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2.0之一:“专业演员”和“票友”的关系
朋友翻来 Danny 06年翻译的一篇文章“亲爱的孩子,你不用去上大学”,我也读了读。文章介绍了美国一位教育博客(edublogger)Will Richardson 写给自己孩子的文章。用 Danny 的话说,“Will 这篇blog以父亲的身份,写给了两个孩子Tess和Tucker,他希望孩子们将来能走一条非高等教育的成长之路。”
请允许我把 Danny 贴出来的部分译稿转贴过来:
-
“我将竭尽全力去帮助你们发现自己的热情是什么,帮助你们作出决定,使你们能够从自己有热情的事情中学习到尽可能多的东西。我将帮助你们制订计划,去获取你热爱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个计划会包含许多的活动和各种环境,一点儿不象传统的大学经历,同时,花费也会更少。有些计划需要进教室学习,有些计划需要参加培训或者资格认证课程。其他计划包括在线视频游戏、虚拟社区,以及围绕兴趣建立的非正式网络等等,所有这些都将使你们更加接近专业技能。
“通过这个过程,我将支持你们创建自己的学习组合,以及学习的成果,时机成熟时,你可以与你未来的雇主或者合作者分享,以启动你的事业。事实上,很可能你将会发现,他们就是你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代替挂在墙上那张说明你是一名专业人士纸 片的,是一系列的作品和经历、反馈和对话,它们展示出你的专业能力、展示出你所了解的,并且非常透明。这些都包含进了一个工作或者是学习者的网络中,你会不时回到其中,它伴随着你的成长一起发展,将帮助你把握住你最重要的学习。
“我要提醒你们的是,在我自己的经验中,所有我花费时间坐在大学教室里‘学习’来的东西,与我出于简单的原因(我正与那些即便不是更热情但也和我一样渴望‘了解’的人们一起学习)自己去学来的大不相同。这正是我想给予你们的,去和人们连接,和与你们的热情类似的环境连接,我希望你们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不要独自一人去学。你们要自由地创造自己的课程,找到自己的老师,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评估。在老师的引导下,作出决定哪些相关的需要学习、哪些不用学习,不再用其他人来为你们作出决定。每天结束时,你回头看,会发现绝大多数努力花得值,而不是在浪费时间。”
有不少人为这种观点呐喊。我的周围当然更是。我只想转一点不同的声音。这是“哈哈姐”的声音——
-
首先申明我没研究过教育。
但我认为,任何事物包括教育形式,不可能是极端的。
现代的教育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只是想说,接受基础教育还是要有的。至于个性化,这个词已经确定了她本身就不是普世化的。
楼上学生曾很不喜欢学习数学之类,所以她也不可能喜欢学习金融学。因为学好这门功课,本身就需要有好的数学功底……同理,在我工作中,我就很喜欢这类的课程。因此说明,未必是课程的错误,而是课程该给什么样的学生来学,该用什么养的方式学……
我做一点补充,也算和朋友商榷:
我赞同哈哈姐的观点。
许多人讨论今天的自由时,往往忽略了今天的自由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参照系之上的。
试想:假如没有地图作参照,会有多少自助游吗?
这儿的问题,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是如何处理个人发展和现实约束的问题,要看到现实的多种可能性,和可能的路径;从组织的角度来说,是如何平衡“专业演员”和 “票友”的关系问题,怎么既让“票友”既做观众,又让“票友”有可能参与进来,共同奉献一场“专业演出”,建立一种良性的演出生态系统。
不同的只是,既有从“专业机构”玩成的“票友”,也有从“票友”玩成的“专业机构”。
另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