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Education System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子问题列表)
(归纳)
第216行: 第216行:
*上千年的科举,几千年的文化,也不是一个十二五就可以解决的哦!前几天教育部公布改革民办学校办学体制试点地区学校,我感觉什么时候好学生能想到去上这些民办大学,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真正的开放啦!——教育部没那么重要!首先是没钱上学或不想上学的学生,怎么学习的问题,其次是想进一步深造了,如何学习以及办学模式是否多元和办学资质是否开放的问题。从学生和学习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开放教育的首要原则。
*上千年的科举,几千年的文化,也不是一个十二五就可以解决的哦!前几天教育部公布改革民办学校办学体制试点地区学校,我感觉什么时候好学生能想到去上这些民办大学,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真正的开放啦!——教育部没那么重要!首先是没钱上学或不想上学的学生,怎么学习的问题,其次是想进一步深造了,如何学习以及办学模式是否多元和办学资质是否开放的问题。从学生和学习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开放教育的首要原则。
-
 
-
 
-
 
-
>>
 
-
 
-
=归纳=
 
>>
>>

在2011年1月1日 (六) 03:01所做的修订版本

如何帮院校设计开放教育系统?| 返回问题列表 | 工作坊首页

目录

什么是开放教育

“开放课”近来热闹了一阵子,这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的一种结果。但互联网并不仅仅是在呼吁各院校和教师们能开放一些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为学生通过网络来开展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各种可能,这才是开放教育的基本内涵,以及推动整个教育变革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力量。在这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互联网,和给教育实践带来的一些思考,然后我们就切入正题。


1、互联网与新的现实:

1.1、Windows: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户;

1.2、网:代表了多种可能性;

1.3、超链接:是“回顾历史、开拓未来”的社会引擎;

1.4、手机:连上网的小电脑;


2、开放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2.1、社会化学习:从内容的缺失和开放、到谁来提供内容、到学习方式的变革;

2.2、Edu2.0:从Web2.0看教育,从教育看Web2.0。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去中心),大家帮大家(UGC,用户产生内容),绘制教育地图(又一个大航海时代与地理大发现的到来),开启了教育2.0或者说开放教育的时代;

2.3、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从个人学习的同时,社会也在学习。而大学生将是推动整个教育变革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核心;


>>

基本逻辑和理念

对任何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政府而言,知识或学科的发展都有其相对独立性。同时,各学科及学生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完全依赖于个别教师、学校的指导,或者政府的干涉。而且这个逻辑,可以依次往下推。这种推理也让我们发现,教育科学的严重滞后,已经让教育家和政府,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工作。因此我们觉得,2011,是该锐意改革的时候了。


1、知识/学科发展:

1.1、什么是基本的学术训练?

1.2、怎么理解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2、学生/学习方式:

2.1、自学、合作学习,然后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2.2、有“好不好”和“应不应该”的问题,才有“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3、教师/指导方式:

3.1、学科资源列表,或系统介绍;

3.2、前沿问题,和专题经验;


4、学校/办学方式:

4.1、区分“作为一种社会系统的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教育”;

4.2、让教育问题的归教育,政府问题的归政府,社会问题的归社会;


5、政府/社会理念:

5.1、青年是大学及社会的财富,和发展的动力;

5.2、为青年的发展创造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是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的福祉。


补充说明:


>>


切入点和步骤

1、我们进驻校园,开展一些教师访谈(访谈从什么地方开始?从哪些人开始?由谁来做?访谈的形式和内容选择如何定?);

2、吸引和建立本地支持小组,制作新手指南、校园电子刊物等(谁来做人员的吸引?是学校指派还是允许公开招募?关于新手指南,是我们先做好还是组织学生来做?校园刊物是否和校园的刊物现有资源联系起来,还是重新开辟一个渠道和团队?);

3、定期举办开放教育沙龙(参加的人群一般是谁?多久一次?要达到什么基本的目标?怎么来组织?);

4、筹建教师助手、社团助手团队(这些助手如何工作,支持团队如何支持,如何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先从谁开始做?);


>>


修改稿

1、教师访谈:

内容:


操作:


目标:


2、本地实验小组:


内容:


操作:


吸引和建立本地支持小组,制作新手指南、校园电子刊物等(谁来做人员的吸引?是学校指派还是允许公开招募?关于新手指南,是我们先做好还是组织学生来做?校园刊物是否和校园的刊物现有资源联系起来,还是重新开辟一个渠道和团队?);


3、沙龙和工作坊

3.1、邀请各院系的老师和同学,交流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的经验;

3.2、组织与编辑新手指南、校园电子刊物;


操作:


定期举办开放教育沙龙(参加的人群一般是谁?多久一次?要达到什么基本的目标?怎么来组织?);


4、筹建教师助手、社团助手团队(这些助手如何工作,支持团队如何支持,如何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先从谁开始做?);


4.1、协助


>>

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1、校方的支持,及必要时协助我们做其他老师和院系的工作(哪些事情不会干涉,哪些允许我们做?);

2、宽松的时间(宽松的时间是指?平时工作的时间?还是平时的时间安排?);

3、场地和设备(专门工作的场地?还是活动开展的场地?);

4、人员工资及差旅费;

5、工作人员的身份怎样?



>>

其他问题列表

正经问题:


--

八卦问题:


>>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