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康永久谈“贫困大学生”鉴别与资助问题
断断续续在翻康永久老师的《教育学原理五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这两天翻到第四讲“教育与社会发展”,里面关于贫困大学生的鉴别和资助问题说了一大段(p320),我摘出来并略微分成几个小段: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大学都在评“贫困大学生”,希望借助各种手段,把那些家境其实还不错、仍有钱支持、父母俱安的假冒贫困大学生清理出去,让那些家境是在贫寒、出了事故、负了一屁股债、单亲、有重大疾患的大学生能被挑选出来。
但这种基于知识信息甚至技术理性的“贫困大学生”概念并不能带来社会变革,因为它默认学生应该依赖于家庭,并将那些确实贫困的大学生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事实上,如果不考虑家庭的背景,差不多所有大学生都是贫困大学生。他们都已年满18周岁,到了该自立的年龄,但一分钱都挣不到,处在任何一条贫困线之下。现在的评价把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做了学生个人贫困与否的尺度,根本不是鼓励自尊、自立、自强。
这样一来,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效资助,就需要对大学生家庭进行鉴别。为此,自认为贫困的大学生就需要诉苦,需要写申请,需要把自己最不情愿暴露的一面公布出来,事后还面临相互比对,还要受监督。不能吃排骨,不能买手机,不能有电脑,不能谈恋爱,不能娱乐……结果,解了一时之困,惹来半世之忧。
这种“贫困大学生”在根本上依附于这样一套隐性价值与资助体系,说到底乃是一种“社会建构”。经济的贫困经常就此转化为文化、心理的贫困,转化为自卑,转化为马加爵的暴力[1],转化为一颗颗脆弱的心。
如果真心认可自尊、自立、自强这样一些时代价值,对大学生的资助就不应以对大学生的鉴别为前提,至少不能采取目前这种鉴别形式。说到底,真正能带来变革的不是对贫困大学生的鉴别,而是对自食其力的推崇与保障,包括设立各种奖助金、勤工俭学岗、助学贷款等,也包括向所有学生倡导自食其力。
[1]马加爵,男,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家境贫寒,家族几代中唯一的读书人。他因在打牌的过程中被最好的朋友指责作假、人品差,经精心策划,于2004年2月13~15日在宿舍先后用铁锤击杀4名同学。2004年3月15日,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落网,当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