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个“虎妈”吗?
有两则有关“虎妈”报道:
纽约时报:蔡美儿是“懦妇”;
南方周末:华裔“虎妈”育儿经引起中西教育争论;
柳老师:我们别得意,美国人忧患意识强。最后的结果还真不好说。
小石:不是谁跟谁争的问题,而是这些扯皮让人觉得,教育学的话语缺失。
柳老师:不仅仅是教育学话语的缺失问题,从根本上很多问题就没有搞清楚。
小石:是,的确许多问题可能还没有梳理清楚。但不能再仅仅闷在学校里搞研究了,要以开放议题的方式,和公众一块来探讨社会变化给教育科学提出来的挑战。
另外,提几个问题:
1)启发式教育 + 严厉 = ?
2)如何来定义“竞争能力”?
3)有多少社会需求,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竞争能力,只要你愿意来干,肯学,都可以?社会需要和“竞争能力”之间是什么关系?
4)资本市场奖励“创新”,我们是否要仅仅为了当前资本市场能够度量的“创新”而活着?
5)大的社会创新和突破是比较少见的,大多数人是如何结合本地情况,对这些创新原型再运用,因此,是否掌握相关基本技能,尤其是否熟悉本地的相关情况,就首先是“本地化生存”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6)“创新”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全球视野和本地实践是什么关系?
7)怎么理解软件开发中探讨的“面向对象编程”和互联网领域的发展?
8)建立一个“处处是家园”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