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句与欧美教育比较的玩笑,看成长的基本规律
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我估计很多人都听到或看到过——
@文摘精选:【中国欧美教育对比】中国:小学累、中学苦、高中拼、大学混。玩耍的年龄被逼学习,学习的年龄只想玩耍。欧美:小学玩、中学混、高中学、大学拼。玩耍的年龄就玩耍,学习的年龄才学习。小、中、高阶段中国学生一般占优,进入大学阶段,欧美学生迅速超越。太看重起点,必将失去终点!(网址)
那么,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呢?我想:
1)我们在解决各类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会先收集各种信息,然后分析讨论,进而是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能力是在不同年龄阶段逐渐发展起来的。
2)我们说学前、小学乃至初中都还是培养兴趣的阶段,其实就是学习收集信息的过程(包括现象的认知、描述和概念的形成等),初高中可以看作是初步学习分析和讨论,大学是在认知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参与研究和问题的解决。
3)我们看到与欧美教育的差异,实际上是欧美教育遵循了成长的基本规律(制度上有保障,社会有稳定的预期,不依赖于家长的自觉),而我们在讨论各类现象时,往往还缺乏教育学的视角,包括对教育整体的认知,以及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认知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或盲点(制度上无保障,社会无稳定的预期,高度依赖于家长的自觉)。
4)这里一个重要的误区是关于“兴趣”的认识。许多家长还仅仅停留在学奥数、钢琴、舞蹈和画画等上面(让孩子学奥数可能是被动的,但学钢琴、舞蹈、画画等却往往是家长主动的),与了解自然和社会等潜在要求有较大偏差。也可能和“兴趣”两个字比较含混,本身存在一定的误导有关。
另外,延着这个逻辑来展开的话,我们还可以考虑:
5)在讨论大学通识教育(部分人用“人文教育”来替代)改革的同时,可能首先要反思什么是基础教育?是否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建立一些“通识”?
6)另外,有关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等说法,又是否过于含混、笼统,甚至谬误?
这两个问题算留作思考题吧。
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