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SGLCTManual’
从twitter到编写技术手册的困惑
五月 14th, 2009 by 小石
小石: 也谈“twitter概述”, http://sociallearnlab.org/xiaoshi/?p=64 或许你会做一些补充 alex: let me read it first. 小石: 嗯 alex: im工具正在从聊天工具,变成签名工具 签名就是个人状态的发布 以前只是一个附属功能 小石: 嗯,昨天我又在想,把twitter、做啥等称作“微博客”,把这些和blog联系起来,是不是本身也是一种误读? alex: 不是。blog=weblog=log 是一种生活的记录 只是传统博客已经精英化 小石: 我想的是另一个问题,从订阅的角度来看,我们在自己的blog上写,但又用RSS订阅其他的blog,但在minblog上,写作与阅读是在同一个平台上的。 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交互,更直接了, alex: 传统博客是缺乏订阅和通知功能。 小石: 甚至阅读和写作已经很难区分了,尤其是对阅读的内容加星号等时,相当于我们对一篇文章的评论和这篇文章,本身已经融为一体了, alex: 是的。更为平等的交流。 小石: 是的,正是这一点,我觉得把twitter、zuosa等称作minblog,似乎又有点不恰当,容易引起人误解 alex: 目前这是最好定义。虽然不能完整地说明他的潜在的强大功能。 它是一个分享平台。 是一个通知平台。 是一个公聊平台 小石: 此外,把twiiter和zuosa等放在一块,有人说国内跟风如何如何,我又不能接受,我感觉zuosa把tag这个web2.0的核心功能直接整合到自身的实践中来,这又是很大的一种尝试, 嗯, 要说minblog不合适,但什么更合适,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名字 alex: 先学习,后提高。 小石: 是, 另外,我发现国内的minblog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 在实践中,大家的关注点不同,对minblog的理解不同,策略上也有差异,可能最终使这些实践也比较多样化, 前两天看digu,他们在与社交网站结合上,似乎下了很大的功夫, 但一些基本的体验,又做得不够 alex: 嗯。他们比较注重广播信息。但是毕竟只有少数人会到处开户头。 小石: 此外,讨论点别的,:) 这两天我浏览社区里的技术手册编写, [...]
Tags: MiniBlog, SGLCTManual, twitter, 技术手册, 编辑手册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用“换场”的方式对Gmail进行解读?
五月 14th, 2009 by 小石
场面一:如果说Gmail起初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会话”,那么向“会话”的一个方向延伸,可能会衍生出:一对一会话(传统email)、一对多会话(群组)、多对多会话(GG论坛或这说邮件列表); 场面二:换个方向,“会话”又可以延伸出:异步对话(email)、同步对话(Gtalk)。那么同步、异步兼容呢?即在gmail中包含Gtalk? 场面三:既然可以包含Gtalk,是不是也可以包含其他的工具,让Gmail添加不同的插件?反过来,如果Gmail能添加不同的插件,那么Gmail不就是一种新的平台、一个在线的办公桌面了吗? 场面四:只是收发邮件吗?邮件多了也需要管理吧,现有的邮件分类是不是也得改进一下,引入tag功能? 场面五:原来邮箱空间小,现在硬盘空间越来越便宜,邮箱什么可以提供无限大的空间,那么邮箱是不是也可以作为在线存储空间来用?那么Gmail是不是可以把个人的学习和知识管理进一步融合起来了? 场面六:邮箱不仅是收发邮件,实际上,从邮件来源的角度讲,有些并不是个人发给我们,而是机构发来的邮件,有些甚至是我们订阅的,比如我们以前订报,报纸也会像邮件一样发过来,那么邮箱是不是也可以订阅“关键字新闻”? 场面七:有了订阅以后,邮件量可能更大,每个人都必须直面“信息爆炸”,是不是就需要对特定来源的信息进行过滤?过滤的话怎么过滤?把从某一来源发来的邮件或信息,贴上特定的标签,标明已读跳过收件箱?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反向过滤”,贴上标签,提醒自己这是重要的信息?等等; 场面八:另外邮箱里信息量大了,除了分类、标签等,是不是发挥google搜索的强项,支持邮箱的关键字和全文搜索?同时特定的关键词搜索又可以做成“快速连接”?等等; 场面九:…… 以上并不是严格地按照“换场效果”来考虑的,“换场效果”的说法也是后想到的。开始我加的标题是视角一、视角二……。但“换场”似乎仍然很难表达我想说的一些意思,只是增加了“表演性”。 实际上,我更希望在介绍一个工具及其功能时,不是让老师和同学觉得这玩意多么“高科技”、高不可攀、只有聪明人才能玩等等,而是能简洁地让学生和老师们了解这些工具的设计和它们背后的原理、需求等都是很现实、很朴素的,甚至是可以模仿、并不断改进的。 我只是刚开始做了一点尝试,欢迎大家提供各自的思考和经验。 — 附一:小容在邮件中给我的回复: Hi, 小石, 我觉得你对Gmail的”会话”的理解有些偏差。 你说说的“一对一会话(传统email)”实际上有些误解。 传统email的一个原始邮件和re:的邮件在分开在inbox和sent那里的。如果你对re:的邮件继续回复,对方继续回复,那么你会收到一个re:re:这样的邮件。 按照传统邮件的模式,这四封邮件是分散两个在inbox里,两个在sent那里。 Gmail所说的会话,就是它认为如果你们没有修改subject,那么,它会把re:, re:re:等等的邮件全部放在一起,以原始邮件为基础,创建一个会话。 如果你中途修改了subject,那么它就认为你开始了一个新的会话。 这是我的个人理解,供你参考。 Oliver
Tags: gmail, SGLCTManual, 换场效果, 科普写作, 编辑手册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对“Gmial概述”的编辑意见
五月 14th, 2009 by 小石
Gmail是什么 Image Gmail-1-1 Gmail是什么?看到这个图标大家应该已经猜出来了大概,没错,简单地说,Gmail就是Google公司推出的电子邮件系统。而 且,Google将其引以为豪的搜索技术完美地融入到这个电子邮箱服务中,大大简化了邮件查找过程,您再也不需要在收件箱中乱翻邮件了。这是一种全新的阅 读和跟踪邮件的方法。 目前,Gmail能够为用户提供7G以上的超大容量,而且容量还不断增加中,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免费的。您只要到 http://mail.google.com 注册一个Gmail邮箱,就可以开始享用它啦! Image Gmail-1-2 界面很清爽吧! 163,263信箱挺好用的呀,我为什么要换成Gmail邮箱? 我用的是163信箱,挺好用的啊,速度快,界面也漂亮,容量更是无限大小,为什么还向我推荐Gmail邮箱? 这就要从Gmail的特点说起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Gmail已经突破了传统的邮箱形式,它是电子邮件系统的一大变革!我们就来看看Gmail比起163、126这些传统邮箱有哪些变革。 小石注:请涉及到同类产品的比较时,大家要注意表述,即使生产同一产品的商家,也很忌讳在产品之间简单粗暴的比较,说谁好谁差,应尽可能 着眼于不同。在这儿,我个人的理解,Gmail与其他邮箱最大的差别可能是,Google率先尝试使Gmail成为大家工作的桌面,在Gmail中集成了 日常工作中的大部分功能。换一个角度来说,人们日常工作就是与不同的收信息、处理信息、发信息,包括订阅信息等,也就是说收发邮件的邮箱本质上就具有成为 人们日常工作的桌面的潜力,因此Google开始围绕Gmail集成各种功能。 强大的搜索功能 当其它邮箱还停留在邮件标题搜索的时候,Gmail邮箱已经可以查找邮件中任一位置的任何一个字词(或多个字词)。如果你查找不到想象中的那封邮件,那么,很不幸地告诉你,这封邮件很可能现在已经不存在于你的邮箱了。 小石注:后一句听着有点莫名其妙,如果说邮件可能已经被自己误删除,可以直接说出来,然后提醒大家,其实Gmail邮箱无需删除等。 创建有意义的会话 Gmail 将所有回复的邮件同其原始邮件划归一组,从而建立了单个的会话或主题。在其他电子邮件系统中,回复在收件箱中显示为独立的邮件,这样,您不得不在您的全部 邮件中辛苦查找,以继续进行会话。在 Gmail 中,回复的回复(以及对那些依赖项的回复)会按顺序显示在同一位置,这样可使对邮件上下文的理解或继续进行会话更为容易。 小石注:建议去掉“在其他邮件系统中”这种表述,因为我们不能排除其他邮件系统将来效仿这一方法。可以换成“Gmail率先尝试如何如何”。还可 以进一步阐 述,比如Gmail开发人员从研究邮件的特征入手,在传统的、大量的、看似极为分散而难以有效组织的、一次一次接受和发送的邮件中,Gmail团队意识到 了,这些邮件实际上是一个对话、一个对话的连续,所以把一个对话中的各个邮件依次关联起来,就可以恢复对话的连续性,即在邮件中实现了有意义的对话。 在您打开会话中的一封邮件时,所有相关邮件会像一副纸牌一样整齐地相互排列在一起。这被称之为会话视图。在会话视图中,每封新收到的邮件都会叠放在前一封邮件的顶部,您首先看到的总是最新的邮件。 Image Gmail-1-3.png 内置聊天功能 Gmail内置了Google推出的聊天工具——Gtalk,只要打开Gmail,无需安装任何程序,您就可以在邮箱内部和你的联系人聊天了,甚至还可以视频聊天呢! 小石注:Gtalk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同时可以作为一个功能集成到“Gmail在线办公桌面”中,目前在“Gmail在线办公桌面”上,已经不 仅集成了 Gtalk,也集成了Google Calender、Google docs等,这些似乎可以放在“Gmail的集成办公”中来介绍。但从上下文的行文逻辑上来看,在“创建有意义的对话”之后似乎需要介绍邮件的分类以及标 签/tag管理、快速连接等功能。 高效的邮件管理 可以说,高效的邮件管理功能是Gmail最优于其他邮箱系统的地方,你可以想象有人可以每天从容的处理500封以上的邮件吗,只要用好了Gmail,你会发现,一切皆有可能! 小石注:去掉“最优于其他邮箱系统的地方”类似的表述,理由同上面已经做过的解释。此外,在还没有介绍清楚Gmail的功能之前,应该注意使用“一切皆有可能”这类广告式的语言,尤其是在向教育用户介绍各种工具时。 也许你会说了,我没有这么多的邮件需要处理,一个月还发不了几封呢。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他们暂时是没有处理大规模邮件的需求。但是,很多朋友都有打破自身束缚,寻求高手交流的欲望,怎么去寻找高手,为自己创造一个和高手对话的环境呢? BBS论坛?那里的信息太冗杂了吧,在那也就是翻翻帖,灌灌水,并不适合参与者深入的交流学习。 那你听说过邮件列表吗?邮件列表也可以算是一种论坛,是通过邮件来发帖回帖的异步交流讨论区。在邮件列表中发布的每一个帖子(或者说是邮 件)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在自己的邮箱收到,由他来选择是永久保留在邮箱还是回帖或是删除等处理方式,这就孕育了参与者不单要为自己着想,还要为其他人负 责,要保证讨论质量,尊重每个人的交流与协作的文化氛围,从而产生了高质量的交流圈子。邮件讨论更是给个别参与者之间深入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参与邮件 列表,会大大提升改善你的工作与学习。 Gmail在邮件列表讨论中就发挥了高效快捷信息管理端的作用,你可以使用Gmail提供的搜索,星标,标签等多种邮件组织管理方式来参与邮件列表讨论和学习。 好了,找到了和高手对话的平台,你就会意识到多元大量的讨论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高效工具是多么重要了。 [...]
Tags: gmail, SGLCTManual, 编辑手册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也谈“twitter概述”
五月 13th, 2009 by 小石
阅读“7.1 使用twiiter概述”时,我记了一点笔记,转贴在这儿: 问题一: 把“微博客”描述成为“是只能书写片言只语的博客平台”,这是一种极为糟糕的误读。之所以“微博客”能够生存,是因为twitter开发团队可能首先意识到一些现象和问题,并做出了有效地思考: 一是工作的繁忙和“富媒体”的发展,使很多人没有耐心读一些长文章; 二是许多人读报纸、查资料都是先浏览标题和摘要,向别人介绍信息一般也只需要介绍标题、摘要和出处; 三是长的文章实际上也是由短的段落,甚至句子、词汇组成的,而精炼的词、句、小段落通常就可以表达和传递一些基本的信息,如果追索某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一条一条的信息汇集成的“信息流”本身也是一篇一篇的长文章; 四是以前生活节奏慢,我们可以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来处理,而现在不得不经常性地同时处理多个事情,无论是接受信息和发送信息的过程都时常被打断,等待完整的信息,难免产生较大的延迟,而最后拿到的信息又说不定已经过时; 五是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信息也从来都是以数据段、信息片的形式传递的,然后再组织起来; 六是生活中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这些“短信息”早已存在,手机发送短信也早已普及,人们日常信息的接受和发送已经日益碎片化,人们的习惯也已经转向对碎片化信息的处理; 七是在网络上实现手机短信服务的延伸也已经有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如何使网络、即时通信和手机移动平台等完全相互兼容,可能就是twitter最初的原型; 八是如何帮助人们重新组织碎片化的信息,那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了,因为绝大多数信息本身是不需要重组的,就像人们日常随口说个什么似的,多数都是无意识的,就像小鸟叽叽喳喳一样,但如果你注意聆听这种声音,却因为由不同的人发出,它们本身就含有非常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如何来挖掘,这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可以交给未来,即交给第三方…… 问题二: 把学习好的思想、方法、技术解释成“跟风”,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一种表述。在任何环境下,学习一种好的思想、方法、技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面临很多具体的用户、环境和问题。教育教学中应该鼓励师生积极观察、学习、尝试,以开放和进取的心态面对社会和生活。
Tags: MiniBlog, SGLCTManual, twitter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