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家庭教育’ Category
浅谈家庭教育话题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变化
二月 17th, 2019 by 小石
主要是和丫丫妈妈、弟弟以及高海燕老师等交流时提到的几点看法,简单记录在这儿: 话题一(和丫丫妈妈等在半塔社区家长学习圈里谈到) 孝顺的话题是个非常大的误解,孝顺说的是上行下效,是我们孝敬父母,孩子自然会效仿我们。这是对我们的要求,不是对孩子的要求。是如何严格要求我们自己,不是拿着大棒来恐吓孩子。包括感恩等也是,这里存在普遍的误解。否则只是成人变着法子教训孩子而已。 我是觉得需要寻找更准去的语言来描述三代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不能老是再绕这种弯弯话了,教育学需要科学的语言和方式来描述我们面对的很多。 包括大家让孩子见了志愿者老师等主动问好,说些感恩的话。我们过去的教育的确有这么要求,但我相这不是孔门儒学的要求,是后世的曲解,包括对“礼”的曲解。 孩子其实不要这样,我们成人之间学着彼此尊重就可以,不要过早给孩子过多的条条框框。相信孩子,他们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回报这个社会。 话题二(和石泳初步谈到) 反思目前的家庭教育,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近年来受西方的亲子教育影响比较大,包括把隔代教育贬低得很厉害。而我们传统的逻辑是,注意人都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然后是互赖,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其中从依赖怎么走向独立是比较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怎么从独立走向互赖,上敬老,老爱小,形成了一个闭关,这也是我们传统的家庭和社区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孝道,或者说为什么要孝敬老人的道理。 华德福老师说的似乎更直接,孩子的教育应该首先是家长的自我教育。但谈自我教育的时候,自我教育的核心又是什么,如果不放到三代人的关系里来认识,所指就可能是模糊的。 话题三(和高海燕老师进一步探讨到) 讨论家庭教育,我觉得要关注这个话题是什么时候开始热起来的? 就是这个话题它的教育和社会背景,在教育领域乃至社会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的情况下,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开始热起来了。 ……那是因为学校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放弃了理想价值观的教育以后,孩子理想价值观的引导就只能依靠家庭,依靠个别经验来建立了,这个过程中,问题很多。 ……另外,在交给家庭,依靠个别经验来引导的过程中,又引入了西方家庭教育的重视亲子的观念,进一步贬低了中国传统上基于对孩子、家长和老人关系的认知建立起来的一套观念,带来了大面积的混乱。 当然这个过程中,不能说没有好的东西,但是值得反思的地方可能更多,需要更加系统地来看。 后注(一点揣测和近期的实践): 不知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由对家教或孝道传统的误解产生的反对,新的理想价值观教育未能确立乃至一度放逐,打开吸收的过程又食洋不化,包括再看传统又新一轮东施效颦的问题?暂记一下。 近期的实践是在从小家族(五六十口人的小户族)公约入手,推动家庭文化及家风建设,从小家族在当前城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老问题、新问题以及新老乡建的经验教训等入手,摸索“新礼俗”,以不教行教。有机会再详述。 欢迎探讨。
Posted in 乡村建设, 家庭教育, 开放教育 | Comments (2)
[札记]家庭教育:从与子女的关系,还是与父母的关系入手?
七月 8th, 2015 by 小石
谈到家庭教育,我们现在谈得比较多的都是“亲子关系”,但我感觉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先略微记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吧,有机会再系统梳理。 1、父母敬老,老人照顾孩子,孩子尊敬父母,这是一个自然的秩序和闭环。而且通常要处理的不是亲子关系,而是父母与老人的关系,即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看到,从依赖、走向独立、走向互赖,这样一个完整的、共赢的,人生、家庭和社会系统的内在的基本关系是如何处理的。理解了这一点,可能就既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国传统的教育和社会治理体系首先强调孝道(即为什么要孝敬老人的道理),也能明白当前我们简单挪移西式家庭教育的话语和实践潜在的问题。 2、回想我所受的家庭教育里,我老爸对我的影响,可能最大的影响,不是他怎么对待我们俩兄弟,而是他平时放学回来,总是会先看了我爷爷奶奶,才回家吃饭。出趟远门,从外面回来的话,那就更是要先看我爷爷奶奶。而且不仅我爸是这样,我的伯父叔叔们也都是这样。因为我爸和我伯父叔叔他们对我爷爷奶奶的“敬”,我也对他们多了一份“敬”。另外,我也能感受到他们和爷爷奶奶对我们晚辈的“爱”。在这种“敬”与“爱”之间,我感受到的是追求一种内在的平衡,并自然习得的是一种比较“郑重”的人生态度。 另推荐: 吴飞:没有传统丧礼,中国文化就彻底没了希望 摘:无论中西,所有宗教的核心概念就是“敬”。在西方,他们是对上帝——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持有敬意;在中国,儒家虽不能说是宗教,但是对于“敬”也非常强调。敬的基础则是爱。中国传统伦理中重要的两个字:爱、敬。“爱”又称为“亲亲”,“敬”称为“尊尊”。爱是敬的基础,敬是爱的表现和保证。如果没有一种敬,没有一种非常严肃认真的“敬”的话,爱是得不到保证的。而现代中国的问题就在过于强调爱而不强调敬,导致爱无法得到保证了。
Posted in 乡村建设, 家庭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毕业季,让我们和家人重新学习彼此相处
六月 13th, 2012 by 小石
有同学大学毕业,因一时没有找到工作,家里一直在催促,压力很大,尤其是他来自农村。我感觉这些同学和家长非常需要彼此的理解。这里推荐陈映芳老师关于小津安二郎先生的《东京物语》的一篇影评:都市的故事——诉说家庭裂变之痛,http://t.cn/zO3Z6gJ,让我们和家人重新学习彼此相处。
Posted in 家庭教育,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信仰缺失:是没有信仰,还是不知道信什么?
五月 16th, 2011 by 小石
从@TEDxFSS 看到一条微博: 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可悲的信仰缺失时代,但是人是有理想的。你爱一个专业的就成为你的理想和信仰。我的一切从是从泥巴开始的,从小就喜欢玩泥巴。一旦知道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坚持走下去总会有很好的回报 -#TEDxFSS#演讲者 海晨 我的回复: 看到“信仰”这个词,昨天从@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 的网站上,看到北大社会学系的方文教授去年一个讲座的ppt:《公民认同建构中的宗教资源》(http://t.cn/hecLCd),方文老师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观察和思考。可能会有人感兴趣。 看完方文老师的讲座,我意识到,“信仰缺失”这个词可能有问题,我们可能不是“缺失”,而是现在各种信仰比较多,有时候好像各不相干,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有时候又却都想讨论一个问题,却相互冲突,加上以往我们对信仰的认识可能存在偏差,要理出个头绪,或让信仰之间能够融合有点困难。 @何源 概括了上面的说法:不是没信仰,而是不知道信什么。另外,海晨在玩泥巴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认为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让我联想到方文老师提到宗教的世俗化、私人化。只是关于“信仰”,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学术意义上,似乎包含的内容都要更加宽泛。
Tags: 信仰, 社会理想
Posted in 家庭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赫胥黎给“经典诵读”提供的理由
三月 14th, 2011 by 小石
我在想,许多人之所以追捧“经典诵读”,可能是其中至少同时包含了:1)古文字和古文化,2)美感(精炼、律动),3)系统思考(重综合、整体感),4)道德(正心正意、所谓人格教育)等。 但是,2)、3)、4)是否只有从1)中才能获得,为了传递2)、3)、4)的精髓必须从1)入手,还是说因为现行中小学语文里的古文单元不好啃,所以要另外加强? 作为进化论斗士、“魔鬼的门徒”、注重科学教育的赫胥黎,在讨论小学教育改革时,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圣经》,他给自己的理由是,《圣经》已然变成了不列颠的民族史诗。或许这一点,也可以作为许多人坚持“经典诵读”的解释。(参高峰枫:赫胥黎与《圣经》)
Tags: 教育批判, 经典诵读
Posted in 家庭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知识和想象力是什么关系?
一月 15th, 2011 by 小石
小陶子不知道从哪儿抄来杨东平老师一句话: “儿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和滋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可惜的是,我们很多的早期教育恰恰是急功近利地以培养“小大人”为目标,以磨灭、摧毁孩子的童心和创造力为能事的。” 我回复她: 庄秀丽博士家的儿子都都,两岁多就很喜欢恐龙,喜欢看各种有恐龙的视频、翻各种有恐龙的书。六七岁时,我们听都都给我们讲恐龙和古生代,或看他写的科幻故事,驰骋的想象力和其中包含知识的丰富让我们吃惊。所以我很好奇:知识和想象力是什么关系? 你觉得呢? 补充: 有老师引述杨老师这段话,并在后面加强了一句,“非常认同这一观点!” 我的回复是: 这句话很动听,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同。但我觉得这是个臭鸡蛋,所以挑了个缝,举了一个儿童成长的实例,提这个问题。实例中保护和滋养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方式,是不断提供孩子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并很自然地具有了培养“小大人”的倾向。请问这是在“磨灭、摧毁孩子的童心和创造力”吗? (我实在不知道,踩着“知识和技能”的肩膀上去,下来的时候又该怎么办,怎么面对“知识和技能”?)
Tags: 儿童教育, 想象力, 杨东平
Posted in 家庭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莫名其妙的“工作态度”
一月 11th, 2011 by 小石
胡建波老师文章写得不错,但看到他这句话,我不大认同: 一个大学毕业生进入组织中,最重要的是工作态度;其次是学习特定工作的技能;还有就是观察、体会人际关系,为将来的进步做准备。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http://sinaurl.cn/hBZVf。 我也看到不少人喜欢谈论“工作态度”等这类抽象的词,所以忍不住试问: 1)假如你是处理乐清钱村长案的一名公务员,你认为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工作态度”? 2)所谓“工作态度”的背后,是否既包含了工作性质的约束,又包含个人对历史及社会的认知和人生价值的判断等?如果是这样,怎么给大学生讲“工作态度”? 3)所以有时候我想知道,大家是想谈盲目的工作态度,还是理性的工作态度? >> 补充: 某友提出: 一个“有经验的人”进入组织中,最重要的是“尊重”态度。 一个“之前做不同工作的人”进入组织中,最重要的是“学习”态度。 态度的状态主要分为积极和消极2种,积极的态度不一定能够让你得到所有,但消极的态度却可以让你失去很多。 小石回复: 1)一个“有经验的人”,看到有问题提出来,算是“尊重”的态度吗? 2)一个“之前做不同工作的人”,是否可以带着质疑的眼光来“学习”? 3)质疑、提问和批判,算消极,还是积极?
Tags: 大学生就业, 态度, 职业规划
Posted in 家庭教育,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旧闻]30集电视报告文学——《新教育风暴》
十月 17th, 2010 by 小石
或许许多人关注教育、甚至从事教育,却还没有看过—— 05年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的30集报告文学——《新教育风暴》 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与传统教育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新教育的来临是一场风暴?系列片《新教育风暴》用电视与报告文学结合的方式,用生动的事例和精彩的叙述,将带领观众一起去思考和探寻问题的答案。 央视上可在线收看: 第一集:《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什么》 30集的发端,站在21世纪的视角,回溯历史,思考现实,透析差距,展望未来,提出“为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从现在起改革教育观念、教育手段”。 第二集:《新西兰的阳光》 从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国内外的不同成长经历,看待中外教育观念的差异。 第三集:自信心比知识更重要 从个案出发,分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意义,同时分析应试教育的模式对孩子自信心的伤害。 第四集:正螺旋与负螺旋 从上一集关于“自信心”的分析引深,进一步探讨获得自信心的正螺旋状态,和失去自信心的负螺旋状态给孩子成长造成的不同影响。 第五集:初三的压力比高三更大 具体关注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在传统教育思维的左右下,我们的孩子面临的巨大压力。 第六集:就愿与陌生人说话 从上一集引深,进一步关注孩子隐秘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内心的呼声。 第七集: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 从前几集的分析探讨中,进一步验证“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教育”这一命题。 第八集:探究的世界 讲述北京京源学校教师王能智在80年代初开展的“研究型课程”的实践。 第九集:父亲的孔雀石 展现王能智与自己女儿的教育经验,而这些实践与他在教学一线的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第十集:孩子的心都是向上的 讲述王能智的“研究型课程”给学生的学习产生的巨大源动力。 第十一集:大洋彼岸的教育 回顾和总揽欧美国家在知识经济到来前后,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发生的巨大变化。 第十二集:变教师为导师 从国外回到国内,从世界性的教育变革,对比看待王能智的“研究型教学”的深层功能。 第十三集:浙江,孤军挺进 在王能智开展他的课程改革实践时,浙江省针对学生的课本和课程设置也在进行大胆深入的变革。 第十四集:不可推卸的天职 浙江教改由于受到各种观念的束缚,一度出现阻隔。最初的先行者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后继者依旧契而不舍地坚持走下去。 第十五集:坚持与妥协想结合 浙江的教改最终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 第十六集:谁抽走了这个阶梯 把目光从浙江牵回北京,关注王能智的“研究型教学”在深入开展多年后的成果,同时通过其弟子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进一步看待传统教育与新式教学的差异。 第十七集:把课堂还给学生 展现多姿多彩的“研究型课程”给学生们的学习和身心带来的巨大鼓舞。 第十八集:谁在主宰学生的命运 通过多年的研究型教学的开展,教育的改革者们摸索出一整套经验,然而当高考当头时,他们轰轰烈烈开展的素质教育,还是要让位给高考这个瓶颈——从而提出在“课程改革、师资改革之后的教改第三大命题——评价体系改革”。 第十九集:大转型时期的世界教育 从欧美、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所进行的教育变革,进一步验证,开发学生的主体性,并沿这个思路变革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由之路。 第二十集:国家启动课程改革 具体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教育行政部门所进行的改革。 第二十一集:为亿万学生呕心沥血 介绍为在全国推广综合课而进行的大规模的教材编写的过程。 第二十二集:实验区开了锅 介绍在国家推动课程改革之后,发达的深圳和相对封闭的山西两个实验区的所引起的波动。 第二十三集:未知也美妙 深圳实验区开展了综合课后,学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动力。 第二十四集:不要被经验捆住 山西曲沃县的综合课实践产生的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第二十五集:生存的挑战 在当前形式下,对如今的孩子、未来国家的栋梁的心理成长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呼唤变革教育。 第二十六集:扩大再扩大学生的眼界 [...]
Tags: 新教改
Posted in 家庭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旧文]“家庭教育”背后的问题
十一月 27th, 2009 by 小石
这儿有一篇应该引起重视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乡村教师,描述了一次“令人尴尬的家长会”,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我把这篇短文全文转到这儿: 本周三下午,我们学校组织了全校的家长会。我教的班级有36人,家长到了12名,才三分之一啊。这其中也许有班主任工作的失误之处,但更多的问题是,农村家长作为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一员,很不尽力啊! 在家长会上,我坦然向家长进言,如果家长们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将来,光靠我们老师,绝不会成功。说得通俗点,家长们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将来,我们老师更不想管。 前几天,我还生气地体罚了一名淘气的学生。这位学生的家长,经我再次邀请,都未能与之见面。现在想来,管他干吗! 这篇文章反应的问题非常突出。 恐怕尴尬的并不只是这位老师,许多乡村老师和他一样,可能都面临这种尴尬。 “家庭教育”作为一个问题这几年普遍受到关注,表面上是随着城市的独生子女一代成长起来,学校老师觉得这一代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没法管,所以把皮球又踢回到了家长一边。 但也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在这儿往往被忽视了。我们还记得过去的学校,教室里到处贴着一些鼓励中小学生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要做“四有”新人等之类的标语,今天这一类标语已经越来越少了。 因为,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社会现实的反应,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多元化,学校必须放弃简单的教化,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将来对人生的选择。也就是说,学校已经将“理想教育”的责任,更多的主动交还到了家长手里。 而这样做是否合理,大多数家长是否做好了相应的准备,随着城乡或者区域观念发展的不平衡在这儿一下子就显得特别突出。 我们把城市里普遍讲的那一套“家庭教育”的说辞,拿到农村里来,可能就会碰到这位老师这种尴尬。 对于相当多的农村家庭来说,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不仅希望学校能给孩子们传授一些知识,及一些所谓“做人的道理”,更希望学校让孩子们对社会现实和未来有个认识。家长多半只能起供养孩子上学的责任,孩子的将来更多的需要老师的指引和孩子自己的认识。 从农村老百姓对转型社会、对产业行业调整、对职业分化等的认识来看,把孩子们的“理想教育”以强调所谓的“家庭教育”草率地交还给家长,是会出现很大问题的。 同样,在城市里,我们看到“情商”、“财商”以及各种兴趣班,很多时候,与其强调它们各自的价值,不如说它们是学校放弃“理想教育”之后社会提供的一些 “替代品”(很多“替代品”——人脉关系、经商理财技能、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或至少将来能多一种生存技能等——都是直接围绕所谓“职业人生的成功”展开的)。 在城乡之间,相同的是,家长可能一样的盲目,不同的是,城市家长或许多了一些替代品的选择,而所有孩子们的人生和理想都被忽略了! 我们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更多的探讨。 原文链接
Tags: 乡村教育, 家庭教育, 理想教育
Posted in 家庭教育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