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mily Education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在2010年12月14日 (二) 10:52由Xiansf (讨论 | 贡献)所做的修订版本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基本问题与建议


>>


来自家长的问题

——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你们最关注哪些问题?


>>

学者视角

陈志武从金融学的视角解构儒家“孝道”体系:

陈志武认为金融,就是跨时空的交易。

他说,家庭、教会、金融市场,都能提供人际间跨时间利益交换,这几种交易安排之间也的确有极强的替代性,但是,它们的利弊差异极大。

比如,在儒家“孝道”体系下,人更多是作为投资、保险、信贷交易的载体存在,人首先是经济工具,而任性价值、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被牺牲太多。一个人可以“不孝”而被处死,等于说人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金融交易的载体,就是他的金融工具作用,就是体现“养子防老”,不承认超越金融交易载体的人权。

相比之下,由非人格化的金融市场代替儒家“孝道”体系之后,压在家庭、家族之上的经济交易功能会逐步从家庭、家族玻璃,信贷、保险、投资功能都可以由金融市场去带,这就是为什么我说,金融市场正在把中国家庭从利益交换中解放出来,让家庭的功能重点定义在情感交流、精神世界上,家应该是情感的天地,是精神上的安身立命,而不是利益交换场。

金融市场就是这样让中国文化走出儒家的刚性体系。从这个意义上,“五四”运动主张的“打倒孔家店”、解放个人,还必须有家庭之外金融市场的发达,否则,“孔家店”还无法被打到。

摘自:《金融的逻辑》,http://sinaurl.cn/GtNXb


>>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