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教育学不能过分“被心理化”
转发和闪闪聊天中的几段话。从心理学的本土化实践和青年发展的观察和反思,来看教育学科学化和支持青年全球化探索的必要性——
我并不是否认心理学的重要,但谈到成长,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倾向于回到人心,回到自我,侧重从心理学的层面看问题,忽视了自我往往都是在认识社会或者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尤其是如果忽视巨变时期对社会潮流和发展方向的认识,那么自我就很可能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
无论是海归派的徐小平老师的留学和人生咨询,还是本土派的白玲女士的人才测评和职业咨询等,都存在类似的倾向,侧重了自我的认识,而忽视了对社会的认识和建构。包括央视前几年火热的《绝对挑战》等职业发展栏目、大学生自杀现象频出后教育部门的回应是在各个高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等等,都是类似的思路。
尤其是结合青年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来看,绝大多数青年学生首先是向外求取的,因为世界在大家眼里是非常丰富的,五彩斑斓的,大家希望去认识,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进而也是在认识和做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我与家庭、社会、社区等等之间的关系。所以,我非常认同邓小平的一句话,“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比之下,许多关注大学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严肃专家学者,关于大学的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改革等,相对来说却鲜有人关注。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许多教育和社会问题“被心理化”了,这是我难以接受的,也更加坚定了我以教育科学促进教育和社会事业的路数。
教育学里也经常说一句话,“全球视野,本土实践”,很少有人注意在这里,全球视野在前,本土实践在后。
农民之子和乡村建设领域的许多伙伴,这些年来都是从“本土实践”入手的,但反思这些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大家在低水平徘徊,一直在挣扎,我想,视野没有打开可能是一个根本的原因。所以,我非常支持陈露和大家从青年的全球化观察和反思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