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传统社区里教育是怎么实现的
卫宏提了一个问题说,能不能做一个“教育社区”?我不知道他提出这个想法是否和他比较熟悉华德福教育的家长社区有关,随后他还发了一篇文章:“教育社区:一个学校教育与大众生活的融通模型思考”(作者:唐松林、刘静;知网链接)。
之前,我一直考虑开放教育的基本架构,但具体落实到普通社区里是怎么实现的,还没有认真考虑过。另外,我对中国传统教育也非常好奇,我感觉我们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大于认识,尤其是并没有充分认识传统教育的基本架构,包括我自己也没有进一步追问(之前我对“四书”的一些解读:“四书”谈的是系统思考),其中,教育的各项基本任务落实到普通社区里怎么实现的,也是一个基本视角。
现在首先梳理一下中国传统教育的话,我的大致印象是——
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家庭教育(生活),
以礼乐文化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伦理),
以书院制度为基础的学校教育(人文),
以师徒传承为基础的专业教育(科技),
可能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架构?
或者说——
生活教育在家庭里就完成了,
伦理教育在社区里就完成了,
人文教育需要学校制度来支撑,
专业教育通过师徒传承来完成。
这里在概念上可能有些混乱,尤其是“社区教育”的使用可能不够准确。准确地说,我想说的是,在传统社区里,一个人(无论儿童或成人,和年龄无关,或者说终身教育)的教育是怎么实现的?
传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不出社区的,或者说,社区里就可以提供一个人比较完整的教育。比如,孩子在家里接受生活教育,在村子里甚至所在的村民小组里就可以完成伦理教育,在私塾或村小就可以完成人文教育,村子里、村民小组里,甚至不出左邻右舍就可以接受专业教育等。
在这样一种基本架构中,伦理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以往政府介入比较多的,而且介入的方式不同;伦理教育主要是通过礼乐制度,或者说树立榜样的方式来实现的;人文教育也主要是通过科举制度(评价制度)和“四书五经”(课程制度)的方式来实现的;而生活教育主要交给家庭和专业教育完全交给了民间去实现,政府基本上不介入。
整个教育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开放的、扁平化的架构。政府在资源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以极低的成本,就做了它必须做的事情(伦理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个人发展、家庭传承、社区和谐、社会发展、国家统一的基础),包括整个社会的教育也是在极低的成本下运转的。社区的具体怎么来做教育,政府基本上是不需要直接不干预的。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民间在教育问题上实现了一种比较良性的关系。
为什么要讨论这一模型或架构呢?表面上好像是今天的教育问题是“应试教育”、“教育公平”等等,实际上仍可能是,有了互联网以后,怎么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基本的教育,无论是对政府,社区,还是社会来说。
修正(2015年06月15日补充):
我意识到,我们把人文教育(基础教育)提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前,即每个人在接受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前,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和基础教育,这种看法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我隐约感觉,在某种意义上,社区里以礼乐文化为基础的伦理教育,也部分地提供了基本的人文教育。所以,我大胆地猜测,在接受职业教育之前必须接受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不是必须的。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问题,目前的基础教育似乎缺少一个主轴。早期农村里的孩子没有去学堂,而是跟着村里的木匠瓦匠师傅去做学徒,我们怎么理解这种现象?他们是否因为没有接受学堂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人文教育,而对社会缺乏基本的认知,不够通情达理呢?显然不是。我们看到,他们一开始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主轴,即他一开始就围绕就业来进行学习,哪怕只是假定将来从事什么,但这样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在实践和知识的有效互动中,他既掌握了必要的生存技能,不必再过分为生存担忧,同时,又透过职业发展、行业发展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也同样可以形成对社会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达到人文教育或通识的目的(全息现象)。所以,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可能并不是职业教育的必要前提。
因此,我想之前对教育在社区里如何实现的基本模型做一些修订,它们之间的先后关系调整为:
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家庭教育(生活),
以礼乐文化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伦理),
以师徒传承为基础的专业教育(科技),
以书院制度为基础的学校教育(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