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ine of Open Education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教育哲学:学习的基本特征(学习圈文化))
 
(4个中途的修订版本没有显示)
第9行: 第9行:
* 成长中的问题,还需要通过成长来解决,学习是解决矛盾和迈向成长的最好方式;
* 成长中的问题,还需要通过成长来解决,学习是解决矛盾和迈向成长的最好方式;
* 学习即对话而非对立(学习要区分研究和倡导,要界定问题,而非问题的简单扩大化);
* 学习即对话而非对立(学习要区分研究和倡导,要界定问题,而非问题的简单扩大化);
 +
* 教育在完成了国民教育(或国家建设)的任务以后,要重新回到“乡土教育”(或本土实践)上来,完成一个大的循环;
* 另参:善意与心灵成长的原则(参康永久《教育学原理五讲》);
* 另参:善意与心灵成长的原则(参康永久《教育学原理五讲》);
第14行: 第15行:
>>
>>
-
==中文网志年会/edu2.0论坛: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宏观变化(edu2.0/开放教育)==
+
==中文网志年会/edu2.0论坛: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宏观变化(开放教育/edu2.0)==
* 信息爆炸与经济全球化(edu2.0);
* 信息爆炸与经济全球化(edu2.0);
-
* 教育海图说(自学、合作学习、请老师带着学习);
+
* 即使专业教育也需要一个大家帮大家的过程;
-
* 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的基本路径:从开放资源,到多元评价,到自主办学,到开放学习;
+
* 教育海图说:自学、合作学习、请老师带着学习(青年工作室的搜狐博客);
 +
* 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的基本路径:从开放资源,到多元评价,到自主办学,到开放学习(OOPS和国家精品课等);
第39行: 第41行:
* 传统书院与现在学校的差异问题;
* 传统书院与现在学校的差异问题;
 +
 +
 +
>>
 +
 +
 +
==培田经验:古村落教育组织的再认识(传统教育的再认识问题)==
 +
 +
* 大写的人:又经济人何去何从(自然人、社会人、经济人、科学人/哲学人);
 +
* 晴耕雨读,兴养立教(耕读传家是中国式的做中学和创客教育);
 +
* 生活教育在家庭完成,伦理教育在社区完成,职业教育在师徒传承中完成,人文教育在书院完成;
 +
* 汀塘村的启发:村庙、社区、园区、学校;
第49行: 第62行:
* 主体性问题、实践性问题、交互性问题/比如一对一和一对多、知识管理问题;
* 主体性问题、实践性问题、交互性问题/比如一对一和一对多、知识管理问题;
* 青年推动教育及社会改良的基本路径;
* 青年推动教育及社会改良的基本路径;
 +
>>
>>
第63行: 第77行:
>>
>>
-
==培田经验:古村落教育组织的再认识==
+
==需要强化的教育(职前教育/极限学习法)==
-
 
+
-
* 大写的人:又经济人何去何从(自然人、社会人、经济人、科学人/哲学人);
+
-
* 晴耕雨读,兴养立教(耕读传家是中国式的做中学和创客教育);
+
-
* 生活教育在家庭完成,伦理教育在社区完成,职业教育在师徒传承中完成,人文教育在书院完成;
+
-
* 汀塘村的启发:村庙、社区、园区、学校;
+
-
 
+
-
 
+
-
>>
+
-
 
+
-
==今天需要强化的教育:极限学习法==
+
* 青年实践:极限学习法;
* 青年实践:极限学习法;
* 学习圈文化;
* 学习圈文化;
* 社区教育;
* 社区教育;
 +
# 乡土教育;
>>
>>
-
 
=从工作和生活的角度看教育=
=从工作和生活的角度看教育=
第171行: 第175行:
[[Category:开放教育]]
[[Category:开放教育]]
 +
 +
搜索复制
 +
搜索
 +
复制

在2017年4月8日 (六) 13:01的最新修订版本

开放教育论纲:待整理 | 参考:开放教育

目录

从学习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看

教育哲学:学习的基本特征(学习圈文化/伟大的学习精神)


>>

中文网志年会/edu2.0论坛: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宏观变化(开放教育/edu2.0)


>>

教育大发现:专业社群的组织和培育问题(社会化学习/专业教育改革)


>>

乡村图书馆论坛:技术促进学习改良的微观变化(新阅读)


>>


培田经验:古村落教育组织的再认识(传统教育的再认识问题)


>>

CAPE:通识社群的组织和培育问题(青年发展/成长进阶支持系统)


>>

半塔实验:线下生活社区的教育问题(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


>>

需要强化的教育(职前教育/极限学习法)

  1. 乡土教育;


>>

从工作和生活的角度看教育

问题解决的基本路径


参考工具:

  1. Google Calendar;
  2. Ning.com;


>>

问题的层次和台阶

(又“计算机和网络在做什么”)

//说明:从伊查克·艾迪斯的“职能主义管理学”角度来看;

  1. 模拟 -> 短期效益 -> 执行者;
  2. 改进 -> 短期效率 -> 行政管理者;
  3. 创新 -> 长期效益 -> 创新者;
  4. 重塑 -> 长期效率 -> 协调者;


即:意识培养 -> 体验学习 -> 视野拓展 -> 气质塑造;


>>

效果评估

班级评估:

//说明:从大卫·诺顿和约翰·卡普兰的“平衡计分卡”角度来看;

  1. 学习氛围(自学、合作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日常观察和记录的状况,学生之间讨论和互助的状况,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文化建设的状况等;
  2. 内部流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讨论(议事规则),疑难问题的讨论和管理(项目管理)等;
  3. 知识积累(知识组织、知识共享):个人博客、班级维基、SNS等;


学校评估:


>>

对教师和教育系统的初步观察

自由与管制

教育是要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世界自由对话的,但是现在:


>>

作为现象的教育

每个想了解教育问题的人,首先会被教育领域五花八门的概念所困扰:


>>

搜索复制 搜索 复制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