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未分类’ Category


你们在塑造着我心目中的“乡村名校”!

七月 10th, 2009 by 小石

推荐甘肃张掖星光小学支教老师睿若水的两篇图片故事: 执教反思 http://www.haokanbu.com/story/179869/ 支教感悟(一) http://www.haokanbu.com/story/203665/ 小石给睿老师的回复: 读到这样的支教感悟和反思,真是既酸楚又欣慰。 去年我在山东“三支一扶”的一个QQ群组里,听到的不少怨言,甚至自暴自弃。 在PLP爱心传递工程的工作中,有人把寻找长期支教老师做为一项重要工作,但我心里很矛盾。 我不是不知道教育工作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等本身对长期性、稳定性等的需要。 只是在北师大“农民之子”的时候,我就感觉到,在没有一个持续跟进和支持的教师工作的辅助社区支持下,让一些大学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就投入到 乡村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中去,能在那些学校环境下勉强“生存”下来的大学生已经寥寥无几,更不用说个别留下来的学生作为一代青年要给学校带来多大新的变化。 这样的环境下,新教师的热情往往迅速被磨损了,似乎也逼迫他们回到了现实,承认现实的变化总是在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之后才会产生的。 这也促使我一方面反省“教育支持系统”或“教师互助社区”的意义,一方面挖掘“短期支教”甚至支教之外的“自助式学习系统”——“乡村图书室”的价值。 我很高兴的是,你们学校的团队就是一个很好的微型教师互助社区,老玉米校长、李明山老师等更是善于在更大的范围内,营造一个教师社区,并为年轻教师开拓视野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真是一个非常难得团队。 这是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里的几段话: 也许,相比打造国际理念的学生的雄心,进入国际学校的最大的好处要平凡的多。 “国际名校指南”的普莱勒女士称,运作良好的国际学校“对于帮助来来去去的学生非常在行。” 据专家估计,学生平均在他们那里只待3年——尽管有时事实证明,对所有在外国城市中的外籍家庭的父母而言,好的国际学校有相当的吸引力,因此父母会继续选择国际学校。 普莱勒女士补充说: “平时,教师、管理人员,甚至是餐厅的工作人员,都会照看新来的和仍不合群的孩子。”这可能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摘自 戴维•特纳(David Turner)的《国际学校对孩子好吗?》一文, FTChinese.com 2009-06-09 在你们身上,我也似乎看到了,学校里每个工作人员都会照顾新来的和仍不合群的孩子。你们也在不断塑造着我们心目中的名校! 另外,我想推荐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女士的这本书——《举全村之力》,希拉里女士最基本的含义是,举全村之力,养育孩子。当我看到你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描述时,我深切的感受到,必须积极地调动家长和当地各种志愿力量,参与到幼儿的成长和教育中来。 最后,顺祝你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 另附: 渐进主义与跳跃式思维 (2006-04-03)

Tags: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一起来策划2009中文网志年会的教育板块 @cnbloggercon

七月 8th, 2009 by 小石

大家好, 过去几届中文网志年会(http://cnbloggercon.org/blog),都非常关注Web2.0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和思考,设置了教育板块,并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者参与,受到了不少朋友的关注。为教育学习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实践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开放的交流平台,也为摆脱“教育和社会脱节”的困境搭起了一座“教育和社会互联”的桥梁。 但因为各种原因,虽然每届年会教育板块开始组织的时间都在不断地往前提,最后仍显得很仓促。所以,在这儿我们提议,大家及早动手,一块来策划09中文网志年会的教育板块,把这个板块越做越好! 我刚建了一个wiki页面,欢迎大家一块来做年会教育板块的策划! 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index.php/SLL_CNBloggerCon2009

Tags: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Web2.0与体验式学习

七月 8th, 2009 by 小石

按照――Web2.0要解决什么问题、提供了什么基本方案、采用了什么技术――这样的思路来审视Web2.0技术及社会思潮,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观察和学习的方式。但如果你忙于下判断而判断出错,也很可能错过最好的东西。 在介绍TED大会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技术(Technology)、娱乐(Entertainment)、设计(Design)的大会,这种命名方式揭示了一种什么思维习惯?我猜想,是不是说,至少有一部分人习惯了,在某种技术产生以后,大家就一块来玩,似乎玩着玩着大家都学到了很多(Playing,Playing,Learning through Playing);这是否是说玩的过程更容易调动大家进行发散的实践和思考,进而拓展了技术应用的各种情景和可能性;而最后再来讨论技术可以为解决大家共同关心的各种问题提供什么帮助时,大家的设计也更容易富有创造性和弹性,也更容易产生绝妙的设计? 反过来想,我们能否就说为解决某个问题而产生的技术,只适用于解决某类问题?技术一旦产生,技术的可能性就是另一回事,甚至该技术的发明人也未必会想到它还能应用于什么场合。但如果我们仅仅习惯于从问题入手,在没有人提出可行性方案、列出需要某些技术的同时,也忽视了一些技术常识的体验和学习。那很可能技术就还是技术,而问题还是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变得很渺茫。因为即使某种技术提供了某种可能,但我们缺乏对技术的敏感性,别人又忙于用技术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很可能仍想当然地认为我们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与TED或Web2.0相关的,另一个可能比较有趣的问题是,好像这些人都很能玩,不像我们这么担心就业。而这种“散漫”的学习,学了也不十分清楚有什么用,似乎学习效率也很难保障。但如果我们稍微做些观察,看看已经有那么多的企业、大学,甚至政府等等都在积极地参与到Web2.0的实践中的话,我们能否说这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广泛使用性的“社会技术”或值得我们了解的“技术常识”?体验和掌握这些技术,对于我们有可能供职于这些企业、或参与这些大学的学习和交流,是否也会有更多的帮助?这些技术本身又可能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可能性,有孕育着什么可能令人惊喜的变化? 在思考这些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先回到对Web2.0各种技术的体验(Entertainment)中吧! 本文通过 Posterous email 首发于 xiaoshi’s posterous

Tags: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招聘流程的改变:从“人员招聘”到“方案征集”?

七月 4th, 2009 by 小石

为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Web2.0与社会化学习,给个人成长乃至企业招聘等带来的改变,前几天我在编辑6月份社区简报中“超越高考”的小专题时,就想找一些通过twitter、blog等途径发招聘信息的例子。简报发出后,我又看到OurDearAmy在blog上发了一条招聘信息,[招聘] 冠军急盼IT人才加盟。 我稍微浏览了一下,回复了一条: 看到这条——”学历要求:本科及研究生”——感觉很不舒服,呵 OurDearAmy 回复: 这个不是死的:)我们公司有很优秀的高中学历的同事。 我就忍不住提了个建议: 我在想,能否改招聘为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某些问题或方案的征集或竞赛?通过方案来选职员、顾问或潜在的实习生等。 这样,为公司的招聘和人力资源计划,既赋予了一定的竞争性,又增进了与用户、求职者和潜在合作伙伴等关系上的协调性,与当前业务和未来动向也尽可能保持了紧密的结合。 参旧文: 从评价和激励的角度,看AIESEC招新计划的改进_小石_新浪博客 现在把这篇旧文转贴在这儿: 从评价和激励的角度,看AIESEC招新计划的改进 2008-10-10 16:19:46,原文链接 这是“好看教研”中,讨论到怎么使用评价和激励时,早晨回复的一个帖子,顺便贴到这儿。 —- 参[ITC-Haokanbu:637] 关于快乐写作之《课间乐》的几点补充说明 http://tinyurl.com/3j5hoy —- 关于评价和激励,我讲一个故事: AIESEC是最大的国际实习生交换组织,用时髦的话来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领导角色、海外实习和参与全球性学习的组织平台,参与的学生有机会去国外政府、企业或NGO实习两到十八个月。这几年在中国也有了分支机构,已经在几大城市二十多所学校进行招新。 目前每年有二百多学生去国外实习,去实习的国家有欧美、日本等一线发达国家,也有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土耳其,泰国、马来西亚、保加利亚、埃及等二三线国家。 去国外实习不仅能开拓一定的视野,增添一段国外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往往也给部分学生提供了一个回来后进入外企的跳板,况且实习期间一般会有补助,自己花钱不多,所以许多学生跃跃欲试。 但06年时,他们国内总部的同学却找到我,以为我做过职业咨询,可以帮他们设计一套面试程序,并给他们提供一些面试技能的培训。他们说他们有很多学 生报名,虽然每年送出的实习生人数在不断增长,但目前仍只能送出二百多学生;而且他们希望出去的学生能多少代表中国,操作好了也能为AIESEC(中国) 的学生去更多的国家实习创造比较好的机会。 我让他们详细介绍了一下以往是怎么招新的,他们介绍他们有一份试卷,笔试完了以后是面试,面试通过的话,参加出国前二个月左右的培训,培训完了也有个考核,这期间也就开始办的护照,最后通过考核并拿到护照的同学,就可以参加海外的实习了。 我问他们,以往参加过出国实习的同学和他们还有什么联系吗?他们介绍说,大家已经工作了,联系就少了。我又问,现在报了名,没有通过笔试面试的同学怎么办?他们说那就没办法,只能等下次机会了。 你们发现问题了吗?这里有多少遗憾? 我似乎看到了,AIESEC(中国)曾经服务过的学生,对AIESEC已经漠不关心,或者想关心也没法关心;有机会去的人,觉得是自己能力强,争取来的机会;没机会去的人,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也可能采取“另一种反抗”。 对于AIESEC(中国)来说,老人走了,新人来了;新人能通过“我的杠杠”的进来,不能通过的只好说Sorry?在这儿,除了“海外实习”的机 会,组织宗旨中的另外两项——“领导角色”、“参与全球性学习”——跑到哪儿去了?似乎他们从来没有追问过AIESEC(中国)最大的价值在哪儿? 探讨中,我又接着问他们,假如不是笔试面试,而是就今年要组织大家去的一些国家,让大家提交自己的设想和报告——假如他们去实习的话,他们将要怎么 观察、体验当地的情况,准备给大家一个什么样的反馈?然后让大家来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如果邀请企业和专家参评,赞助和进一步的指导也就有了),大家 把实习机会让给这些方案的设计者;让这些最能帮大家开拓视野的学生和他们的反馈,带着大家去旅行? 他们非常惊讶,但明显是惊喜。 我又问他们,这个时候再看“能去的”和“不能去的”,关系是不是比较融洽了? 能不能去,只要想去,准备的过程,每个人对目的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了解的过程和成果,反映在AIESEC(中国)的组织平台上,是不是大家继续探索的资源? 另外,“能去的”去了以后,其实不仅和目的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都会对曾去过的国家和地区的信息比较感兴趣,甚至会持续跟进,他们本身也会成为大家进一步了解这一国家、地区及相关领域长期的信息源。 “能去的”带着“不能去的”的美好愿望,“不能去的”也会持续关注。跟随着“能去的”的观察和反馈,又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提出新的观察视角等等。在 这过程中,“能去的”和“不能去的”都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有了许多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这种互动,本身会形成一种潜在或实际的社区。 这时候,我们再看AIESEC(中国)的价值在哪儿?仅仅是一个旅游团、一个工作的跳板,或者一个校园招聘机构吗?(大家都笑了) 因为老人与新人、“能去的”与“不能去的”之间的连接,AIESEC有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能帮助我们大家比较深入地了解除了欧美日本以外更多国家和地区资讯的一个平台。 大家知道,我们和许多国家的贸易往来已经越来越密切了,而我们在电视和媒体上,包括在学校里,了解更多的仍限于欧美以及近年日韩的娱乐,关于其他国家的了解仍然很贫乏,包括我们许多邻国,以及我们曾经的社会主义盟友和我们的亚非拉盟友。 AIESEC中国,无论对我们的经济视野、社会视野,还是教育视野的拓展来说,其实可以是一个新的窗口! 笑容已经挂在所有人脸上。我想我是不是一下子给“AIESEC中国”这样一个学生组织赋予了太多的使命?不能再说了,我不得不停下来。而且我也不能代替他们思考,不能代替他们做决定,AIESEC(中国)团队的成长仍然需要他们自己的探索和努力。 但是反过来,这个故事对大家有什么启发呢? 我等着听新的故事。 —- 另外,我得指出,对这个问题最初的一些思考,来自于和教育部门曾经热炒而媒体又纷纷质疑的TopCoder副总裁吴莹莹同学的几次交流。 我对任何个人的评论不感兴趣。我只看到,TopCoder的一些思路,给当前和未来企业的招聘,或者说学校与企业的互动,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探索。也希望能引起我们许多企业、学校、个人等的思考和重视。 — [...]

Tags: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3)


RT @Lzl 试想:将Twitter融入日常教学

七月 4th, 2009 by 小石

他们总是思考和行动最快的人,:) 快乐男孩(A Happy boy)Lizunlong在介绍了国外教师把Twitter引入课堂的一段视频之后,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假如我们也将Twitter或一个类似Twitter的东西(比如饭否、校内、FriendFeed)植入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会发生什么? 我想了想,这是我的回复: 很好的问题,呵。 我想在课堂上使用twitter的话,至少有一点,大家在即时互动的同时,就不用每个人把什么都记在笔记本上了,如果别人对讨论中的某一点做了很好的笔记,直接加星就可以。当然也可以进一步评论或从不同的角度记录某一点。下课以后,大家也很很容易对加星的笔记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整理,或者共同整理关于某些话题的笔记、专题等等。把课上、课下的学习即轻松、又及时深入或发散、且较为完整地串连起来了。同时,twitter也会成为大家一个最基本的“语料库”、“学术资源网”、“人脉网”等等。在各种班级的日常教学上,这种潜在的作用似乎是比较清晰的。 另外我在想的是,twitter能否实现以往一些“家校通”产品所考虑的基本功能,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上,来进一步促进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使家长能以各种不同的职业和社会角色,逐步参与到学生的成长、日常的教学、甚至学校管理方式和制度的变革中去,逐步冲破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多元社会互动和当前基础教育的封闭体制之间的这种矛盾。整个层面的“应试教育”和这种学校的封闭体制带来的择校问题、教育资源分布失衡问题和学校等级制度问题等等,已经严重妨碍了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和学习规律的基本认识与理性判断。在对整个教育进行宏观分析的同时,从学习规律的角度考虑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如何对日常教学进行的这种微观的改进,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可能是推进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条基本的途径。 当然在大学中,twitter除了在日常教学中,可能还有非常多的已经潜在的应用,比如在班级、个人与实习机构等等许多互动中也有很多潜在的价值。这些东西可能都非常值得大家来挖掘。 另:Lizunlong的这篇日志,试想:将Twitter融入日常教学。欢迎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

Tags: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乡村教育检验着我们的认识和想象

七月 2nd, 2009 by 小石

在许多关注乡村教育的公益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担忧。这种担忧也反过来检验了我们对乡村社会,乃至其他许多社会现象的一些认识和想象,有时候可能是多么脆弱。 今天在望崖草的blog上看到这篇文章《无奈的思索》,针对文中可能涉及到的几点认识和想象,忍不住写下几段话: 许多人喜欢美化自然,我不反对,但有时候对乡村的过分美化,我却不敢完全接受。因为在乡村里长大,我能看到那种世俗社会是怎么吞噬一个一个人的。还记得顾长卫的电影《立春》(视频),或者陈冠中的文章《波希米亚北京》吗?你会发现,对于很多鳏寡孤独、犯过错的人、“另类的人”等等来说,我们的乡村和小城镇常常是多么的不宽容! 另外,“高科技”是个很奇怪的词,好像面对着“高”,我们都很“低”一样,和科学与技术本身给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方便,和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朴素的情怀,以及我们在教育和学习中强调的大胆尝试、探究式学习等,几乎完全相悖。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得收一收我们的感情和过早的道德判断(or价值判断?),尽可能提供我们所能提供的,然后让大家作选择。另外,我们不能隐瞒今日世界的真相,以为这样可以让他们不会有我们的痛苦。或许我们的痛苦,有时候却是他们的安慰,这些都无从捕捉。

Tags: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未来不是干巴巴,而是湿乎乎的

七月 2nd, 2009 by 小石

如果不是看到isaac与胡泳(胡泳的搜狐博客)的China: Isaac Mao #twinterviews Hu Yong,网络上热炒的这本书《未来是湿的》,我会觉得名字怪怪的,有卖弄之嫌。现在我知道胡泳还翻译了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虽然97年对我影响更大的是西奥多·罗斯扎克的《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但《数字化生存》在当时也算得上一本不错的互联网启蒙读物。 还是言归正传,说说《未来是湿的》这本书吧。译者序(一)中,给出了中文译名的来历—— 前苏联故事片《办公室的故事》中有段精彩对白,比较接近(这本书的)本意:女上司严厉地质问男主角:“你说我干巴巴的?”男主角吓得摇手说:“不,正相反,你湿乎乎的。” 在从另一位互联网观察家姜奇平(google一下)那儿听到这段话之后,胡泳发挥了他的想象力,他觉得—— 这个社会,如何不是干巴巴的,而是湿乎乎的?意思是社会如何成为更人性的,更有人情味的?互联网的终极意义,社会性软件的终极意义,就在于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往往有一个错觉,就是以为发明互联网,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技术化,更干巴巴。其实正好相反,籍由社会性软件,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的人文含义,就是让世界变得湿乎乎的,或很俗地说,让世界充满爱。 如果你第一听到“社会性软件”这个词,你可能会好奇“社会性软件”怎么为“互联网”赋予了这么崇高的社会价值,什么是“社会性软件”?希望你的好奇和这本书,能为你打开通往互联网新世界的另一扇窗户。 顺便介绍一些增加黏度的信息: 小容的《成群结队》系列文章; Twine社区的讨论组The Global Brain; 充分发挥 Web 2.0 作用的六种方法 – 麦肯锡季刊; IT龙门阵_腾讯科技频道_腾讯网; ACM敦促奥巴马将计算机科学列入科学数学教育的核心部分_译言翻译; 图灵刘江(@turingbook)推荐:无意发现一个挺有趣的公司Advameg: http://bit.ly/vFbWC 旗下一大堆扎实的知识型网站,网页朴素,图都很少,基本上就靠AdWords挣钱,就是不知道这么多信息从哪儿来的(可不是随便转贴哦) #趣站; Twitter for Libraries (and Librarians) ; 孙彤宇复出投资教育软件 “三个父亲”淘宝儿童世界 ; …… (摘自:教育大发现社区简报·2009年6月份)

Tags: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TED来到中国

七月 2nd, 2009 by 小石

教授们可能没有想到,几个大学生和社会志愿者把TED大会带到了中国,这可能给我们仍处在迟疑、徘徊,甚至种种质疑中的大学“通识教育”(google一下)改革带来一线新的曙光。他们的中文网站TEDtoChina(TED中国粉丝团)上对TED大会做了简明说明: “TED是一个会议的名称,它是英文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TED是社会各界精英交流的盛会,它鼓励各种创新思想的展示、碰撞。……普通的讲座相比,TED演讲更加注重于创想 (creative thinking)的表达与推广,并且为不同领域间思想交锋提供一个适宜而持续的平台。” 不过我在想,为什么用技术(technology)、娱乐(entertainment)、设计(design)这三个单词来概括这个大会?另外又按照 TED排列、而不是ETD或DTE等其他顺序来排列?我没查过这个名字的由来,在这儿我们也来“创想(creative thinking)”一下,想想TED名称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是不是说,技术突破总是会给人来带来兴奋,让人忍不住就想玩;而玩着玩着,对技术及其应用 就有了更多的了解(Playing, Playing, Learning through Playing,玩着玩着就学会了);然后我们就想用它和各种技术的组合来为我们设计新的生活方式。不知道这样解释是不是合理? 还是看看相关的信息吧: TEDx中国第一季; TEDxShanghai演讲人毛向辉分享主义:一场思维革命; TEDx,将TED以最快的速度带入中国; 吴向东老师的图片故事TEDxSYSU中山大学; TEDxShanghai播客; 关于组织本地TEDx活动的十九条备忘录; 1,000 True Fans; TED Blog; 首届中国文化论坛05 年在北京香山举行,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为题,着重讨论如何转变我国大学数十年来形成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从以往那种只注重专业教育而缺乏通识教育的 本科培养模式,转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发展”的本科教育模式,是近年来有关国内通识教育改革最集中的一次讨论,会议论文、现场提问、回答和讨论等都 收入了《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这本会议实录中; …… (摘自:教育大发现社区简报·2009年6月份)

Tags: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超越高考

七月 2nd, 2009 by 小石

高考已经结束了,对高考的批评却从未停止过。但如果我们能稍微放松一点的话,可能会发现,这股压力是从社会逐渐向高校、向中小学乃至幼儿教育等传导 的,反映出来的也就是所谓日益严峻的成人职业枯竭、大学生就业彷徨、高考填报志愿迷茫,以及中小学择校、兴趣培养等等,这些令人尴尬的现象和问题。这些并 不是孤立的,也难以单个来解决。但正如我们已经习惯上把这一系列现象概括为“教育和社会的脱节”一样,综合解决这些问题的要点,也要从“教育和社会的互联 ”入手。 以大学的“专业学习”为例,如果你在北大读经济学,你是愿意仅了解老师所指定的几本教材,还是希望能对该领域有哪些基本的理论和 假设、重要的学者和著作、院校和研究机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等,有个较为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同时对该领域研究的相关问题及企业社会应用也有更多的了解, 甚至参与到具体的实践和研究圈子中去?如果我们这么来看的话,显然深入地专业学习本身就要求“教育和社会的互联”,同时具有超越任何个别师生和院校的全球 性特征,学习上也要求一定的视野和开放性。这和我们是否考上大学、读什么大学,或是已经工作了,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 今天,企业社会的学习与实践也在进一步支持这种观点。如果你是一个blogger,用blog记录自己的学习(专业及其实践)和生活,你会发现: 不仅著名的互联网风险投资人Isaac在建议创业企业多聘用Blogger; 而且铅笔记也在blog上 招聘:儿童产品策划; Twitter、饭否等微博客上这类推荐或招聘信息也在逐渐增多; 这些信息,欢迎大家继续添加…… 有时候,我们不仅会问,为什么我们以往只会去招聘会和招聘网站上去求职?是否因为以往没有blog等Web2.0与社会化学习技术的支持, 我们难以有效地把专业学习和企业实践结合起来,企业也没有更好地途径了解谁是这方面合适的人才?同时又缺少活跃的企业和大学生直接对话的专业学习与企业实践沙龙? 这个话题的讨论,我们起个头。另附一些相关信息: 高考完后,清影工作室播放的纪录片《高三》是一部艺术性与批判性完美结合的力作; FT中文网的专栏文章教育绝境也非常犀利; 我们的一个大学生朋友A Happy Boy翻译的另一个学生Bud的为什么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分崩离析,也力透纸背; 益学会翻译的大学即将灭亡,更让人不知所措; 还有人说家长,你已落伍,貌似有点残忍,家长又何尝不是“受害者”? FT中文网的专栏文章中国教改缺乏方向中,基于“外部性”、“市场失灵”和“非营利”的考虑提出的综合“教改方案”,貌似强大,但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薛兆丰提出的观点市场从不失灵,却无疑也是对这套方案的不彻底性的一种挑战; 以上信息似乎仍是奔着问题去的,我们还是轻松一点,看看下面的活动: 不管社会上怎么评论教育和高考,在学生回顾高考前后的图片故事活动中,我们仍能从他们身上看到阳光和快乐; 社区论坛中的发起的话题——高考完了,大家想跟学生和家长说点什么? 仍期待您的参与! 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超越这些早该超越的问题! (摘自:教育大发现社区简报·2009年6月份)

Tags: , ,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2)


[转]80后乡村女校长为建阅览室到城里收购旧书

七月 2nd, 2009 by 小石

RT @cnTom 转发的帖子: 在网上看到这个新闻,很是感动,分享到这里: 李灵在城市街头奔波 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 http://news.qq.com/a/20090702/000124.htm

Tags: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