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0
(编者按:把“师徒制”先放在一边,我觉得,谢老师首先对他看到的当前建筑教育和实践中的问题,做了比较清楚的介绍,这个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至于解决这些问题,是不是只能从“师徒制”入手,这个是可以探讨的。另外,关注通识教育的朋友,也不妨先多听听一些老师对各自专业教育的反思,再作分析、判断。)
师徒制的教学方式,在建筑设计这个专业里,曾经是很重要的成分,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什么时候,它悄悄的退出了。同学们在白茫茫的云雾里,自行摸索、自由飞翔。
老师们弱化了引导,强化了批判;同学们少了做,多了想,弱了手,利了嘴,更多的是两眼茫茫然,不知所措,即便卯足全力、挖空心思,翻遍杂志、抄遍新潮的设计,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是指程绍正韬老师、廖伟立老师、和我),在建筑设计上,平日所思所努力与经营的,不论是美学的追求,设计的作为,离同学们习作过程中所碰触到的,有太大的距离,往往在交图的最后阶段才进入状况,但又必须结束,连可以互动、分享与沟通的机会都不存在。这是必然的学习过程吗?
当程绍正韬老师基于此,邀我与廖伟立老师参加他主持的教学组,试图改变这种状态,以「师徒制」的教学方式作个尝试,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跟着做,在已有的基础上前行。多做、多动手、多观察、多记录、多体验、减少无谓的摸索,尤其是较有真实感的课题、较实际的案例,能有全方位的观照,而不是片面、支离破碎的情境虚拟,我欣然答应。
全方位的关照
由于同学们在进入大学建筑系前接触的几乎只有死硬的教科书与参考书,升学压力又让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对生活与对空间体会的经验贫乏,面对建筑设计牵涉广泛、综合性的作为,很难进入状况;而建筑系的学习过程,面对的又是支离破碎的专业课程,像玩拼图游戏一样去拼凑完整的建筑图像,因此同学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五里雾中摸索。这次训练的重点是希望同学们,在离开学校之前,来一次能全方位关照的学习。
无疑的,这种的教学方式,课题的选择也是成败的关键,恰巧同学们参与了02年我们工作室在台北当代艺术馆的「社区建筑的原生论」展览,和03年在潭南村的「协力造屋国际合作工作营」,有了既实际又充满实验性的课题。
过程中,不只是在设计上或技术上的作为,由于工作与生活在一起,如何面对生活、解决问题、用什么角度切入,由构思到房屋建成,如何将理念贯穿全程,这是全方位的学习,这全方位不就是建筑设计人所必须面对的吗?尤其对建筑的诠释,我们在协力造屋说明资料里所提到的,「建筑不只是单纯的技术、工艺、美学,甚至于伦理……」、「少一点建筑作为,多一点人、多一点祖灵」如何弱化建筑,让复杂的社会意涵、文化意涵,甚至美学意涵能渗入。建筑作为的弱化,并不是消极的退却,而是更积极的将视野提高,用更宏观的角度去做全方位的关照。
是作业不是作品
学校的设计教学,同学们的设计操作一般来讲,除了推演架构的组建,再加上一些粗浅功能性的检核外,着重在「创意」与「创作」,这是趋势,尤其面对快速变异的社会,与人们求新求变的消费取向,它的价值无庸置疑;但不同于一篇文章、一幅画,建筑牵涉极广,不是一个个人意图、个人作为可完成,建筑师在这密织的网络中,只是其中的某条经纬线,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做有限的事,也就是说他的任何创作意图,是在密织的网络基础下的作为,脱离这个网络,他的作为变得无意义,在师徒制教学的角度上来讲,建筑设计学习者的作为更是被安排的、引导的,他必须顺着走,来完成整个过程。所以说,这是他们的作业而不是作品,作品是一辈子的事,作业可以阶段性的完成。
局限与延伸
实作中学习,是真正的去做,不是在太多的虚构假设条件上的作为,当然实际案例的操作,有它现实条件的限制,但如何在这些条件下进行延伸性的作为与思辨变得非常重要,简单讲就是「小动作大论述」,也可以由此体识到建筑设计作为的严肃性。这个作业进行过程,是在BG2现地搭建完成后,才进行全面性的讨论,并与柯比意的住宅主张做比对,检核这个设计作业的意涵是什么?
手无缚鸡之力的同学们,除了体会到竟然可以用简单的工具盖一间房子的兴奋外,它还跟建立经济弱势社群半自主性的营建体系有什么关系?当社区居民可以透过这种方式用协力互助的方式营建自己的家园时,它的社区意涵又是什么?
我们强调的开放式建筑的意涵是什么?机械性的接头和构件的可平行替换,实际操作情况如何?在相关文件资料所看到的有关开放建筑,大多在技术层面上着墨,但在这个设计课题里,希望能做更广的社会文化层面上的思考,例如零件构件是否在市面上可轻易取得,是否可以轻易互换,甚至竹木、泥土、卵石、片石、块石,是否可以随不同社群与不同环境条件下灵活使用?它所呈现的多样化与文化意涵又是什么?这些延伸性的讨论,在实作过程中变得深刻。
对建筑语汇作全面的体会
这里所讲的建筑语汇,如果仅止于形式语汇,或建筑符号化语汇就不对了,它应该扩大到空间、材料、构造、比例、光线、工具、营建行为…等等,这些都是建筑设计者的筹码与招数,必须用这去思考、去诠释、去创作,但在一般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条件的限制,这方面非常贫乏,大多停留在文学性与抽象性的思维层次,能进入建筑层面的思维太狭窄而且深度不足,这或许是当代建筑苍白贫乏的宿命吧!
但在这次的学习过程里,同学们体会到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设计作为,它的文化性与社会性的意义是何其巨大!德籍的参与者,大多以木工工匠为主体,对建筑设计与技术的看法和实质的作为,有完全不同的观点: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做少许的设计调整,将原先较平缓的屋顶(最早与他们协议的设计图)拉高,将土台换成布农族常用的石片墙,窗户依德国农村住宅与台湾原住民家屋的尺寸改小、改低,一个完全不同、全新的尺度、比例、光线、温湿度……,融合不同文化与生活习惯的家屋出现了。
2011/10/10
当把BG2模型与家户讨论时,在客观条件上非常能满足他的需求,但尖尖的屋顶与他们(布农族)传统家屋平缓屋顶的形式差异太大,让他无法接受,这困难的抉择,竟然让他逃到山上不敢与我们碰面,形式力量的强烈,不是同学们在学校的习作时可以想象,当无法体会这些建筑语汇的力道时,它就不属于你,你无法用它来做什么。诸如此类的种种,同学们就如牙牙学语般,学讲「建筑话」,用「建筑」去思考。
在专业分工的现代文明体系下,常让我们丧失了本能性与直观性的体识能力,看到的,甚至所作所为,都是支离破碎的片断;当收音机传来对抗SARS战斗第一线医师亡故时,描述竟然是一堆肺部那个部位的纤维化情形、心脏如何衰竭、肝功能如何如何……等医学名词,这让我惊恐到,那位医师真的不见了!不论是面对建筑专业作为或教学,真的很怕「建筑不见了」。
附:谢英俊老师发起的乡村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