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专业学习’
[转]谢英俊:强化「师徒制」建筑设计教学的尝试
十月 10th, 2011 by 小石
(编者按:把“师徒制”先放在一边,我觉得,谢老师首先对他看到的当前建筑教育和实践中的问题,做了比较清楚的介绍,这个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至于解决这些问题,是不是只能从“师徒制”入手,这个是可以探讨的。另外,关注通识教育的朋友,也不妨先多听听一些老师对各自专业教育的反思,再作分析、判断。) 师徒制的教学方式,在建筑设计这个专业里,曾经是很重要的成分,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什么时候,它悄悄的退出了。同学们在白茫茫的云雾里,自行摸索、自由飞翔。 老师们弱化了引导,强化了批判;同学们少了做,多了想,弱了手,利了嘴,更多的是两眼茫茫然,不知所措,即便卯足全力、挖空心思,翻遍杂志、抄遍新潮的设计,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是指程绍正韬老师、廖伟立老师、和我),在建筑设计上,平日所思所努力与经营的,不论是美学的追求,设计的作为,离同学们习作过程中所碰触到的,有太大的距离,往往在交图的最后阶段才进入状况,但又必须结束,连可以互动、分享与沟通的机会都不存在。这是必然的学习过程吗? 当程绍正韬老师基于此,邀我与廖伟立老师参加他主持的教学组,试图改变这种状态,以「师徒制」的教学方式作个尝试,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跟着做,在已有的基础上前行。多做、多动手、多观察、多记录、多体验、减少无谓的摸索,尤其是较有真实感的课题、较实际的案例,能有全方位的观照,而不是片面、支离破碎的情境虚拟,我欣然答应。 全方位的关照 由于同学们在进入大学建筑系前接触的几乎只有死硬的教科书与参考书,升学压力又让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对生活与对空间体会的经验贫乏,面对建筑设计牵涉广泛、综合性的作为,很难进入状况;而建筑系的学习过程,面对的又是支离破碎的专业课程,像玩拼图游戏一样去拼凑完整的建筑图像,因此同学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五里雾中摸索。这次训练的重点是希望同学们,在离开学校之前,来一次能全方位关照的学习。 无疑的,这种的教学方式,课题的选择也是成败的关键,恰巧同学们参与了02年我们工作室在台北当代艺术馆的「社区建筑的原生论」展览,和03年在潭南村的「协力造屋国际合作工作营」,有了既实际又充满实验性的课题。 过程中,不只是在设计上或技术上的作为,由于工作与生活在一起,如何面对生活、解决问题、用什么角度切入,由构思到房屋建成,如何将理念贯穿全程,这是全方位的学习,这全方位不就是建筑设计人所必须面对的吗?尤其对建筑的诠释,我们在协力造屋说明资料里所提到的,「建筑不只是单纯的技术、工艺、美学,甚至于伦理……」、「少一点建筑作为,多一点人、多一点祖灵」如何弱化建筑,让复杂的社会意涵、文化意涵,甚至美学意涵能渗入。建筑作为的弱化,并不是消极的退却,而是更积极的将视野提高,用更宏观的角度去做全方位的关照。 是作业不是作品 学校的设计教学,同学们的设计操作一般来讲,除了推演架构的组建,再加上一些粗浅功能性的检核外,着重在「创意」与「创作」,这是趋势,尤其面对快速变异的社会,与人们求新求变的消费取向,它的价值无庸置疑;但不同于一篇文章、一幅画,建筑牵涉极广,不是一个个人意图、个人作为可完成,建筑师在这密织的网络中,只是其中的某条经纬线,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做有限的事,也就是说他的任何创作意图,是在密织的网络基础下的作为,脱离这个网络,他的作为变得无意义,在师徒制教学的角度上来讲,建筑设计学习者的作为更是被安排的、引导的,他必须顺着走,来完成整个过程。所以说,这是他们的作业而不是作品,作品是一辈子的事,作业可以阶段性的完成。 局限与延伸 实作中学习,是真正的去做,不是在太多的虚构假设条件上的作为,当然实际案例的操作,有它现实条件的限制,但如何在这些条件下进行延伸性的作为与思辨变得非常重要,简单讲就是「小动作大论述」,也可以由此体识到建筑设计作为的严肃性。这个作业进行过程,是在BG2现地搭建完成后,才进行全面性的讨论,并与柯比意的住宅主张做比对,检核这个设计作业的意涵是什么? 手无缚鸡之力的同学们,除了体会到竟然可以用简单的工具盖一间房子的兴奋外,它还跟建立经济弱势社群半自主性的营建体系有什么关系?当社区居民可以透过这种方式用协力互助的方式营建自己的家园时,它的社区意涵又是什么? 我们强调的开放式建筑的意涵是什么?机械性的接头和构件的可平行替换,实际操作情况如何?在相关文件资料所看到的有关开放建筑,大多在技术层面上着墨,但在这个设计课题里,希望能做更广的社会文化层面上的思考,例如零件构件是否在市面上可轻易取得,是否可以轻易互换,甚至竹木、泥土、卵石、片石、块石,是否可以随不同社群与不同环境条件下灵活使用?它所呈现的多样化与文化意涵又是什么?这些延伸性的讨论,在实作过程中变得深刻。 对建筑语汇作全面的体会 这里所讲的建筑语汇,如果仅止于形式语汇,或建筑符号化语汇就不对了,它应该扩大到空间、材料、构造、比例、光线、工具、营建行为…等等,这些都是建筑设计者的筹码与招数,必须用这去思考、去诠释、去创作,但在一般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条件的限制,这方面非常贫乏,大多停留在文学性与抽象性的思维层次,能进入建筑层面的思维太狭窄而且深度不足,这或许是当代建筑苍白贫乏的宿命吧! 但在这次的学习过程里,同学们体会到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设计作为,它的文化性与社会性的意义是何其巨大!德籍的参与者,大多以木工工匠为主体,对建筑设计与技术的看法和实质的作为,有完全不同的观点: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做少许的设计调整,将原先较平缓的屋顶(最早与他们协议的设计图)拉高,将土台换成布农族常用的石片墙,窗户依德国农村住宅与台湾原住民家屋的尺寸改小、改低,一个完全不同、全新的尺度、比例、光线、温湿度……,融合不同文化与生活习惯的家屋出现了。 当把BG2模型与家户讨论时,在客观条件上非常能满足他的需求,但尖尖的屋顶与他们(布农族)传统家屋平缓屋顶的形式差异太大,让他无法接受,这困难的抉择,竟然让他逃到山上不敢与我们碰面,形式力量的强烈,不是同学们在学校的习作时可以想象,当无法体会这些建筑语汇的力道时,它就不属于你,你无法用它来做什么。诸如此类的种种,同学们就如牙牙学语般,学讲「建筑话」,用「建筑」去思考。 在专业分工的现代文明体系下,常让我们丧失了本能性与直观性的体识能力,看到的,甚至所作所为,都是支离破碎的片断;当收音机传来对抗SARS战斗第一线医师亡故时,描述竟然是一堆肺部那个部位的纤维化情形、心脏如何衰竭、肝功能如何如何……等医学名词,这让我惊恐到,那位医师真的不见了!不论是面对建筑专业作为或教学,真的很怕「建筑不见了」。 附:谢英俊老师发起的乡村建筑工作室。
Tags: 专业学习, 专业教育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超越高考
七月 2nd, 2009 by 小石
高考已经结束了,对高考的批评却从未停止过。但如果我们能稍微放松一点的话,可能会发现,这股压力是从社会逐渐向高校、向中小学乃至幼儿教育等传导 的,反映出来的也就是所谓日益严峻的成人职业枯竭、大学生就业彷徨、高考填报志愿迷茫,以及中小学择校、兴趣培养等等,这些令人尴尬的现象和问题。这些并 不是孤立的,也难以单个来解决。但正如我们已经习惯上把这一系列现象概括为“教育和社会的脱节”一样,综合解决这些问题的要点,也要从“教育和社会的互联 ”入手。 以大学的“专业学习”为例,如果你在北大读经济学,你是愿意仅了解老师所指定的几本教材,还是希望能对该领域有哪些基本的理论和 假设、重要的学者和著作、院校和研究机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等,有个较为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同时对该领域研究的相关问题及企业社会应用也有更多的了解, 甚至参与到具体的实践和研究圈子中去?如果我们这么来看的话,显然深入地专业学习本身就要求“教育和社会的互联”,同时具有超越任何个别师生和院校的全球 性特征,学习上也要求一定的视野和开放性。这和我们是否考上大学、读什么大学,或是已经工作了,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 今天,企业社会的学习与实践也在进一步支持这种观点。如果你是一个blogger,用blog记录自己的学习(专业及其实践)和生活,你会发现: 不仅著名的互联网风险投资人Isaac在建议创业企业多聘用Blogger; 而且铅笔记也在blog上 招聘:儿童产品策划; Twitter、饭否等微博客上这类推荐或招聘信息也在逐渐增多; 这些信息,欢迎大家继续添加…… 有时候,我们不仅会问,为什么我们以往只会去招聘会和招聘网站上去求职?是否因为以往没有blog等Web2.0与社会化学习技术的支持, 我们难以有效地把专业学习和企业实践结合起来,企业也没有更好地途径了解谁是这方面合适的人才?同时又缺少活跃的企业和大学生直接对话的专业学习与企业实践沙龙? 这个话题的讨论,我们起个头。另附一些相关信息: 高考完后,清影工作室播放的纪录片《高三》是一部艺术性与批判性完美结合的力作; FT中文网的专栏文章教育绝境也非常犀利; 我们的一个大学生朋友A Happy Boy翻译的另一个学生Bud的为什么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分崩离析,也力透纸背; 益学会翻译的大学即将灭亡,更让人不知所措; 还有人说家长,你已落伍,貌似有点残忍,家长又何尝不是“受害者”? FT中文网的专栏文章中国教改缺乏方向中,基于“外部性”、“市场失灵”和“非营利”的考虑提出的综合“教改方案”,貌似强大,但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薛兆丰提出的观点市场从不失灵,却无疑也是对这套方案的不彻底性的一种挑战; 以上信息似乎仍是奔着问题去的,我们还是轻松一点,看看下面的活动: 不管社会上怎么评论教育和高考,在学生回顾高考前后的图片故事活动中,我们仍能从他们身上看到阳光和快乐; 社区论坛中的发起的话题——高考完了,大家想跟学生和家长说点什么? 仍期待您的参与! 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超越这些早该超越的问题! (摘自:教育大发现社区简报·2009年6月份)
Tags: AboutBlog, SLLBrief, 专业学习, 应试教育, 招聘, 高考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2)
怎么给大学老师普及现代教育技术?
五月 29th, 2009 by 小石
桑新民老师在“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地址二)这篇文章中,在引述麻省理工大学(MIT)的“网络课程开放工程”(MIT OpenCourseWare;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中文版)和探讨了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以后,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环境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和“在《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中培养大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 其中,借鉴著名管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资深教授彼得.圣吉创立的学习型组织的5项修炼技术,总结出的适合当代大学生运用的五大学习技术——“学习目标导向技术”、“自主学习技术”、“团队学习技术”、“激发与强化学习动力技术”、“学习评价与反馈调节技术”,很有启发性。 但谈到数字化生存环境下教师素养的新要求,这种“技术性”的把握似乎就忽视了,仍囿于这样的分析性框架: “我们认为,能够较好胜任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新一代大学教师必须有教育理论基础、技术基础、艺术基础这三大基础支撑,…… ” 我在想: 我们可以说新一代大学教师需要有教育理论基础、技术基础、艺术基础,可以这样来“认识问题”。但我们不能说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让所有大学教师都来上这三门课。 结合教育大发现社区的一些实践和思考,我觉得从操作上,是否可以把教师培训与学生学习结合起来,首先从以下角度来思考: 首先,我们可以从比较网络学习中读、写、算等基本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入手,挖掘并赋予这种变化对个人学习和现代教育发展的价值,并进一步倡导这种学习方式。(建立基本的理解) 其次,在倡导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可以从和大家一快来体验、实践这些web2.0与社会会学习技术入手;并和专业学习与学科发展内在要求的自生长学习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起来推进。(实践上的切入) 最终,各种学科学习社区与社会各种行业学习社区将为整个社会的学习提供基础性的支撑,进一步推动网络学习的国际化、一体化,而企业、个人以及各种学习团体也将在新的知识海洋中更自由地遨游。(对实践的展望)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和师生从一块来分享、体验信息时代新的学习现象入手,分析这些现象中的合理性诉求或者说教育价值,并进一步把这些变化上升到学习方式的变革上来,以便于形成广泛的共鸣和行动。 而实践的切入点尽可能直接地从已经逐渐为大家熟知的Web2.0技术和应用入手,并加上适当的引导,比如强调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的建设等,使实践既“随时随地化”,又尽可能朝更有利于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方向发展。 强调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建设还有个好处,因为学科学习或者专业学习内在的就是跨校的,或者说在任何学校制度中它都具有一定的超越性的成分,是对现有学校制度的合理性进行衡量的一个基本尺度,所以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的建设,能够不仅使各校间一部分对变革有清醒意识的老师,而且使广大的、任何学校的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各种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主要的推动者。而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建设本身,又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基础单元。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看整个社会的时候,各种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和社会各产业领域的企业学习、行业学习社区,也就是目前可以预见的支撑起未来学习型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框架。有了这样的框架,就如同我们手里有了一份北京市地图,我们都不用再过分担心想找什么地方找不到,或者把我们自己给逛丢了,我们也可以更尽情地享受逛北京的乐趣。而且我们是自己逛、是找个同伴或找个导游带着的旅行团,更多的就是个人自己的事了。 附:“开放式课程计划” myOOPS.org(新版界面)—— 来自全球顶尖大学的开放式课程,现在由全世界各国的数千名义工志愿为您翻译成中文。请免费享用!
Tags: 专业学习, 企业学习, 大学教育, 学习科学与技术, 教育技术, 社会化学习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研究生学习何不从与导师建立良好的交流入手?
五月 12th, 2009 by 小石
SLL2009s论坛里有一个“研究生谈学习”的帖子,今天收到这样一个问题: 大家好!我是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导师最近在做一些环境教育与环境遗产解说方面的课题,但我觉得这与实际教学想去甚远。另外由于导师比较忙所以与他讨论的时间非常少,主要在于自己读文献和书籍。由于对很多问题不够明确,导致思路也不清晰。现在我正在寻找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题目,初步想法是做师生关系方面的。如果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欢迎与我联系哦!而有经验的同学,还请不吝赐教^_^ 我的回复: 问一个有趣的问题,假如把你和你的老师掉个过,你做导师,他做学生。你多年从事地理课程与教学,你也老老实实地和学生探讨以往地理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学生毕业后也老老实实地去各个学校教地理,或去有关教研、教材编辑等部门工作。但你却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努力从事的学校教育工作似乎没有发挥多少作用,相反电视和网络在学生和老百姓了解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另外,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工作在这方面似乎又发挥了非常独特的作用。如果你想和学生进一步探讨,我们是不是应该一块来了解一些环境保护与环境遗产方面的进展。另外我们可以从“做中学”入手,因为我们主要从事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我们能不能从环境教育与环境遗产解说入手来做一些东西试一试?你也希望这些尝试可以让学生跳出理论和课程的束缚,到更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来实践和学习。如果是这样,你又怎么来和你的学生交流?反过来,这个老师的做法,真的就和自己的实际教学相去甚远吗? 所以我建议,你可以首先尝试着和你的导师建立真诚的交流,了解他对地理课程与教学发展现状和趋势真实的理解,以及他目前的关注点,了解他作为一个学者和研究人员所习惯思考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在尽可能了解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再参考其他人的意见,考虑你的选择问题。
Tags: 专业学习, 学习方法, 研究生学习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