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转给孤军奋战的友人

昨晚王刚谈到了“英子”,一个曾经在NGOcn上发帖的女孩,和农业大学毕业后和男友波回到波的农村老家,一块包田种地开生资店,却屡遭挫折的故事。之后他转来以往收藏的“英子”的日志,读来既很有想法,又很善解人意,却也极为心酸。

这儿有两个帖子,转给“英子”和其他孤军奋战得有人,也放到一块儿讨论:

1、支教怎么摆脱“单打独斗”

2、你们在塑造着我心目中的“乡村名校”

原帖内容:

1、支教怎么摆脱“单打独斗”?

(2007-8-30)

半夜醒来睡不着,浏览FT中文网博客,看到一个记录民间公益领域的凡人和轶事的博客——“第三视野”,作者王叙。里面有篇《关于支教话题之一:为什么有人反对(兼答两位志愿者的疑问)》,谈到了支教人员碰到的两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其中一个是:

“深圳的白领小婧,她准备暑假前辞职赴西部支教。当她联系到西部的NPO以后,对方负责 人深沉地告诉她:支教弊大于利。(是的,我没写错,弊>利)她为此深感不解。”

作者的分析是:

“跟深圳小婧说支教‘弊大于利’的NPO人士,是从项目评估的角度发言。比如就目标而言, 支教行为的目标非常模糊。如果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标,短期支教很难有明显作用,反倒打乱了学校原有的教学秩序;如果以带给学生理念为目标,在多半是单打独 斗的情况下,谁来保证志愿者所传达的理念是合适的?从实际成效而言,支教者大多是蜻蜓点水,缺乏对当地的了解,难以产生可持续的影响……”

我想强调的问题是:

谈到"单打独斗的情况下,谁来保证志愿者所传达的理念是合适的?"

——怎么才能不“单打独斗”?

这块应该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也是教育援助中很少深入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必须来反思,是不是可以说,我们一直缺乏一个符合乡村教育特征的教育支持系统?

举一个例子,在各种乡村教育援助中,大家做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捐书了,但关注最多的可能是师资问题和长期支教,好像觉得离开了教师,再多的努力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书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发挥出来。

欢迎大家针对这个问题发表看法。


2、你们在塑造着我心目中的“乡村名校”!(2009-7-10)

推荐甘肃张掖星光小学,支教老师睿若水的两篇图片故事:

执教反思

支教感悟(一);

给睿老师的回复:

读到这样的支教感悟和反思,真是既酸楚又欣慰。

去年我在山东“三支一扶”的一个QQ群组里,听到的不少怨言,甚至自暴自弃。

PLP爱心传递工程的工作中,有人把寻找长期支教老师做为一项重要工作,但我心里很矛盾。

我不是不知道教育工作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等本身对长期性、稳定性等的需要。

只是在北师大“农民之子”的时候,我就感觉到,在没有一个持续跟进和支持的教师工作的辅助社区支持下,让一些大学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就投入到 乡村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中去,能在那些学校环境下勉强“生存”下来的大学生已经寥寥无几,更不用说个别留下来的学生作为一代青年要给学校带来多大新的变化。 这样的环境下,新教师的热情往往迅速被磨损了,似乎也逼迫他们回到了现实,承认现实的变化总是在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之后才会产生的。

这也促使我一方面反省“教育支持系统”或“教师互助社区”的意义,一方面挖掘“短期支教”甚至支教之外的“自助式学习系统”——“乡村图书室”的价值。

我很高兴的是,你们学校的团队就是一个很好的微型教师互助社区,老玉米校长、李明山老师等更是善于在更大的范围内,营造一个教师社区,并为年轻教师开拓视野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真是一个非常难得团队。

这是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里的几段话:

也许,相比打造国际理念的学生的雄心,进入国际学校的最大的好处要平凡的多。

“国际名校指南”的普莱勒女士称,运作良好的国际学校“对于帮助来来去去的学生非常在行。” 据专家估计,学生平均在他们那里只待3年——尽管有时事实证明,对所有在外国城市中的外籍家庭的父母而言,好的国际学校有相当的吸引力,因此父母会继续选择国际学校。

普莱勒女士补充说: “平时,教师、管理人员,甚至是餐厅的工作人员,都会照看新来的和仍不合群的孩子。”这可能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摘自 戴维•特纳(David Turner)的《国际学校对孩子好吗?》一文,FTChinese.com 2009-06-09

在你们身上,我也似乎看到了,学校里每个工作人员都会照顾新来的和仍不合群的孩子。你们也在不断塑造着我们心目中的名校!

另外,我想推荐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女士的这本书——《举全村之力》,希拉里女士最基本的含义是,举全村之力,养育孩子。当我看到你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描述时,我深切的感受到,必须积极地调动家长和当地各种志愿力量,参与到幼儿的成长和教育中来。

最后,顺祝你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分享&收藏

One Comment

  • mao ju

    这是个问题

    我感觉不管是在乡村和大城市,孩子好像都被训练得很听说,
    连幼儿园的孩子都是,他们都认为只要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

    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2,3岁的时候涂鸦非常好!后来,5岁,去了幼儿园,老师只要他们照着画,画画一定要背景。
    我跟这个孩子说什么都没有用,她认为幼儿园的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

    那老师的素质,教育理念是需要 改进。他们影响了学生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