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开放教育’ Category


警惕教育技术的专业主义倾向

十一月 9th, 2011 by 小石

宁夏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张玲老师问:大学老师需要掌握什么教育技术方法? 联想到大家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批判,我在想,教育技术领域也首先需要警惕“专业主义”的倾向。所以,我给张老师建议: 不妨先回到大家日常工作、学习和交流本身,回到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讨论其中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单向和双向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和相应的技术选择,然后再说具体信息的处理等。 进而再简单探讨从学习、教学、办学、学科交流等方面,提出来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些基本实践和思考,包括相应的工具、平台、技术标准和参与社群等。 至于每个大学老师需要什么样教育技术方法,可能是谁都无法替他人做决定的。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或许只要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学术实践和思考,并尽可能及时向大家来分享就好了。

Tags: ,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技术 | Comments (0)


中小学教育的国家精品公开课

十一月 8th, 2011 by 小石

关注公开课和教育改革的同学,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国家精品课? 我知道大家以往对教育部门自身发起的这类项目好感不多。但不管它是怎么产生的,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课程资源库。我刚查了一下,“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已收集各级各类精品课程20281门”。(进一步了解这个项目的基本信息和背景,可以参考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学院侯爽同学的论文《使用开放教育资源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因此,在我看来,中国的开放教育实践,可能会有不同的路径。当前一个是在推荐国外公开课和开放教育运动的同时,要加大对国内各类公开课实践的报道和推广,对各类积极的尝试给与良好的回应和支持,无论是谁发起的;另一个是,可以借着这个势能,进一步推动国内的“中小学教育的国家精品课”实践。 对于整个教育改革的基本路径,我的理解是这样:1)课程开放了,2)公开的评价就多了,3)办学也才会有良性的竞争,4)学生和家长的选择也才会多,自主择校,也就不是什么问题。

Tags: , ,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未分类 | Comments (0)


读写过程和知识管理的工具选择问题

十月 27th, 2011 by 小石

简单总结一下,我对读写过程和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解,以及在日常工具选择上的一些基本原则: 1、阅读和写作可能是我们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最基本的内容。当然,绝大多数人首先喜欢的是阅读、浏览,写作往往仅限于少数人。论坛和社交网络增加了人们写作的欲望,但有组织的、高质量的写作,仍然并不常见。 2、结合使用网络的经验,我经常把阅读划分为有目的阅读、无目的阅读,把写作划分为个人写作、集体写作。 3、而无论阅读的资料,抑或写作的素材,都可以放在一个容器里(在oliver这儿就是bag),然后给容器贴上标签(tag),并在需要的时候根据特定的线索进行分类。 4、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最典型的容器是 blog/miniblog(个人写作)、wiki(集体写作),以及起到促进和桥梁作用的bbs/sns(论坛和社交网络)。 5、也就是说,在原则上,只要有这么几个基本的工具,就可以满足我们日常阅读和写作的基本需要。 6、另外,在工具的选择上,我和许多人没有什么区别,要么自主安装免费的开源系统,要么购买成熟商业系统的服务。这样信息安全与否,至少心里比较有底。这也是我的基本原则。 除了这些网络工具,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用的最多的,仍然是一支笔和一个小本。

Tags: ,
Posted in 互联网, 开放教育, 教育技术,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转]谢英俊:强化「师徒制」建筑设计教学的尝试

十月 10th, 2011 by 小石

(编者按:把“师徒制”先放在一边,我觉得,谢老师首先对他看到的当前建筑教育和实践中的问题,做了比较清楚的介绍,这个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至于解决这些问题,是不是只能从“师徒制”入手,这个是可以探讨的。另外,关注通识教育的朋友,也不妨先多听听一些老师对各自专业教育的反思,再作分析、判断。) 师徒制的教学方式,在建筑设计这个专业里,曾经是很重要的成分,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什么时候,它悄悄的退出了。同学们在白茫茫的云雾里,自行摸索、自由飞翔。 老师们弱化了引导,强化了批判;同学们少了做,多了想,弱了手,利了嘴,更多的是两眼茫茫然,不知所措,即便卯足全力、挖空心思,翻遍杂志、抄遍新潮的设计,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是指程绍正韬老师、廖伟立老师、和我),在建筑设计上,平日所思所努力与经营的,不论是美学的追求,设计的作为,离同学们习作过程中所碰触到的,有太大的距离,往往在交图的最后阶段才进入状况,但又必须结束,连可以互动、分享与沟通的机会都不存在。这是必然的学习过程吗? 当程绍正韬老师基于此,邀我与廖伟立老师参加他主持的教学组,试图改变这种状态,以「师徒制」的教学方式作个尝试,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跟着做,在已有的基础上前行。多做、多动手、多观察、多记录、多体验、减少无谓的摸索,尤其是较有真实感的课题、较实际的案例,能有全方位的观照,而不是片面、支离破碎的情境虚拟,我欣然答应。 全方位的关照 由于同学们在进入大学建筑系前接触的几乎只有死硬的教科书与参考书,升学压力又让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对生活与对空间体会的经验贫乏,面对建筑设计牵涉广泛、综合性的作为,很难进入状况;而建筑系的学习过程,面对的又是支离破碎的专业课程,像玩拼图游戏一样去拼凑完整的建筑图像,因此同学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五里雾中摸索。这次训练的重点是希望同学们,在离开学校之前,来一次能全方位关照的学习。 无疑的,这种的教学方式,课题的选择也是成败的关键,恰巧同学们参与了02年我们工作室在台北当代艺术馆的「社区建筑的原生论」展览,和03年在潭南村的「协力造屋国际合作工作营」,有了既实际又充满实验性的课题。 过程中,不只是在设计上或技术上的作为,由于工作与生活在一起,如何面对生活、解决问题、用什么角度切入,由构思到房屋建成,如何将理念贯穿全程,这是全方位的学习,这全方位不就是建筑设计人所必须面对的吗?尤其对建筑的诠释,我们在协力造屋说明资料里所提到的,「建筑不只是单纯的技术、工艺、美学,甚至于伦理……」、「少一点建筑作为,多一点人、多一点祖灵」如何弱化建筑,让复杂的社会意涵、文化意涵,甚至美学意涵能渗入。建筑作为的弱化,并不是消极的退却,而是更积极的将视野提高,用更宏观的角度去做全方位的关照。 是作业不是作品 学校的设计教学,同学们的设计操作一般来讲,除了推演架构的组建,再加上一些粗浅功能性的检核外,着重在「创意」与「创作」,这是趋势,尤其面对快速变异的社会,与人们求新求变的消费取向,它的价值无庸置疑;但不同于一篇文章、一幅画,建筑牵涉极广,不是一个个人意图、个人作为可完成,建筑师在这密织的网络中,只是其中的某条经纬线,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做有限的事,也就是说他的任何创作意图,是在密织的网络基础下的作为,脱离这个网络,他的作为变得无意义,在师徒制教学的角度上来讲,建筑设计学习者的作为更是被安排的、引导的,他必须顺着走,来完成整个过程。所以说,这是他们的作业而不是作品,作品是一辈子的事,作业可以阶段性的完成。 局限与延伸 实作中学习,是真正的去做,不是在太多的虚构假设条件上的作为,当然实际案例的操作,有它现实条件的限制,但如何在这些条件下进行延伸性的作为与思辨变得非常重要,简单讲就是「小动作大论述」,也可以由此体识到建筑设计作为的严肃性。这个作业进行过程,是在BG2现地搭建完成后,才进行全面性的讨论,并与柯比意的住宅主张做比对,检核这个设计作业的意涵是什么? 手无缚鸡之力的同学们,除了体会到竟然可以用简单的工具盖一间房子的兴奋外,它还跟建立经济弱势社群半自主性的营建体系有什么关系?当社区居民可以透过这种方式用协力互助的方式营建自己的家园时,它的社区意涵又是什么? 我们强调的开放式建筑的意涵是什么?机械性的接头和构件的可平行替换,实际操作情况如何?在相关文件资料所看到的有关开放建筑,大多在技术层面上着墨,但在这个设计课题里,希望能做更广的社会文化层面上的思考,例如零件构件是否在市面上可轻易取得,是否可以轻易互换,甚至竹木、泥土、卵石、片石、块石,是否可以随不同社群与不同环境条件下灵活使用?它所呈现的多样化与文化意涵又是什么?这些延伸性的讨论,在实作过程中变得深刻。 对建筑语汇作全面的体会 这里所讲的建筑语汇,如果仅止于形式语汇,或建筑符号化语汇就不对了,它应该扩大到空间、材料、构造、比例、光线、工具、营建行为…等等,这些都是建筑设计者的筹码与招数,必须用这去思考、去诠释、去创作,但在一般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条件的限制,这方面非常贫乏,大多停留在文学性与抽象性的思维层次,能进入建筑层面的思维太狭窄而且深度不足,这或许是当代建筑苍白贫乏的宿命吧! 但在这次的学习过程里,同学们体会到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设计作为,它的文化性与社会性的意义是何其巨大!德籍的参与者,大多以木工工匠为主体,对建筑设计与技术的看法和实质的作为,有完全不同的观点: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做少许的设计调整,将原先较平缓的屋顶(最早与他们协议的设计图)拉高,将土台换成布农族常用的石片墙,窗户依德国农村住宅与台湾原住民家屋的尺寸改小、改低,一个完全不同、全新的尺度、比例、光线、温湿度……,融合不同文化与生活习惯的家屋出现了。 当把BG2模型与家户讨论时,在客观条件上非常能满足他的需求,但尖尖的屋顶与他们(布农族)传统家屋平缓屋顶的形式差异太大,让他无法接受,这困难的抉择,竟然让他逃到山上不敢与我们碰面,形式力量的强烈,不是同学们在学校的习作时可以想象,当无法体会这些建筑语汇的力道时,它就不属于你,你无法用它来做什么。诸如此类的种种,同学们就如牙牙学语般,学讲「建筑话」,用「建筑」去思考。 在专业分工的现代文明体系下,常让我们丧失了本能性与直观性的体识能力,看到的,甚至所作所为,都是支离破碎的片断;当收音机传来对抗SARS战斗第一线医师亡故时,描述竟然是一堆肺部那个部位的纤维化情形、心脏如何衰竭、肝功能如何如何……等医学名词,这让我惊恐到,那位医师真的不见了!不论是面对建筑专业作为或教学,真的很怕「建筑不见了」。 附:谢英俊老师发起的乡村建筑工作室。

Tags: ,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略谈对公益基金会的几点期望

九月 30th, 2011 by 小石

下午参加福特基金会发起的一个“中国NGO资源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他们简称“RD项目”)第十六期工作坊(也是最后一期),其中最后一项议题是收集各个NGO对基金会有什么期望,我谈了以下四点,也顺便贴在这儿。 第一点是,基金会要搞清楚,基金会要通过NGO来影响社会,基金会不应该仅仅是个消费者,不能像消费者一样只是购买NGO的服务,或者说只提供项目费用等,至少首先应该是个投资者,要积极投资或者支持NGO机构的成长。相应地,基金会首先要明白,NGO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在现场”,在现场的话,必然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灵活地进行一些调整,所以,基金会要给NGO提供一定的灵活度。最好是把NGO看作既有核心项目,又有合作交流项目,同时又可能衍生一些自发项目的组织,在支持他们的主要项目的同时,要给NGO的合作交流和自发项目培育等留出一定的空间。 第二点,就是今天是一个知识社会,在知识社会里面,整个现代公益尤其是基金会的一个核心的工作就是怎么调整知识、权力和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除了强调政府的开放、企业的社会责任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大学的社会责任,推动大学的开放研究和知识共享,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或者说“教育友好型社会”。因为研究、知识、资讯,是社会各类事业,包括整个公益事业发展的基础。 第三点是,NGO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了,早期NGO主要都是直接服务于基层,但到了今天,实际上主要的问题是怎么从各个垂直领域上去考虑,支持各方面的工作向深入发展。那么重点支持各个垂直领域一些研究性组织、行业支持性组织等的发展,可能就需要基金会认真考虑。 第四点,是谈了“基金会2.0”的话题。谈到现在很多基金会喜欢搞评奖,这还是一个投资人怎么去选项目的做法,和我们整个转型社会目前问题的突出,以及整个公益领域仍非常弱小,仍非常需要培育的现实,可能是严重错位的。我想现在任何一点积极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扶持和引导,而不是被简单地拒之门外。基金会可以尝试采用“资金配比”的方式,对各种积极的尝试进行鼓励,并对累积了一定信用的机构,增加配比的额度。尤其是从许多学生组织的社会实践开始,就应该积极地进行培育,而不仅仅是针对NGO。当然NGO可以担任基金会和学生组织之间的桥梁。 这四点线条可能比较粗,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期望,欢迎探讨。

Tags: , , , , ,
Posted in NGO, 开放教育,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从开放教育的角度,看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九月 13th, 2011 by 小石

近年来,教育培训产业势头一直很猛,而教育产业或者产业化的提法,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试着来探讨: 1、原则:教育的问题归教育、政府的问题归政府、社会的问题归社会。 现代教育的实践其实已经越来越丰富,现代教育的概念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作为一种社会系统的教育”,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过渡;“作为一门科学的教育”,也正在回归“学习科学”;而“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教育”,或许首先是一个政治学、伦理学的话题。而现代教育的发展,既不是教育部门所能包办的,也不是政府能包办的,往往需要“举全社会之力”来办教育。 因此,当前最需要的是,可能首先要把教育学家、政府和社会各自所能做的事做个划分。尤其是,与其简单地迎合或指责教育产业或产业化的提法,不如先认真搞清楚各自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能解决多少、局限性又在哪儿,以便让各方能用各自更擅长的方法,来探讨怎么共同解决问题。 2、理念: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厘清制约教育发展的几个概念 一是知识社会和现代教育的关系。 今天,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新的现实”。现代教育的基本问题,也因此,首先是怎么在知识社会里学会生存的问题。 因此,在谈论城市的“择校问题”和农村的“读书无用论”时,可能首先应该重新评估这种新的现,并积极探讨其可能对“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或说“素质教育”)等重大议题产生的影响。 二是职业教育和“职前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难和中学生高考完了之后不知道填报什么志愿、中小学生的家长也不知道该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等等问题,似乎说明了当前“教育和社会脱节”的矛盾已经很突出。但如果我们有意识地,从小就给学生增设“职业探索”的内容,或者说对企业、社会的了解(比如,各行各业在忙什么事,这些事又靠什么知识来支撑),那么,考大学的时候,学生是否能更清楚自己想报什么专业?上大学以后,是不是又更能结合实践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就业时,是不是也会少一点迷茫?工作以后,也少一点所谓的“职业枯竭”? 因此,我们在探讨怎么为部分学生准备“职业教育”的同时,是否还有一个怎么为所有学生的成长奠基,提供“职前教育”的问题? 三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目前,在大学教育改革的问题上,“通识教育”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核心观点,而“专业教育”也似乎一边倒地,成为了被批判的对象。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截然对立的吗?从任何一个专业延伸出去,是否都要和社会发生衔接,涉及到科技和工程、商业和经济、法律和政治、人文社会等等各种问题,对社会形成一个“全息”的认识? 而且我们在谈论什么是好大学、“理想的大学”时,是否应首先回到“专业教育”的问题上,追问我们自己,什么是“ 基本的学术训练”? 有时候不免令人担心,抛开了我们生活的问题和土壤,空谈所谓的人文视野、博雅教育,恐怕事与愿违。相反,在听到印度乡村发展教育系统项目的负责人,不断强调和乡村的孩子们一块解决当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却让人感受到了自由的空气。 我们在谈论“通识教育”,谈论“大师和经典”时,是否在形成“新的紧箍咒”,并放弃了对“专业教育”的追求? 四是教与学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小孩和大人一样,都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而如果抑制了自我学习和伙伴间相互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的指导也会变得很被动;因此,怎么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伙伴间的相互学习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应该说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最基础的工作。 但多年以来,教育学的基本命题仍然在“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之间绕弯子。即使在教育投入比较大、教育设施相当完备的大城市里,学生的健康成长仍然严重依赖于当前教师和学校的个体的影响。既没有充分重视传统上与课堂形成互补的,为自主学习提供基本支撑的图书馆等基础环境的建设,又严重制约了电视、网络等技术进步给教育变革带来的契机。作为一个社会系统的教育,“好为人师”的成分较多,教育作用却非常微弱。 3、警示:从推动教育公平、质量、多元化的角度,反思当前教育产业的实现路径 从阿里巴巴提出的一个问题说起。阿里巴巴倡导“新商业文明”,但在谈到“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广、谈到“沙集模式”的时候,又不无忧虑地指出:“目前沙集镇的电子商务可谓一片欣欣向荣,但是人们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并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试想,如果在一个村子里,一上来就讲电子商务培训,讲怎么赚钱,那么大家很可能会争相模仿,并争着看谁赚得多,而且很可能都还没有赚钱,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就已经先开始了…… 但如果从乡村建设或社区建设的角度入手,让大家先来关注怎么共建家园和地方社会,那么赚钱为了什么,可能就有了不同的指向。竞争也会变成看谁能为社区和地方建设做更多的贡献。而竞争本身也会促进查漏补缺、服务质量的改进或服务领域的拓展。而大家共同营造的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从整体上推动了社区和地方社会的发展,又为社区和地方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平。 这种思考,同样适用于对当前教育产业的观察。所以说,单纯谈市场化或产业化,而不谈构建一个“教育友好型社会”的共同目标,教育产业很可能会失去发展的依据,甚至误入歧途,因发展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这可能是目前教育产业发展中需要警示的一个基本问题。 4、期待:推动教育产业发展,基础首在开放议题工作 我们说,教育既是一个社会里最重要的知识消费系统,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生产系统。因此,“开放教育资源”就是构建一个知识共享的社会最基础的工作。而在“开放教育资源”中,最为核心的又是学术议题的公开(“开放议题”)和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同时,“开放议题”和“多元评价”,又是“自主办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教育公平”和“择校问题”也才避免成为一对矛盾的话题。 因此,从开放教育的角度来说,在推动教育产业化的同时,可能首先要做好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怎么尽最大可能来保障学术议题的开放和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 如果我们同时认为,现代公益的本质是对知识、权力和资本的再分配,尤其是在“知识社会”,首先就是知识的再分配的话,那么这应该是现代公益组织应该积极介入的领域。至此,应该说教育产业化才刚刚开始。 (本文发表在9月8日的《南方周末》上,发表时编辑改名为“关于‘教育产业化’不得不解的结”,并在文字上略作了修改。)

Posted in 开放教育 | Comments (0)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改良,正在成为新一代青年的重要特点

九月 10th, 2011 by 小石

作为今年暑假刚由几个青年和学生刚刚发起的学生组织,“Capechina – 全球青年实践网络”还处在一个摸索的过程中。 最初成员主要是参与或者参与过“AIESEC – 国际实习生交换组织” 的成员,讨论也首先是AIESEC对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和社会的价值,以及AIESEC目前在中国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而讨论到“AIESEC本土化”的问题。 后因许多讨论和设想,发觉借助AIESEC官方组织来推动,要颇费周折,因此有同学提议,不妨发起一个草根组织,从我们自身做起,由我们自身的实践和所展现的价值,进而再影响AIESEC等其他组织的变革。 并由于“SAS – 海上学府”(Semester At Sea)的赵轩、“ CouchSurfing- 沙发漫游”的Henry等同学,以及TEDtoChina的发起人之一Oliver的加入,进一步确立为现在的Capechina。 今天,我想摘录一段最初在讨论AIESEC本土化时,我对AIESEC定位的一点建议,也算是作为参与其中的一点感受。 *** 我感觉,AIESEC 首先是一个“全球青年实践网络”,而不仅仅是一个“世界之窗”。 号称“世界之窗”的各类国内外新闻媒体机构已经非常多,而习惯了以媒体人、新闻人的角色对世界的冷眼旁观,已经让我们习惯了走马观花,丧失了许多对周围的自然、社会和我们自身的敏感。我们似乎已经知道太多,又似乎什么都不知道。 这种过分的成熟,既消耗了我们的热情,又常常使我们陷于迷茫。因此,近年来,以实习生、志愿者等实践者,或者说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的改良,已经成为新一代青年的一个重要特点。 所以,我建议AIESEC,尤其是“AIESEC中国”的同学,不妨高举“青年实践”的旗帜。 另外,谈到实践,必然涉及到观察、讨论,然后才有实践,所以,自然就会承担“世界之窗”的部分功能,但与绝大多数作为“世界之窗”的传统新闻媒体机构不同的是,这是这些观察、讨论,是来自于许多青年作为社会改良者的亲身观察、体验和行动。 稍微浏览了一下大家的讨论,我想先回应一下这封邮件标题中有关AIESEC定位的考虑。 (注:有趣的是,Capechina最初的命名竟然就直接用了“GYPN – 全球青年实践网络”。@Actionthinker 作为发起人之一,更是把“GYPN”戏称为“哥要骗你”。但这无疑是让他工作之余,倾注了最大心力的一件事。)

Tags: , ,
Posted in 开放教育,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推荐]刘健芝老师的“印度经验”专题

九月 9th, 2011 by 小石

印度经验之一:乡村图书馆 —— 公共生活空间的开拓; 印度经验之二:印度的民众科学运动——社区建设的树人工程; 印度经验之三:印度的扫盲运动——农村贫困者自主力的开发; 印度经验之四:民众科学运动的“资源谱图”——心和身的参与; 印度经验之五:“人民计划运动” —— 自信和尊严滋长的土壤; 印度经验之六:从兴建卫生间到建立社会清廉 印度经验6篇文章的汇总;   民众科学运动相关链接: 民众科学运动(KSSP)的 维基词条; KSSP的网站:www.kssp.in; KSSP之友的网站:www.kssp.org; 我收藏的一些有关KSSP的资料:http://delicious.com/xiansf/民众科学运动;   补充: 刘健芝:印度喀拉拉邦扶贫启示录(2006年10月); 黎光寿:克拉拉人民科学运动:科学与民主,在都会之外;   刘健芝老师其他文章及其参与的各类组织和论坛: 刘健芝:陶罐铁罐的启示; 刘健芝:抵抗的全球化:在实践中思考; 刘健芝:家国历史中沉默的女人; 温铁军、刘健芝:一个农民改变了一个城市――日本长井市彩虹计划考察报告; 汪晖、刘健芝采访:萨米尔·阿明:埃及的运动; 刘健芝:当代文化重建的困难与可能性(2010年10月); 刘健芝:另类视野:文化/社会研究译丛(2000年~2005年) 刘健芝等发起的NGO:中国社会服务及发展研究中心(CSD) 另类实践世界论坛 / 现代另类实践世界论坛; 世界社会论坛; >>

Tags: , ,
Posted in NGO, 开放教育, 社区建设,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邀请大家就北师大图书馆是否应向校友和社区开放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月 25th, 2011 by 小石

邀请大家关注和参与我(@小石_新阅读)和@北师大图书馆员-刘兰 老师的一个对话: 我: 刘老师你好,我想了解一下,在外面工作的人能不能在师大图书馆办证借书?我查阅师大图书馆的服务中没有相关介绍。另外,针对在师大工作过或师大毕业的学生,师大图书馆有什么针对性的服务政策?我注意到,MIT等国外高校很重视为其校友等提供终身教育支持,不知师大怎么做? 刘: 校外读者可以来我馆临时阅览,请带本人的身份证在正常上班时间到图书馆旧馆一层行政办公室办理临时阅览证。 1.收费情况为:各学科资料室每天5元,其他阅览室每天3元。 2.只提供阅览,不能外借。若要复印所需图书,请遵循各阅览室的要求。 3.若要查询电子资源,在收取每天阅览费用的基础之加收电子资源使用费。 4.与本馆有馆际互借关系的高校学生可持馆际互借证来我馆阅览,详情参阅“本馆主页”的“馆际互借”,或者电话(58805086)咨询。 5。图书馆开馆时间详见主页。 鉴于资源、空间所限,国内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于在校师生,兼有少量的社会服务功能,已毕业的校友可以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尤其在北京,有国家图书馆、北京市图以及北京市各个区的公共图书馆,还有中科院、医科院、农科院、中信所等系统内的专业图书馆可供选择。 我: 谢谢刘老师的回复。如果说把师大的图书馆从学校里面分离出来,以社区图书馆的方式运作,同时永久性地向学校、校友和附近的社区公民提供服务,你觉得需要做什么?有什么困难? 我的问题是,我虽然毕业了,但经常去师大,却不能在师大图书馆借书,所以我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许多公共图书馆可以向任何所有公民提供永久性服务,而到了我的母校,毕业了图书馆就不提供服务了,连一个公共图书馆都不如,而且还一大堆理由。所以我感觉,好像还不如索性改为公共图书馆。 因此,希望刘老师可以帮忙分析一下,在开放问题上,师大图书馆的具体困难在哪里,看看我们是否需要进一步调研或直接向馆长请教。必要的话,我可以联系校友会和校长,讨论这件事情。 刘: 你可以先调研一下北大清华的相关政策,我也请教一下领导,咱们再交流。 我: 谢谢刘老师。其实我只关心我的母校师大的图书馆是不是对校友和社会开放,北大清华有没有开放,我并不太关心,师大不应该做什么事都看北大清华怎么做吧?但我可以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他们有什么好的做法,我也会向大家介绍。 刘: 理解您的想发,但调研一下同行一方面能为咱们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能使你的提议更具说服力,您说是吗? 我: 呵呵,谢谢,我也理解您的想法,我只是要表明一下态度。 校友农民之子老会员@快乐小陶子流动图书馆 的意见: 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图书馆开放的问题上,我们北师大确实可以做到哦。北大清华在我心中从没有北师大那么重要。希望不仅对校友开放,而且对所在社区开放,这样才能影响社会大环境成为开放的教育环境。   附:该微博讨论的地址: http://t.sina.com.cn/1191575751/eATximMDUak   另外,欢迎大家介绍北大清华,及各地图书馆还有什么好的做法。

Tags: , ,
Posted in NGO, 开放教育 | Comments (0)


开放教育之路(一)

五月 24th, 2011 by 小石

非常高兴能借这个研讨班(2011北大-阳光公益组织事业发展初级研讨班)的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但要一下子理顺杂乱的经历,对我来说有点困难。我只能先围绕“开放教育”这个话题,简单介绍我经历中的几个重要的阶段,希望能把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些东西基本上说清楚,也希望我们彼此能有所启发。 一、职前教育: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反观当前教育和社会脱节的问题,及反思教育的基本规律。 04年我在“白玲工作室”,有一段短暂从事职业咨询的经历。这个领域主要用“兴趣、能力、动机”这样一个三维模型,来作为人才测评和分析的框架。从帮助企业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说,或许勉强可以用。但反过来从社会的角度来观察,人的各方面成长往往并不是平衡的,都有一个过程。尤其是联系到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和社会,这种不平衡往往会加剧,过程也会延长。因此,我开始对这份工作产生了犹疑,并感受到社会残酷的一面。继续从事这份工作,只会让我更加煎熬。 但与此同时,我也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成长中似乎从来都不清楚,也没有按照职业发展的要求做好准备或接受相应的教育。另外,这是一种普遍的状况,而不是一对一的个性化咨询所能解决的,共性的问题需要有效地引入到教育系统中,系统地来解决。 从“白玲工作室”出来以后,我就开始以“青少年工作室”的名义,对相关的问题首先进行梳理。甚嚣尘上的是,职业人士的“职业枯竭”、大学生的就业难、高考完了之后填报什么志愿、家长该给中小学报什么兴趣班等等,似乎揭示了大家说的“教育和社会脱节”的种种乱象。而种种议论,矛头都直指现存教育制度,又似乎都是就事论事。教育部门也左右招架,疲于应付。 因此,我进一步分析,既然可以用“兴趣、能力、动机”这个三维模型来做人才的评估,那么似乎也就可以用这样一个模型来作为教育及个人成长的指导,问题只是怎么理解我们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培养目标或成长目标,和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如果说公众和教育界,还能普遍认同中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和拓展孩子的“兴趣”,那我们也就很容易做这样的联想,大学不就是要着重培养相关的“能力”,而工作之后有了社会经历的充实和体验,“动机”才会变得完整? 这时候我碰到了博客上一个在法国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介绍法国教育的情况。法国的学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有条不紊地在学校、家长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参与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和实践。 于是,问题也就更加明朗了。如果我们像法国那样从中学,或者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有意识地增加孩子们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那么将不仅拓展家长对于“兴趣”的理解,学生的个人兴趣也将与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不断地发生的交换,并经过反复的锤炼,里面包含更丰富的企业和社会的知识。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这些知识将发挥指导作用,而清楚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大学生,学习时也会更有针对性,就业时脸上也会少一点迷茫,甚至毕业就创业的学生可能也会更多,同时有着自己工作方向或者事业心的人,又岂会产生大面积的“职业枯竭”现象,造成社会问题? 因此我推断,我们的教育首先需要的,可能不是为部分学生准备的“职业教育”,而是为所有学生的成长奠基的“职前教育”。这也将从整体上,改善我们当前教育的基本状况。 但是许多人仍会坚持认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应试教育”,觉得“高考选拔制度”不改变(与之配套的是所谓的“重点学校制度”及所产生的“择校问题”),其他改革措施都没有用,或者说会大打折扣。因此,我需要认真来回应这个问题。 二、Edu2.0: ——从Web2.0的角度,反观大学专业学习的基本规律,及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 04年的时候,我在“中国知识管理中心”的网站上写一个教育博客,并陆陆续续和几个关注网络和教育变革的朋友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大家更为热衷的是,讨论blog和网络将怎么改变教育,也经常使用Web2.0、blog、自组织、建构主义、“去中心”、UGC(用户产生内容)、“专业余”(业余的人做专业的事)、群体的智慧等等这些词汇,形成了一股对传统教育进行解构的力量。 所以,在考虑“应试教育”时,我也就很自然地对这个话题进行了解构。我在想,许多人希望孩子考一个“好大学”,主要是希望孩子将来有一个“好工作”,而好工作和好大学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另外,好大学又意味着什么? 假设某某同学正在北大读经济学专业,他除了自己老师的课之外,是否有可能还会读清华老师编的书,或者哈佛老师编的书,又或者会上经济学方面的论坛,或者浏览经济学核心期刊上的论文,甚至关注深圳某个电脑公司的职员在某份报纸上开设的经济专栏? 那么,他除了在北大上学之外,是否更是在一个“跨国界”的学科领域里学习,而该学科是不是有它自身发展的脉络,以及它自身学习的一些规律,无论该同学在不在北大,或者已经读完大学其他专业,还想继续进修这个学科,甚至有没有上大学,只是对该学科感兴趣,是否都应该遵循该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顺着该学科的基本发展脉络,系统跟进该学科的各类资源,来进行学习? 只是无论北大还是哈佛,恐怕都还没法说,把各学科领域的东西都已经梳理清楚了,也不是说某个学校或老师自个儿就把这些搞清楚。而且要看到的是,无论是说市场经济,还是网络时代,都在大大地推动知识的爆炸,东西方大学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都在积极尝试与世界各类大学的本专业乃至其他专业建立各种联系,都在积极寻求变革。我想,各大学都非常需要师生,来对相关学科的资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尤其是花了高昂的学费,最想学知识的学生之间,更要大家帮大家,积极地参与各学科知识体系(或者说网络)的构建?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各学科正在广泛的联系和更直接的对话中,取得纵深上的发展。以往我们关注的所谓“专业”,也正在重新还原为看世界、看事物的一种视角,和该视角下知识的积累,而并非人的固有属性。 社会评价人和事物的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许多人不再关注你从哪儿里来,或者你是“专业演员”还是“票友“,而是更关注大家聚到一块能否共同奉献一场“专业的演出”? 因此我想,Web2.0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已经为我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新的舞台,企业和社会也正越来越看重这一点。 或许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Isaac Mao(互联网投资人)要给他们的合作企业推荐写blog的人,以及几年前关注网络和教育变革的一些朋友,不仅积极地参与“中文网志年会”(在新浪博客崛起之前,它是中文领域,享誉海内外的Web2.0峰会)的筹措,更希望能借助年会的“教育板块”,推动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实践,并在首届年会(05年)后,发起了一个在线的“Edu2.0论坛”(google group)。 这也或许能部分地回应,许多人对“应试教育”的顾虑。 三、社会化学习: ——从中小学电脑课的问题入手,探讨“教与学”的基本矛盾,及未来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 不过仍有许多人可能觉得,我主要讨论的是大学教育,而目前中小学的“择校问题”,更为迫切。中小学生还不像大学生,自学能力还没有那么强,离不开教师和教学,而目前教师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加剧了社会对优势教育资源的竞争和失落的恐慌。再说互联网和中小学的结合也还有不少问题,大家甚至还担心上网会不会把孩子们变得贪玩,以至荒废学业。这些问题都非常严峻。 我们知道,除了互联网在社会整体上发展非常快以外,几年前,我们国家就已经把通过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确立为一项国家战略,并积极推动教育主干网和各大学校园网的建设,城市中小学校园网络的建设步伐也非常快,农村教育尤其是中西部教育,也在积极推动“农远工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目前已经进入“农远工程”第二期。一期工程提出了“校校通”的目标,强调把硬件网络和维护支持体系先建设起来,电脑等硬件的普及率仍比较低,软件资源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也还远远跟不上;二期工程提出了“班班通”的目标,希望在优化硬件网络和维护支持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电脑等硬件的普及率,并对软件资源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培训等增加投入。应该说,在整个现代教育的推进上,我们国家和教育信息化部门做出了一定的工作。 但到目前为止,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带来的效果,尤其是在中小学还很不明显。不仅公众对网络和信息化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的作用抱着较大的怀疑态度,许多教师对能否掌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以及能否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地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目标感到犹豫,包括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骨干力量,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群体中的许多老师,对整个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前景,也比较悲观。 许多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不仅面对的教材更新缓慢,自身知识的更新也远远跟不上整个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而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的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多,学生之间关于网络的知识传播非常快速,学生的问题随时可以难倒老师,应付日常教学的难度也已经越来越大。整个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老师带来的热情和日常教学工作给老师带来的尴尬,以及学生对上网的热情和对信息技术课程普遍的乏味,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08年我应朋友之邀,合作发起了“教育大发现”社区,社区的一个核心项目就是围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而展开。项目的基本思路比较简单,就是首先邀请各地一些优秀的信息技术老师组成一个社区,共同交流各自的备课上课和网络学习的各种问题和经验,并邀请一些长期关注网络教育研究的朋友、自由软件社区的成员和大学部分教育技术专业的师生等,来共同参与讨论,支持一线老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 只要把信息技术老师组织起来,一个老师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大家一块来想办法。不仅老师之间得到了相互的支撑,一些参与实验的老师参照类似的模式,把他们所教授的各个班级也组织起来,形成了相互支撑的社区。有效组织的网络社区和班级一样,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热情高涨,同时相互之间,互相促进,互相监督,氛围非常融洽。许多老师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参与实验,一起享受网络学习的乐趣。有些家长也在学生和老师的带动下,参与进来。 这个首先在优秀信息技术老师之间发起的社区,不仅部分地支持了一些老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而且逐渐吸引了其他一些信息技术教师的参与,有些其他科目的老师也参与进来。 浙江昆阳二小语文科目的丁笑飞老师的作文教学改革,给很多人带来了启发。而且昆阳二小的一些老师,在信息技术老师谢贤晓老师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探讨网络教学的氛围。昆阳二小多个班级的学生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谢老师还和周边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之间,组织了一个信息技术送教下乡的小组,经常与当地的乡村老师交流网络教学的经验,并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甘肃张掖甘州区星光小学数学科目的李明山老师,学校没有电脑,他自己有一台电脑。他自己参与网络研讨,并及时把研讨的收获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包括用电脑直接给学生演示其他地区的老师和学生开展网络教学的情况。学校的其他老师和校长,也纷纷被他和孩子所感染。后来学校一半以上的老师都开始买电脑,参与网络教研。李明山老师和他们的“老玉米”张兴志校长甚至开始积极地与周边的学校互动,组织周边学校之间的网络教研。包括与当地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合作,组织教研沙龙等。 在社区里,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无论老师自身来自哪里,本身已经没有那么重要,老师及其他参与成员之间,初步形成了一个“知识共同体”,并继续向每个愿意参与探索的学校和师生敞开着大门。 在“教育大发现”社区的实验中,这些师生和学校给了我们很多鼓舞。但我们清楚,这些仍只是个例。而且静下心来想,不能说我们在中间做了多少有效的工作,只能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意识到互联网的价值,并开始热情地投入到实践中。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观察和欣赏大家的工作,疏导大家的交流,尽可能给大家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尝试描绘这种许多人在参与创造的图画。 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快要被许多人淡忘的“研究性学习”在网络环境下,重新被激活。而且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开始更早也更有系统地接触社会,学生的学习也已经和他们的“社会化”更充分地融合到了一起。我们给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所能想到的一个简单的命名,就是“社会化学习”。 可能许多人现在已经听说过“社会化学习”这个词了,但“社会化学习”的内涵,仍有待大家的实践来进一步丰富。 我们的实验仍然是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进行。许多学校的网络环境还非常有限;信息技术老师仍然要按照“陈旧”的课标和教材来安排进度;大多数信息技术老师的网络教学技能还不够娴熟;许多信息技术老师的教学也主要在课堂上进行;邻近期末,许多考试科目仍要占据信息技术老师的课时;甚至一些信息技术老师参与网络教研,仍受到教研员和校方的阻挠;同时许多师生喜欢的网络服务,还会突然被挡在墙外,等等。 我们对大规模操作,还没有非常清晰、成熟、制度化的办法。实验还始终处在夹缝中,但我们能感受到师生们的热情在蔓延。 我想,不能再消耗师生和我们自己的热情了,是该跳出教学和课堂的藩篱,寻找更自由的进路了! 四、新阅读: ——回到阅读,探讨阅读和教育的基本关系,及教育科学的探索和普及。 06年左右,我开始参加“爱心传递工程”(简PLP)的一些活动。PLP早期的活动,主要是给贵州威宁的孩子资助学杂费和小羊,并希望小羊长大后下了羊仔,能够传递给其他困难的同学;后来PLP负责人希望除了资助之外,能进一步招募志愿者,开展长期支教。 我建议,在长期支教人员招募难度比较大、短期支教价值尚不清晰的情况下,可以先从图书室项目入手;日常情况下,图书室项目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系统,学校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图书室项目也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支持系统;此外,以图书室项目为基础,再逐步扩展,也没有太大影响。 另外,基于大家对贫困教育的关注,和该组织早期发起人和多位理事成员具有国内外知名学府教育学专业的背景,我建议,机构的整体目标可以大致分为两步走,一是“有学上”,二是“上好学”,合到一块,即“帮助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但很快,我从其他志愿者去威宁回来反馈的日志中,看到一些有条件上学的孩子,觉得读书没有用也会辍学。我突然意识到,贫困教育可能给我们提出的是更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很可能不是简单地,一是先“有学上”、二是后“上好学”,这种绝对的先后关系;而很可能是,如果不能解决怎么“上好学”的问题,“有学上”的意义可能也要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对于贫困教育,仅仅有爱心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它在追问我们:什么是教育科学?什么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基础教育”? 在“教育大发现”社区的实验里,我经常会想起PLP和这些孩子,还有其他更多的,PLP无法照顾到的孩子,想起我自己也是从乡村里走出来的。因此,我又受邀参与发起了“乡村图书馆论坛”,为各类从事乡村或城市公益图书馆建设和阅读推广的各类NGO搭建一个交流和支持的环境。 这些年来,许多热心人和NGO,经过各自艰难的摸索,在各地建了不少乡村或城市的公益图书室;许多中小学现在也配置了学校图书室;许多城市社区和部分乡村社区里,也配置了社区图书室。虽然相对于各地的实际需要来说,图书馆的总体数量可能还非常有限,但图书馆建设给教育所能带来的效果,无论是从总体上,还是就任何个体的图书馆项目来说,仍还远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因此,各类图书室项目之间相互交流和改善工作的愿望在逐渐增强。 但同时,也因为图书室项目逐渐增多和效果参差不齐,以及政府和教育部门在逐渐加大投入,图书室项目给企业和公众,包括NGO自身等提供的形象价值等也在逐渐模糊,大家关注图书室项目的热情也很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起伏。 此外,图书室项目在学校里,和课堂之间是什么关系,将怎么调整学校内部的结构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在社区里,又可能怎么改善社区文化,和社区内部的结构;参与图书室项目的大学生志愿者,从图书室项目中能得到什么重要的收获,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付出;包括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图书室项目还有没有必要做;以及图书室项目在未来的教育及学习型社会的变革,可能发挥什么样作用等等,仍是有许多重要的问题困扰着许多公众和NGO。 [...]

Tags: , , , ,
Posted in 开放教育 | Commen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