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未分类’ Category
怎么给大学老师普及现代教育技术?
五月 29th, 2009 by 小石
桑新民老师在“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地址二)这篇文章中,在引述麻省理工大学(MIT)的“网络课程开放工程”(MIT OpenCourseWare;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中文版)和探讨了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以后,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环境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和“在《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中培养大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 其中,借鉴著名管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资深教授彼得.圣吉创立的学习型组织的5项修炼技术,总结出的适合当代大学生运用的五大学习技术——“学习目标导向技术”、“自主学习技术”、“团队学习技术”、“激发与强化学习动力技术”、“学习评价与反馈调节技术”,很有启发性。 但谈到数字化生存环境下教师素养的新要求,这种“技术性”的把握似乎就忽视了,仍囿于这样的分析性框架: “我们认为,能够较好胜任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新一代大学教师必须有教育理论基础、技术基础、艺术基础这三大基础支撑,…… ” 我在想: 我们可以说新一代大学教师需要有教育理论基础、技术基础、艺术基础,可以这样来“认识问题”。但我们不能说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让所有大学教师都来上这三门课。 结合教育大发现社区的一些实践和思考,我觉得从操作上,是否可以把教师培训与学生学习结合起来,首先从以下角度来思考: 首先,我们可以从比较网络学习中读、写、算等基本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入手,挖掘并赋予这种变化对个人学习和现代教育发展的价值,并进一步倡导这种学习方式。(建立基本的理解) 其次,在倡导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可以从和大家一快来体验、实践这些web2.0与社会会学习技术入手;并和专业学习与学科发展内在要求的自生长学习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起来推进。(实践上的切入) 最终,各种学科学习社区与社会各种行业学习社区将为整个社会的学习提供基础性的支撑,进一步推动网络学习的国际化、一体化,而企业、个人以及各种学习团体也将在新的知识海洋中更自由地遨游。(对实践的展望)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和师生从一块来分享、体验信息时代新的学习现象入手,分析这些现象中的合理性诉求或者说教育价值,并进一步把这些变化上升到学习方式的变革上来,以便于形成广泛的共鸣和行动。 而实践的切入点尽可能直接地从已经逐渐为大家熟知的Web2.0技术和应用入手,并加上适当的引导,比如强调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的建设等,使实践既“随时随地化”,又尽可能朝更有利于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方向发展。 强调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建设还有个好处,因为学科学习或者专业学习内在的就是跨校的,或者说在任何学校制度中它都具有一定的超越性的成分,是对现有学校制度的合理性进行衡量的一个基本尺度,所以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的建设,能够不仅使各校间一部分对变革有清醒意识的老师,而且使广大的、任何学校的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各种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主要的推动者。而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建设本身,又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基础单元。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看整个社会的时候,各种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和社会各产业领域的企业学习、行业学习社区,也就是目前可以预见的支撑起未来学习型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框架。有了这样的框架,就如同我们手里有了一份北京市地图,我们都不用再过分担心想找什么地方找不到,或者把我们自己给逛丢了,我们也可以更尽情地享受逛北京的乐趣。而且我们是自己逛、是找个同伴或找个导游带着的旅行团,更多的就是个人自己的事了。 附:“开放式课程计划” myOOPS.org(新版界面)—— 来自全球顶尖大学的开放式课程,现在由全世界各国的数千名义工志愿为您翻译成中文。请免费享用!
Tags: 专业学习, 企业学习, 大学教育, 学习科学与技术, 教育技术, 社会化学习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怎么辨析教育中的抄袭、模仿、参考?
五月 27th, 2009 by 小石
塞纳风筝女士的女儿念念在法国读书,明年要参加高考了,不久前一次德语作业被老师判了“o”分,因为她把作业借给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抄了她的作业,被老师发现两份作业严重雷同,因此各打五十大板,念念也读书以来第一次吃到了“鸭蛋”。另外,“法国的高中生申请大学一是看高中毕业会考成绩(bac),另外还要看高二和高三整整两年的每一次考试成绩。女儿的 0 分无疑使她的德语均分下降了不少,……” 原文可以在这里看:《考个鸭蛋带回家》。 我问:念念的学校有没有什么《学生守则》,《守则》中关于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博主回复:法国的中学好像没有学生守则。就是一些诸如不能用手机啊什么的。 我就在想: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判被抄袭的同学同样为“o”分似乎就有问题。怎么界定抄袭以及抄袭中的责任,似乎应该是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学校管理中经常会涉及到的一项内容。 此外,在什么情况下,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对方的学习,而什么时候又不可以?参考的时候又应该遵循什么基本的原则?毕竟学习首先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我们都提倡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也都有一个从模仿到实践、到启发,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 辨析抄袭、模仿、参考等等这些概念,可能即使一个我们重新思考教育与学习、在社会中普及现代教育常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我们共同参与现代学校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等建设的过程。 不知道谁能在这方面进一步做一些辨析?
Tags: 学校制度, 家庭教育, 家校互动, 研究性学习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一块来说说阻碍现代教育技术普及的因素有哪些?
五月 27th, 2009 by 小石
有人转贴了玛丽玛丽哞的一个帖子《一个老师能被电脑取代,他就该被取代》,介绍了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一个教育科技专家Sugata Mitra于1999年起开始在印度进行“墙中洞”(hole in the wall)的儿童教学实验。一群儿童在没有成人的指导下,而且操作界面也是英文的情况下,通过观察、相互启发和实践,“学会使用电脑”,浏览网页、甚至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简单的英文。所以,Sugata Mitra在TED大会上半开玩笑地说:Teachers that can be replaced by a computer, shold be. (一个老师能被电脑取代,他就该被取代)。 如果开个玩笑能解决问题那当然最好,呵,但他的玩笑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探讨的话题: 1、我想起以前许多小孩是怎么学会玩游戏,而且一些游戏是英文版的。在我们老家,以前英语到初中才开始教,但是许多小学生,尤其是男孩子,都去跑游戏厅玩游戏,常常是一两个孩子玩,几个孩子围着看,游戏里显示的、说的都是英语,把着游戏机的孩子玩得很投入,周围的孩子指点地也很投入。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好像是“You Win”,当他们打过通关了还是什么,就有那么一句,孩子们就特别高兴。也没有人教他们,甚至老师、家长经常是限制他们,不让去玩游戏,但他们的确在游戏中学到了很多。 对于游戏、网络,包括电视、博物馆等能够模拟、展示生活某些情境的各种学习方式,当前的教育似乎仍缺乏深入的探讨和重要的实践。即使在很多环境下,缺乏优秀的师资长期以来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仍认为科技仅限于作为一种教育的辅助手段,而不是说作为解放老师、释放学生潜能的工具来认识。 附:一个vc查立的一篇文章值得我们思考: 玩游戏比读书好的科学依据 2、另外,首先在边远地区推广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点非常重要。任何学校教育可能都不如把孩子们把一个丰富的世界带到他们面前更直接、影响更深远。学校教育也需要更积极地在和学生一起探索怎么在市场经济和互联网开启的这个“商品丰饶”、“信息丰饶”、“知识丰饶”的社会中学习和生存,并在这个过程中来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 在乡村教育,包括NGO的教育实践中,这一点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甚至都没有敢去想过。建议大家可以从自己的周围入手,调查一下、列一列这些阻碍了现代教育技术普及的因素都有哪些,我们可以集中起来讨论,看怎么逐一排除这些因素。 附:已故“科技游侠”温世仁先生在我们大陆西部省份发起的“千乡万才工程”(又称“数字希望工程”)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是上帝送给穷人最好的礼物。——温世仁 (出处) 千乡万才工程 http://www.yellowsheepriver.com 西部故事——温世仁长子发起的项目 http://www.westchinastory.com
Tags: 乡村教育, 千乡万才工程, 教育技术, 玩中学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You时代,怎么重新认识大学教育?
五月 26th, 2009 by 小石
塞纳风筝女士写了一篇blog——《豆豆拜佛》,记录了她刚小学一年级的小侄女豆豆清明节时和爸妈去安徽玩的时候,居然拜起佛来,请求佛主保佑她将来能考上清华大学。把一旁拍照的豆妈都笑翻了。 正如塞纳风筝女士所说,豆豆兴许还根本不知道清华大学是什么,但无疑在她心中清华大学已经成了一座“神话”。这可能是我们坊间比较常见的一种玩笑,但这种玩笑本身夹带的一些问题,有时候可能会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恶果,让我有点忐忑不安。 如果豆豆日后比较较真,那么考上了清华大学还好,考不上的话又该作何感想?即使考上了,她是否又能充分地利用好在清华学习的机会? 前些天和余波看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拍摄的纪录片《大肆》、《大一》(这两个纪录片的简介),那些学生和老师《大肆》的迷茫似乎还在我眼前恍惚,《大一》的喜悦反倒成了一种巨大的反衬。 我给豆豆和豆妈的留言是: 豆豆很有志向,但在这儿,我也要跟豆豆和豆妈介绍一些不同的观点:豆豆和豆妈可能不需要过分关心将来是否能考上清华、北大! 因为不管清华还是北大的学生,包括哈佛、MIT的学生等等,我们读哪个专业,都不是只听自己的老师怎么讲,只关注自己老师的研究和试验,只读自己老师的书 和文章,而是我们读哪个专业,都不能囿于任何学校和老师的观点和实践,要从这个专业学习本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尽可能系统地了解我们所学的这个专业及专业 实践和发展中的各种经验和问题。这就包括你在清华读经济学专业,可能也要关注哈佛、芝加哥大学,甚至北大、浙大、武大等很多学校的老师、学生的相关研究和 进展。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你是哪个学校的学生,而是你关注什么,你想解决我们社会中的哪些问题,你对哪些人的研究和探索比较感兴趣,希望在哪些问题上可以进 一步探索下去。这可能才是比较重要的。 我们说这是一个“You”的时代,一个“你”的时代,对于许多学生和家长来说,就是要重新树立这样一个基本的教育常识,使我们在面对各种教育现象时恢复我们的理性。 最后,我也希望大家一快来探讨,怎么重新认识大学教育? 补充: 浏览阮一峰的blog时看到他翻译的一段话,顺便转贴并推荐阅读原文: Paul Graham:As well as mattering less whether students get degrees, it will also start to matter less where they go to college. In a startup you’re judged by users, and they don’t care where you went to college. So in [...]
Tags: You时代, 大学教育, 家庭教育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好看簿 V.S. SlideShare.net
五月 22nd, 2009 by 小石
今天小容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小石,你好! 我知道有许多教育领域的朋友在使用好看簿,只是有些好奇,不知道他们是否也同时使用SlideShare.net。 以你的观察和感觉,你觉得除了语言原因之外,为什么大陆的教育领域的朋友更喜欢使用好看簿,而不是SlideShare.net? Oliver 我的回复: 小容你好,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还从没想过把它们俩拿到一块来比较。我知道社区里一些用户既使用slideshare也使用好看簿,但显然使用好看簿的频率要高很多。从哪儿入手分析两者的差别,我一下子还不知道怎么入手,只能说点印象。 有些用户似乎只有在查找ppt或存放ppt的时候会才会去slideshare,这一点好看簿也可以做到,但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只是觉得这两天看了某个东西很有意思,随手拍了一两张照片,想和朋友交流,他很可能首先会用好看簿。 可能在很多人头脑里已经形成这样一种印象,“slideshare是一个分享ppt的网站”,但好看簿是什么,你从好看簿创业团队自己给出的广告词——“好看簿是一个图片故事博客”——里只能读到一种临时的、有趣的、充满了变数的不确定性。 把slideshare和ppt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疑给slideshare塑造了一种比较刻板的印象,似乎在slideshare里放的多半都是些经过大家一定思考的、较为完整的、比较正式的各种ppt,背后的人与各种活动,也跟着给人一种不是比较学院化、就是比较社交化的印象。 让我联想起以前国有企业里面开会,尽管有时候个别领导讲的话很好,有些人从心底里是认同的,甚至也想做一些认真的回应,但在那种比较社交化的场合,他们即使有回应,也只会做有限度的回应。从内心里来说,他是不喜欢开这种会的。 相比较来说,尽管好看簿还没有形成非常清晰的定位,但它生活化的印象却一开始就形成了。这可能是因为它一开始就是从参照和超越flickr等在线照片管理网站入手的有关,在这种参照系的选择和所形成的语境中,很自然地继承了照片管理网站固有的一些生活化的理念。在生活化上又突出了故事性,从故事性又自然延伸出它的社会化和部分故事(比如一些“教育叙事”)本身具有的严肃性、完整性等等。 生活化往往蕴含了情趣化,却不等同于社交化和娱乐化,同时生活化并不排斥思考性和学术性;而反过来,学院化、社交化甚至娱乐化,却往往排斥或压制了我们的生活。这可能是在其他技术性分析之外的一点最直接的感受。尤其是对于很多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学会克制自己,迎合学院化和社交化,这种感受可能更直接。 也想听听你的分析。 小石 附:好看簿蚂蚁(twisant)的回复
Tags: SlideShare, 好看簿, 生活教育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1)
怎么处理学生的恶意留言?
五月 18th, 2009 by 小石
在“好看教研”的一次跨校活动中,上海西南模范中学的江平老师在跨校活动的第一堂课后写了一篇日记。说是课堂上她先介绍了参加这次跨校活动的另外3所学校,让学生“参观”这3所学校(的各个小组、故事和活动),给这些学校的同学留言,然后再把“参观”的感受发布在班级的小组讨论区里一块来讨论。许多学生的留言语言丰富多彩,江老师忍不住摘录了几段。但之后,她又无可奈何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当然,学生在留言的时候也有个别不太好的恶意留言,立刻delete掉!免得对其他学生有诱导。”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遇到过、又怎么处理这类问题的?恶意留言问题一直是互联网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发生在跨校活动中和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时候可能让老师也很尴尬。 我把当时的建议转贴过来,也希望听听其他老师的建议: 1、另外说到个别学生的恶意留言,这是第一次有老师提到,但我想这不是第一个班级碰到,:),可能和学生以往在上网的经历有关,也可能和学生对校际活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有关,这儿是不是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引导? 2、关于恶意留言的问题怎么讨论,我想补充几句: 可能直接到课堂上讨论,会刺伤一些有过恶意留言的同学,所以这个讨论可能要谨慎一点。不妨先私下里和几个对留言有正确态度的同学聊一聊,然后再分别 和几个有过恶意留言的同学聊一聊,让大家轻松一点,问问他们当时的感觉,让他们把他们的情绪都释放出来,然后和他们谈谈我们有时候也可能会给出恶意留言这 样的事实和经历,并在经验上帮助他们重新理解恶意留言可能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的问题(它并没有解决自己的困惑,只是强化了自己的不满等),最后把把其他能 正确看待留言的一些同学的看法介绍给他们。 做了这些铺垫工作的同时,顺便整理在留言上班级讨论的事项,并和大家交流你总结的这些问题和基本思路,邀请大家也进一步思考这些问题,希望在课堂讨论的时候,他们也能给予理解和支持。 最后,再把这个话题比较稳妥的拿到课堂上来讨论,让班级讨论结果成为大家网络生活的一种参考、共识,甚至信念。
Tags: 互联网精神, 信息技术课程, 网络礼仪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以前整理的一点PLP爱心传递工程的介绍
五月 15th, 2009 by 小石
大约06年参与并整理了PLP爱心传递工程的一些资料,放在我的搜狐博客上。打算注销这个博客,也把整理的这点资料copy过来: PLP简介 Pass Love Project 美国爱心传递教育慈善基金会 www.Passlove.org 爱心慈善基金会下属的各公益项目均以“爱心的传递”为理念,鼓励人人拿出行动去爱,鼓励人人在受爱的同时学会施爱——“受惠于人,转施他人”。 Pass Love Project 是该基金会下目前最主要的公益项目。旨在号召海内外华人的力量来帮助中国尚处贫穷地区的孩子不仅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还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让贫困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PLP博客 PLP官方博客 杜可名 执行主席 走近PLP PLP的缘起和发展 一而三,三而九,九而无穷 让一个孩子有一本书 图书捐助 支教教师培训 2005年度报告 一个8岁孩子和上千本书 PLP都做哪些方面的捐助? 书本费、图书、教学物资及母羊,母羊?是的,呵 裕荣PLP终端日志 贵州威宁终端 韩静PLP终端日志 安徽阜阳终端 NGO协作 NGO协作机制 各NGO分头做支持系统,联合做终端 教育公益榜样 千乡万才工程 又称“数字希望工程” DonorsChoose 捐助教师的自主项目 4Teachers 为教师提供课程整合的工具 PLP纪事(一) 夏夜蒲公英,有风就飞翔 朋友们为PLP设计书签,还配了一首小诗 小小蒲公英,飞跃几重洋 村民把小诗谱成了一首歌 原来我们在传递的中间 接收到亲人去世的纪念捐款 阳光透进来,跳棋跳绳小足球 细心的女士给孩子买了很多小玩意 施善的最高原则:纽约的雪 安静而又温馨的帮助 在这儿播种,在远处开花 PLP日记:心意那么重 接到的第一笔亲人纪念捐款 悼念PLP的朋友殷昆弟弟 [...]
Tags: PassLoveProject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1)
[说笑]信息技术老师不用怕被抢课
五月 14th, 2009 by 小石
上海信息技术老师江平老师说:下午本来有3节课的,第一节课被数学老师要去了。/ 小石:呵,现在开始抢课了。/江老师:我们学校对主课抓得很紧,经常抢的。/小石:没办法了,:)/江老师:学生已经麻木了。/小石:不过学生课余也经常上“信息技术课”啊,:)/江老师:哈哈,是的。
Tags: 信息技术课程, 说笑
Posted in 未分类, 说笑 | Comments (0)
从twitter到编写技术手册的困惑
五月 14th, 2009 by 小石
小石: 也谈“twitter概述”, http://sociallearnlab.org/xiaoshi/?p=64 或许你会做一些补充 alex: let me read it first. 小石: 嗯 alex: im工具正在从聊天工具,变成签名工具 签名就是个人状态的发布 以前只是一个附属功能 小石: 嗯,昨天我又在想,把twitter、做啥等称作“微博客”,把这些和blog联系起来,是不是本身也是一种误读? alex: 不是。blog=weblog=log 是一种生活的记录 只是传统博客已经精英化 小石: 我想的是另一个问题,从订阅的角度来看,我们在自己的blog上写,但又用RSS订阅其他的blog,但在minblog上,写作与阅读是在同一个平台上的。 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交互,更直接了, alex: 传统博客是缺乏订阅和通知功能。 小石: 甚至阅读和写作已经很难区分了,尤其是对阅读的内容加星号等时,相当于我们对一篇文章的评论和这篇文章,本身已经融为一体了, alex: 是的。更为平等的交流。 小石: 是的,正是这一点,我觉得把twitter、zuosa等称作minblog,似乎又有点不恰当,容易引起人误解 alex: 目前这是最好定义。虽然不能完整地说明他的潜在的强大功能。 它是一个分享平台。 是一个通知平台。 是一个公聊平台 小石: 此外,把twiiter和zuosa等放在一块,有人说国内跟风如何如何,我又不能接受,我感觉zuosa把tag这个web2.0的核心功能直接整合到自身的实践中来,这又是很大的一种尝试, 嗯, 要说minblog不合适,但什么更合适,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名字 alex: 先学习,后提高。 小石: 是, 另外,我发现国内的minblog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 在实践中,大家的关注点不同,对minblog的理解不同,策略上也有差异,可能最终使这些实践也比较多样化, 前两天看digu,他们在与社交网站结合上,似乎下了很大的功夫, 但一些基本的体验,又做得不够 alex: 嗯。他们比较注重广播信息。但是毕竟只有少数人会到处开户头。 小石: 此外,讨论点别的,:) 这两天我浏览社区里的技术手册编写, [...]
Tags: MiniBlog, SGLCTManual, twitter, 技术手册, 编辑手册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用“换场”的方式对Gmail进行解读?
五月 14th, 2009 by 小石
场面一:如果说Gmail起初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会话”,那么向“会话”的一个方向延伸,可能会衍生出:一对一会话(传统email)、一对多会话(群组)、多对多会话(GG论坛或这说邮件列表); 场面二:换个方向,“会话”又可以延伸出:异步对话(email)、同步对话(Gtalk)。那么同步、异步兼容呢?即在gmail中包含Gtalk? 场面三:既然可以包含Gtalk,是不是也可以包含其他的工具,让Gmail添加不同的插件?反过来,如果Gmail能添加不同的插件,那么Gmail不就是一种新的平台、一个在线的办公桌面了吗? 场面四:只是收发邮件吗?邮件多了也需要管理吧,现有的邮件分类是不是也得改进一下,引入tag功能? 场面五:原来邮箱空间小,现在硬盘空间越来越便宜,邮箱什么可以提供无限大的空间,那么邮箱是不是也可以作为在线存储空间来用?那么Gmail是不是可以把个人的学习和知识管理进一步融合起来了? 场面六:邮箱不仅是收发邮件,实际上,从邮件来源的角度讲,有些并不是个人发给我们,而是机构发来的邮件,有些甚至是我们订阅的,比如我们以前订报,报纸也会像邮件一样发过来,那么邮箱是不是也可以订阅“关键字新闻”? 场面七:有了订阅以后,邮件量可能更大,每个人都必须直面“信息爆炸”,是不是就需要对特定来源的信息进行过滤?过滤的话怎么过滤?把从某一来源发来的邮件或信息,贴上特定的标签,标明已读跳过收件箱?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反向过滤”,贴上标签,提醒自己这是重要的信息?等等; 场面八:另外邮箱里信息量大了,除了分类、标签等,是不是发挥google搜索的强项,支持邮箱的关键字和全文搜索?同时特定的关键词搜索又可以做成“快速连接”?等等; 场面九:…… 以上并不是严格地按照“换场效果”来考虑的,“换场效果”的说法也是后想到的。开始我加的标题是视角一、视角二……。但“换场”似乎仍然很难表达我想说的一些意思,只是增加了“表演性”。 实际上,我更希望在介绍一个工具及其功能时,不是让老师和同学觉得这玩意多么“高科技”、高不可攀、只有聪明人才能玩等等,而是能简洁地让学生和老师们了解这些工具的设计和它们背后的原理、需求等都是很现实、很朴素的,甚至是可以模仿、并不断改进的。 我只是刚开始做了一点尝试,欢迎大家提供各自的思考和经验。 — 附一:小容在邮件中给我的回复: Hi, 小石, 我觉得你对Gmail的”会话”的理解有些偏差。 你说说的“一对一会话(传统email)”实际上有些误解。 传统email的一个原始邮件和re:的邮件在分开在inbox和sent那里的。如果你对re:的邮件继续回复,对方继续回复,那么你会收到一个re:re:这样的邮件。 按照传统邮件的模式,这四封邮件是分散两个在inbox里,两个在sent那里。 Gmail所说的会话,就是它认为如果你们没有修改subject,那么,它会把re:, re:re:等等的邮件全部放在一起,以原始邮件为基础,创建一个会话。 如果你中途修改了subject,那么它就认为你开始了一个新的会话。 这是我的个人理解,供你参考。 Oliver
Tags: gmail, SGLCTManual, 换场效果, 科普写作, 编辑手册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