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Review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教育评论 | 参考:社会化学习 / 开放教育 | 返回 工作坊首页
目录 |
讨论礼仪
- 回复@秦少油:作为评论的话,你的话里面好像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啊,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你的观点的人,都很难给予回应,呵。 //@秦少油:那将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小石被毫无反抗地归训了~~。(参weibo讨论)
>>
科学精神
- 【这里没有王者】(1)诺贝尔奖项或许能刺激科学的发展,但科学更为浓厚的传统是,把自身完全融入到自然和社会中,注重观察和思考的积累,不断揭示它的秘密,并享受这种探索的过程。 (2)大多数科学家都非常乐于分享彼此的发现,相信这样能刺激更多的发现;在科学共同体的共建和青年科学家的培养上,又非常具有服务意识,甚至甘为人梯的精神。 (3)而且优秀的科学家总是把人生的重心放在最基础的工作上,注重自己的工作和“科学共同体”的联系,以及通过科学整体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短评柴静对中国最年轻博士的专访(微博讨论)
>>
教育反思
对“撤点并校”的冷思考
- 对于#撤点并校#,我开个玩笑,如果一个县有20个乡镇400个村子,以前每个村子都有个小学,现在撤掉一半甚至3/4,但同时全县的职业中学(或@平民教育邱建生 提倡的“社区大学”)由1所增加到10所,那么当地的教育和文化会怎么样?(微博地址)
- 中小学撤并并不必然导致乡村文化的衰败,因为乡村文化的支撑有多个因素,并不仅仅是中小学,尤其是现在和乡村几乎完全割裂的中小学,和乡村文化之间的关联 已经非常弱。所以首先考虑的是保护甚至振兴乡村文化,那么讨论中小学的撤点并校,可能不如讨论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另当别论。(微博地址)
>>
对“应试教育说”的反思
- 学校教育包含很多环节,除了招生制度以外,还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班级管理、教育评价、学籍管理、家校互动,课堂管理、教室管理、教师教研、教师编制、教师招募、教学设备管理、教学设备采购、学校财务、学校资金筹集等等,当我们批判“应试教育”的时候,是仅仅说批判与教育评价挂钩的“招生制度”呢,还是说其它东西也都有问题?
>>
对“教育资源说”的批判
- 谈网络给教育带来的变革,首先要回到学习方式上来,而不是简单地谈论网络公开课等教育资源的建设(谁是教育资源的生产者?)。回到学习方式上来,所谓的 “主体性”才能确立,学生和老师也才能成为“能动的主体”,不再是简单的教育资源(知识资源)的消费者,而是同时成为教育资源的生产者。(微博地址)
>>
对“信息过载”和“知识无用论”的冷思考
- “信息过剩/过载”的说法和“知识无用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忽视了对知识的结构性分析——是哪方面信息过剩,还是各方面的信息都过剩了?另外,“知识以外”的技能、经验,包括“做人”背后的道理,不也是知识?(weibo地址)
>>
对“教育本质说”的批判
- @立人李英强: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摘引自邱璐的邮件。感觉这句话特别好,特别抄出来跟朋友们分享。
- @杨东平:教育的本质!
- @小石_新阅读:用张五常的话说,这是一个“套套理论”。“教育”两个字换成“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同样成立。“套套理论”虽然并不是毫无价值,但对教育现象和问题不具有任何解释能力。简单说,它和教育科学没有一丁点关系。
- 参weibo讨论;
>>
对“学在民间”的冷思考
- @飘逝的灵魂杨星:向@杨东平 提问:杨老师教育科研的回归点是否在民间?
- @杨东平:我们相信“学在民间”的道理,致力于凝聚各界的智慧去破解一些教育问题。
- @小石_新阅读:什么叫官方,什么叫民间?杨老师算官方,还是算民间?两者是对立的吗?是不是今天,在民间就值得自我标榜,在官方就应该遭受唾弃?如果还是这一套逻辑,我们怎么来集社会各种力量,共同推进教育的改革?
- @飘逝的灵魂杨星:回复@小石_新阅读:您好!在教育领域教育科研的最最原始的出发点是从民间开始的自发的以促进和改善为目的的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是民间主导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科研活动。但在我国政府介入成为主导者的时候民间力量逐渐在消失,因此教育科研回归民间的出发点是必要的。这样以来教育科研的成果才明显。
- @小石_新阅读:回复@飘逝的灵魂杨星:抱歉,你这是哪儿跟哪儿啊?你这把教育和历史、政治混为一谈。我们只谈教育和教育科学,无关历史和政治!
- @小石_新阅读:简单说,不是强调官方或民间,而是要强调【开放研究】,即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不妨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来探讨。要知道民间也未必开放,太多教育公司、教育 NGO同样封闭。不强调开放,从官方到民间解决不了多大问题。反之,开放研究,多元评价,教育将更有可能走向良性,官方或民间,也就没多少可争执。
- 参weibo讨论;
>>
对“家庭教育说”的批判
- @晓晓京:向@杨东平 提问:杨老师,您好!家长的影响和学校的影响,应该没有什么冲突吧,教育的层面不一样!
- @杨东平: 在正常的情况下,两者应当是互补的,学校提供共性的教育,家长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育。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的文化范围,对孩子的影响甚至要大于学校,这就是自古以来先贤所强调的家教的重要性;西方的理论视为这是一种“文化资本”,是会向下传递的。
- @ 小石_新阅读:用个性共性这种说法,等于把教育就是要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又推回给了家长。对农村教育来说,这是一个极为糟糕的说法。我想,孩子成长 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规律是第一位的,谁能把握规律,提供相应的服务,谁的作用就大。好的孤儿院,孩子们照样可以健康成长。
>>
对“国学热”的冷思考
- @纯手工刺绣:向@杨东平 提问:老师如何看待国学热?
- @杨东平:国学热的问题比较复杂,至少是一种“矫枉过正”,因为长期没有一席之地,所以,可以宽容地给它一段恢复生长的时间。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会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 @小石_新阅读:“国学热”的背后提出的是什么教育问题?作为教育学理论工作者,我们要尝试来分析。比如大家谈国学、谈经典是:1)寻求身份认同,2)想学习古文字和古文 化,3)想追求美感(精炼、律动),4)想学习系统思考(重综合、整体感),5)还是想重塑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正心正意、所谓人格教育)等等?
- 参weibo地址;
>>
对“批判性思维”的冷思考
——完整讨论在我的微博里搜“批判性思维”;
- @王胜Alan:晚上与特级教师王雄讨论儿童哲学课程,我们都意识到表达与思考是哲学的两个重要维度,某种程度上表达更为重要,这也是@西安欧亚学院 @胡建波 院长一直倡导的观点,欧亚学院也有一本院刊就叫《表达与思考》。表达有五种基本形式:辩论、演讲、写作、绘画和戏剧表演,在这些形式后面是思考。(weibo地址)
- 小石_新阅读:“批判性思维”不用教!这年头人人都有“批判意识”,除非你要去细分什么正确的(或好的)批判、什么不是。(weibo地址)
- 陈阳的一米阳光:批判意识不等同于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理性思维,是基于逻辑去发现并接近事实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来源于西方哲学,我们翻译过来后就成了批判性思维,同中国人现在理解的批判有本质的不同。([ weibo地址])
- 在当前这种——要么是什么都要批判、要么是什么都要求创新——的大环境中,我看到“批判性思维”这个词,忍不住会猜想,这里面有多少是在倡导理性,又多多少是在投其所好、打擦边球?所以,提倡理性,可能要先“正名”。
- 陈阳的一米阳光:回复@小石_新阅读:嗯,其实这个问题在提倡在大学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很多大学和老师都讨论过,但具体为什么还是保持原来的名字还不知道,你可以问问 @胡建波院长。他在这个方面研究的比较多。
- bhamgm(高明):批判这个词,critical 在英语里并不仅仅隐射负面的那种批评,而是指“思辨性分析”。或者翻译成“思辨能力的培养”比较好。@小石_新阅读
>>
对“一流大学”的冷思考
- “一流大学”的潜台词,背后是不是还有二流、三流?那么很多上不了所谓一流、甚至二流的同学,又该如何自处?在谈一流、二流的时候,这些词里面,有多少成分是“好不好”和“应不应该”的判断,又有多少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解读,这和教育学者的工作或者教育科学的语言,相差有多远?我们怎么来理解一流、二流这样的语言及其背后的逻辑,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
对“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学设计”的冷思考
- 如果像许多师生说的,教育技术学的核心是“教学设计”,那这和以往的教育学就很注重课程和教学有什么不同?教育技术学又对我们认识教育贡献了什么不同的方法和视角?#教育反思#(weibo地址)
- 在我看来,教育技术学之所以能够成立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对传统教育学以“教学设计”为中心的解构,让我们可以透过传统教育学的包裹,重新发现真实世界的各类学习现象和行为是什么发生和作用的,为探索学习型社会的学习、教学、办学等打开一扇新的窗户。#教育技术##教育反思# (weibo地址)
>>
对“行动研究”的冷思考
- 听夏林清老师谈#行动研究#,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她的导师要求她,不要下任何判断,只要给他讲故事就好了。讲故事的价值在哪儿,似乎没有讲清楚。
- 总印象是,夏老师谈的#行动研究#,似乎就是从行动来、又指向行动的质性研究。另外,我也在问自己这里是否存在着,在强调了实践和研究的关系的同时,一是模糊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关系?二是把学术和政治又混为一谈?
>>
其它
- 谁把这位爷请来的?让你给大家请位先生(我们乡下旧时对老师的尊称)回来,你怎么给大家请了个爷回来?——小石读某教育学院院长给NGO的训话有感。
- 所谓“教育公平”,背后隐含的教育模式和比较对象的问题,而且很大程度上,摒弃了对现代教育理论在中国实践的反思。——小石驳“教育公平”。(2011.08.08)
- 开放教育本身就是为接触知识和进行交流降低门槛的运动。只是怎么更好地推动开放教育,仍然缺乏来自教育科学本身的反思和实践。(2011.08.14)
- 我在北师大觉得最糟糕的一件事,就是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规劝的味道太浓厚了,启发的东西被淹没了。这是一句和现代教育理念严重冲突的话。有时候看到这句话,觉得许多学子深受其影响,而且又把这种影响带到了广大的中小学去,害人不浅!(2011.10.18)
更多:
- 教育批判;
>>
现代公益和教育改革的关系
- 在填报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的一个研讨班的申请表里,我意识到:
- 慈善或公益事业的本质是对知识、权力和资本的再分配。其中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作为权力代表的政府”和“作为资本代表的市场”当前是什么态度,而在于“作为知识代表的专家学者”采取什么立场,尤其是在当前我们所说的“知识社会”中。(补充:换句话说,当前的社会公平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大学社会责任和知识共享。)
- 杨愈平的直言不讳和NGO的隐晦让我想到:
- 怎么创造一种机制,让NGO和基金会能像科学界一样,乐于把发现的问题拿出来共同探讨,而不是像许多政府和商业机构一样,只捡好听的说,把问题都掩盖起来,这才是整个公益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认真考虑的。#NGO反思#
- 对现代公益的一点系统思考:
- 1)商业或慈善,都是给处理各类事情的人群穿上的一套职业装,差异只是有些事务依靠目前的做法,能否消化自身产生的成本,能消化就是商业,需要外界支持,就是慈善。
- 2)新媒体不是万能的,新媒体只是为社会的自组织提供了基本的技术和运作平台。因此探讨现代公益,首先要回望“传统慈善”,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和理念,激活传统慈善在本地化、系统支持地方建设等方面的优势,而现代公益要强调解决地方社会难以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 3)现代公益首先是如何在知识社会中,打破学术机构对知识和研究的垄断,及其与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扭曲,为各类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等,构建一个开放式的协作平台。
- 现在都谈企业的社会责任,我觉得应该先谈谈大学的社会责任。或者更确切地说,知识共享应该从大学开始。因为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共享是一个核心问题。所以说,关注大学的社会责任,应该是目前NGO应该极力推动的事情。(2011.09.27,欢迎讨论)
>>
师范大学
大学图书馆的开放:
- 师大图书馆的开放;
中小学教师支持:
- @谭聪如Kevin:向@朱永新 提问:朱老师,你好!曾经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作为师范大学的学生,如果我们不去关注、投身教育改革,那么还有谁会去呢?教育改革任重道远,而作为师范大学学生的我们,在基层的教育实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有心无力,微弱的呼喊和微薄的努力淹没在教育功利化浪潮中。
- @朱永新:是的,每个人都是教育的力量,教育发展,人人有责,我和许多老师讲,关起教室的大门你就是国王,很多情况下我们在批评和埋怨我们制度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其实我们也是造成这个制度的力量之一,为什么不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呢?所以,从现在开始,为做一个好的老师做准备吧!
- @小石_新阅读:我的观察是,许多师大学生毕业后投入到乡村教育实践中,能在当地学校环境下勉强“生存”下来已经非常不易,更不用说有多少人能给当地学校和社会带来多大新的改变。这就如同每个青年都是一部赞新的多功能手机,却因跑到收不到信号的地方,只能任凭遗忘老化。因此,我想说,【越是教育,越需要网络】。
- @谭聪如Kevin:回复@小石_新阅读:基本上存在这样一个瓶颈和掣肘。现在师范大学的顶岗支教、国培计划等一系列着眼于均衡区域、城乡教育发展的举措,值得肯定,但是支教老师适应当地条件生存、发展的本土化同样不可忽视,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现在的探究并不是抱怨,希望建设性的商讨能使未来之路走得更加稳健!
- @小石_新阅读:回复@谭聪如Kevin:我这么来说吧,没有大的开放平台,第三方应用就没有“市场”。这在教育领域也是一样的。不能看着分散的个体、小机构,在一个一个所处的环境中孤军奋战,而不从结构上来考虑问题。因此,我觉得【首先每个师范院校都应该建立一个服务于毕业生参与乡村教育实践的服务团队和支持网络】!
- @小石_新阅读:1) 你看过顾长卫的《立春》吗?知道一个爱好美声唱法的女人在乡村生活的悲惨遭遇吗?2)看过陈冠中的《北京,波西米亚》吗?知道为什么许多音乐人明知道北京 等大城市的种种问题,却仍背井离乡,选择混迹?3)看过简·雅各布斯的《城市经济》或者费孝通的《论小城镇建设》吗?知道城(网)对于乡的意义?
- 参weibo地址;
- 附“你们在塑造我心目中的乡村名校”;
>>
教育技术
教育学的反思:
- 如果把教育学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的设计语言来考虑的话,这门语言有哪些基本要素,该怎么设计?#教育反思# (2011.08.12)
- 与其批判许多教育技术学者把教育技术学的核心认为是教学设计,而忽视互联网实践和信息科学给整个社会的学习和教育系统提供了什么新视角,不如说教育学目前还没有充分重视信息科学给教育学带来的启发,而这一启发,即使比较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的教育技术学也鲜有探讨。(2012.12.13)
开放研究:
- 回复@远程教育杂志:研究是开放的,核心期刊是要做选择的。大家订阅核心期刊,是希望帮忙筛选信息的。但如果核心期刊准备像新浪微博一样办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先保证信息的对称,让任何个人和机构的研究报告都可以发表,然后再说专家推荐的问题,我会为你们鼓掌。:)(微博讨论)
Web2.0与Web1.0:
- 那天在微博上焦建利老师聊天,我谈到Web2.0和Web1.0的关系:
- 1)其实按我的理解,Web2.0一开始就是针对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无论是查找信息,还是发布信息,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来的:因为无论是传统门户在信息量越来越大时,按照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搞下去,还是后来的搜索,输入一个关键词进去,出来N条M页的资料,资料参差不齐,而且翻也翻不完。
- 2)查信息的人不知道该怎么查,发信息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发。也就是说,无论传统分类和后起的搜索,作用都是有限的。因此大家觉得互联网需要一次彻底的改造,而且首先所能想到的,首先就是“自组织”,又从“信息的自组织”,到“对象的自组织”,而配套的技术策略就是blog、tag、wiki等
- 3)当然早期有很多误解,Web2.0一副革命的姿态,好像必然要革掉Web1.0的命。但冷静思考的话,分类和检索的方法,在任何时候都有它的用处。反而早期一些Web2.0斗士,过分强调“去中心化”和“用户产生内容”(UGC)的价值,而忽视了对Web1.0的继承,
- 4)在所谓的Web1.0网站积极吸收Web2.0技术和思潮,为多元竞争和业余的力量搭建平台之后,许多Web1.0时代的网站重新焕发生机,而许多抱着纯粹Web2.0哲学的网站,却没能积极吸收Web1.0的价值,黯然退场。
平板电脑:
- 深度定制可能是个误区!抛弃浏览器,直接在各家的浏览器上面建立应用商店,本来就是个误区。平台独立性,这是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HTML5(这里暂且译成”第五代网页编辑语言“)的发展,才会被更多的机构和程序员关注。(微博讨论)
社会化学习:
- 如果不倡导研究性学习(或者更恰当地说“社会化学习”),仅仅把课本换成上网本,只是塞给学生一块游戏机或者砖头。(微博讨论)
- “研究性学习”或者说“自由探索”,不等于“放羊”。但除了学习方法(怎么学)、教学方法(怎么教)的问题之外,学习内容(学什么)同样很重要。 “社会化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差异是,社会化学习强调对既有知识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认识,并强调学习者之间对这些结构体的共建。(微博讨论)
>>
中小学电脑课
混合学习:
- 这是一个师生位置、学习用具、教学用具等等新旧交替的时代,一个“混合学习”的典型场面,哈哈。(参weibo讨论)
对网瘾问题的反思:
- 为什么要避免平板成为游戏机?孩子很多时候不是在游戏中学习吗?……是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尊重儿童的喜好吧,而不是儿童学习应该符合什么所谓的教学设计吧?(微博讨论)
- 一些家长被网瘾的报道搞怕了,怕学生上网;我跟家长解释,不上学的孩子在校外瞎混,很可能误入歧途,在班里的话,同学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即使有问题也什么大问题。在网上也是一样的,把同学们组成一个网络社区,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微博讨论)
-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这是无论是政府还是课堂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引导是必要的,但引导之前,是应该严格控制学生个体获取信息的范围,还是 先保持开放?或者首先控制谁,不控制谁,控制到多大年龄阶段?在学校里控制,回家是不是也要督促家长控制?等等,恐怕会制造更多的问题。(微博讨论)
另附:
- 百度百科@小浪:这个签名比较好玩——“囧rz 电影强迫症患者+闷骚宅男+网瘾楷模”,摘自互动百科@小浪。(微博讨论)
- 梁文道:网瘾是一种瘾吗:
- 诸昳Judy:孩子到底能否从电子游戏中学习,你只要去看一次china Joy电子游戏展览就能明白//@小石_新阅读:为什么要避免平板成为游戏机?孩子很多时候不是在游戏中学习吗?(/1768480082/xtki3kGpx 微博讨论)
- @FT中文网:中国县城少年的娱乐生活#图书馆、少年宫往往人丁冷落,多数出租给英语培训班之类的社会教学企业,计划经济时代 曾有的电影院则在十几年前纷纷关闭,改成了娱乐城、游戏厅、台球城、网吧之类。娱乐方式的单调,或者更扩大来说,就是个人选择的狭窄,这是大城市和县城的最大区别 参原文 ——@小石_新阅读:什么叫“网瘾”?怎么“因势利导”?如何把网吧改造成“社区学习中心”?
- @青年志Candy: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之前我们做的中国中小城市年轻人研究。@小石_新阅读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们当时田野调查的影像和报告:)(参网址)。(/1191575751/5KD0xlwnqUi 微博讨论)
- @北大新媒体:【网瘾为什么找上中国孩子】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 15~20岁。原因:三大缺失,使网络成为替代品:1.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父亲总是在外面忙自己的事2.游戏缺失: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3.同伴的缺失:中国城市中大都是独生子女。http://t.cn/Sa8umF (微博讨论)
>>
职业教育/工读学校/职前教育
- 回复@爱宝读书:关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目前存在很多误解,尤其是把职业教育好像是看作二等公民的教育,整个社会包括许多职业教育的从业者,都可能存在这种心理。另外,我们可能首先需要的,不是为部分学生准备的“职业教育”,而是为所有学生的成长奠基的“职前教育”。(参weibo讨论)
- 建议把“职业教育”改为“工读学校”,因为家境困难,学生可以选择半工半读,也比较容易受到尊重;另外,“工读学校”和大学相比,只是半工半读和脱产读书的差别,也更容易消除目前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隐性的”等级关系。(参weibo讨论)
>>
大学改革
- 抛开了我们生活的问题和土壤,空谈所谓的人文视野、博雅教育,恐怕很多师生也“文”不起来、“雅”不起来。相反,印度的Vigyan Ashram(乡村发展教育系统)项目,强调和乡村的孩子们一块解决当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各种科学的方法,却让我感受到了自由的空气。(2011.07.28)————小石驳“通识教育”。
- 大学,是讨论“大问题”的,是让一群人可以暂时跳出日常生活的琐碎,来讨论一些平日里可能很少讨论的问题。有没有大师,倒还是其次。把大学跟大师捆绑起来,只会束缚住现代办学者的手脚。 ——小石驳“大学,大师之谓也”。
- (1)你们不想暑期办完就算完了吧?所以建议不妨搭建一个大家可以持续参与学习研讨,而永远不用毕业了要滚蛋的在线教育社区,或者说把立人大学建在“云端”。(2)所谓授课,是比较老套的概念,还是过于区分老师和学生了。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分享和讨论,只是主办方可以根据自己的主张或意愿,设定一个研习制度,比如邀请哪些人作为当期主要分享人,把他们分享的内容论坛置顶,谁还有什么想分享可以发在论坛下面自由讨论,剩余的人自由跟帖。——回应@LRC立人大学的问题:大家觉得立人大学的授课可以采取哪些别出心裁的形式?譬如在蕲河河岸边讲授(怕蚊子咬的要自备花露水)?
- 科学是无国界的,只有问题和理论的真伪之辩。任何学科的发展,也不是某个教授或学院的孤立行为,而是学科共同团体的努力。各个学科共同体通常也是以各种方式与社会建立联系,所以对相关学科有兴趣的同学,也可通过各种方式与该共同体建立联系。所谓一类二类大学,只是目前公众和教育界比较盲目的认识和做法。(2011.08.10)
- 现在大家很喜欢引用清华前校长梅贻琦的名言:“大学,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其实,这句话并没有点出大学的实质。大学未必靠几个大师转。只 要学生们有自治的意识,不要等着别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大家聚在一起读书、讨论、组织活动,这就成了个不错的大学了。(by薛涌)
>>
教育思辨
- 和名师网马随讨论这条微博:
- 1)“网络教育”的发展,既离不开各类机构对学习和办学的探索,更离不开行业资讯、相关研究和标准等的建设,这块始终就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发展环境。
- 2)许多人一讲“教育”,就是从“教”入手,而不是从“学”入手,这是最大的问题。有了“网络”以后,仍然是这种情况。好像把“教育”和“网络”两个词捏合到一块,就是“网络教育”。这几乎也是当前网络教育产业的现实写照。
- 3)在社会化书签网站diigo(头要伸出去看)开发团队的Joel眼里,他们在产品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学、伙伴间的合作学习,然后才是在专家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
- 4)台湾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中小企业崛起,对外贸易往来频繁,而公众的商业与经济知识却又极为匮乏,为了广泛地普及商业与经济知识,高希均教授走出传统大学和课堂,选择办《远见》杂志,也是非常符合当时社会实际需要的办教育的方式。
- 5)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说,一个社会在各方面的学习和成长,首先是遵循从信息/资讯、到讨论/专题、再到实践/项目、并最终形成相应的知识/方法库等,这样一个基本的发展历程,并循环往复。在我看来,这也可以作为考虑教育变革及学习型社会建设时的一条重要指南。
- 推荐某讨论组同仁关注“名师网”。某大姐回应:“在开源教育里,人人事事都是老师,我还是去名师近凡人吧。”/ 我只好回复:学习是不分开源不开源的,只有愿意不愿意把自己open,尝试吸收各个领域值得探讨的东西。另外,也并不是“人人都是老师”,至少你还没有把“名师网”及其群体看作老师,不是吗?/ 她自己笑了。(2010.08.31)
- @真爱梦想潘江雪 [新浪个人认证] :很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认为,当前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不是知识的贫乏,而是人文精神的缺失和规则意识的缺位。http://t.cn/a3ISVG 到底什么才是教育的本源,我们的教育在培养什么人呢? 教育的话题在开学第一课时候再次引起热议。——解读:把知识结构的问题,解读为“不是知识的贫乏,而是什么什么”。这种解读有变相的“知识无用论”的嫌疑。因为,人文精神和规则意识的背后,指的仍然是相关知识,和相关知识的贫乏。这是一种“表达上的误区”。(参回帖)(2011.09.04)
- 你有关注瑞典有关“学习圈”的实践吗?我观察村民的学习观念时,发现大家有两种较为普遍的倾向,要么把经验绝对化,要么把权威神圣化,而“学习圈”在强调 学习首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中,似乎比较好地化解了这两个问题。而且既不用刻意强调什么批判性思考,也不用刻意强调什么创新性思维。(2011.10.31,微博地址)
>>
教育哲学
- 小王同学去参加新东方的英语培训,你说他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另外,新东方英语培训机构办学的目的是什么?那么,所谓“教育目的”这个话题,在一个正在逐渐形成的学习型的社会里,是跟谁谈的,又想谈点什么?——小石驳“教育目的论”。
- 谁都不能代替别人思考,所以说思考本身都是独立的,之所以有人强调“独立思考”,可能还是说与大多数人的思考相比较而言。而批判性思考,更多的是强调观念的解构,是思考的一个倾向,这种思考本身可能也是只人云亦云,未必能称为“独立思考”。另外,这些词好像都不是什么严格的概念。——小石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
- 在讨论开放教育时,或许不应该忽视与“自组织”相伴的“自适应”理念:
- @思维教学随笔 指出:有专家提出,信息技术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因此需要花大力气去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事实上这个论点根本站不住脚,电话、电视的出现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咋没见国家花那么大力气加强电话、电视的教育和培训呢?
- 我的回复:我们都知道,傻瓜式、人机交互、自助系统、支持社区、互助社区、自组织、分享主义等——这些词汇和观念,始终伴随着整个IT和互联网的发展,是信息技术革命背后一条隐含的主线。作为产业发展的话,它构成了一个商品自我教育的系统。它不过分依赖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但对学校教育变革却是个支撑。
- 进而让我想到,与自组织相伴的,是自适应。
>>
教育随想
- 检验“教育学”的标准,是看对各类“教育现象”是否具有“解释力”。(2010.09.25)
- 1)教育问题的确非常复杂,需要举全社会之力来解决,但是举全社会之力来解决,就要把教育的问题归教育,政府的问题归政府,社会的问题归社会。2)教育专家和教育研究的新兵,就先不要管政府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甚至先不要管”怎么做“的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先把当前许多教育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搞清楚。(2011.08.08)
- 是不是要一定有老师,才能学习?如果不是,“教”与“学”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在讨论教育的时候,是否“教”与“学”首先需要分开来讨论,尤其是先把怎么学的问题搞清楚,再看什么情况下必须要有“教”,而且必须是职业教师的当面授课? #教与学# (2010.09.25)
- 许多人说“批判和创新”是西方教育的两个核心理念,但我的理解是,西方所谓的“批判和创新”,并不是两个孤立的概念,“批判”是和发现问题或者和辨别问题的真伪联系在一起的,而“创新”是提出新的问题或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即把讨论简化并集中在两点:“问题是什么,答案是什么”。(2010.09.19)
- “钱学森之问”,让各种陈词滥调又过了一遍电影。“自由”两个字,每个人都喜欢听,也快成了万金油。但如果说“自由”首先是一种状态,什么的“结构”才能带来这种状态?(2010.09.07)
- 有朋友的签名是:逆境是最佳的教育。——我在想的是:能走出逆境的人又有多少?另外,“逆境是最佳的教育”这句话,是想说明什么?是不是说,“以问题为导向”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2009.12.25)
>>
摘录
-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神经系统’,是一个民族传统与期望的最好表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