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haoying Village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2013年3月20日)
(2013年3月21日)
第169行: 第169行:
===2013年3月21日===
===2013年3月21日===
-
* 传统农业教育和农技推广体系的转型问题:相邻的村子之间,苹果、冬枣等种植上的农业技术,都难以有效传播,而且邻里之间也相互提防,不愿意做经验分享。这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教育和科研机制问题。分田到户以后,村里没有了试验田,县乡的科技推广体系瘫痪,农业技校等逐渐转向为城市培养打工者,这背后有一连串问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教育和农技推广体系面临一个转型问题。  
+
* 传统农业教育和农技推广体系的转型问题:相邻的村子之间,苹果、冬枣等种植上的农业技术,都难以有效传播,而且邻里之间也相互提防,不愿意做经验分享。这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教育和科研机制问题。分田到户以后,村里没有了试验田,县乡的科技推广体系瘫痪,农业技校等逐渐转向为城市培养打工者,这背后有一连串问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教育和农技推广体系面临一个转型问题。  
 +
 
 +
 
 +
* 和海涛哥聊到: 现在考虑从搜集整理大荔县各乡镇都有什么果品,有什么包装、冷藏、运输等入手,然后与各城市的果蔬批发市场对接,为果商提供一站式服务入手。然后以大荔冬枣、中早熟苹果等为重点,等于首先从服务大荔县发展全国冬枣第一县的产业结构转型的信息化、及销售和品牌建设入手。然后反过头来,做无公害冬枣示范农场和合作社等。
 +
 
 +
 
 +
* 因为目前还没有地,没有资金,包括没有种植养殖的经验,这些都还在考察,联系,所以我觉得可以先做信息搜集,顺便做网站和推广等。
 +
 
 +
*  我开始意识到,咱们县正好是黄宗智说的,从老农业向新农业转型的一个典型农业大县。我看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看作是,从老农业向新农业转型过程中,给农业教育和农技推广等各方面工作提出来的新问题。

在2013年3月21日 (四) 06:57所做的修订版本

大壕营 | 参:荔北乡建中心

目录

日记/随想

2013年2月24日


2013年2月28日





>>

2013年3月6日




>>

2013年3月7日


>>

2013年3月9日


>>

2013年3月10日


>>

2013年3月17日

概况:


冬枣:


农资:


>>

2013年3月18日


  1. 在大壕营建一个“青年公社”(桃园公社)?
  2. 把大壕营建成一个鲜花(与瓜果蔬菜)的海洋?
  3. 举办大壕营音乐节?


  1. 进入、退出机制,组织方式,选拔和决策机制;
  2. 生产方式(谋生方式),分配方式,人才流动;
  3. 市集机制(社区内的市场机制,社区市场,社会大市场的补充机制);
  4. 婚丧嫁娶(添小孩);
  5. 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养老(有无退休,社保机制);
  6. 文化宣传(资讯传播),建筑(盖房子);
  7. 节假日、传统节气;



>>

2013年3月19日


  1. 大荔县科技局:怎么选择与大荔的资源状况相一致的农业技术体系?
  2. 大荔县信息化办公室:怎么选择与大荔的发展状况相一致的农村信息化体系?
  3. 大荔县教育局:怎么选择与大荔的发展状况相一致的农村教育体系?


>>

2013年3月20日


>>

2013年3月21日




>>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