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Education System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
(→什么是开放教育) |
||
第3行: | 第3行: | ||
=='''什么是开放教育'''== | =='''什么是开放教育'''== | ||
- | + | “开放课”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的一种结果。但互联网并不仅仅是在呼吁各院校和教师们能开放一些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为学生通过网络来开展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各种可能,这才是开放教育的基本内涵,以及推动整个教育变革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力量。在这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互联网和整个互联网给教育实践带来的一些新的思考,然后我们就切入正题。 | |
'''1、互联网与新的现实:''' | '''1、互联网与新的现实:''' | ||
- | 1. | + | 1.1、Windows: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户; |
- | 1. | + | 1.2、网:代表了多种思维和多种可能性; |
1.3、超链接:是“回顾历史、开拓未来”的社会引擎; | 1.3、超链接:是“回顾历史、开拓未来”的社会引擎; | ||
- | 1. | + | 1.4、手机:是连上网的小电脑; |
'''2、开放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 '''2、开放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 ||
- | 2. | + | 2.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教育也经历了从内容匮乏到优质内容不断开放、到新的内容谁来提供、以及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社会化学习) |
- | 2. | + | 2.2、“去中心”使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进行了结合,“UGC”也使“大家帮大家”成为可能,网络时代的教育蓝图越来越清晰,如同又一个大航海时代与地理大发现的到来,互联网已经开启了一个开放教育的时代。(Web2.0技术与社会思潮) |
- | 2. | + | 2.3、同时,社会化网络,使个人学习的同时,社会也在学习。青年和大学生,也已经成为推动整个教育及学习型社会变革的核心。(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 |
在2011年1月1日 (六) 06:09所做的修订版本
如何帮院校设计开放教育系统?| 返回问题列表 | 工作坊首页
目录 |
什么是开放教育
“开放课”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的一种结果。但互联网并不仅仅是在呼吁各院校和教师们能开放一些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为学生通过网络来开展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各种可能,这才是开放教育的基本内涵,以及推动整个教育变革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力量。在这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互联网和整个互联网给教育实践带来的一些新的思考,然后我们就切入正题。
1、互联网与新的现实:
1.1、Windows: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户;
1.2、网:代表了多种思维和多种可能性;
1.3、超链接:是“回顾历史、开拓未来”的社会引擎;
1.4、手机:是连上网的小电脑;
2、开放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2.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教育也经历了从内容匮乏到优质内容不断开放、到新的内容谁来提供、以及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社会化学习)
2.2、“去中心”使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进行了结合,“UGC”也使“大家帮大家”成为可能,网络时代的教育蓝图越来越清晰,如同又一个大航海时代与地理大发现的到来,互联网已经开启了一个开放教育的时代。(Web2.0技术与社会思潮)
2.3、同时,社会化网络,使个人学习的同时,社会也在学习。青年和大学生,也已经成为推动整个教育及学习型社会变革的核心。(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
>>
基本逻辑和理念
对任何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政府而言,知识或学科的发展都有其相对独立性。同时,各学科及学生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完全依赖于个别教师、学校的指导,或者政府的干涉。而且这个逻辑,可以依次往下推。这种推理也让我们发现,教育科学的严重滞后,已经让教育家和政府,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工作。因此我们觉得,2011,是该锐意改革的时候了。
1、知识/学科发展:
1.1、什么是基本的学术训练?
1.2、怎么理解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2、学生/学习方式:
2.1、自学、合作学习,然后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2.2、有“好不好”和“应不应该”的问题,才有“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3、教师/指导方式:
3.1、学科资源列表,或系统介绍;
3.2、前沿问题,和专题经验;
4、学校/办学方式:
4.1、区分“作为一种社会系统的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教育”;
4.2、让教育问题的归教育,政府问题的归政府,社会问题的归社会;
5、政府/社会理念:
5.1、青年是大学及社会的财富,和发展的动力;
5.2、为青年的发展创造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是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的福祉。
补充说明:
- 我们只想揭示教育科学的基本规律,任何个体都不能阻止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
- 同时我们深信,只要揭示了这些规律,教师将无法限制学生,学校将无法限制教师,政府也将无法限制学校,教育变革将按照自身的逻辑,逐步展开。
- 如果您也相信,青年是社会变革的引擎,我们可以共同呼吁,举社会之力来培养青年。
- 有关大学生就业、教师出路和办学经费等问题,我们有机会另再做专题探讨。
>>
切入点和步骤
从部分热门专业及本校重点专业入手,挖掘和梳理这些领域的基本资源和学术发展脉络,将是我们优先考虑的重点。并以此重拾本校师生对自身学业的信心,培育参与开放教育实验的热情。同时,我们将发掘一个技术支持小组,搭建一个推进组织框架,以及培育一个弥漫在校园及周边的支持网络,为本地开放教育实践提供持续的支撑。
1、教师访谈:
内容:
- 谈个人学术经历,尤其是该领域的学术入门、学习方式、推荐资源;
- 谈自己与互联网的故事,尤其是对开放教育的认识和参与开放教育实践的意愿;
操作:
- 访谈由我们先来做;
- 访谈对象首从比较受学生欢迎或各类牛逼的老师入手;
- 编辑工作我们将开放出来,并希望能在学校来招募热心的学生等志愿者共同编辑;
- 内容报道首先从文字和图片报道入手;
- 访谈小组以google group来组织,内容通过wiki来整理、blog/pdf来发布、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等传播;
目标:
- 制造话题,吸引师生对开放教育实验的关注;
- 收集本地化的专业学习、网络学习经验,树立大家身边的榜样;
- 为开放教育本地实验搭建基本的工作和沟通平台;
2、本地实验小组:
内容:
- 协助搭建本地的支持性社区和实践平台;
- 收集和总结师生的网络学习问题和经验,制作校园开放教育电子刊物及新生指导手册;
- 探索开放教育本地实践的路线图;
操作:
- 实验小组将由我们,在访谈小组志愿者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搭建;
3、沙龙/工作坊:
内容:
- 邀请师生等,交流网络学习和各类平台的使用经验;
- 为本地开放教育实验搭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与设计平台;
- 发掘更适合推进本地开放教育实践的创意和人才;
操作:
- 沙龙/工作坊由我们和本地实验小组来共同组织;
- 单周或双周,周末或晚上进行;
- 一般限10~20人左右;
- 沙龙/工作坊的内容,通过网络平台自由访问和交流;
4、教师及社团助手:
内容:
- 协助教师组织课程和线上线下讨论班,及前沿探讨和学科资源列表的整理;
- 协助社团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和专题资源的整理;
操作:
- 由我们协助本地支持小组来操作。
补充说明:
- 我们的核心工作是,寻找热情并擅长网络学习的人,邀请他们来共同参与本地开放教育实践。
- 我们将邀请这些同好,致力于搭建本地化的支持小组及开放式架构上。
- 同时,建立校园的先导性触媒,并为校园内的合作学习提供重点支撑。
- 我们将把80%的精力,花费在最优秀的20%的人身上。
- 更多操作细节,可能要结合各校的具体情况来逐步摸索。
>>
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1、允许我们对师生进行自由访谈,甚至必要时提供支持。
2、为了实验能深入下去,我们需要不少于2年的合作期。
3、希望能为我们提供开办小型沙龙/工作坊的场地和设备。
4、希望能支持我们不少于2个人员的工资、食宿及差旅费用。
5、同时,为避免师生对行政力量的抵制,我们希望能以相对独立的方式来开展实验。
6、其他细节,进一步讨论中我们再来确定。
最后,谢谢贵校的理解和支持,希望我们能有机会来共同推荐贵校的开放教育实践。
>>
其他问题列表
八卦问题:
- 上千年的科举,几千年的文化,也不是一个十二五就可以解决的哦!前几天教育部公布改革民办学校办学体制试点地区学校,我感觉什么时候好学生能想到去上这些民办大学,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真正的开放啦!——教育部没那么重要!首先是没钱上学或不想上学的学生,怎么学习的问题,其次是想进一步深造了,如何学习以及办学模式是否多元和办学资质是否开放的问题。从学生和学习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开放教育的首要原则。
正经问题:
- 什么是开放教育系统?——为学生在越来越开放的网络社会中自学、合作学习,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支持环境。
- 现在不是有很多开源软件么?Moodle,Sakai,Educommons等等,还有Blackboard,好像是商业软件。——软件的开源不等于教育的开放,教育的开放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办学理念、教学理念的变革,也需要一套自下而上的个人学习方式、组织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开放教育系统,实际上是一整套推动大学教育变革的技术和理念,包括实施策略等等。
- 下一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