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Education Experiment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我们的基本思路)
(补充说明)
第50行: 第50行:
此外:
此外:
-
* 如果说我们国家制订了“通过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那么图书室可能就是事实这一变革的基础平台,网络是图书室的自然延伸。
+
* 我们相信,我们国家制定的<span style="color: rgb(0, 0, 255);">通过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span>”的国家教育战略是非常好的一步棋,但在实施这一战略上可能遇到了一点问题,可能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些东西。(那么图书室可能就是事实这一变革的基础平台,网络是图书室的自然延伸。)
* 如果把图书室看作课堂之外的另一种“社会装置”,它天然的,让人联想到的是,自由阅读,自学、自由教育的一面,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再加上一定的引导,允许各类跨年级的兴趣小组发展,并与课堂联系起来,是否可以为学生的“'''自学'''”、到“合作学习”、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等提供一个良好支持环境? 如果信息技术老师和图书室项目结合起来,并以信息技术老师牵头,来构建学校的图书室或者说社会化学习支持中心,那么会怎么样?  
* 如果把图书室看作课堂之外的另一种“社会装置”,它天然的,让人联想到的是,自由阅读,自学、自由教育的一面,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再加上一定的引导,允许各类跨年级的兴趣小组发展,并与课堂联系起来,是否可以为学生的“'''自学'''”、到“合作学习”、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等提供一个良好支持环境? 如果信息技术老师和图书室项目结合起来,并以信息技术老师牵头,来构建学校的图书室或者说社会化学习支持中心,那么会怎么样?  

在2011年4月6日 (三) 18:59所做的修订版本

中小学开放教育实验 | 参考:小型图书馆管理 / 开放教育 | 返回:工作坊首页

我们的基本思路

如果信息技术老师和图书室项目结合起来,并以信息技术老师牵头,来构建学校的图书室或者说社会化学习支持中心,那么会怎么样?

即:图书室项目 + 信息技术老师 + 本地大学生和中小学生


补充说明

1、我们提出了一个“图书室项目的基本分析框架”:

1.1、巩固其“学习体验中心”的作用——体验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关系,体验自由阅读与有目的阅读的关系,体验阅读与学习、教育的关系等;

1.2、强化其“资源整合中心”的作用——通过图书室来整合线上线下各领域的资源,为读者与各个领域更直接的对话提供方便,也是为读者不断地扩大阅读和思考的范围提供方便;

1.3、发挥其“社会调节器”的价值——着重处理好图书室项目与学校、社区/政府、NGO/资助人、志愿者等各方之间的关系;

1.4、逐步承担“社区服务孵化器”的作用——以图书室项目为平台,逐步引入各类活动和合作项目,并为新生的社区服务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


有了这个框架,那么:


2、对“为什么选择信息技术老师”切入的补充说明:

2.1、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尴尬,没有列入所谓的主要考试科目,这样一种课程安排方式,让很多老师觉得尴尬,甚至希望能像其他考试科目一样,这样学生也会重视,校长也会重视,同时和其他老师好像也平起平坐了。

2.2、我觉得许多信息技术老师实际上是最具有服务精神,却没有得到相应名分的一个特殊群体,所以在既有逻辑下,才会有想往套子钻的一种冲动。

2.3、同时这个特殊的老师,和学生一样,也是最好学的老师,最不像老师的老师。也就是说,在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天然的处在了一种比较平等的地位上。

2.4、在信息革命成为潮流的这个时代,这些老师也天经地义地成为学生、老师乃至整个学校赶时髦的桥梁和纽带。


此外:



>>



>>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