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New Media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浪子小石: 昨天对媒体的改革有了一个思路

庄巧祎: 啥媒体改革?

浪子小石: 昨天和南方周末的一个朋友聊天, 她说现在谁都可以管南方周末, 这个部门那个部门的, 说是在中国办媒体是约束越来越厉害了, 那么作为南方周末,怎么应对呢? 我想的就是南方周末怎么突破这种局面。

庄巧祎: 网络版先发呗。弄南周app,内容先上线。 哈哈

浪子小石: 那样也不行, 网络版它也可以不让你先发 其实,答案已经在cape的规划里了 学科社区, 突破的话,主要是要让各个专业领域的人自己发声, 南方周末只要培育各个领域的学科社区等就可以, 利用他们的媒体经验,尤其是和政府部门、和商业部门打交道的经验, 让各个专业领域的人更好地与社会各界对话就可以,或者支持一些学术期刊的转型等, 然后南方周末只要把在各个专业领域里得到拥护的声音,再推送到整个社会的层面上来, 就像把论坛里的精华贴,转发到blog上一样,

庄巧祎: 小石,我觉得你没有考虑到,新闻是报道事实这么个属性

浪子小石: 这样如果有任何问题,想管南方周末就没那么容易,直接去跟专业领域的人对话的话,专业人士也是最有解释力的。 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上次发了一篇文章,讨论史学的转变, 从记录,到解释, 我认为媒体也是一样的, 在事件频发的社会中,报道事实本身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解释, 胡宝国:《史记》的命运与史学的变化 http://simple-education.org/w/Historical_Genre 换句话说,媒体要有自身的立场和观点, 尤其是信息爆炸的社会里,

庄巧祎: 我不同意这一句:在事件频发的社会中,报道事实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解释,

浪子小石: 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多,

庄巧祎: 因为多,所以需要整理

浪子小石: 媒体主要是帮助大家过滤信息和提供解释的,

庄巧祎: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动车事故之后的那个产业链调查的报告?

浪子小石: 看到过 我的意思是,只有各个领域的人,最熟悉各自领域里的那些弯弯肠子,媒体人员只要给大家提供一个媒体的视角和基本技能, 由各个领域的人,自己来主动报道, 媒体只要大力支持这种行为就可以,

庄巧祎: 自媒体时代嘛

浪子小石: 是啊,

庄巧祎: 现在美国人最喜欢的economist其实也有点类似自媒体杂志

浪子小石: 是,

庄巧祎: 报纸的定位跟杂志又不一样了

浪子小石: 肯定是这样子, 报纸信息量大, 出版得很频繁, 生活、娱乐、八卦等内容比较多 但是,注意培育各个专业领域的社区, 这些内容会更丰富, 也会更贴近民生 本质上,我就不相信仅仅学了一点新闻技术的人,就可以更好地报道计算机或者教育等各个领域的问题和相关讨论, 相反,熟悉这些领域里的问题和讨论的人,如果能用通俗的语言来写作, 或许才是真正的突破口。


浪子小石: 只要给各个领域的圈子,提供所谓的“倡导手册”什么,然后为这类倡导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就可以。


庄巧祎: 那就死类似于ft的专栏嘛 专家讲专门的事情,就是专栏嘛不是

浪子小石: 和专栏还有差别,专栏作家是FT挑选出来的,而不是专业学术圈子自由推送的,

庄巧祎: 若是自由推送,也许会有问题

浪子小石: 也就是说,媒体要挖掘的不是一个专栏作家,而是一个圈子,

庄巧祎: 比如有人学问做得好,但是不善宣传 没有communication的经验 那就容易被埋没了不是

浪子小石: 那是,我说的自由推送,包括文笔等, 而且公众要是参与讨论,到哪儿讨论 要进一步了解相关领域的各种知识,去哪儿了解,和谁交流, 如果公众不想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 想做进一步的交流,有没有一个合适的通道, 媒体的话,在我看来是一个入口, 就跟医院的分诊处一样

庄巧祎: 财新就有博客平台 可以留言交流

浪子小石: 是,

庄巧祎: 而且博客和报纸是分开的

浪子小石: 嗯,我看到了 我是说,这种做法还可以深化 blog+bbs+wiki,甚至问答社区等, 媒体可以作为传播社区学习技术的一个平台, 吸收各种企业和基金会, 来持续支持各个领域的学科社区的建设, 来协助各个领域与社会的互动,


浪子小石: 反之,这些学科社区又可以为媒体的运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果壳网,其实也可以做这种事,者说,这是谁都可以做的,就看谁愿意认真来做。cape原来主要从青年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角度来说学科社区的事,但其实从媒体的角度,也可以推理出这么做,同样是有价值的。


>>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