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Posts Tagged ‘信息技术课程’


要给孩子买iPhone吗?

一月 7th, 2013 by 小石

这是一位朋友的问题—— 事件描述: 前两天家庭聚会,我们小一辈的坐一桌,其中一般以上的手机是iPhone,我表妹的手机却是连网都不能上的。另外两个同样读初中的堂妹,不仅有iPhone,连iPad都带来。谈话很多时候集中在手机上,我见我表妹相当不开心。 我在想,在小朋友这个年龄,我一定也不会给她买iPhone这东西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应该如何教育我的小孩呢? PS:我知道平时的教育很重要,但是平时的教育也是这些小事情的处理逐渐积累起来的。能否具体说说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处理,平时的教育应该如何增强孩子对于这些物质刺激的抵抗能力? 我的回应—— 我脑子里在转的问题是: 1、何为物质? 2、何为手机?(手机仅仅是物质吗?关于物质、非物质这类日常的二元划分很有意思。) 3、何为iPhone?(iPhone仅仅是手机吗?) 在我看来, 1、iPhone等我们暂时放在一边; 2、先探讨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或网络终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3、进而探讨手机或网络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中具有什么特殊位置? 以便重新审视孩子对手机这种”物质“的关注。 另推荐蒋程宇的新浪微博:@一公斤电子 以及,我关注的一个相关话题: 信息技术课程:何去何从? –

Tags: ,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怎么处理学生的恶意留言?

五月 18th, 2009 by 小石

在“好看教研”的一次跨校活动中,上海西南模范中学的江平老师在跨校活动的第一堂课后写了一篇日记。说是课堂上她先介绍了参加这次跨校活动的另外3所学校,让学生“参观”这3所学校(的各个小组、故事和活动),给这些学校的同学留言,然后再把“参观”的感受发布在班级的小组讨论区里一块来讨论。许多学生的留言语言丰富多彩,江老师忍不住摘录了几段。但之后,她又无可奈何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当然,学生在留言的时候也有个别不太好的恶意留言,立刻delete掉!免得对其他学生有诱导。”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遇到过、又怎么处理这类问题的?恶意留言问题一直是互联网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发生在跨校活动中和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时候可能让老师也很尴尬。 我把当时的建议转贴过来,也希望听听其他老师的建议: 1、另外说到个别学生的恶意留言,这是第一次有老师提到,但我想这不是第一个班级碰到,:),可能和学生以往在上网的经历有关,也可能和学生对校际活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有关,这儿是不是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引导? 2、关于恶意留言的问题怎么讨论,我想补充几句: 可能直接到课堂上讨论,会刺伤一些有过恶意留言的同学,所以这个讨论可能要谨慎一点。不妨先私下里和几个对留言有正确态度的同学聊一聊,然后再分别 和几个有过恶意留言的同学聊一聊,让大家轻松一点,问问他们当时的感觉,让他们把他们的情绪都释放出来,然后和他们谈谈我们有时候也可能会给出恶意留言这 样的事实和经历,并在经验上帮助他们重新理解恶意留言可能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的问题(它并没有解决自己的困惑,只是强化了自己的不满等),最后把把其他能 正确看待留言的一些同学的看法介绍给他们。 做了这些铺垫工作的同时,顺便整理在留言上班级讨论的事项,并和大家交流你总结的这些问题和基本思路,邀请大家也进一步思考这些问题,希望在课堂讨论的时候,他们也能给予理解和支持。 最后,再把这个话题比较稳妥的拿到课堂上来讨论,让班级讨论结果成为大家网络生活的一种参考、共识,甚至信念。

Tags: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说笑]信息技术老师不用怕被抢课

五月 14th, 2009 by 小石

上海信息技术老师江平老师说:下午本来有3节课的,第一节课被数学老师要去了。/ 小石:呵,现在开始抢课了。/江老师:我们学校对主课抓得很紧,经常抢的。/小石:没办法了,:)/江老师:学生已经麻木了。/小石:不过学生课余也经常上“信息技术课”啊,:)/江老师:哈哈,是的。

Tags: ,
Posted in 未分类, 说笑 | Comments (0)


用户名注册:和学生一起玩“取名游戏”

五月 10th, 2009 by 小石

在介绍各种网站的时候,我们几乎都是介绍这些网站有什么样什么样的功能等等,然后推荐大家可以注册一下试用。但怎么注册,我们一般都是一笔带过,似乎这儿也没有多少可以讨论的。但当我们给中小学老师和学生推荐Gmail、好看簿及各种社会化网络工具时,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和学生的用户名等非常不容易识别和记忆,尤其是个别老师帮助低年级同学集体注册的,以地区、学校、年级、学号等组合起来的用户名,更是让人恐怖,所有的学生顿时淹没在一组几乎毫无意义的符号后面,我不知道这样的用户名除了老师之外,还有谁会喜欢? 反过来想想,我们多年使用网络的一些糟糕的体验,又似乎有很大一部分来出自用户名注册和管理。因为开始的时候使用网络毫无经验,我们随手注册了一些用户名。到了另一个网上注册时,这个名字又被别人占用了,然后我们又临时想了一个用户名来注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有一个用户名、两个用户名、三个用户名、四个用户名……,当然这是一种无比糟糕的体验。 可能思想过于活跃,小石同学恰好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模范”,注册过的用户名就有xiansf、youthstudio、Dr.Saye、edu2lab、wenti.shi等等。 一个非洲兄弟就曾因为我的Skype用户名Dr.Saye误以为我是他的同乡。而Dr.Saye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玩笑”——可以叫“撒野博士”,也可以说“啥也不是”。 昨天看到SLL社区有同学添加我的flickr帐号Dr.Saye为好友,可惜我自己已经无法登陆了。flickr的保护措施做的简直太好了,我提交了备用邮箱还不行,还要添加出生年月日、所在地区、邮政编码等,而当时我怎么填写的,只有鬼知道。几年来,我已经换过好几个住址,而且那一刻我是不是认真地填写了出生年月日更无据可查。当然因此,你才看到了一个最糟糕的例证。 至于说有些人的网名看似如何朴素、如何有趣,或者意味深刻,甚至已经成为一种个人品牌,比如xiuli、keso、isaac mao等,我只能徒生羡慕。现在我常用的网名xiansf,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念。 认识到问题,不等于能解决问题。最近我逐步在做的一些调整是,在提到xiansf时,尽可能把日常大家对我的称呼“小石”也标注出来:“小石(xiansf)”。在SLL社区上新开的这个blog注册时,我干脆直接采用了xiaoshi,首先做到了一点,能念出来,而且采用的就是汉语“小石”的拼音,不懂汉语的人,也大致可以念出同样的发音,不至于某个老外念我自己的名字时,我自己都不知道。当然在SLL社区里架构的个人blog还非常有限,这个名字不至于重复,我还有一定的选择权利。那么要在其他一些网站上注册时,我们该怎么做呢?目前我只想到了一个办法,列到这儿,也欢迎大家说说你们有什么更妙的招。 我的办法是,可以把用户名设计成“比较固定的主体部分+比较灵活的辅助部分”,辅助部分又可以设计为前缀或者后缀。尽量保持一个固定的、易识别、易记忆的主体部分,然后设计一些比较灵活的、有趣的、或者有特殊意味的辅助部分。使注册时,个人的用户名有一个比较特殊、有比较固定的选择空间。 比如对我的用户名进行简单设计的话: 主体部分可以是我的名字:xiaoshi 辅助部分可以设计成:70s (70年代人) – 70s只能做后缀; 也可以选成:sll (教育大发现社区的简写)- sll做前缀、后缀都可以; 比如只采用这两种辅助选择的话, 那么注册时我的用户名就可以在: xiaoshi xiaoshi70s xiaoshi.70s xiaoshisll xiaoshi.sll sll.xiaoshi 等之间比较灵活de做出选择, 并尽量保持了一些易识别、易记忆的特征。 这是不是有点像是在玩文字游戏?的确是,呵。 小石同学在这儿也建议很多老师和同学一块来玩这个“取名游戏”,尤其是我们许多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和同学,希望大家能玩出更多的花样来,:)

Tags: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