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baiyang Farm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待整理) |
(→域名搜索) |
||
(13个中途的修订版本没有显示) | |||
第1行: | 第1行: | ||
'''小白杨农场''' | 参考:[[VCC|村民文化中心]]和其他[[Demo Farm|示范农场]] | 返回:[[3rd-edu|第三教育工作室]] | '''小白杨农场''' | 参考:[[VCC|村民文化中心]]和其他[[Demo Farm|示范农场]] | 返回:[[3rd-edu|第三教育工作室]] | ||
- | === | + | ===关键词辨析=== |
+ | (对农业分类的观察和思考) | ||
+ | |||
+ | 热点关注: | ||
+ | * 老农业(粮棉油)、<span style="color:rgb(255,0,0)">新农业</span>(果蔬和肉蛋奶); | ||
+ | * 大田农业、<span style="color:rgb(255,0,0)">设施农业</span>(大棚菜); | ||
+ | * 化学农业、<span style="color:rgb(255,0,0)">有机农业</span>; | ||
+ | |||
+ | |||
+ | 其他分类: | ||
+ | * 粮食作物、<span style="color:rgb(255,0,0)">经济作物</span>; | ||
+ | * 能源作物; | ||
+ | |||
+ | |||
+ | >> | ||
+ | |||
+ | ====设施农业==== | ||
+ | |||
+ | 从大田农业到设施农业,从好的方面: | ||
+ | * 一是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和所谓的隐性失业问题,更少的土地上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有活干); | ||
+ | * 二是解决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从“老农业”(粮油棉)向“新农业”(果蔬和肉蛋奶等)转移,与城市饮食结构的调整相呼应(有钱赚); | ||
+ | * 三是解决工农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农民貌似和工人一样了,变成了技工(赚得多)。 | ||
+ | |||
+ | |||
+ | 从带来的挑战看: | ||
+ | * 一是技术和管理难度增加(大棚技术、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储运技术、风险管理); | ||
+ | * 二是设施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土地调整、用电、用水、交通运输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机农业==== | ||
+ | |||
+ | * 什么是有机农业? | ||
+ | * 有机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关系? | ||
+ | * 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大棚技术==== | ||
+ | |||
+ | * 简易大棚、标准大棚、智能大棚; | ||
+ | * 蔬菜大棚、水果大棚、养鸡大棚;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梳理=== | ||
+ | |||
+ | ====农业发展的三阶段说==== | ||
+ | (参李昌平的[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619032/ 《再向总理说实话》]) | ||
+ | |||
+ | * 第一阶段:农产品短缺,追求产量阶段; | ||
+ | # 政策要点:基础设施建设 + 技术密集 + 劳动密集 = 农产品产量; | ||
+ | # 背景分析:随着60年代水利设施建设逐步完成,和70年代后期杂交种子、化肥、农药、燃油等逐步推广,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的三个条件只缺劳动力精耕细作(劳动密集)了。 | ||
+ | # 政策及效果:82年开始大规模推广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励了劳动者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精耕细琢的积极性。所以82年开始增长所需的三要素凑齐了。84年就出现了第一次“卖粮难”。 | ||
+ | |||
+ | |||
+ | * 第二阶段:供需平衡,追求品质和品牌阶段; | ||
+ | # 政策要点:技术密集(提高品质和替代劳动的技术) + 农民组织密集(延伸农业产业、提高市场议价能力和社区治理能力)+资本密集(村社内置金融和集体资本经济)+ 品牌密集(一社一村一品) = 价格增长收益; | ||
+ | # 要点释义:帮助农民追求价值和价格增长收益的核心措施是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巩固农民村社共同体,即扶持农民在村社组织内部建立合作互助金融,由农民村社组织 主导农业产业化,巩固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在保留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村社集体资本经济的道路,让农民村社共同体成为强势市场主体,从而提升农民追求产 品价值和价格收益的能力。 | ||
+ | # 背景分析:85年后,我国农业劳动力是逐年减少的,大量农业劳动力开始进入乡镇企业或外出打工,但农产品产量还在增长。85年后的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和杂交种子、化肥、农药、燃油等突破性投入,与“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后来的“大包干”“分田单干”等无关。 | ||
+ | # 政策及效果: | ||
+ | #* 一是,85年以来的农业政策依然还处在第一阶段(追求产量阶段),导致农民在农业领域获得的实际收益十多年没有增长甚至下降(为掩盖农民在农业领域的收入不断下降,政府统计部门则把农民工——工人的收入统计在了农民收入中,这样既掩盖了工人收入低的问题,也创造了农民收入增长快的神话。); | ||
+ | #* 二是,85年以来的农业政策不仅没有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且一直是组织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的,既不准登记集体企业,也不准发展农民合作社,更不准农民组织内部发展合作互助金融。 | ||
+ | #* 三是,90年代以后,政府投入巨大的财政资金扶持龙头企业,搞所谓的“公司+农户”,把增加农民收入的责任委托给了“资本家”,结果是:80年代“30头猪+30亩地=万元户”,能盖100多平米房子,到了90年代变成了“30头猪+30亩地=3000元”,只能建6平米房子。 | ||
+ | |||
+ | |||
+ | * 第三阶段:追求市场份额和定价权阶段;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资料=== | ||
+ | |||
+ | * [http://www.chengdu.gov.cn/special/proposal/detail.jsp?ClassID=0703020302040301&id=oquzVK2BVhdYJmwI7DXu 加大设施农业和有机农业补贴力度的建议(136号)及回复](成都市政府); | ||
+ | * [http://blog.sina.com.cn/nmyjt 设施农业](新浪博客); | ||
+ | |||
+ | |||
+ | >> | ||
+ | |||
+ | ===域名搜索=== | ||
# 小白杨(域名已被占); | # 小白杨(域名已被占); | ||
+ | # 荔北农场(域名未被占); | ||
# 大壕营(域名未被占); | # 大壕营(域名未被占); | ||
# 西渠头(域名未被占); | # 西渠头(域名未被占); | ||
第10行: | 第94行: | ||
>> | >> | ||
- | [[Category:乡村建设]] | + | [[Category:乡村建设]][[Category:农民之子]] |
在2016年1月25日 (一) 09:44的最新修订版本
小白杨农场 | 参考:村民文化中心和其他示范农场 | 返回:第三教育工作室
目录 |
关键词辨析
(对农业分类的观察和思考)
热点关注:
- 老农业(粮棉油)、新农业(果蔬和肉蛋奶);
- 大田农业、设施农业(大棚菜);
- 化学农业、有机农业;
其他分类:
-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 能源作物;
>>
设施农业
从大田农业到设施农业,从好的方面:
- 一是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和所谓的隐性失业问题,更少的土地上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有活干);
- 二是解决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从“老农业”(粮油棉)向“新农业”(果蔬和肉蛋奶等)转移,与城市饮食结构的调整相呼应(有钱赚);
- 三是解决工农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农民貌似和工人一样了,变成了技工(赚得多)。
从带来的挑战看:
- 一是技术和管理难度增加(大棚技术、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储运技术、风险管理);
- 二是设施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土地调整、用电、用水、交通运输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
有机农业
- 什么是有机农业?
- 有机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关系?
- 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关系?
>>
大棚技术
- 简易大棚、标准大棚、智能大棚;
- 蔬菜大棚、水果大棚、养鸡大棚;
>>
重点梳理
农业发展的三阶段说
(参李昌平的《再向总理说实话》)
- 第一阶段:农产品短缺,追求产量阶段;
- 政策要点:基础设施建设 + 技术密集 + 劳动密集 = 农产品产量;
- 背景分析:随着60年代水利设施建设逐步完成,和70年代后期杂交种子、化肥、农药、燃油等逐步推广,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的三个条件只缺劳动力精耕细作(劳动密集)了。
- 政策及效果:82年开始大规模推广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励了劳动者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精耕细琢的积极性。所以82年开始增长所需的三要素凑齐了。84年就出现了第一次“卖粮难”。
- 第二阶段:供需平衡,追求品质和品牌阶段;
- 政策要点:技术密集(提高品质和替代劳动的技术) + 农民组织密集(延伸农业产业、提高市场议价能力和社区治理能力)+资本密集(村社内置金融和集体资本经济)+ 品牌密集(一社一村一品) = 价格增长收益;
- 要点释义:帮助农民追求价值和价格增长收益的核心措施是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巩固农民村社共同体,即扶持农民在村社组织内部建立合作互助金融,由农民村社组织 主导农业产业化,巩固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在保留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村社集体资本经济的道路,让农民村社共同体成为强势市场主体,从而提升农民追求产 品价值和价格收益的能力。
- 背景分析:85年后,我国农业劳动力是逐年减少的,大量农业劳动力开始进入乡镇企业或外出打工,但农产品产量还在增长。85年后的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和杂交种子、化肥、农药、燃油等突破性投入,与“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后来的“大包干”“分田单干”等无关。
- 政策及效果:
- 一是,85年以来的农业政策依然还处在第一阶段(追求产量阶段),导致农民在农业领域获得的实际收益十多年没有增长甚至下降(为掩盖农民在农业领域的收入不断下降,政府统计部门则把农民工——工人的收入统计在了农民收入中,这样既掩盖了工人收入低的问题,也创造了农民收入增长快的神话。);
- 二是,85年以来的农业政策不仅没有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且一直是组织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的,既不准登记集体企业,也不准发展农民合作社,更不准农民组织内部发展合作互助金融。
- 三是,90年代以后,政府投入巨大的财政资金扶持龙头企业,搞所谓的“公司+农户”,把增加农民收入的责任委托给了“资本家”,结果是:80年代“30头猪+30亩地=万元户”,能盖100多平米房子,到了90年代变成了“30头猪+30亩地=3000元”,只能建6平米房子。
- 第三阶段:追求市场份额和定价权阶段;
>>
相关资料
- 加大设施农业和有机农业补贴力度的建议(136号)及回复(成都市政府);
- 设施农业(新浪博客);
>>
域名搜索
- 小白杨(域名已被占);
- 荔北农场(域名未被占);
- 大壕营(域名未被占);
- 西渠头(域名未被占);
- drsaye(域名未被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