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C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其他思考) |
|||
第1行: | 第1行: | ||
村民文化中心 | 参考 [[Rural informatization|农村信息化]] / [[Youth Venture Workshop|青年创业工作坊]] /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社区学习中心]] | 返回 [[首页|工作坊首页]] | 村民文化中心 | 参考 [[Rural informatization|农村信息化]] / [[Youth Venture Workshop|青年创业工作坊]] /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社区学习中心]] | 返回 [[首页|工作坊首页]] | ||
+ | |||
+ | 无论城市或乡村,都有“处境不利”的人群需要关照。梁漱溟的思路是,从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的角度,看如何调整当地的社会结构。他当时的做法是,在乡长、乡公所、乡民议会之外,增设乡农学校,普及知识并领导乡村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即以平民教育促乡村建设。我们认为这是一条值得探讨的思路。 | ||
==新的视角== | ==新的视角== |
在2011年4月4日 (一) 07:17所做的修订版本
村民文化中心 | 参考 农村信息化 / 青年创业工作坊 / 社区学习中心 | 返回 工作坊首页
无论城市或乡村,都有“处境不利”的人群需要关照。梁漱溟的思路是,从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的角度,看如何调整当地的社会结构。他当时的做法是,在乡长、乡公所、乡民议会之外,增设乡农学校,普及知识并领导乡村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即以平民教育促乡村建设。我们认为这是一条值得探讨的思路。
目录 |
新的视角
- 从图书室到社区学习中心;
- 从助学委员会到社区学习中心;
- 从网吧到社区学习中心;
>>
相关组织
- 歌路营青少年城市学习与探索;
- AIESEC 的国际实习生项目;
- 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的乡村文艺队;
- 邱建生:合作组织建设的两条基本经验;
- 社区参与行动的城市社区参与式发展;
- 罗伯特议事规则;
>>
其他线索
- 从全国性节日,到地方性节日(福前的祭拜文天祥、祭拜杨六郎,培田的关公生日等);
- 礼、乐文化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福前之歌,大荔中学校歌,地方合唱团,以及晏阳初乡建中心的从文艺入手);
- 图书馆与地方上值得纪念的人(立人图书馆的命名方式);
- 建筑装饰与楹联文化(培田的楹联,包括肤浅的楹联);
- 村落布局和道路上的歇脚亭(水口、祖祠、公共活动场所等);
- 老人、孩子和妇女的关照(培田办学的老人餐厅、经蒙田、拯婴社);
>>
其它资料
农村社区化:
乡村建设:
- 彭禹廷(百度百科);
- 翟城合作社:16个月影响力渐行渐弱(凤凰电视台社会能见度栏目);
村民心声:
- 一名村主任的故事 (FT中文网);
学术声音:
- 刘健芝:陶罐铁罐的启示——对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天上有个太阳》》《铁罐与陶罐》《小鞋子》《凤凰琴》的比较(乡村教育);
- 陈映芳:都市的故事——诉说家庭裂变之痛——对日本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导演的《东京物语》的解读(城市化中的家庭问题);
- 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 | 自杀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提出了什么重要的问题?(自杀问题);
社区治理:
三农问题:
社区教育:
大学生村官:
--
- 信息化扶贫——“中国村络工程”简介(2008-7-30);
- 乡村学校的课程世界和生活世界(2007-11-2);
- “配角”、“嵌入者”、“好人”: 大学生村官角色研究(2010-9-14);
--
- 纽约时报:美国新式食品文化催生新生代农民——盖瑞•斯蒂芬森(Garry Stephenson)是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小型农场项目”(Small Farms Program)的协调员。他告诉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对此很感兴趣,他已经有几十年都没见过年轻人对农业这么热情了。“这是非常喜人的,”斯蒂芬森先生说道,“他们年轻,充满活力,满怀着理想,而且他们也愿意做出牺牲。”
>>
其他思考
我在想:
1)如果把世界看作一张网,尤其是改革开放和互联网诞生以后,城乡割裂和人口自然流动受阻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乡村已经解体为,“作为政治意义上的乡村”、“作为经济意义上的乡村”和“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乡村”等一些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话题。
2)从文化意义上,乡村所代表的传统,在城市代表的现代文明尚不明朗时,仍为许多人提供着精神上的支撑。但从经济意义上,乡村的吸引力已经大为下降,土地所有权和流转制度等更制约着村民依靠土地来谋生的勇气。而从政治意义上,乡村仍掩盖在都市光环之下,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伤疤和痛苦。
3)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时空关系的调整,使城和乡固有的印象对于我们的意义,可能又同时孕育着新的内涵,并为新一代人探索未来家园和生活空间,将提供许多素材。
另外:
(1)看《天南》与《中国在梁庄》的作者梁鸿(@那个傻姑娘)面对面——乡村的精神伤痛是巨大问题——我在想,在谈到乡村时可能要做些区分,比如要区分“作为文化的乡村”、“作为经济的乡村”、“作为政治的乡村”。
(2)“作为文化的乡村”是一个仍停滞在几乎所有人头脑中、代表了乡土社会的、比较祥和的画面,在剧烈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及其创伤中,它仍是我们展望未来时的重要参考和反思的源泉。
(3)如果不考虑土地上的经济产出,仅仅作为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对相当多的人来说,乡村仍然具有相当大的魅力,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和基本的生活设施比较完备的情况下。
(4)对许多物质上没有太多渴求,更希望亲近自然,认为“有没有植物,有没有虫子叫”对自己特别重要的新一代青年来说,去农村尝试有机农耕,甚至经营自己的“小型农场”,自有其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