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Posts Tagged ‘学习型社会’


对教育技术学的一点反思

十一月 21st, 2012 by 小石

如果像许多师生说的,教育技术学的核心是“教学设计”,那这和以往的教育学就很注重课程和教学有什么不同?教育技术学又对我们认识教育贡献了什么不同的方法和视角? 在我看来,教育技术学之所以能够成立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对传统教育学以“教学设计”为中心的解构,让我们可以透过传统教育学的包裹,重新发现真实世界的各类学习现象和行为是什么发生和作用的,为探索学习型社会的学习、教学、办学等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Tags: , ,
Posted in 教育技术 | Comments (0)


转给孤军奋战的友人

十二月 27th, 2010 by 小石

昨晚王刚谈到了“英子”,一个曾经在NGOcn上发帖的女孩,和农业大学毕业后和男友波回到波的农村老家,一块包田种地开生资店,却屡遭挫折的故事。之后他转来以往收藏的“英子”的日志,读来既很有想法,又很善解人意,却也极为心酸。 这儿有两个帖子,转给“英子”和其他孤军奋战得有人,也放到一块儿讨论: 1、支教怎么摆脱“单打独斗”? 2、你们在塑造着我心目中的“乡村名校”! 原帖内容: 1、支教怎么摆脱“单打独斗”? (2007-8-30) 半夜醒来睡不着,浏览FT中文网博客,看到一个记录民间公益领域的凡人和轶事的博客——“第三视野”,作者王叙。里面有篇《关于支教话题之一:为什么有人反对(兼答两位志愿者的疑问)》,谈到了支教人员碰到的两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其中一个是: “深圳的白领小婧,她准备暑假前辞职赴西部支教。当她联系到西部的NPO以后,对方负责 人深沉地告诉她:支教弊大于利。(是的,我没写错,弊>利)她为此深感不解。” 作者的分析是: “跟深圳小婧说支教‘弊大于利’的NPO人士,是从项目评估的角度发言。比如就目标而言, 支教行为的目标非常模糊。如果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标,短期支教很难有明显作用,反倒打乱了学校原有的教学秩序;如果以带给学生理念为目标,在多半是单打独 斗的情况下,谁来保证志愿者所传达的理念是合适的?从实际成效而言,支教者大多是蜻蜓点水,缺乏对当地的了解,难以产生可持续的影响……” 我想强调的问题是: 谈到"单打独斗的情况下,谁来保证志愿者所传达的理念是合适的?" ——怎么才能不“单打独斗”? 这块应该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也是教育援助中很少深入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必须来反思,是不是可以说,我们一直缺乏一个符合乡村教育特征的教育支持系统? 举一个例子,在各种乡村教育援助中,大家做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捐书了,但关注最多的可能是师资问题和长期支教,好像觉得离开了教师,再多的努力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书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发挥出来。 欢迎大家针对这个问题发表看法。 2、你们在塑造着我心目中的“乡村名校”!(2009-7-10) 推荐甘肃张掖星光小学,支教老师睿若水的两篇图片故事: 执教反思; 支教感悟(一); 给睿老师的回复: 读到这样的支教感悟和反思,真是既酸楚又欣慰。 去年我在山东“三支一扶”的一个QQ群组里,听到的不少怨言,甚至自暴自弃。 在PLP爱心传递工程的工作中,有人把寻找长期支教老师做为一项重要工作,但我心里很矛盾。 我不是不知道教育工作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等本身对长期性、稳定性等的需要。 只是在北师大“农民之子”的时候,我就感觉到,在没有一个持续跟进和支持的教师工作的辅助社区支持下,让一些大学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就投入到 乡村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中去,能在那些学校环境下勉强“生存”下来的大学生已经寥寥无几,更不用说个别留下来的学生作为一代青年要给学校带来多大新的变化。 这样的环境下,新教师的热情往往迅速被磨损了,似乎也逼迫他们回到了现实,承认现实的变化总是在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之后才会产生的。 这也促使我一方面反省“教育支持系统”或“教师互助社区”的意义,一方面挖掘“短期支教”甚至支教之外的“自助式学习系统”——“乡村图书室”的价值。 我很高兴的是,你们学校的团队就是一个很好的微型教师互助社区,老玉米校长、李明山老师等更是善于在更大的范围内,营造一个教师社区,并为年轻教师开拓视野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真是一个非常难得团队。 这是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里的几段话: 也许,相比打造国际理念的学生的雄心,进入国际学校的最大的好处要平凡的多。 “国际名校指南”的普莱勒女士称,运作良好的国际学校“对于帮助来来去去的学生非常在行。” 据专家估计,学生平均在他们那里只待3年——尽管有时事实证明,对所有在外国城市中的外籍家庭的父母而言,好的国际学校有相当的吸引力,因此父母会继续选择国际学校。 普莱勒女士补充说: “平时,教师、管理人员,甚至是餐厅的工作人员,都会照看新来的和仍不合群的孩子。”这可能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摘自 戴维•特纳(David Turner)的《国际学校对孩子好吗?》一文,FTChinese.com 2009-06-09 在你们身上,我也似乎看到了,学校里每个工作人员都会照顾新来的和仍不合群的孩子。你们也在不断塑造着我们心目中的名校! 另外,我想推荐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女士的这本书——《举全村之力》,希拉里女士最基本的含义是,举全村之力,养育孩子。当我看到你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描述时,我深切的感受到,必须积极地调动家长和当地各种志愿力量,参与到幼儿的成长和教育中来。 最后,顺祝你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Tags: , , , , , , ,
Posted in NGO | Comments (1)


有关“教育目的”和“课程认证”,或“信息对称”和“信息验证”的问题

九月 1st, 2009 by 小石

以下原文节选自《教育的未来》(Thomas Frey著,图呼呼译): 证明准确性——事实对谎言 在我们规划未来的教育系统时,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找到保证信息准确性的手段。最开始我们的思路围绕着选择一个中心权威,或者说某种权威验证机构来负责保证每个在线课程模块中信息的准确性。但当考虑到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后果时,我们发现它是不可行的。 首先,现在大部分教学的内容都是高度理论化的,从重力理论,到进化论,再到音乐理论。这些课题没有哪个是百分之百可以验证的,因此从一个权威检验机构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个课题能通过验证。 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几乎是社会的每个方面都有自己判断真伪的标准——宗教的真理、科学的真理、法律的真理,等等。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任何权威检验机构都会很快沦为一个高度政治化的权威,而将未来的学习系统的任何一方面政治化都会迅速削弱其可用性。 作为一种替代,我们推荐一种“检验-平衡”机制,这种机制内每个群体都可以创建他们自己的核心权威认证,并为课程加上同意与否的标签。这些标签将会成为智能归档和推荐引擎所倚重的主要搜索标准。 举例来说,诸如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人道对待动物协会(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爱家协会(Focus on the Family)、美国民权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全美步枪协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全美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以及天主教会(Catholic Church)这样的组织都可以对新建立的课程加以审查,并决定其是否复合该组织的审查标准。 我们认为这些组织都会尽快着手发展他们自己的在线课程,以便对相关内容施加更多控制。 这种标签系统可以制造出不同层次的价值体系。首先,它使得人人可以参与,事实上,它要求人们的参与。而参与度是一个真正普遍的教育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成分。在没有任何核心把关人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学或者不能学的情况下,它使学习系统得以有机地生长。 我的Diigo笔记: 1、从信息科学、经济学或现代教育的角度来说,既首先“信息对称”的问题,然后是“信息验证”问题,而信息由谁来验证呢?在我们“否定权威”或“去中心化”的同时,实际上开启的是”个性化评价“和”多元评价“。 “去中心”不等于没有中心,“权威”仍然会发挥一定的影响力,不过不再是一个权威或一种声音;同时更多的“权威“是自下而上生成的,而不再是自上而下任命的。 我们也可以从《长尾理论》(克里斯·安德森著)中一再列举的西方流行音乐领域的例子,一开始只有一个音乐榜单,到逐渐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音乐榜单这种过程中,对该问题获得一些认识。 2、此外,我们也可以从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到整个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概念系统的转化,来认识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首先认识作为一种社会系统或社会现象的教育、作为与其他知识或科学对应的教育或教育科学、作为我们的一种社会理想的教育或者我们平时谈论的“教育目的”。 如果我们这样稍作区分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平时在谈论教育的时候,可能含义是非常模糊的,我们有可能是在谈论作为一种社会系统或现象的教育,也可能是在谈论作为一门科学或知识系统的教育,或者仅仅是我们对教育的某种理想。 但如果我们再稍微进一步,来简单探讨作为一种社会系统或现象的教育时,我们会发现,我们 已经越来越难以定义什么是一种作为社会系统或现象的教育,教育或学习行为已经无时无处不在,不再是我们生活中某个特定阶段的特定行为,以至于我们已经逐渐 接受了“学习型社会”这一普遍的概念; 同时,我们作为一门科学或知识的教育学,也在发生某些变化,教育学在试图逐渐走出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等等各种“过度阐释”的困扰,也尝试摆脱教与学的二元争论,更多的回到“学习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我们是如何学习的,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学习, 更多的来回到科学界较为公认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的探讨中; 而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教育目的”的讨论,或许也可以放到“伦理学”的框架中来讨论。 如果允许我们这样分析的话,那么教育或者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可能不是“教育目的”的问题,而是信息对称问题。以往我们谈论的“教育本质”也可以首先认为是解决信息对称的问题。而把信息鉴别或者社会中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或学习者个人来完成。 当然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威或专家系统、基准参考系统等,但这都不能替代个人鉴别或选择的权利。

Tags: , , , , , ,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Concept Analysis: Eduacation, Learning, Science and Values

八月 2nd, 2009 by 小石

Mail Subject: Professor, some questions and thinking about your lecture on July 31 (This is an open letter sharing within my friends and on my blog.) Professor Taddei, I am xiaoshi from Sociallearnlab.org,(in Chinese: Discovery Education), and very nice to participate in this workshop. And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lecture at the evening [...]

Tags: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个人梳理:从职业指导到社会化学习的实践

七月 31st, 2009 by 小石

educhina论坛中,有朋友提出: 我回国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对今后的生活很迷惑,也知道现在就业困难,尤其是差一些的院校,信息资源很缺乏。 我们能不能弄一些帮助大学生认清以后生活方向,提供就业指导的网站?我们可以考虑让家长出钱,我想他们会很愿意。 我和北大教育系的一些教授谈了,她们都很支持,可以提供一些资源。 引发了我一连串感想:遂列了以往一些关注、思考和睦前的实践。“教育大发现”的社区实践也正好一年了,也算是我对个人工作的一点反思和梳理吧。有机会的话,再围绕相关话题做具体的梳理。 几年前的几篇文章, 教育改革:要大力促进职前教育的深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600c70100024l.html 和一位系领导讨论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600c7010002it.html 案例分析:一个大学生的成长日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600c7010006qy.html 学术界对就业及整个社会及教育变革的一些反思: 首届中国文化论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国内对通识教育改革最集中的一次讨论) http://www.forum1.cn/list.aspx?cid=98 会议出版的图书:《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99750/ 甘阳“大学之道与文明自觉系列”文章 http://www.forum1.cn/show.aspx?id=584&cid=217 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 http://www.forum1.cn/show.aspx?id=48&cid=108 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限度 http://www.forum1.cn/show.aspx?id=20&cid=108 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http://www.forum1.cn/show.aspx?id=21&cid=108 总体感受: 这次讨论内容非常丰富,专与博的争论非常激烈;但仍延续了“教师教、学生学”这种单一的讨论视角,学生在整个的讨论框架中,似乎只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此外,对网络给个人成长、知识生产传播与消费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教育及学习型社会的变革也缺乏必要的认识。 目前我们的一些认识和行动: 教育大发现社区——社会化学习与开放教育实践 Http://sociallearnlab.org 当前发起的一些项目, 村落学习:技术环境手册 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index.php/SGLCTManual200905 大学生学习手册:社会化学习与未来家园 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index.php/College_Students_Learning_Manual 附: Edu2.0的对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600c70100alxc.html 教师节,来自学生的挑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600c70100bgxt.html 社会化学习与应试压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600c70100by9t.html 走向社会化学习,推进工作架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600c70100c07w.html 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译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600c701008zuu.html 写作文里有什么门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600c70100021c.html 给孩子们一片蓝天,让他们自由飞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600c70100060t.html “教育大发现”名字的由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600c70100b5hi.html —

Tags: , , ,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