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Annual Report Draft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2015农民之子工作年报草稿:学习圈文化与新时期平民教育的实践与理论初探 | 返回:农民之子教育研究中心
目录 |
寻变之旅:理事长寄语
——即介绍这一年来机构团队面对挑战做出梳理和调整的过程,机构对发展的新的期望,对大家以往支持的感谢,以及介绍新的启程和对大家新的邀约等; (请卫宏考虑)
业务上的认识与转变
- 从儿童教育,到终身教育;
- 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
- 从交流学习,到分享经济;
- 从半塔实验,到青年成长;
>>
运作上的机遇与挑战
- 从工商注册,到民非注册;
- 从项目筹资,到机构筹资;
- 从项目机构,到开放平台;
- 从项目团队,到机构建设;
>>
新的起点:对机构基本理念、核心定位和宗旨的反思和梳理
- ——对现状的认识与定位的反思;
- ——平民化的教育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以青年发展,促进新时期平民教育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新的表述是,作为一个促进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机构,一方面广泛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各类教育和社会改良的实践,另一方面立足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或者说城乡矛盾的突出地带),围绕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的突出难题,集中攻关和开展综合的社会实践,并为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的交流学习创造更加直观和简便的条件。
历程与现状
- 1、农民之子(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农民之子社团是1999年由北师大一群关注三农问题和弱势群体的学生成立的青年组织,以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作为农民之子社团毕业老会员发起的社会组织成立于2006年4月份,大家希望延续学生时代的精神,一方面为更多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围绕突出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开展相关探索。
- 2、燕山学堂(自然教育探索):成立之初的两年,农民之子为了寻找一条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自我生存相结合的道路,曾经尝试过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亲子教育田园、自然教育等多种活动,其中大部分活动都失败了。只有流动儿童自然教育活动得到了公益资助并逐渐成长起来,并在密云西湾子建立了“燕山学堂”,作为开展自然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基地。
- 3、教师之家(流动儿童教育探索):2008年农民之子接手《烛光通讯》刊物以后,围绕办刊逐渐发展出来一个为打工子弟教师服务的教师志愿者群体“教师之家”。教师之家成为农民之子和一线打工子弟学校教师保持联系,及服务流动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农民之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并为农民之子进一步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索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 4、社区学习中心(社区教育探索):2009年农民之子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天通苑边上的半塔村建立了社区图书室,探索从社区文化环境改善的角度服务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学习中心”,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课外学习活动、家长和社区居民的业余学习活动,以及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交流学习的公共空间,同时也逐步开启了农民之子的社区教育探索。
- 5、青年俱乐部(青年共同生活实验);2013年农民之子在青年成长营和社区青年志愿者的基础上成立了“半塔青年俱乐部”,把新时期的青年学习和发展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来考虑。从青年各种学习圈的培育入手,大家从关注青年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知识技能和职业发展,逐渐到关注青年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塑造,以及社会实践和共同生活等。2015年新发起的青年公寓项目就是围绕青年共同生活展开的初步探索。
>>
反思与回归
- 1、半塔实验vs青年发展:农民之子这几年在开展流动儿童教育探索和扎根在半塔村开展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试验中,存在着逐渐忽视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健康发展的倾向,某种意义上,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成为了被我们需要的一方,而大家自身的发展和需要我们却很少关注。在半塔实验之外,对农民之子社团新老成员和广大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视,对我们来说将是一次必要的回归。
- 2、公益机构vs社会企业:农民之子这几年来主要依靠基金会的资助维持项目运转和人员开支,而且因为直接服务的群体似乎缺乏支付意愿,更加固化了我们机构的这种形象,离自我生存的道路似乎越来越远,严重背离了机构健康发展的初衷。在坚持机构发展宗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项目,将是机构下一阶段重点探索的一个方向。
- 3、公益服务vs参与共建:农民之子这几年来在重视服务的同时,也往往发现老师和青年等被定义为服务对象以后,机构也往往会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机构在动而大家不动,机构甚至不敢,也不知道怎么来邀请大家参与共建。怎么摆脱单纯的公益服务的形象,邀请大家来参与共建,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学习和探索的方向。
- 4、教育公平vs教育创新:农民之子这几年来在开展流动儿童教育探索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也一直在参与教育公平的呼吁,但呼吁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一种简单、抱怨,甚至对立的情绪在四处蔓延,严肃的对话和积极的探索,反而变得越来越稀缺。农民之子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发声的机构,更应该成为一个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和社会创新的机构。
- 5、思想方法vs技术产品:农民之子这几年在重视教育探索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思想、轻技术的倾向。我们往往倾向于组织各类活动和讨论,希望在活动和讨论中能有更多的收获,忽视了日常各类技术的应用和产品的体验,往往让我们可能收获更多。而且缺少了技术和产品文化,我们的实践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无法形成有效的闭环,反过来又严重制约我们的实践走向深入,甚至生存。技术化和产品化,应该成为我们接下来重视的方向。
- 6、平民教育vs社区建设:农民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非常强调“以平民化的教育实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前半句可以说是对晏阳初、梁漱溟等老乡建人提出的平民教育的继承,但后半句提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往往很容易流于空泛,难以捕捉,在平民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导致孤立地讨论教育或者说教育变成一种阳春白雪的倾向。重新确立教育为社区建设服务,应该成为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指南。
>>
新的界定:问题、场域和相关实践
- ——当前主要实践和工作介绍
基本问题和场域分析
- 基本问题和工作思路:机构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一方面要从半塔实验中跳出来,加强机构层面的基本能力建设,并与整个新时期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领域的实践形成良好的互动,另一方面又要深入到半塔实验中去,充分认识半塔实验的潜在价值,更有效地推进实验点的工作。另外,在这样看似比较矛盾的情况下,我们能否在最小变动的情况下实现机构的转型,以维持目前机构内外极为脆弱的平衡。因此,我们所能做的,仍然是首先回到机构目前的实践场域或半塔实验中,来结合实践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的变化探讨机构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安排。
- 场域分析:当我们抱着“通过平民化的教育实践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宗旨,进入到转型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城乡结合部或流动人口社区,开展教育和社区的综合实验,我们就同时至少面对着四个群体:一是打工子弟学校师生群体,二是以外来青年和打工子弟学生家长为代表的各种外来务工群体,三是半塔村原有的社区居民,四是和我们一样的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组织为主的各类实践群体。我们以往关注比较多的是前两类群体,而后两类群体我们仍缺少足够的认识。另外,不同群体面临着哪些不同的挑战,以及各群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亟待我们进一步的分析。
当我们因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逐渐深入到流动人口社区治理问题时,才逐渐意识到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只是流动人口社区治理中最表面化或最末端的一个问题。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它同时包含了我们当前城乡社区治理的许多复杂问题。除了社区教育的初步探索以外,进一步的探索可能需要做出适当区分来逐个研究,然后逐步寻找综合解决的思路。这里涉及的问题至少包含:
-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 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问题;
- 乡村建设问题;
- 城市街道和社区治理问题;
- 农转居问题;
- 新移民安置问题;
>>
实践概述和工作分布
- 机构当前工作的基本考虑:除了燕山学堂的自然教育探索和基地独立运行以外,目前农民之子的实践大致分为面向打工子弟学校、社区、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的三个服务板块。(1)面向打工子弟学校的工作主要通过《烛光通讯》和“教师之家”来开展。(2)面向社区的工作目前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延续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综合治理探索,主要通过“半塔社区学习中心”来开展,目前亲子活动、居民和青年活动目前是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并由提供了不同的空间;一块新开拓的部分是青年共同生活试验,主要基于“青年俱乐部”的实践,目前包括社区厨房、青年公寓等实践。(3)面向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目前主要以暑期“青年成长营”和日常的志愿者管理等形式来展开,这两年暑期的“社区音乐节”是青年工作的一个集中的锻炼和展示,接下来青年工作这块的日常化和系统化,将是我们要回归和集中突破的一块。
>>
板块一:打工子弟学校板块
- 打工子弟校或以往我们说的流动儿童教育的板块,是我们今年反思大于实践的一个领域。多年以来,我们在这块付出最多,但也挫折最严重的一个领域。情绪既推动了我们的实践,也左右了我们的方向和思考。我们必须停下来做深入的反思,尽管手头的工作不能停滞,脑袋需要休息和调整。我们必须坦诚面对现实和自己,并逐渐从恢复理性中寻找力量。所以,这里的工作严重错位是有的,想的和干的可能不完全是一回事。还请大家见谅。
基本认识和工作思路的调整
- 以往我们在流动儿童教育的工作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打工子弟学校上,一方面是迎合家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专家和媒体关于教育公平的呼应。但是单纯地从学校教育甚至加上家庭教育入手,能否解决问题,我们一直有个很大的问号。尤其是我们因为关注流动儿童放学后在社区里的教育问题,逐渐深入到社区教育领域以后,对问题的认识有了更多的反思。我们越来越清楚的是,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础,或者说跳出家庭和学校的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是逐步化解当前尖锐矛盾的基本途径。
- 另外,回到打工子弟学校的工作上,回到教师队伍的学风和教风建设,以及既在教育信息化和传统与现代教育的变革之间具有脚手架作用,又校内校外群体之间最具有广泛社会参与性的图书馆建设上,树立新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及师生生生等健康关系的塑造上,切实推进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办学理念变革和更加简约的学校教育模式探索,可能是跳出功利主义背景下“应试教育观”和“教育资源匮乏论”的一个更为切实可行的切入点。
- 但是综合考虑之后,图书馆建设以及流动儿童教育放学后在社区里的教育问题,我们纳入到了社区教育板块,并希望结合不同年龄层次的教育需要、终身教育以及社区发展的需要等,对社区教育综合进行考虑。打工子弟学校这个板块,我们主要集中围绕教师之家和《烛光通讯》两个现有的抓手,以及教师及儿童的校际校内活动来展开。
>>
该板块主要工作介绍
- 今年这块主要有二大类、四项工作。一类是教师工作,一是教师之家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包括团队的换届,二是《烛光通讯》转向了网络发行;另一类是儿童工作,一是儿童校际作文赛的筹办和组织,二是儿童艺术教育合作项目的实践与探索。后一类儿童工作上,我们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思路。具体工作中,主要是沿袭各类课程和活动的做法。而音体美等在课程结构中的价值,比赛评奖是否是“应试教育”及功利主义的另一种延续等教育中的基础性问题,我们还缺乏深入的讨论。儿童工作是表面上热闹,大家似乎也最想看到的,但实际上却也是我们不无纠结地,边做边学习的一个过程。儿童工作容我们再学习,也欢迎大家多指导。这里重点介绍教师工作的一点进展和思考。
- 教师之家:今年教师之家做了换届选举,组建了新的团队。但围绕新一届教师之家团队的定位和工作方向尚未取得足够的共识,不仅农民之子机构目前能提供的支持极为有限,包括机构工作人员对新的工作思路也需要一个消化的时间和过程。初步的教师教学研讨沙龙尝试,也因此没能很好地运作起来。许多工作表面上是教师之家团队的定位和工作方向的问题,根子上其实是机构在打工子弟学校工作上的定位和工作方向的问题。这里简单列举围绕教师之家定位和工作方向上碰到的一些基本问题,呈现这一实际工作问题的复杂性和尖锐性,也欢迎大家和我们共同探讨——
- “教师之家”的缘起,以及教师的主体性是怎么逐步丧失的和“教师之家”的价值又怎么认识;
- “教师之家”和教师工会有什么异同,我们是要做民间的教师工会吗,还是其他;
- “教师之家”的基本工作方式和方向问题,比如还要延续以往发声的思路吗,是否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工作;
- “教师之家”和农民之子的关系问题,比如隶属问题,以及对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反思等;
- 农民之子对“教师之家”有什么期望,我们希望支持什么样的教师团队和教师工作;
- “教师之家”如果完全独立出农民之子,农民之子对打工子弟学校的工作思路如何有效贯彻等。
- 烛光通讯:今年《烛光通讯》转向了网络发行。转向网络发行很大程度上是大家的共识,但转型的过程中即使有“教师之家”线上线下的支持,阅读量和订阅量却增长缓慢的问题,也迫使我们对以往送到手里及未能手里的报纸真正有多少人会读,以及对以往为“教师发声”和“连接随迁子女教师之间交流的平台”的定位产生了许多反思,包括这份报纸的编辑和发行一直以来带给大家的压力和思考,而网络发行在定位和编辑思路上又有什么新的可能?这里简单罗列大家讨论和思考的一些问题,也想听听大家的建议——
- 继续通过纸质发行,经费谁愿意继续支持,以及转向网络发行以后是否就没有成本了;
- 转向网络发行以后,是否要继续延续“发声”的思路;
- 我们和许多同样热衷于教育批判和呼吁的媒体什么关系,我们是否要等着别人来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 我们青年和大学生“支教”是“支持教育实现什么目标”;
- 互联网为流动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什么可能性;
- 我们是否陷入了“为了教师而教师”,以及把教师简单定义服务对象的过程中,流动儿童和家长等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服务;
- 包括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同行、资助方、公众以及研究人员等,是否更应该是我们优先服务、支持和团结的对象;
- 我们能否依托《烛光通讯》转向网络发行,搭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实践和研究的“开放平台”;
-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开放平台”的搭建需要什么样的人员、运营方式和组织架构;
- 有经费继续支持的话,我们怎么保障经费用到刀刃上。
>>
工作人员的反馈
- 今年这块的工作主要是由竹子(学名范容嘉,“竹子”是他的自然名,我们很多伙伴都有自己的自然名,希望自己能够更贴近大自然一点)负责。竹子是个阳光而又腼腆的大男孩,前两年暑期“青年成长营”的营员,大学建筑专业刚毕业两年。竹子非常朴素,和我们一块扎根流动人口社区开展工作,可以说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而来。但也会抱怨接手打工子弟学校工作的时候也没有人能好好带带他;又觉得这一年来让他收获最多的地方,是通过送报纸的机会走到许多学校去,以及和许多学校的师生直接交流和观察的过程。慢悠悠的竹子经历匆忙的一年,他在慢慢进入角色,但对打工子弟学校和自己的未来还有点迷茫。让竹子写点东西非常难,但他的只言片语又让人心里很多安慰。我摘几句吧——
- “本次比赛筹备半年之久,我们和教师之家老师们联络了将近60所打工子弟学校,前期初赛共收到40所学校的两千多份作文。经过志愿者老师们几轮评分,最后有200多名学生进入到决赛。”
- “下午趁热打铁举办了教师之家第三届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当天共参与老师30多人,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组织机构框架,并正式聘请几位积极的志愿者老师参与教师之家的组织工作,也标志着我们的活动又要多起来了。”
- “今年3月~6月,我们出版了3期烛光通讯(60~62期)。从下半年开始,鉴于烛光通讯发行较为麻烦,且报纸的滞后性已日渐显现,因此我们决定改版为微信公众号。然而改版以后又面临新的宣传与阅读量的问题,今后烛光通讯如何进行下去,我们仍需‘上下而求索’。”
>>
板块二:社区学习中心板块
- 相对打工子弟学校板块来说,农民之子进入社区工作以后,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车道。进入社区工作之初,首先是从改善流动儿童在社区的教育文化环境的角度切入,设立了一个“流动儿童图书馆”,此后从孩子的服务逐渐延伸到家长、志愿者、社区青年等。而在看似和许多社区工作没有太大区别的背后,包含了机构几年来的许多思考。简单说,机构快速经历了至少几次跨越和转变,一是有一个从儿童教育到成人教育或终身教育的延展;二是有一个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的跨越;三是有一个从流动人口到社区所有人口的跨域;四是有一个从台湾的“社区大学”到“社区学习中心”的跨越;五是目前正经历一个从社区教育到社区营造的跨越,许多新的命题仍等待着我们进一步探索。
- 与机构的快速行进相伴的是,许多工作都来不及仔细梳理。尤其是经费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给我们的团队沟通和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许多当值的工作人员甚至难以准确理解和描述我们正在经历的许多转变。加上这种快速的行进必然带来的,语言跟不上事情的变化,事情也来不及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包装,农民之子几乎没有办法和基金会、同行、媒体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更不用说及时地进行经费的申请。
- 在我编辑这份年报之际,所深感的是,农民之子的伙伴们活是没少干,却有许多倒不出来的话和辛苦。作为介入教育实践的研究梳理人员,我也深感愧疚和压力很大,实践内容的丰富一下子吃不消。有点干着急,又不能马上帮上忙的感觉。
当前的工作思路和基本认识
- 由于社区教育本身面临的挑战和流动人口社区的复杂性,我们可能要稍微展开一点来说。农民之子的社区工作也首先是建立在对这两个核心问题的认识基础上。尽管我们的落脚点,仍然首先是回到“社区学习中心”,或者我们具体的儿童空间和青年空间等上。但我们如果缺少清醒的认识,也就意味着我们随时可能迷航。
- 为什么要在社区里谈学习:总的工作思路上,社区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学习上,以“社区学习中心”为载体来持续推动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的探索,或者说学习型社区或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这是农民之子非常清楚的共识。在这一工作思路的背后,包含着一连串简单而又复杂的认识,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社区教育就是从青少年校外工作而来的;但鲜有人意识到的是,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基础;而且抛开社区教育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无异于要把我们的整个教育建立在沙漠上。二是整个社会成长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又只能通过进一步的成长来解决,而成长离不开学习;而流动人口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是更整个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一个相对集中的缩影,突出学习,对话而非对立,可能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三是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只有放回到社区里,才能够去伪存真,包括寻找问题的潜在解决办法,同时在相对可控的范围内开展试验和探索,实验上才是可控又可期待的,包括才可能和多方尽可能建立良好协作的机制。但同时我们遇到的问题至少包含几个方面:
- 社区教育仍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具体工作如何开展,还没有多少经验可循;
- 与社区教育部门也尚未建立直接的指导关系;
- 和村两委、驻村单位也尚未建立稳定的属地关系;
- 新老乡建的经验和各类城市社区的社区教育以及社区治理经验也有待进一步梳理和参考;
>>
该板块主要工作的介绍
- 农民之子在这个板块的核心工作,首先是围绕“图书室项目”和“支教项目”这两大类教育公益实践项目,进行深入的实践和分析。这是进一步回应图书室项目和支教项目怎么才能够发挥更大的教育和社会价值的基础。其次是在这两大类基础性项目和实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家长项目”和“社区青年项目”是我们进一步探索的基本命题。“家长项目”我们有机会再做单独的交流和探讨,这里潜藏着非常复杂的一些教育命题。另外,考虑“社区青年工作”的复杂性和可能性,我们作为单独的“青年共同生活板块”放在后面来处理。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支教项目”的延伸,我们也列为一个新的板块放在后面来处理。换句话说,这里我们暂且重点介绍一下图书室项目和支教项目的工作。
- 图书室项目:图书室项目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不容忽视。农民之子的半塔社区目前有三个空间,社区里的“儿童空间”、“青年空间”,以及半塔郊野公园里的“生态教育基地”,这三个空间也首先都有书架和图书室的功能。但目前相对来说,“儿童空间”的图书室功能更完整一点,我们的实践和研究也首先围绕“儿童空间”的图书室项目来进行。图书室首先在哪里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图书室项目如何回应背后的许多教育命题,这也是我们在实践和研究中的主要内容。这里简单列一些有关图书室项目的基本问题:
- 有书读:学校图书室建了以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常年都是关门;
- 有人管:有老师愿意参与管理,儿童自主管理,还是爷爷奶奶?(老人既管理又可指导)
- 保持开放;放学后呢,3点半以后呢;
- 面向所有人;包括校外儿童、家长和公众;
- 图书室与课堂关系:研究性学习与资料库建设,自学、小组学习与在老师指导下学习;
- 图书室与学科关系:人与某个领域的对话,兴趣、能力、动机,专业及其资源;
- 图书室与老师发展的关系:探究精神,第二职业?
- 图书室与学校关系:自主办学与民办教育法(开放架构),学校转型的重要枢纽;
- 图书室与社区关系:图书室项目的主体性和可持续性,新乡建和教育NGO两类图书室项目的观察,老乡建以平民教育促进社区建设;
- 图书室与网络关系:有限与无限,门户与搜索等,开放教育;
- 图书室项目与支教项目的关系:大学和中小学的关系,图书的分类和进阶等(社会化学习),等等。
- 支教项目:大学生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支教项目中,但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贬低和指责,既包括一部分教育NGO提高抬高参与门槛的做法,也包括一部分教育NGO以教师或退休支教的专业性贬低大学生支教的做法,更包括一部分教育NGO以“新支教”或“冬夏令营”的形式寻求语言或形式上的转换。但是广泛参与的“支教项目”潜在的教育和社会价值,却鲜有被认真对待。但也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与我们机构合作的几个支教社团目前的沟通还非常不够。许多支教同学还没有机会理解我们的研究和实验,我们也还没有充分了解许多支教同学参与支教的初衷和可能性。这里简单罗列我们考虑“支教项目”时的一些基本问题:
- 支教老师走了怎么办,是否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继续存在?
- 大学生的成长和中小学生的成长之间是什么关系?
- 怎么发挥短期支教的最大价值?甚至不能来项目点就不能支教吗?
- 学校社团支教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
- 支教点与支教社团之间的匹配问题;
- 支教还可以支持教育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等。
>>
工作人员的反馈
- 机构负责人王春华统筹这块的项目;
- 今年欢欢和橘子有个交接,先后负责了亲子教育的工作,
>>
板块三:青年共同生活板块
- 我们在逐渐对前期的项目整合,构建新的部门和调整我们探索的方向。除了教育实践和社区治理的综合探索以外,加强新移民青年或城市新生活的出路和探索,包括怎么把社会发展和机构的自我生存结合起来的问题。
- 青年工作逐渐独立出来,同时,在工作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我们作为青年,可能更容易和我们产生共鸣的也是社区里的许多青年,而且借助青年工作我们也逐渐感受到我们渐渐在融入到这个社区里。
- 青年工作的进一步分化,青年成长营的扩展。
- 流动人口社区治理的盲区
- 新移民和社区活力的保留,成为传统农转居治理方法的盲区;
- 城市新生活缺少清晰的理想模型;
基本工作思路
- 抛开枷锁,从青年共同生活试验(或新移民)入手“探索城乡社区新生活的基本模型”,围绕公园、运动场、美食、公寓(安居)、图书室(精神守护)等问题开展探索。
>>
当前主要项目
- 青年城市生计教育;
- 社区音乐节项目;
- 社区厨房项目;
- 青年公寓项目;
>>
机构和各项目团队的意见
- 这边的整个工作也主要是由社区学习中心项目衍生而来,并主要由王春华老师负责统筹;
- 明华、莲子在社区居民和青年志愿者的工作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
板块四:大学生社会实践板块
早期面向大学生的工作主要是“青年成长营”,而且大家坚持的主要理由是以往的工作人员多由成长营而来,具体的目的并不明确。
除了“青年成长营”有莲子等持续的参与和组织以外,目前青年工作上还没有一个稳定的团队,也是我们下一步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这块工作主要由教育研究中心在筹划。
对青年状况的基本认识
(社会化的过程严重受阻):
- 被多方期待和审视;
- 支教等现代公益概念所误导;
- 期望在互联网和全球化,在更放的视野下成长;
- 就业、实习制度等的断裂;
- 刚走入校门、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尤其是走入新的城市的茫然和无助;
>>
目前的工作和基本思路
- 暑期的青年成长营;
- 实践中问题和经验的梳理(比如培田-古村落发展经验、郝堂-新乡建经验、CAPE-青年发展经验等);
- 社团交流和志愿者管理;
- 青年和大学生志愿者项目的设计;
>>
筹备工作进展
- 前期资料收集和专业实践资源的建设:
- 教育NGO列表;
- 乡建NGO列表;
- 其他资源:
- 中央党校等党校和团委系统;
- 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系统;
- 大学社工院系(教育院系、农业院系);
- 大学生村官系统;
- 爱故乡计划;
- 乡建院和北京绿十字(全国县乡干部论坛);
- 乡土教育实践;
- 乡村图书馆论坛;
- 青基会等县级公益发展中心;
>>
新的运营:基本的假设、理论和方法问题
- ——拟调整的运营思路
- 引入前的窘况:
- 项目活动没少做,没有留下人,或者说人都是散的,抓不住,没有工作的抓手;
- 而且来来去去主要是专职人员在做,做得很累,越没有信心;
- 项目质量低,和绝大多数NGO一样,在低水徘徊的层面,不太被基金会等认可,只是见我们还算认真,一直在接济;
- 机构也没有能形成有效的积累;
- 同时也没有多少真正可以给大家输出的东西;
- 对图书室项目和支教项目的反思,核心是学生主体性或学生学习有效的支撑机制没有建立;
- 在原有的项目实践和形成的群体基础上,引入“学习圈”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探索“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学习圈思维的引入和初步探索
- “学习圈”的引入
-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对话而非对抗,是在一个发展中的矛盾复杂的社会,寻求理性的探索的力量;
- 强调学习圈,是强调学习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批判或创新,以及把经验绝对化或理论神圣化;
- 强调学习圈,是希望既学习瑞典百年学习圈的好经验尤其是精神,又继承我们互教互学、互帮互助的传统;
-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给个人学习和请人指导创造基本的条件,而非简单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 强调学习圈,是为了从相互学习到共同实践创造基本的途径;
- 强调学习圈,也是为机构对各个项目形成社群的支持和管理探索统一的机制;
- 关于“圈长”的培育:
- 有12个人,加5分;
- 至少有3个骨干(工作组),加5分;
- 有计划有发展目标,加5分;
- 有例会制度(议事规则),加5分;
- 有比较详细的年月周的课程和活动,加5分;
- 能够带领大家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加5分;
- 能够带出一个圈长(接班人计划),加5分;
>>
其他机制的梳理
- 建立相应的学习机制和几个工作小组:
- 团队学习小组:围绕机构的核心业务(流动儿童教育和社区教育)和支持工作的完善(筹款、宣传、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建立学习报告制度),来逐步探索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团队的学习机制,构建学习型团队;
- 宣传小组:从机构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和管理以及网站的管理入手,逐步把对外的宣传和筹资工作,以及对内的项目管理与团队建设统一起来,构建和完善机构的对外宣传工作体系;
- 项目管理小组:从项目立项制度、项目设计和项目知识管理入手,把项目建设逐步统一到机构的发展方向上来,并逐步从“项目制”向“产品制”过渡,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常规化;
- 筹款小组:从“项目筹款”向“机构筹款”过渡,逐步建立常规的、多元的、立体的筹款体系,以便为项目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谈到团队学习,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
- 农民之子作为一个草根公益的开拓者和创业者,团队人少、经费少,我们需要的是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和大家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同时,我们又是一群怀揣教育理想的探索者,工作中应该保有教育工作者的本色,成员之间无论出现什么问题或建议,都应该尽可能从积极的方面去理解,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把打造一支能战斗的团队作为我们团队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
>>
新的架构:组织、架构和保障问题
- ——执委会与办公室的建设问题,又实践研究和项目孵化平台的搭建问题;
- ——把原有临时性的项目和人员,纳入到常规部门或工作小组框架下来,薪酬结构也相应调整为部门津贴和项目补助两部分,然后项目提供的人员经费等由机构统一管理和划拨,要根据机构人员待遇的公平和稳定等做系统考虑。
- 几个基本举措:
- 组建教育研究中心:解决项目和研究脱节,低水平徘徊的问题;强化经验的梳理、研究的引导和对项目的设计(治理结构上);
- 强化分部门运作:解决被项目牵着走,缺乏专业成长机会的问题;为人员的稳定性和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项目运营上);
- 区分实验、实验点建设和机构工作的关系(结构层次上);
- 完善办公室职能建设:解决非专业任务过多,难以发挥所长的问题;为人员的专业能力发挥提供良好的支持(管理架构上);
- 即按照发展规划和机构平稳运营的内在要求考虑组织的架构:
- 办公室(或秘书处)在行财部(统筹行政和财务)和项目部之外,增设宣筹部(统筹宣传和筹款)和青工部(统筹人事和志愿者管理,即人力资源开发部);
- 另外,项目部下分设流动儿童教育小组(即分部门)、社区教育小组、青年发展小组,由各分部门小组来统筹现有各项目,人员首先作为常设部门的人员来考虑,然后是部门人员参与各项目运作的话,拿常设部门的部门工资和参与项目时项目补助,即从项目制到部门制。
>>
新的结构:理事会、监事会和会员制问题
执委会
教育研究中心的增设
- 在结构上为机构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
议事规则与例会制度
-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学习;
>>
机构和社团的关系
- 重新与社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 协助组织“讲座”;
- 合作开展“教育考察团”;
>>
组织的选人用人和培养人问题
- 从待人的视角来看潜在的成长方向
>>
理事会和监事会
- 理事会>>执委会(秘书处)>>
- 项目组(业务部门,区分公益和商业,以及机构与半塔实验):
- 青年发展工作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 流动儿童教育工作组(基础教育);
- 社区教育工作组(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
- 研培中心:
- 教育研究部;
- 社团合作部(青年成长营);
- 基地合作部;
- 办公室(基础支持部门):
- 人事部;
- 宣筹部;
- 项目部;
- 行财部;
>>
新的组织文化:从“农民之子”到“农家子弟”
- ——农民之子成立虽然9年了,但农民之子还是一个孱弱的小苗,在我的心目中他代表普通平民子弟心怀天下,推动社会进步的草根力量,他的成长需要大家持之以恒的奋斗和浇灌。
- ——十几年前,当我们谈到“农民”的时候,还是一种歧视,一个弱势群体的代名词,但是经过许许多多伙伴的探索和推动,包括时代的转换,今天,在我们谈到“农 民”的时候,已经开始逐渐有了一份羡慕,许多人开始羡慕农民是一群仍有田园和家园的人。尽管绝大多数农民本身的经济和日子可能还不好过,但许多人也已经开 始不再简单地盲从,盲目追求城市化,开始关注甚至参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重新反思农村是否可以就地工业化,包括政府也在修 正以往的政策,从城市化转向城镇化,并强调新农村建设等。
- ——这是一个转型的时代,一个变化非常迅速的时代,不能用停滞的眼光看问题,更不能用停滞的思维禁锢我们自己。
- ——另外,以往谈到“农民之子”,包含了一种抗争在里面,始终是盯着问题,做问题的探索,这是我们非常好的传统,是一次问题意识驱动的学习和探索历程。但今 天,我们可能要像“农家子弟”一样,多一份从容,尤其在我们整个社会经历过这十多年的教育和乡建的艰难探索之后,除了问题,我们似乎更应该开始注重经验的 交流和分析,结合我们整个社会的实践和探索,而不局限于我们自身一时的成败和探索,重新思考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 ——说得很对,在发展中需要更广阔的视野。
- ——重新与社团新老会员,与乡建和教育实践领域,以及社会各界,建立连接的一年;
- ——学习和走出去重新成为我们的文化;
- ——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习圈理论成为我们新的文化
- ——从问题的呼吁、探究、追问,到经验的挖掘、分享、链接;
- ——离开不等于分开;
- ——理事会也是我们的志愿者;
- ——如果仅有呼吁没有实践,那就没有农民之子;
-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
- ——以教育科学促进教育和社会事业;
- ——坚持公益性、学术性,而非政治性、宗教性;
>>
未知之旅:财务公开
>>
新的挑战:2016待解决的基本问题
- 民非注册;
- 机构筹资;
- 团队建设;
- 换句话说,机构目前主要由青年计划、半塔实验和运营服务中心三大板块构成。
- 初步考虑,青年计划的目标是3年内能够为20所高校提供社会实践支持服务;半塔实验是3年内实现教育和社区的综合治理以及实验点的自力更生;运营服务中心是3年内实现能够为20个项目提供孵化支持的能力;
- 机构暂时保留流动儿童教育部门的工作,但重心将调整为“青少年的社区教育”;
>>
新的邀约:合作伙伴与致谢
待整理。
>>
多余的素材
发展历程
——把机构的发展和学校时期的呼吁联系起来考虑;
- 三个阶段:从三农问题呼吁——到乡建实验(密云)——到城乡结合部的教育和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社会转型的窗口);
- 两大挑战:流动儿童教育的探索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的探索;
- 新的探索:流动儿童教育项目(分支:燕山学堂在密云的自然教育探索)——社区教育项目——青年俱乐部和青年发展项目——社区青年公寓等;
- 作为一个出身学生社团且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教育工作团队,我们经常在乡建经验与教育问题之间对话,也经常看到我们学校社团的同学和许多青年对这些年的探索缺乏基本了解,在批判与创新之间来回撕扯,感觉这些年的工作缺少深入的总结,也缺少与青年学子之间深入的对话;
- 在对教育公平和学校教育的反思上,我们看到,要开全所有课程,且教师要求相关专业资质,这种教育模式本身成本高昂,本身不可持续,是所谓农村教育普遍落后的根源;
- 对流动、留守与家庭教育问题的反思: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础;
- 解决教育和社会脱节的问题:到回到社区;回到我们自身,回到服务学习以及社区经济。
- 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做了初步的反思;
- 对社区教育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
- 对社区创业问题作了初步的尝试;
- 对青年成长问题做了初步的梳理。
>>
困境与挑战
——我们不需要回避,也无法回避,而且回避只能证明我们的懦弱。我们的困境既是许多“老NGO”(未老先衰)的典型困境,也是一个充满热情却没有经验也没 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青年学生发起成立的NGO这些年来艰难探索的真实写照,包括也是许多关注城乡结合部教育和社会问题综合治理的NGO的真实写照。
- 主要来自基金会,而且是境外基金(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和方向单一);
- 工商注册,没有拿到民非注册(机构身份又不明确,机构生存和人员的发展空间不明朗);
- 以申请项目资助为主,项目断档导致人员收入不稳定,然后又不得不在多个项目之间兼职,干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人员压力大(人员流动性大);
- 人员的不稳定也导致,项目的执行和稳定性也受到很大的挑战,项目质量不高(项目质量不高和难以规范);
- 同时为了生存和被各种问题纠缠,陷入为了项目而项目,陷入摊大饼的泥潭,人员的方向感丧失,机构的凝聚力下降(机构碎片化);
>>
发展规划
——即重新考虑我们的定位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 办一所开放式的社区教育学院(又“培田学院”),培养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工作队伍,并解决目前传统教育学院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脱节的问题(一个目标);
- 逐步确立以社区教育促进流动儿童教育发展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的方向,并巩固和开展好半塔实验点的工作(当前主要任务);
>>
结构调整
——即按照发展规划和机构平稳运营的内在要求考虑组织的架构:
- 理事会下,增设教育研究中心(先解决结构性问题,类似于洋泾社区基金会的“专业委员会”);
- 办公室(或秘书处)在行财部(统筹行政和财务)和项目部之外,增设宣筹部(统筹宣传和筹款)和青工部(统筹人事和志愿者管理,即人力资源开发部);
- 另外,项目部下分设流动儿童教育小组(即分部门)、社区教育小组、青年发展小组,由各分部门小组来统筹现有各项目,人员首先作为常设部门的人员来考虑,然后是部门人员参与各项目运作的话,拿常设部门的部门工资和参与项目时项目补助,即从项目制到部门制。
>>
各项目介绍
- 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反思
-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性质问题;
- 教育公平vs教育创新;
- 政策倡导vs研究实践(媒体参与及治理的困境);
- 学校教育vs社区教育;
- 儿童教育vs家长教育(家长社区);
- 家长的需要是无法填补的沟壑(家长是发展主义的奴隶)vs专家学者是平权主义的奴隶;
- 打工子弟学校板块的工作:
- 一是稳定和提高民办教育供给和教师队伍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
- 二是简化教学和办学的思路,逐步探索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和“流动作为新常态”下的,更加简洁明了的教育模式;
- 三是从公平到创新(或者从维权到建设)是我们必须确立的基本工作思路,如何转变基金会的认识,和我们共同参与流动儿童教育的创新和探索,是这个板块要尽快考虑的工作。
- 这个板块是目前遇到困难最大的板块,一边是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家长,一边是政治色彩泛滥的专家言论和媒体报道,一边是深受“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困扰的 教育部门和政府,一边是挣扎其间上下求索的民办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队伍,以及同样纠结的许多教育及社会组织同行,但最大的困难不是来自于外界的困难,而是我 们对这块工作的认识,包括怎么排出各种话语的干扰,
各项目需求
财务公开
报道与反馈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