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Annual Report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概述:2015几大调整)
(业务调整)
第38行: 第38行:
>>
>>
-
==业务调整==
+
==现状认识与业务调整==
 +
——反思乡建的经验和教育的问题,以及我们的位置;
 +
——从教育公平到教育实践:我们是简单的争取公平,还是鼓励大家回归社区;
 +
——回到我们自身,回到社区教育、服务学习以及社区经济。
# 从儿童教育,到终身教育;
# 从儿童教育,到终身教育;

在2015年12月22日 (二) 17:05所做的修订版本

2015农民之子工作年报 | 返回:农民之子教育研究中心

目录

理事长寄语

——即介绍这一年来机构团队面对挑战做出梳理和调整的过程,机构对发展的新的期望,对大家以往支持的感谢,以及介绍新的启程和对大家新的邀约等; (请卫宏考虑)


>>

变革原理:对机构宗旨的反思

——以平民教育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学习体验;
  2. 资源整合;
  3. 关系协调;
  4. 服务生成;


  1. 生活教育在家庭里完成;
  2. 伦理教育在社区里完成;
  3. 职业教育通过师徒传承制完成;
  4. 人文教育通过书院来完成;


  1. 图书和推荐书目;
  2. 混龄小组学习;
  3. 教席而非教职;
  4. 院长管理;



>>

现状认识与业务调整

——反思乡建的经验和教育的问题,以及我们的位置; ——从教育公平到教育实践:我们是简单的争取公平,还是鼓励大家回归社区; ——回到我们自身,回到社区教育、服务学习以及社区经济。

  1. 从儿童教育,到终身教育;
  2. 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
  3. 从知识学习,到分享经济/知识经济/在地经济(知行合一);
  4. 从半塔实验,到青年成长;


  1. 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做了初步的反思;
  2. 对社区教育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
  3. 对社区创业问题作了初步的尝试;
  4. 对青年成长问题做了初步的梳理。


>>

当前治理结构

(请卫宏、王老师等考虑)


理事会>> 执委会(秘书处)>>

  1. 项目组(业务部门,区分公益和商业,以及机构与半塔实验):
    1. 青年发展工作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2. 流动儿童教育工作组(基础教育);
    3. 社区教育工作组(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
  2. 研培中心:
    1. 教育研究部;
    2. 社团合作部(青年成长营);
    3. 基地合作部;
  3. 办公室(基础支持部门):
    1. 人事部;
    2. 宣筹部;
    3. 项目部;
    4. 行财部;


>>

发展历程

——把机构的发展和学校时期的呼吁联系起来考虑;


基本历程:

  1. 从关注儿童教育开始,
  2. 又逐渐到关注老师,
  3. 关注家长,
  4. 关注青年志愿者和社区青年等,

现状和结果:

  1. 摊子似乎越来越大,机构的专业性受到挑战;
  2. 针对不同对象的项目都形成了不同的群体和小圈子,如果认识这些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几大举措:

  1.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对话而非对抗,是在一个发展中的矛盾复杂的社会,寻求理性的探索的力量;
  2.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学习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批判或创新,以及把经验绝对化或理论神圣化;
  3. 强调学习圈,是希望既学习瑞典百年学习圈的好经验尤其是精神,又继承我们互教互学、互帮互助的传统;
  4.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给个人学习和请人指导创造基本的条件,而非简单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5.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从相互学习到共同实践创造基本的途径;
  6. 强调学习圈,也是为机构对各个项目形成社群的支持和管理探索统一的机制;
  1. 从儿童教育,到终身教育;
  2. 从流动人口,到所有人口;
  3. 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
  1. 从各自发展,到社区发展;


  1. 社区厨房项目;
  2. 青年公寓项目;


农民之子不仅关注儿童的发展,也关注教师和家长的发展,以及青年的发展,乃至老人的发展,即关注人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发展问题,而且某种意义上,青年和老人的发展状况及潜在的教育需要,可能是更基础的。今天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在产业发展(工业化)和社区发展(城市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尤其是青年和老人的发展上遇到了严重挫折,才进一步凸显出来的。


>>

困境与挑战

——我们不需要回避,也无法回避,而且回避只能证明我们的懦弱。我们的困境既是许多“老NGO”(未老先衰)的典型困境,也是一个充满热情却没有经验也没 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青年学生发起成立的NGO这些年来艰难探索的真实写照,包括也是许多关注城乡结合部教育和社会问题综合治理的NGO的真实写照。


>>

发展规划

——即重新考虑我们的定位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

结构调整

——即按照发展规划和机构平稳运营的内在要求考虑组织的架构:


>>

当前项目介绍

青年项目

青年成长营

半塔·青年俱乐部

半塔·青年公寓项目

和我们一起,建设我们北漂自己的家园!
——欢迎加入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的“新民公寓”项目

对于我们一个北漂来说,中国梦可能首先是“家园梦”! 作为一个北师大农民之子社团老会员发起的公益团队,我们长期扎根流动人口社区,关注流动儿童教育和社区教育。同时也深感 为谋生和发展来到新的城市,却发现再也找不到家,没有一种家园的感觉了。


我们在半塔村租了一栋2层的小楼,希望能够结合我们现有的社区学习中心(含青年俱乐部和图书馆等),以及我们对平民教 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开始一场建设我们北漂自己的家园的新的探索,邀请大家的关注和参与!


>>

各项目需求

财务公开

报道与反馈

致谢

>>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