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大学生支教’
要发挥大学生支教的长处所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
十一月 12th, 2012 by 小石
10月28日下午,和哈哈姐去参加清华同学组织的第一期“技术与公益”沙龙时,我一边听各个项目的介绍,一边在想大学生的长处是什么——我们谈论大学生支教和参与教育改良的时候,是否发挥了他们的长处? 在我看来,大学生首先有两点长处值得我们注意和肯定: 一是大学生还是学生,不是老师,相对来说,老师的腔调、老师的架子也就少一点,更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换句话说,也就更容易解放中小学生,而不是压制他们的主体性; 二是大学生已经普遍比较熟悉电脑和网络的应用,对电脑和网络给生活、学习等带来的变化有许多体验和体会,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潜在力量。 而要发挥大学生的长处,我觉得也有两个基本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一是怎么理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从字面上理解的话,是指以信息化的方法论和手段来实现教育现代化。而这里面又有两个关键词:1)针对“教育信息化”,首先我们怎么理解信息化,怎么理解互联网的发展,或者说,信息科学给我们认识世界和教育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方法论和视角?2)针对“教育现代化”,又如何理解?——这是事关参与教育改良的方法和蓝图的问题。 二是怎么理解“现代公益和传统慈善的关系”?许多同学热心教育事业,但看到许多从事公益的人待遇非常低,可能踟蹰不前。那么如何理解今天的公益和传统的慈善,可能就为我们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突破口。——这是事关参与教育改良的主体及生存和激励的问题。 临结束的时候,我跟在场的同学和同仁谈了这些感想之后,听到了热烈的掌声,但我不知道大家具体会怎么思考这些问题?也期待更多进一步的讨论。
Tags: 大学生支教, 教育现代化, 现代公益
Posted in 开放教育,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大学生支教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解释和指导
九月 13th, 2011 by 小石
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支教,不得不在质疑和反驳中艰难前行。比如,在人民大学陶行知研究会的人人网空间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争论: 1、潘少杰同学在“回应关于‘支教没有意义’的问题的几点看法”中写道: “对于一种行为、一种举动的意义的评价,绝不是在当时当地就能得出结论的,需要时间的检验。” 这是一种斥诸“教育的延时性”的说法。试问,支教工作中是否有必要讨论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并及时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哪怕是有限的评估? 2、李宗涛同学在“迟到的日志”中写道: “其实在支教中,志愿者收获的比孩子多得多。” 这是一种“转移对象”的说法。试问,如果转移对象,仅仅从志愿者收获的角度来谈,又怎么回应其他人从孩子的角度提出的质疑:“叔叔阿姨,请你们不要来支教了”? 此外,还有各种质疑和观点,仍有待分析: •学生怎么能教了学生? •支教虽然教不了多少东西,但如果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学习,或者启发他们,就很不错了; •要支教,就要做长期支教,短期支教没有什么价值; •支教需要当地学校的配合,尤其是碰上一个好校长,那么支教的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 我想,广泛的大学生支教行动,只有放在当前农村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变革的讨论场中,才能界定其实践的价值,并明确进一步行动的方向。 尤其是,怎么对大学生支教行动作出教育学上的解释,并为其实践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但仅仅从“支教”活动本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我觉得可能仍然容易造成一叶障目的状况,所以,在上文(对“支教”这个词的一点不同感受)中,把“支教”活动和其他同样包含学习实践和指导的活动,比如印度喀拉拉邦“民众科学运动”等进行比较,以便对所谓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概念进行反思,我觉得仍然是十分有必要的。
Tags: 大学生支教
Posted in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1)
对“支教”这个词的一点不同感受
九月 10th, 2011 by 小石
昨晚去参加北师大农民之子社团的迎新大会,听到一个同学介绍“贵州项目”(大学生支教和调研)。她在介绍当地一个女孩的时候,用了很大的篇幅,说那个女孩那么小的年纪,要挑那么重的担子,承担繁重的家务。讲得时候饱含着同情,似乎对农村生活的艰苦也有了贴身的体会。但我在听她介绍的时候,却觉得她始终是一个外来者的角色,没有把自己融入到当地去。 因此我就在想,我们在谈到“支教”的时候,是不是首先区分了我们和当地孩子之间的不同,并有意或无意地强化了我们彼此是两种不同的角色?而两种角色又各自抱着不同的期望,以至于双方很难形成一种有效的共识? 反过来,我就在想印度喀拉拉邦的“民众科学运动”,和我们说的“支教”有什么区别?“民众科学运动”是否在突出用科学的办法,一块来解决当地的问题中,也淡化了外来者和当地人之间的角色差异,比较容易形成相互的理解和共识? 另外,我们可以观察到,为了维护支教工作的声誉,许多支教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支教同学的筛选和培训,希望能提高支教工作的质量。但是不是,也反过来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门槛,和我们倡导大家都来共同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存在某种冲突? 同时,为什么当地人对热心参与当地建设,但仍需要更多的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的大学生,会变得不够宽容?而我们去支教的同学本身,是否因为参与社会实践,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乃至科学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一切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Tags: 大学生支教, 民众科学运动
Posted in NGO,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大学生支教”要先突破“支教”的观念
三月 27th, 2010 by 小石
USSOEC团队几个热心的同学给我回复,说一直想去支教,我给他们发了一个简短的回复: 谢谢姚臻、赵兴艳和郗茜,:) 很高兴看到大家说想去支教,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支教工作目前以及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另外,除了去当地支教,是不是平时在大学里也可以给乡村的师生提供一些帮助?要平时也能给当地的师生提供一些帮助的话,可能需要搭建一种什么样的支持体系? 郗茜同学很快又给我发来一封信,很认真地在回应我的问题,因此,我也很愿意和她做进一步的探讨: 谢谢郗茜的认真。 2010/3/27 郗茜 我想 支教可能遇到的问题有 1 支教志愿者与当地老师的矛盾 什么矛盾? 目前大家反映的主要都有哪些矛盾? 其中什么矛盾可能是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 据我所知,由于学生数量下降,学校合并、教育教学改革,老师之间的竞争增加,对老师专业发展也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很多教育NGO在支教的过程中,就有不少人开始质疑大学生的专业能力问题,对教育NGO也提出了“专业性”的要求,但显然,主要依靠大学生志愿者建立起来的支教队伍,又很难都拿一个所谓的“教师资格证书”,来谈什么“教师专业成长”,反过来,也就使“大学生支教”工作陷入了尴尬,同时许多教育NGO目前所推进的“专业化”也仅剩下包装功夫。 那么,这里面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2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家长都很开明,他们受过教育的人毕竟很少,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进行沟通,请他们明白教育的重要性 在许多问题上,我们都以为我们读的书多,比村民聪明。面对这种状况,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老师曾说过一句话,“农民不用你教”。他给出的有力解释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经过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个村民都会根据个人的条件和可能性做出理性选择,即村民也是“理性经济人”。你可以不欣赏他,但他的生活他比我们懂得多。 因此,在经济学的意义上和教育学的意义上,关于“人”的认识,是否出现了差异?我们是否在潜意识里,对“市民”和“村民”做了区分,对村民的孩子,我们更质疑他们家长的“素质问题”?在这儿,从经济学意义上,对于村民的肯定,是否也是一种尊重和进步? 反过来,既然我们也认为“村民”(泛指)是“理性经济人”,再质疑他们是否明白教育的重要性,这种质疑是否合理? 3 孩子们的思想可能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纯真,我们怎样才能让他们重新燃起希望并恢复对知识的渴望。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已经看到了谁在骂人,谁在打人,甚至挨过骂,挨过打,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完全是纯真的。长大后更会知道这个世界刚走出蛮荒没多久,到处还都是蛮荒时代的遗迹。 我在乡村图书馆论坛里贴了奥巴马给女儿的一封信,心平基金会的秘书长伍松说,他最喜欢这句话——“美国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可以不断让它变得更好”,我觉得也可以放在这儿。承认这个世界和我们的不完美,来邀请孩子们和我们一起来共建美好家园,或许是我们目前所知的,“让他们重新燃起希望并恢复对知识的渴望”的,最可靠的办法。这些话对我们自己也适用。 4 支教的时间一般都很短,我们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效益呢,志愿者教给孩子的不应该是书本上知识 不是书本上的知识?那又是什么? 反过来,什么知识不能呈现到书本上? 知识是否都有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这样一个挖掘和整理的过程, 如果是,那这里的“书本”是想特指什么? 反过来,这些知识是否也可以通过挖掘和整理,进一步显性化? 在学校中 1 每个人可以和一个或者几个孩子通过信件联系,给孩子们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 对知识的渴望 对生活的希望 并解答他们的一些疑问 能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就更好了 2 经济方面,志愿者可以通过宣传 募捐 或者和一些公益机构取得联系 给孩子们寄去书本 文具 给他们交学费 但不能把钱给他们或者他们家里人 3 和当地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那些学校的老师的文化程度可能本身就不高 每年假期可以有一些大学生 研究生给他们免费培训;平时也可以通过信件 包裹为他们解答疑问 或者寄去一些学习资料 good! [...]
Tags: USSOEC, 大学生支教, 教育NGO, 社会化学习
Posted in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