思;
 
-
# 对社区教育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
 
-
# 对社区创业问题作了初步的尝试;
 
-
# 对青年成长问题做了初步的梳理。
 
 +
* 回归与展望:
 +
:1、'''半塔实验vs青年发展''':农民之子这几年在开展流动儿童教育探索和扎根在半塔村开展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试验中,存在着逐渐忽视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健康发展的倾向,某种意义上,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成为了被我们需要的一方,而大家自身的发展和需要我们却很少关注。在半塔实验之外,对农民之子社团新老成员和广大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视,对我们来说将是一次必要的回归。
-
>>
+
:2、'''公益机构vs社会企业''':农民之子这几年来主要依靠基金会的资助维持项目运转和人员开支,而且因为直接服务的群体似乎缺乏支付意愿,更加固化了我们机构的这种形象,离自我生存的道路似乎越来越远,严重背离了机构健康发展的初衷。在坚持机构发展宗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项目,将是机构下一阶段重点探索的一个方向。
-
===困境与挑战===
+
:3、'''公益服务vs参与共建''':农民之子这几年来在重视服务的同时,也往往发现老师和青年等被定义为服务对象以后,机构也往往会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机构在动而大家不动,机构甚至不敢,也不知道怎么来邀请大家参与共建。怎么摆脱单纯的公益服务的形象,邀请大家来参与共建,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学习和探索的方向。
-
——我们不需要回避,也无法回避,而且回避只能证明我们的懦弱。我们的困境既是许多“老NGO”(未老先衰)的典型困境,也是一个充满热情却没有经验也没 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青年学生发起成立的NGO这些年来艰难探索的真实写照,包括也是许多关注城乡结合部教育和社会问题综合治理的NGO的真实写照。
+
-
* 主要来自基金会,而且是境外基金(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和方向单一);
+
:4、'''教育公平vs教育创新''':农民之子这几年来在开展流动儿童教育探索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也一直在参与教育公平的呼吁,但呼吁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一种简单、抱怨,甚至对立的情绪在四处蔓延,严肃的对话和积极的探索,反而变得越来越稀缺。农民之子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发声的机构,更应该成为一个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和社会创新的机构。
-
* 工商注册,没有拿到民非注册(机构身份又不明确,机构生存和人员的发展空间不明朗);
+
-
* 以申请项目资助为主,项目断档导致人员收入不稳定,然后又不得不在多个项目之间兼职,干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人员压力大(人员流动性大);
+
-
* 人员的不稳定也导致,项目的执行和稳定性也受到很大的挑战,项目质量不高(项目质量不高和难以规范);
+
-
* 同时为了生存和被各种问题纠缠,陷入为了项目而项目,陷入摊大饼的泥潭,人员的方向感丧失,机构的凝聚力下降(机构碎片化);
+
 +
:5、'''思想方法vs技术产品''':农民之子这几年在重视教育探索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思想、轻技术的倾向。我们往往倾向于组织各类活动和讨论,希望在活动和讨论中能有更多的收获,忽视了日常各类技术的应用和产品的体验,往往让我们可能收获更多。而且缺少了技术和产品文化,我们的实践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无法形成有效的闭环,反过来又严重制约我们的实践走向深入,甚至生存。技术化和产品化,应该成为我们接下来重视的方向。
-
>>
+
:6、'''平民教育vs社区建设''':农民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非常强调“以平民化的教育实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前半句可以说是对晏阳初、梁漱溟等老乡建人提出的平民教育的继承,但后半句提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往往很容易流于空泛,难以捕捉,在平民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导致孤立地讨论教育或者说教育变成一种阳春白雪的倾向。重新确立教育为社区建设服务,应该成为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指南。
-
===发展规划===
 
-
——即重新考虑我们的定位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
 
-
* 办一所开放式的社区教育学院(又“培田学院”),培养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工作队伍,并解决目前传统教育学院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脱节的问题(一个目标);
 
-
* 逐步确立以社区教育促进流动儿童教育发展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的方向,并巩固和开展好半塔实验点的工作(当前主要任务);
 
>>
>>
-
===结构调整===
 
-
 
-
——即按照发展规划和机构平稳运营的内在要求考虑组织的架构:
 
-
 
-
* 理事会下,增设教育研究中心(先解决结构性问题,类似于洋泾社区基金会的“专业委员会”);
 
-
* 办公室(或秘书处)在行财部(统筹行政和财务)和项目部之外,增设宣筹部(统筹宣传和筹款)和青工部(统筹人事和志愿者管理,即人力资源开发部);
 
-
* 另外,项目部下分设流动儿童教育小组(即分部门)、社区教育小组、青年发展小组,由各分部门小组来统筹现有各项目,人员首先作为常设部门的人员来考虑,然后是部门人员参与各项目运作的话,拿常设部门的部门工资和参与项目时项目补助,即从项目制到部门制。
 
-
 
-
 
-
>>
 
-
 
-
 
-
===各项目介绍===
 
-
 
-
* 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反思
 
-
#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性质问题;
 
-
# 教育公平vs教育创新;
 
-
# 政策倡导vs研究实践(媒体参与及治理的困境);
 
-
# 学校教育vs社区教育;
 
-
# 儿童教育vs家长教育(家长社区);
 
-
# 家长的需要是无法填补的沟壑(家长是发展主义的奴隶)vs专家学者是平权主义的奴隶;
 
-
 
-
 
-
* 打工子弟学校板块的工作:
 
-
# 一是稳定和提高民办教育供给和教师队伍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
 
-
# 二是简化教学和办学的思路,逐步探索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和“流动作为新常态”下的,更加简洁明了的教育模式;
 
-
# 三是从公平到创新(或者从维权到建设)是我们必须确立的基本工作思路,如何转变基金会的认识,和我们共同参与流动儿童教育的创新和探索,是这个板块要尽快考虑的工作。
 
-
 
-
 
-
:这个板块是目前遇到困难最大的板块,一边是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家长,一边是政治色彩泛滥的专家言论和媒体报道,一边是深受“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困扰的 教育部门和政府,一边是挣扎其间上下求索的民办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队伍,以及同样纠结的许多教育及社会组织同行,但最大的困难不是来自于外界的困难,而是我 们对这块工作的认识,包括怎么排出各种话语的干扰,
 
-
 
-
===各项目需求===
 
-
 
-
===财务公开===
 
-
===报道与反馈===
 
-
===致谢===
 
-
 
-
>>
 
[[Category:农民之子]]
[[Category:农民之子]]

在2016年3月23日 (三) 04:21的最新修订版本

2015农民之子工作年报学习圈思维与新时期平民教育实践 | 返回:农民之子教育研究中心

——农民之子的机构改革和产品化之路?


目录

浴火与重生:农民之子何去何从

——即理事长寄语,介绍这一年来机构团队面对挑战做出梳理和调整的过程,机构对发展的新的期望,对大家以往支持的感谢,以及介绍新的启程和对大家新的邀约等;(请卫宏考虑)


  1. 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
  2. 从儿童教育,到终身教育;
  3. 从半塔实验,到青年成长;
  4. 从交流学习,到分享经济;


  1. 从项目筹资,到机构筹资;
  2. 从项目团队,到机构建设(从单兵作战,到团队作战);
  3. 从项目机构,到开放平台(从做自己项目,到大家做服务和产品);
  4. 从工商注册,到民非注册;


我写一段引子,可以参考——

面对经费筹措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农民之子何去何从,是这一年来推动机构反思和转型的基本动力。而农民之子这样一个小小的社会组织转型的艰难,可能超出大多数人预料。农民之子一直秉持着“通过平民化的教育实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扎根矛盾问题最集中也最突出的流动人口社区,开展教育和社区发展的综合试验。因为现场情况的复杂难料和问题的紧要迫切,机构经常有一种被牵着走的感觉,而且像陷入了泥潭一样,越是想动,就越是被动。


或许从另一个看似比较专业化、也比较客观的角度来说,一个机构摊大饼的过程,可能先是因事招人,然后是因人设事,进而事情时断时续,养人似乎成为机构最大的难题等等,农民之子近似于这样一个典型。而且作为一个由支农支教的社团而来的青年和学生组织来说,这些年来社会组织能犯不能犯的各种错误,似乎都犯了。


而且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面对这种情况,关门或裁员可能是最简单和直接的办法。但对于农民之子这样一群富有情怀和传统的青年,以及这样一个重视参与和民主的组织来说,却是行不通的。另外,这样一个社团和这样一群青年多年的实践就真的毫无价值吗?这样一个机构,也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这一年来我们不断地反思和追问自己。不由得慢下来,走得比较艰难,但也非常坚定。希望这份报告能对我们这一年初步探索的历程和成果,留下一点记录,也希望能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实践,理清方向和蓄积力量。


>>

场域与实践:四大工作板块

农民之子给大家的印象可能是做流动儿童教育的,但其实农民之子目前的工作大致分四块。四大板块的背后是流动儿童教育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涉及到的四大人群和相应的问题与探索。不同的人群和相关板块有相应的挑战和基本目标。我们在关注各板块人群的同时,比较重视相关人群和潜在的文化生活等公共事务需要之间建立比较平衡的权责关系,或者说建立一个“闭环”;并尽可能寻找相关板块之间的关联,探索新时期平民教育和社区发展的基本思路。


流动儿童教育实验

板块一:青年和大学生支教

  1. 问题:被需求、被审视、被忽视的并存问题;
  2. 分析/经验:CAPE的经验(孤岛现象,职前教育,大学生支教等的再认识,实习就业制度的崩溃,青年发展缺少足够的支持);
  3. 设计/原理:从观察和分享,以及自检列表入手,从故事会、到学习圈、到项目组、到互助社;
  4. 关联:大学生学习、就业和创业服务等;


  1. 人群:农民之子新老会员;
  2. 事务:青年成长营(社区音乐节等,只有积极参与探索的成员才有机会加入成长营,并得到进一步实践和学习的支持);
  3. 目标:打造一支积极探索新时期平民教育的,铁打的教育人队伍;
  4. 团队:小石、卫宏;
  5. 进展/状态:
  6. 反馈:


  1. 重新与社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2. 协助组织“讲座”;
  3. 合作开展“教育考察团”;


>>

板块二:打工子弟学校

  1. 问题:安全问题与学校无限责任问题(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反思);
  2. 分析/经验:流动儿童教育和打工子弟学校的性质再认识(前沿、新常态、简化办学思路);游学(Minerva计划)的设计;
  3. 设计/原理:学风教风校风(教师之家)与素质教育资源建设(图书馆建设)——最小闭环;
  4. 关联: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要加强社区教育;


  1. 人群:教师之家;
  2. 事务:烛光通讯;
  3. 目标:新时期的平民学校;
  4. 团队:竹子、王菊等;
  5. 进展/状态:
  6. 反馈:



>>

流动人口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实验

板块三:青年共同生活

  1. 问题:缺少支持流动性人口或虚拟社群的动态平衡系统;大量青年的文化生活,可持续生活没有人真正关心,在等待重新返乡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不稳定状况;
  2. 经验:回民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教坊制度”;
  3. 联想/设计:文化 + 食宿;文化和商业相互促进;
  4. 关联:可以为公益从业者提供北京的长期公寓服务;新型公寓,建立房租的锁定机制,不能随意涨价,然后只租不卖,可以长期居住;


  1. 人群:青年俱乐部;
  2. 事务:社区公寓、社区厨房等;
  3. 目标:青年可持续生活;
  4. 团队:莲子、明华;
  5. 进展/状态:
  6. 反馈:


  1.  ?


>>

板块四:社区教育和治理

  1. 问题:大规模的移民安置与村落中长期发展的规划,以及村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建问题;
  2. 经验:解放初农村里安置大规模移民的经验;
  3. 设计:从居民学习圈,到村落规划小组,到村落治理方案的实施小组;从社区教育到社区治理,或以平民教育促乡村建设;从学习圈、到实践组、到互助社;
  4. 关联:与辖区的打工子弟学校、青年共同生活实验等单位探讨合作开发,或许能够降低村落发展的风险;


  1. 人群:社区的各种学习圈;
  2. 事务: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成人空间 + 儿童空间);
  3. 目标:从社区学习共同体,到社区经济共同体;
  4. 团队:王春华、朴明华;
  5. 进展/状态:
  6. 反馈:



>>

方法与统筹:学习圈思维与实践导向的贯彻

站在教育学的视角上看,表面上相对独立的四大工作板块,内含着一个从实践、到经验、到概念化、到调整的循环。借用瑞典的百年民众教育实践和教育学家大卫·库伯的说法,就叫做“学习圈”。深入理解学习圈的理念和思维,是我们加强四大板块业务之间的联系,和统筹机构工作,包括把大家的学习由知识而导向实践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1. 教育工作的泛政治化贻害无穷(教育公平等说法);
  2. 具体业务工作的认识和推进,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对教育的认识问题;
  3. 农民之子的工作要尽可能统一到学习上来,首先提倡学习圈思维的培育。
  4. 所有板块的工作优先培育自己的学习圈;
  5. 从学习圈,到研讨圈,到实践圈,到支持圈等;
  6. 在流动儿童教育和社区教育等等问题之外,核心是如何组织更多的青年和学生参与教育和社区的重建问题乃至社会改良问题,又或者说,是教育学如何回应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1.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对话而非对抗,是在一个发展中的矛盾复杂的社会,寻求理性的探索的力量;
  2.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学习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批判或创新,以及把经验绝对化或理论神圣化;
  3. 强调学习圈,是希望既学习瑞典百年学习圈的好经验尤其是精神,又继承我们互教互学、互帮互助的传统;
  4.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给个人学习和请人指导创造基本的条件,而非简单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5.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从相互学习到共同实践创造基本的途径;
  6. 强调学习圈,也是为机构对各个项目形成社群的支持和管理探索统一的机制;


  1. 有12个人,加5分;
  2. 至少有3个骨干(工作组),加5分;
  3. 有计划有发展目标,加5分;
  4. 有例会制度(议事规则),加5分;
  5. 有比较详细的年月周的课程和活动,加5分;
  6. 能够带领大家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加5分;
  7. 能够带出一个圈长(接班人计划),加5分;


>>

理念与结构:组织文化和基础能力建设

组织的管理问题首先是一个文化理念问题。或者说,工作风气和学习风气的建设,是组织管理的首要命题。类似一间学校图书室的价值释放,重点不在于学生的自主管理,而在于校长和老师的上行下效。如何引导机构充分认识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首先进行重点的梳理。然后各业务板块的目标、生存上的挑战和学习任务清楚以后,组织结构就需要根据产品化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1. 筹款小组:从“项目筹款”向“机构筹款”过渡,逐步建立常规的、多元的、立体的筹款体系,以便为项目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宣传小组:从机构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和管理以及网站的管理入手,逐步把对外的宣传和筹资工作,以及对内的项目管理与团队建设统一起来,构建和完善机构的对外宣传工作体系;
  3. 项目管理小组:从项目立项制度、项目设计和项目知识管理入手,把项目建设逐步统一到机构的发展方向上来,并逐步从“项目制”向“产品制”过渡,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常规化;
  4. 团队学习小组:围绕机构的核心业务(流动儿童教育和社区教育)和支持工作的完善(筹款、宣传、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建立学习报告制度),来逐步探索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团队的学习机制,构建学习型团队;


  1. 增设教育研究中心:加强研究型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关注机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组织结构问题,解决项目和研究脱节,低水平徘徊的问题;强化经验的梳理、研究的引导和对项目的设计;
  2. 加强部门的建设:把钉死的人员首先从项目里提出来,在加强支持性部门工作的同时,把业务统合为四个板块,进行人员和结构的重组,并首先稳定部门人员的配置,为业务发展和人员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3. 采用“双岗制”:从单兵作业到每个业务板块最小保持二人工作组的机制,从个人学习到团队学习;
  4. 设立“部门集中办公日”:采用编程马拉松的思维,各部门每月可选择一天邀请大家来集中会诊和处理各部门的工作;
  5. 增设“副总干事”职位:趁执委会换届,考虑内外分工和兼顾机构长远发展的需要,设置正、副总干事职位;
  6. 理事会和新老会员带头,首先来做机构学习圈的成员和志愿者,参与机构的学习和发展的讨论;


  1. 自适应系统:从待人的视角来看潜在的成长方向和人员的自我检查列表(有知识,有趣味,有情怀,有视野);
  2. 平衡计分卡思维: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学习、流程、创造);
  3. 爱迪思职能主义管理学:从长短期效益效率的视角来评估,执行、管理、创新、整合四个阶段的评估;


>>

经营与筹划:财务状况与反思

从经营的角度来说,机构的财务状况惨不忍睹。有限几个人员的经费和固定开支,也没有任何稳定的经费来源,完全是在高危运行。能够勉强维持,实在要感谢几家良心公益基金的厚爱,以及所有参与其中的专兼职员工、志愿者和伙伴组织的极大付出和忍耐。节流的空间非常有限,开源的愿望却非常迫切。“嵌入式财务设计和管理”是我们下一步将重点探索的一个命题。


  1. 乐施会支持了机构的社区学习中心和学习圈项目;
  2. 社区伙伴支持了社区厨房项目;
  3. 温暖基金支持了青年职工俱乐部项目;
  4. 参与组织了阳光艺术基金会的流动儿童艺术之旅;


  1. 项目开发不够完整问题:从项目到产品,把产品开发做完整(产品化);
  2. 项目经费断档问题:从项目筹资,到机构筹资(部门制);
  3. 把财务工作深入到项目和产品开发中去(嵌入式财务设计和管理);
  4. 项目没有申报预算,临时挪用资金问题(社区音乐节);
  5. 项目未经严格审核,随意放弃问题(社区公寓);
  6. 办公室经费,长期没有着落问题;
  7. 人员工资被大量用来做备用金问题;
  8. 项目筹资的极限和机构及人员发展的需要矛盾冲突很大,
  9.  ?


>>

回顾与展望:大教育观与新时期平民教育实践

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作为一个促进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机构,在广泛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各类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同时,立足北京市的城乡结合部,集中开展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的综合实践,并为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的交流学习创造更加直观和简便的条件。


1、农民之子(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农民之子社团是1999年由北师大一群关注三农问题和弱势群体的学生成立的青年组织,以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作为农民之子社团毕业老会员发起的社会组织成立于2006年4月份,大家希望延续学生时代的精神,一方面为更多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围绕突出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开展相关探索。
2、燕山学堂(自然教育探索):成立之初的两年,农民之子为了寻找一条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自我生存相结合的道路,曾经尝试过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亲子教育田园、自然教育等多种活动,其中大部分活动都失败了。只有流动儿童自然教育活动得到了公益资助并逐渐成长起来,并在密云西湾子建立了“燕山学堂”,作为开展自然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基地。
3、教师之家(流动儿童教育探索):2008年农民之子接手《烛光通讯》刊物以后,围绕办刊逐渐发展出来一个为打工子弟教师服务的教师志愿者群体“教师之家”。教师之家成为农民之子和一线打工子弟学校教师保持联系,及服务流动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农民之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并为农民之子进一步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索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4、社区学习中心(社区教育探索):2009年农民之子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天通苑边上的半塔村建立了社区图书室,探索从社区文化环境改善的角度服务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学习中心”,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课外学习活动、家长和社区居民的业余学习活动,以及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交流学习的公共空间,同时也逐步开启了农民之子的社区教育探索。
5、青年俱乐部(青年共同生活实验);2013年农民之子在青年成长营和社区青年志愿者的基础上成立了“半塔青年俱乐部”,把新时期的青年学习和发展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来考虑。从青年各种学习圈的培育入手,大家从关注青年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知识技能和职业发展,逐渐到关注青年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塑造,以及社会实践和共同生活等。2015年新发起的青年公寓项目就是围绕青年共同生活展开的初步探索。


1、半塔实验vs青年发展:农民之子这几年在开展流动儿童教育探索和扎根在半塔村开展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试验中,存在着逐渐忽视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健康发展的倾向,某种意义上,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成为了被我们需要的一方,而大家自身的发展和需要我们却很少关注。在半塔实验之外,对农民之子社团新老成员和广大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视,对我们来说将是一次必要的回归。
2、公益机构vs社会企业:农民之子这几年来主要依靠基金会的资助维持项目运转和人员开支,而且因为直接服务的群体似乎缺乏支付意愿,更加固化了我们机构的这种形象,离自我生存的道路似乎越来越远,严重背离了机构健康发展的初衷。在坚持机构发展宗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项目,将是机构下一阶段重点探索的一个方向。
3、公益服务vs参与共建:农民之子这几年来在重视服务的同时,也往往发现老师和青年等被定义为服务对象以后,机构也往往会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机构在动而大家不动,机构甚至不敢,也不知道怎么来邀请大家参与共建。怎么摆脱单纯的公益服务的形象,邀请大家来参与共建,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学习和探索的方向。
4、教育公平vs教育创新:农民之子这几年来在开展流动儿童教育探索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也一直在参与教育公平的呼吁,但呼吁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一种简单、抱怨,甚至对立的情绪在四处蔓延,严肃的对话和积极的探索,反而变得越来越稀缺。农民之子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发声的机构,更应该成为一个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和社会创新的机构。
5、思想方法vs技术产品:农民之子这几年在重视教育探索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思想、轻技术的倾向。我们往往倾向于组织各类活动和讨论,希望在活动和讨论中能有更多的收获,忽视了日常各类技术的应用和产品的体验,往往让我们可能收获更多。而且缺少了技术和产品文化,我们的实践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无法形成有效的闭环,反过来又严重制约我们的实践走向深入,甚至生存。技术化和产品化,应该成为我们接下来重视的方向。
6、平民教育vs社区建设:农民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非常强调“以平民化的教育实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前半句可以说是对晏阳初、梁漱溟等老乡建人提出的平民教育的继承,但后半句提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往往很容易流于空泛,难以捕捉,在平民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导致孤立地讨论教育或者说教育变成一种阳春白雪的倾向。重新确立教育为社区建设服务,应该成为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指南。


>>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