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开放建筑’
从“开放建筑”到“开放教育”——翻谢英俊和乡村建筑工作室相关资料的一点感受
五月 21st, 2012 by 小石
刚才和Lendage聊,近几周我把谢英俊老师和乡村建筑工作室近十多年的资料整个翻了翻,觉得他们对现代建筑的反思和在乡村建筑方面的实践,对我们在教育方面的探索是个重要的启发。略微在这儿记一下。 谢英俊因为很早就认识到,现代建筑已经逐渐把人从一个家园的建设者,逐渐变成了一个单纯的住房的消费者,整个城市的建筑主要都由开放商来建,普通人已经被排斥在外,因此,人和房屋、社区、城市的感觉逐渐丧失,建筑本身也失去了传统民居那种丰富的质地。 他熟悉建筑史,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包豪斯曾发起了建筑师应该为平民百姓盖房子的运动,所以,很自然地就接上了这种传统。同时,他又回到中国传统民居上来,吸收传统建筑思想的养料,把中国传统民居中很典型的穿斗式,和欧洲传统木结构中发展出来的斜撑技术结合起来,并因木材和木匠已经都不好找,木结构工艺也较为复杂,而把这套思路转换到轻钢结构上,又简化接头和固定的方法,找到了自己的灵感。 (1,穿斗式的话,房顶的压力是通过椽子传到檩,又通过檩传到柱子,柱子与柱子之间又串联起来。无论怎么摇晃,房子不会从顶上塌下来。房屋的墙不承重,只是护墙。2,欧洲传统木结构为对抗侧向力,发展了斜撑技术,这个思维是中国传统木结构没有注意到的,所以在福建连城的培田村等很多地方看到的明清古建筑会容易倾斜。) 他有个思维是什么,现代建筑专业的东西越来越复杂,所以只能专业人员来设计、施工等,这样的话,现代建筑最基本的东西就很难传到广泛的农村去,仍然还是像中世纪似的,建筑师只能为王公贵族盖房子。所以,必须对现代建筑的核心思维进行简化。 另外,他注意建筑实际上是对空间和人际关系的梳理,所谓开放建筑,只有在对这些关系的梳理中,找到一种内在的秩序,才能有真正的开放。即他会思考,什么是建筑师最应该做的,其余的是大家可以发挥的。他有个说法,就是建筑师应该少一点建筑(作为)。他讲他时间不长的教书生涯中,他总会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从中能感受到他的思维方式。 进而,他非常关注对建筑原型的探讨。比如河北农村住宅的原型,西藏牧民固定住房的原型,等等。通过对当地建筑原型的充分讨论和分析,包括对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等等多方面的调查,来因地制宜地,优化和改造当地的建筑原型。通过这类建筑原型,对当地的农村建房等产生一种参考和启发。 他认为,当建筑师退回来,抓住老百姓在建房子的时候最需要建筑师提醒的东西,守住了本分,老百姓的创造力才会复活,房子、社区等丰富的质地,才会重新唤回来。而房子和社区等,是建筑师和使用者共同创造的,不是建筑师自身就能创造的。 他强调,用哈贝马斯的话来说,就是“互为主体”。在哈贝马斯看来,整个西方现代文明强调的是个人意志、个人的价值,虽然激发了能量,创造了非常高的文明,却也毁了地球,毁了人类原本较为和睦的生活。哈贝马斯提出的“互为主体”,是强调要从过度的专业化和形式美学中退回来,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 我觉得这些话语,同样可以用到我们对教育的反思上。其实现在教育的问题也是现代化、专业化的思维过重,而教育专家似乎已经取代了老百姓自身对怎么培养孩子的思考。 教育学其实首先也是要简化,并在对多方关系的梳理中,寻找开放性的架构。进而是观察当前的各类教育实践,思考教育的原型问题,比如乡村图书馆、大学生支教等等。只有这样,教育领域的互为主体,才有可能出现。 如果没有教育研究人员的介入,仅仅是很多NGO来做乡村图书馆,和很多大学生参与支教,本身是不解决多少问题的。同时,仅仅有教育研究人员,就想解决所有问题,而不释放青年和公众的创造力和活力,各地的教育实际上还是没法做好。 最后再略微概括一下谢老师和乡村建筑工作室近年的实践,也作为我们在教育实践和反思上的一个指引: 简化的意识; 关系的梳理; 原型的改善; 主体的觉醒。
Tags: 乡村建筑, 开放建筑, 开放教育, 谢英俊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社区建设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