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Posts Tagged ‘谢英俊’


从“开放建筑”到“开放教育”——翻谢英俊和乡村建筑工作室相关资料的一点感受

五月 21st, 2012 by 小石

刚才和Lendage聊,近几周我把谢英俊老师和乡村建筑工作室近十多年的资料整个翻了翻,觉得他们对现代建筑的反思和在乡村建筑方面的实践,对我们在教育方面的探索是个重要的启发。略微在这儿记一下。 谢英俊因为很早就认识到,现代建筑已经逐渐把人从一个家园的建设者,逐渐变成了一个单纯的住房的消费者,整个城市的建筑主要都由开放商来建,普通人已经被排斥在外,因此,人和房屋、社区、城市的感觉逐渐丧失,建筑本身也失去了传统民居那种丰富的质地。 他熟悉建筑史,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包豪斯曾发起了建筑师应该为平民百姓盖房子的运动,所以,很自然地就接上了这种传统。同时,他又回到中国传统民居上来,吸收传统建筑思想的养料,把中国传统民居中很典型的穿斗式,和欧洲传统木结构中发展出来的斜撑技术结合起来,并因木材和木匠已经都不好找,木结构工艺也较为复杂,而把这套思路转换到轻钢结构上,又简化接头和固定的方法,找到了自己的灵感。 (1,穿斗式的话,房顶的压力是通过椽子传到檩,又通过檩传到柱子,柱子与柱子之间又串联起来。无论怎么摇晃,房子不会从顶上塌下来。房屋的墙不承重,只是护墙。2,欧洲传统木结构为对抗侧向力,发展了斜撑技术,这个思维是中国传统木结构没有注意到的,所以在福建连城的培田村等很多地方看到的明清古建筑会容易倾斜。) 他有个思维是什么,现代建筑专业的东西越来越复杂,所以只能专业人员来设计、施工等,这样的话,现代建筑最基本的东西就很难传到广泛的农村去,仍然还是像中世纪似的,建筑师只能为王公贵族盖房子。所以,必须对现代建筑的核心思维进行简化。 另外,他注意建筑实际上是对空间和人际关系的梳理,所谓开放建筑,只有在对这些关系的梳理中,找到一种内在的秩序,才能有真正的开放。即他会思考,什么是建筑师最应该做的,其余的是大家可以发挥的。他有个说法,就是建筑师应该少一点建筑(作为)。他讲他时间不长的教书生涯中,他总会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从中能感受到他的思维方式。 进而,他非常关注对建筑原型的探讨。比如河北农村住宅的原型,西藏牧民固定住房的原型,等等。通过对当地建筑原型的充分讨论和分析,包括对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等等多方面的调查,来因地制宜地,优化和改造当地的建筑原型。通过这类建筑原型,对当地的农村建房等产生一种参考和启发。 他认为,当建筑师退回来,抓住老百姓在建房子的时候最需要建筑师提醒的东西,守住了本分,老百姓的创造力才会复活,房子、社区等丰富的质地,才会重新唤回来。而房子和社区等,是建筑师和使用者共同创造的,不是建筑师自身就能创造的。 他强调,用哈贝马斯的话来说,就是“互为主体”。在哈贝马斯看来,整个西方现代文明强调的是个人意志、个人的价值,虽然激发了能量,创造了非常高的文明,却也毁了地球,毁了人类原本较为和睦的生活。哈贝马斯提出的“互为主体”,是强调要从过度的专业化和形式美学中退回来,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 我觉得这些话语,同样可以用到我们对教育的反思上。其实现在教育的问题也是现代化、专业化的思维过重,而教育专家似乎已经取代了老百姓自身对怎么培养孩子的思考。 教育学其实首先也是要简化,并在对多方关系的梳理中,寻找开放性的架构。进而是观察当前的各类教育实践,思考教育的原型问题,比如乡村图书馆、大学生支教等等。只有这样,教育领域的互为主体,才有可能出现。 如果没有教育研究人员的介入,仅仅是很多NGO来做乡村图书馆,和很多大学生参与支教,本身是不解决多少问题的。同时,仅仅有教育研究人员,就想解决所有问题,而不释放青年和公众的创造力和活力,各地的教育实际上还是没法做好。 最后再略微概括一下谢老师和乡村建筑工作室近年的实践,也作为我们在教育实践和反思上的一个指引: 简化的意识; 关系的梳理; 原型的改善; 主体的觉醒。

Tags: , , ,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社区建设 | Comments (0)


博物馆与未来教育

九月 23rd, 2009 by 小石

余波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接触博物馆教育——唤醒感知、塑造人格》。在这儿,我不想谈论人格,只想顺便介绍不同学科实践者的一些感知。 陈丹青在谈艺术教育的时候,认为不是艺术院校,而是美术馆、博物馆才是艺术教育的核心。除了丰富的藏品,更重要的是,由驻馆艺术家、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等构筑的开放式的艺术文化社区,才是整个社会艺术教育的重要基础。(参陈丹青《艺术学院与艺术教育——试论当今中国艺术教育的两难》) 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对建筑教育也持相似的看法,不同的是,作为建筑师,他不仅活跃在建筑双年展上,更注重把自己协力造屋与乡村生态民宅的实践和双年展、和事件(灾区重建)、和媒体等有效地连接起来,搭建一个在线/流动的建筑博物馆/训练营。 同样在计算机教育上,python中文社区等自由软件社区就是最鲜活的“在线博物馆”,是比任何大学的计算机院系可能更适合“计算机新生/未来程序高手”成长的一块土壤。在这些社区里,学生在学习编写程序的同时,就可以了解业界的各类知识和一些前沿动态,并与老程序员就某些问题深入交流,接触参与一些开源项目和相关活动,同时,为日后的求职和工作等做好了铺垫。 被活跃“图书馆2.0/lib2.0”圈子所激励的范并思老 师在被问到,“美国Google公司与世界上的主要图书馆合作,计划建立世界最大的网上图书 馆。有人认为这一信息革命将改变世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种网上数字图书馆将给他们的阅读和学习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变革?”时,他回答说,“图书馆学的核 心理念之一,是追求知识的最大限度共享与无障碍传播,以实现知识与信息领域的社会公平。数家世界知名大图书馆与Google签约,顶着出版界的压力开展图书数字化工程,实际上也是受这种理念的驱使。”(参“对话范并思:网上数字图书馆会带来怎样的变革”)这不仅让我开始质疑,是教育界,还是图书馆界,才是当前社会教育文化改革的重心? 有了以上的铺垫,我觉得Oliver Ding的“二月创想:博物馆2.0工作组”,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想法: “创想简介:这个创想的构思是通过网络建立一个协作群体,这个群体的主 要目标是分享、探讨如何运用社会化网络技术和工具来推动大陆博物馆领域的创新。这个群体的参与人员不仅仅包括技术人员,也包括设计、教育、营销、传媒等各 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这些跨学科的专业人士,在业余时间参与博物馆2.0工作组的事务,通过网络来展开协作。” 这些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外学习、行业学习或者说社会教育等系统,是我们个人学习及未来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也是出于同样的考 虑,我觉得,在推进社会化学习与开放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培育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社会化学习/电脑爱好者小组”等推动校园信息化和学习方式变革的支持性团体,是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同等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工作。

Tags: , , , , , , , ,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