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社区建设’ Category
认识流动人口社区的一个视角
十一月 7th, 2016 by 小石
初到流动人口社区的时候,感觉问题非常多,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比较好。慢慢才认识到,所谓流动人口社区,主要是说大量人口涌入,打乱了社区原本自身发展的逻辑和秩序。 社区自身发展的逻辑或秩序是什么呢?稍微展开点看,一是流动人口社区首先是一个分田到户以后,一盘散沙的村子,村子不仅治理体系比较乱,治理能力也没有了;二是这个村子都觉得要逐步走向农转居,城里面从单位制转向街区制现在不知道转得怎么样了,村子要转成什么样的居民区却心里也没底;三是目前村子这种一盘散沙的样子要转成居民区怎么转,转换过程中吃穿住行、生老病死,以及教育、住房、土地、财产等会发生什么变化,怎么保证平稳过渡大家也比较茫然;四才是大量的外来人口如何安置。 在这里,村子自己怎么实现农转居的问题可能就够大家头疼的,外来人口安置的问题可能都排不上号。所以,外来人口在城市里如何安居乐业的问题,估计得第三方或大家自己来解决。
Tags: 流动人口社区
Posted in 社区建设 | Comments (0)
[案例] 乐龄养老服务探索的再思考
五月 23rd, 2015 by 小石
乐龄的表述似乎可以这么梳理: 1、养老服务的需求存在一个从简单的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到全程的托管服务(全托服务)的梯度(或者说从自助、到互助、到他助的变化); 2、其中“老年互助小组”是整个服务的支撑和枢纽环节; 3、另外,从运营的角度来说,先做好“全托服务”,再向“居家养老”延伸,财务上可能更健康,也更可持续。 4、但仍然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养老服务(老年教育)和社区发展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推荐读一读这篇文章—— 王艳蕊: 打造社区养老模式,让“变老”不再可怕
Posted in 社区建设, 老年教育 | Comments (0)
[札记]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再思考
一月 14th, 2015 by 小石
这是根据前几天在丁香大姐的微信群“生命花园”里,我和丁香姐的聊天记录,简单整理一下放在这儿。 谢谢丁香姐和“幸福”(网名) 的分享,我分享一点别的观察和初步设想。 上个月,我和在社区教育口搞研究的同学,去上海参加了一次老年教育的研讨会,我虽然长期关注教育,但从来没有接触过老年教育这块,对我来说一直是个盲区,也是趁着这个机会,了解了解老人生活和成长需要这块的东西,想看看大家的观察和思考。 因为之前,我们俩又正好是刚从福建莆田汀塘村考察回来,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汀塘村的村两委把社区的管理事务分为四个板块:村庙、社区、学校、园区(他们已经没有多少耕地了,主要是有产业园)。 加上之前我在福建连城培田古村落蹲点体验和观察,他们也很其他村子差不多,都是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但是民风淳厚。 老人在培田古村落的精神守护、秩序维持、文化传承、历史纵深、社会阅历和视野、晚辈教育上的耐心细心贴心等等,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然后研讨会上,我发现与会学者中,多半都是城市教育这块的,既是搞老年大学,也实在不清楚老年人除了画画、打太极等等还能做什么,以至于他们自身也很不满,他们感受到老年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这种欢渡余生似的生活,老年人应该体现自己的价值,老年人也有学习和成长以及为社会贡献的需要。但怎么做,可能性在那儿,大家很模糊。 我把这三个情境放到一块一对比,我才恍然大悟。 即,所谓老年教育,不是教育老年人干什么,而是要支持老年人来重建村落或城市社区的精神文化传统,启发和支持老年人忙可能只有老年人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历练以后才懂得,包括经历了风雨坎坷之后也才能够从容应对的,村落或社区的精神和文化建设问题。 放到汀塘村可能就最自然不过了,村庙是整个村落的精神、信仰和传承。 这些事,主要都是老年人热衷于做的,也比较有能力做,也更能做得好的。 (丁香:哦,他们的精神生活有人文关怀的深度和广度。书法、绘画也是精神文化生活,但你说的好像不一样。) 因此,我也逐渐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传统教育,又叫礼乐文化,礼乐文化的核心,又叫礼,而礼的核心又为什么是孝,孝的核心又为什么是丧葬文化,在这里,是生与死,及阴阳两界的持久互动,是人生价值和意义最持久的追问,因此,也才有,儒家才有,教化的核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是家庭、社区、社会,乃至国家、天下的精神和文化重建的核心。 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内在的,怎么认识,怎么解读,需要不同视角的反复认知。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求索的过程。 (丁香:以终为始,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问。对每个人、对自己。) 因此,前段时间参加完一个《村小的孩子》的教育纪录片展映以后,因为涉及到乡村又涉及到教育,同时大家感兴趣的伙伴又比较多,我做了一些纪录片的思考和解读,被大家架起来,要我发起了一个教育纪录片的看片会和讨论组。里面有个雷励远征项目的小兄弟,对我紧追不舍,先是希望我能去跟随他们的项目去观察和思考,看看可以一块做点什么。我很难去应承,他又追问,那么如果建议他们,或他自己做点什么的话,有什么建议。我的建议是,可以从协助老人做家庭史和村落史等整理工作。 (丁香:文化重建,想起杨广学的那句话,”心理治疗是文化建设”。) 对,是相通的。只是心理的问题有时候更隐蔽,需要外界的刺激和反应来揭示。 但殊途同归,指向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的达致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我只是从教育学的视角尝试对这些观察做一个基本的梳理和阐释。 希望对大家的生活和与家人相处等,有所启发。 抱歉的是,我没有太多精力参与大家的探讨,我深知丁香姐在这儿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交流园地,使许多朋友找到了自我和家的感觉,我也非常愿意有空来转转,但我定力还不够,很多时候似乎还必须匆匆行走,所以,来的次数少了点,还望大家见谅。 也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大家一块学习,相互启发。 附: 小石(扫地生): @丁香 姐,社工的概念首先还是帮别人,主要是西方的概念,有许多割裂的东西,可能首先回到社区和社区教育上,邀请大家一块从自身修为,家风重建和社区重塑等入手。
Tags: 村庙, 社工
Posted in 乡村建设, 开放教育, 社区建设, 社区教育, 老年教育 | Comments (0)
反思古村落研究会在培田旅游开发中的价值
十二月 13th, 2012 by 小石
吴载金大哥来电话,聊起了培田的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开发,说到文化这块,研究会是它的统帅,而熟悉这些传统和历史文化的老人年龄已经越来越大,中青年严重断档而且大都为生计都飘在外面。因此一个共识是,怎么吸收中青年和外部力量,把研究会变成书院和研究院,或者说理顺研究会的机制,是当务之急! 另外,我想,研究会的首要工作是,怎么从新的视角,来对培田的历史文化做新的解读和示范,比如,当代人背井离乡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大潮中在生活和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作为客家人一支的培田人提供了什么历史经验?或者说,怎么在以前和现代,甚至东方与西方之间建立连接,是培田旅游文化开发的首要任务。 研究会的另一项工作重点是,首先让培田人,尤其是怎么首先让培田的青年学生,重新来认识培田,进而是怎么让本村本乡本县的学校师生,重新来认识培田,由衷地为培田和家乡感到骄傲。让出来的青年学生成为培田文化的使者,在地的青年学生成为培田经济文化的建设者,双方形成良性互动,是培田的未来。 ……
Tags: 古村落, 培田村, 研究会
Posted in 开放教育, 社区建设 | Comments (0)
新的知识青年下乡是否会重塑我们对乡村的认识?
十一月 1st, 2012 by 小石
前阵子翻罗兴佐的一篇文章(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构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读贺雪峰新著《乡村的前途》)时在想,从破解三农问题的角度来说,林毅夫主要是让政府注重刺激内需,刺激的方法是加大农村基础建设投资,等于要求财政和政策向农村倾斜;温铁军是强调农民要组织化,通过组织化来和大市场对接,同时组织化以后,政府的支农政策才能落到实处;贺雪峰是强调要重建农村本位的价值观,让大家能进城,也能返乡。我认同贺雪峰的观点,但贺老师的实践切入点是老年人协会,我还不太理解。 我在想的是,日韩台包括欧美,是否因为很多城市青年和学生开始关注和向往乡村生活,甚至亲身去体验和扎根乡村去生活,才使乡村生活以往的封建、落后等形象逐渐被解体,进而引发乡村的老百姓对乡村生活产生新的反思和认同? 或者说,相对于拍农村人怎么欢快、怎么搞笑、怎么致富的片子,拍摄一些城市青年重新走入农村的片子,很自然地就会牵扯到这些城市青年对城市的看法,同时也会拍到他们对乡村的认识,既会解构以往农村人对城市的模糊认识,也会重塑农村人对自身所处的农村的认识? (星期四, 十一月 1st, 2012 at 1:12 下午) 更新: 现在大致理解一点贺雪峰老师为什么从老年人协会入手了,这不仅有李昌平老师的“养老资金互助社”,也有从教育史和教育学做出点一点反思(参我的日志: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再思考)。 (2015.01.15) …
Tags: 李昌平, 林毅夫, 温铁军, 贺雪峰
Posted in 社区建设, 社区教育,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从“开放建筑”到“开放教育”——翻谢英俊和乡村建筑工作室相关资料的一点感受
五月 21st, 2012 by 小石
刚才和Lendage聊,近几周我把谢英俊老师和乡村建筑工作室近十多年的资料整个翻了翻,觉得他们对现代建筑的反思和在乡村建筑方面的实践,对我们在教育方面的探索是个重要的启发。略微在这儿记一下。 谢英俊因为很早就认识到,现代建筑已经逐渐把人从一个家园的建设者,逐渐变成了一个单纯的住房的消费者,整个城市的建筑主要都由开放商来建,普通人已经被排斥在外,因此,人和房屋、社区、城市的感觉逐渐丧失,建筑本身也失去了传统民居那种丰富的质地。 他熟悉建筑史,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包豪斯曾发起了建筑师应该为平民百姓盖房子的运动,所以,很自然地就接上了这种传统。同时,他又回到中国传统民居上来,吸收传统建筑思想的养料,把中国传统民居中很典型的穿斗式,和欧洲传统木结构中发展出来的斜撑技术结合起来,并因木材和木匠已经都不好找,木结构工艺也较为复杂,而把这套思路转换到轻钢结构上,又简化接头和固定的方法,找到了自己的灵感。 (1,穿斗式的话,房顶的压力是通过椽子传到檩,又通过檩传到柱子,柱子与柱子之间又串联起来。无论怎么摇晃,房子不会从顶上塌下来。房屋的墙不承重,只是护墙。2,欧洲传统木结构为对抗侧向力,发展了斜撑技术,这个思维是中国传统木结构没有注意到的,所以在福建连城的培田村等很多地方看到的明清古建筑会容易倾斜。) 他有个思维是什么,现代建筑专业的东西越来越复杂,所以只能专业人员来设计、施工等,这样的话,现代建筑最基本的东西就很难传到广泛的农村去,仍然还是像中世纪似的,建筑师只能为王公贵族盖房子。所以,必须对现代建筑的核心思维进行简化。 另外,他注意建筑实际上是对空间和人际关系的梳理,所谓开放建筑,只有在对这些关系的梳理中,找到一种内在的秩序,才能有真正的开放。即他会思考,什么是建筑师最应该做的,其余的是大家可以发挥的。他有个说法,就是建筑师应该少一点建筑(作为)。他讲他时间不长的教书生涯中,他总会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从中能感受到他的思维方式。 进而,他非常关注对建筑原型的探讨。比如河北农村住宅的原型,西藏牧民固定住房的原型,等等。通过对当地建筑原型的充分讨论和分析,包括对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等等多方面的调查,来因地制宜地,优化和改造当地的建筑原型。通过这类建筑原型,对当地的农村建房等产生一种参考和启发。 他认为,当建筑师退回来,抓住老百姓在建房子的时候最需要建筑师提醒的东西,守住了本分,老百姓的创造力才会复活,房子、社区等丰富的质地,才会重新唤回来。而房子和社区等,是建筑师和使用者共同创造的,不是建筑师自身就能创造的。 他强调,用哈贝马斯的话来说,就是“互为主体”。在哈贝马斯看来,整个西方现代文明强调的是个人意志、个人的价值,虽然激发了能量,创造了非常高的文明,却也毁了地球,毁了人类原本较为和睦的生活。哈贝马斯提出的“互为主体”,是强调要从过度的专业化和形式美学中退回来,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 我觉得这些话语,同样可以用到我们对教育的反思上。其实现在教育的问题也是现代化、专业化的思维过重,而教育专家似乎已经取代了老百姓自身对怎么培养孩子的思考。 教育学其实首先也是要简化,并在对多方关系的梳理中,寻找开放性的架构。进而是观察当前的各类教育实践,思考教育的原型问题,比如乡村图书馆、大学生支教等等。只有这样,教育领域的互为主体,才有可能出现。 如果没有教育研究人员的介入,仅仅是很多NGO来做乡村图书馆,和很多大学生参与支教,本身是不解决多少问题的。同时,仅仅有教育研究人员,就想解决所有问题,而不释放青年和公众的创造力和活力,各地的教育实际上还是没法做好。 最后再略微概括一下谢老师和乡村建筑工作室近年的实践,也作为我们在教育实践和反思上的一个指引: 简化的意识; 关系的梳理; 原型的改善; 主体的觉醒。
Tags: 乡村建筑, 开放建筑, 开放教育, 谢英俊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社区建设 | Comments (0)
企业是参与社区和社会建设的主体
十月 23rd, 2011 by 小石
面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参与社区和社会建设的情况,朋友问:“如果现在NGO能做的事,企业都去做了,NGO还能做什么?” 我的回答: 在我看来,企业本身就是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社会服务机构,和许多声称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日夜奔波、居无定日的NGO没有多少差别。差别只在于我们人为地,把企业想象为一个单纯的逐利组织,事先对企业进行了道德上的审判,也正是在这种预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NGO的概念。 现代公益,我认为首先要承认,我们以往对企业的认识是错误的,要因势利导,积极鼓励企业参与社区和社会的共建,发挥企业参与社区和社会建设的主人翁和主体作用。 NGO的主要作用,一是,推动企业、政府和社会来关注重大社会问题、意外事件、弱势群体等以及社会整体的利益,倡导甚至设计相应的社会预防体系、救助体系(倡导);二是,为发展社会预防体系、救助体系多方面筹集资金等,甚至直接组织或参与这些体系的构建(开放平台的建设);三是,填补当前社会服务领域的空缺,孵化出一些专业化服务组织(第三方应用的孵化和支持)。 而所有这些作用,都不排除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作用,不排除被能够自我造血、甚至允许利润分红的企业家及其团队所代替。同时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和健康的NGO,比较理想的发展趋势。 所以,近来NGO忽视对社会问题本身的专业探索,只顾争取社会地位,甚至与自己倡导的主要对象之一(企业)争风吃醋,我觉得是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公益理念的严重扭曲。 至于美国、英国的NGO和基金会,对于大家所谈的高薪职业经理人和可参与分红的社会企业等等趋势,我觉得这本质上已经和开始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没有多少严格的差别。这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种历史的回归、社会正常秩序的回归。
Tags: CSR, NGO反思
Posted in NGO, 社区建设,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笔记]从金融学的视角解构儒家“孝道”体系
十月 16th, 2011 by 小石
陈志武教授认为金融,就是跨时空的交易。 他说,家庭、教会、金融市场,都能提供人际间跨时间利益交换,这几种交易安排之间也的确有极强的替代性,但是,它们的利弊差异极大。 比如,在儒家“孝道”体系下,人更多是作为投资、保险、信贷交易的载体存在,人首先是经济工具,而人性价值、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被牺牲太多。一个人可以“不孝”而被处死,等于说人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金融交易的载体,就是他的金融工具作用,就是体现“养子防老”,不承认超越金融交易载体的人权。 相比之下,由非人格化的金融市场代替儒家“孝道”体系之后,压在家庭、家族之上的经济交易功能会逐步从家庭、家族剥离,信贷、保险、投资功能都可以由金融市场取代,这就是为什么我说,金融市场正在把中国家庭从利益交换中解放出来,让家庭的功能重点定义在情感交流、精神世界上,家应该是情感的天地,是精神上的安身立命,而不是利益交换场。 金融市场就是这样让中国文化走出儒家的刚性体系。从这个意义上,“五四”运动主张的“打倒孔家店”、解放个人,还必须有家庭之外金融市场的发达,否则,“孔家店”还无法被打倒。 ——以上观点摘自陈志武教授的著作《金融的逻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
Tags: 中国研究, 传统文化, 商业教育, 金融学
Posted in 社区建设, 读书笔记 | Comments (0)
[笔记]伦理掩盖的传统乡村
十月 16th, 2011 by 小石
在《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一文中,秦晖对以往我们的“传统乡村的认识范式”提出了质疑: (详:“传统乡村的认知范式”,温铁军曾把它概括为:国权不下县。秦晖认为补全这个概括的话就是: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文章首先介绍了(1)长沙走马楼吴简所看到的极端“非宗族化”现象——即惊人的姓氏杂居状况,这与(2)东南沿海一姓聚居或大姓居优的情况——即早期西方汉学家中“传统”中国认识的基础——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他提供了(3)华北、关中许多地方多姓杂居、宗族不兴的情况作补充。 (详:吴简反映的“国家政权”在县以下的活动与控制却十分突出。当时当地不仅有发达的乡、里、丘组织,而且常设职、科层式对上负责制与因此形成的种种公文程式都在简牍中有所反映。) 然后他通过大量的“生活史料”,揭示从内地到边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等,在帝制的笼罩下,“编户齐民”或者“吏民社会”,而非“血缘社群”,才更符合基层社会的事实,例外只可能发生在边缘的“羁縻政区”。 (另:敦煌文书中几乎没有同姓同宗之人存在公共组织的痕迹,却出现了不少完全没有族姓色彩的公益社团,即所谓的“社邑”。他们是围绕佛事、春秋社席尤其是丧葬互助而建立的。……秦晖也另有一本著作《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但他也提出,的确存在过家族组织与大族政治,而且可以相信汉隋间正是其在历史上登峰造极之时,但与所谓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说法相反,这种传统大族活动恰恰是“县以上”的高层政治现象,而与“县以下”的平民社会几乎无关。 (如:河西五凉北朝时代流行大族政治,敦煌李氏西凉政权的几个最高职位州牧、太守、州长史、州司马几乎全为李、张、索、令狐几大家族控制,大族间的结盟与争斗成为河西政治的主要内容。) 因此,他的判断是,国权归大族,宗族不下县,县下惟编户,户失则国危,才是真实的传统。 (另:如果再读到本文开头的几段话,不知你会作何感想—— 传统中国由一个宽仁无为的朝廷来统治,社会秩序主要靠伦理道德来维持,而这些伦理基建于血缘家庭-家族的亲情友爱和长幼尊卑——这本是古代儒家经典描绘的一种理想秩序。…… 有趣的是,古代儒家知识分子瞩目现实时常常并不那么乐观,从汉儒以至清绅,乃至被称为民国时期新儒家典型的梁漱溟等人面对现实所发的议论通常都以“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民风浇薄”、“犹似贪虐”为主调。…… 传统已失,盛世难再,圣道不行,乘槎浮海——自孔子以来的这种愤懑有人赞其为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有人讥之为今不如昔的倒退哲学,但无论别人如何褒贬,“伦理社会”并非现实则是不言自明的。) ——原文为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篇文章。
Tags: 中国研究, 传统文化, 历史学
Posted in 社区建设, 读书笔记 | Comments (0)
[推荐]刘健芝老师的“印度经验”专题
九月 9th, 2011 by 小石
印度经验之一:乡村图书馆 —— 公共生活空间的开拓; 印度经验之二:印度的民众科学运动——社区建设的树人工程; 印度经验之三:印度的扫盲运动——农村贫困者自主力的开发; 印度经验之四:民众科学运动的“资源谱图”——心和身的参与; 印度经验之五:“人民计划运动” —— 自信和尊严滋长的土壤; 印度经验之六:从兴建卫生间到建立社会清廉 印度经验6篇文章的汇总; 民众科学运动相关链接: 民众科学运动(KSSP)的 维基词条; KSSP的网站:www.kssp.in; KSSP之友的网站:www.kssp.org; 我收藏的一些有关KSSP的资料:http://delicious.com/xiansf/民众科学运动; 补充: 刘健芝:印度喀拉拉邦扶贫启示录(2006年10月); 黎光寿:克拉拉人民科学运动:科学与民主,在都会之外; 刘健芝老师其他文章及其参与的各类组织和论坛: 刘健芝:陶罐铁罐的启示; 刘健芝:抵抗的全球化:在实践中思考; 刘健芝:家国历史中沉默的女人; 温铁军、刘健芝:一个农民改变了一个城市――日本长井市彩虹计划考察报告; 汪晖、刘健芝采访:萨米尔·阿明:埃及的运动; 刘健芝:当代文化重建的困难与可能性(2010年10月); 刘健芝:另类视野:文化/社会研究译丛(2000年~2005年) 刘健芝等发起的NGO:中国社会服务及发展研究中心(CSD) 另类实践世界论坛 / 现代另类实践世界论坛; 世界社会论坛; >>
Tags: 乡村图书馆, 印度经验, 民众科学运动
Posted in NGO, 开放教育, 社区建设,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