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Education System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什么是开放教育)
 
(28个中途的修订版本没有显示)
第1行: 第1行:
-
如何帮院校设计开放教育系统?| 返回[[QuestionList|问题列表]] | [[首页|工作坊首页]]
+
'''大学开放教育设计:'''<span style="color: rgb(0, 0, 255);">如何帮院校设计开放教育系统</span>?| 参考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Manual|大学生学习手册]] / [[Introduction to Internet and Computer|网络和电脑入门]]  / [[Computer Enthusiasts Groups|电脑爱好者小组]] / [[Education Technology|教育技术]] | 返回 [[QuestionList|问题列表]] / [[首页|工作坊首页]]
=='''什么是开放教育'''==
=='''什么是开放教育'''==
-
“开放课”近来热闹了一阵子,这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的一种结果。但互联网并不仅仅是在呼吁各院校和教师们能开放一些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为学生通过网络来开展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各种可能,这才是开放教育的基本内涵,以及推动整个教育变革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力量。在这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互联网,和给教育实践带来的一些思考,然后我们就切入正题。
+
先来回应几个问题,然后我们直接切入正题。
-
'''1、互联网与新的现实:'''
+
'''Q-1:“开放课”就是开放教育吗?'''
-
1.1、Windows: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户;
+
A:教师和学校的资源开放是很好的事,但相对于在所谓“知识丰富”和“信息过载”的社会上学习和生存来说,这只能说大家提倡开放教育的一种结果,但还不是当前最根本的问题。
-
1.2、网:代表了多种可能性;
 
-
1.3、超链接:是“回顾历史、开拓未来”的社会引擎;
+
'''Q-2:什么是开放教育系统?'''
-
1.4、手机:连上网的小电脑;
+
A:为学生在越来越开放的网络社会中自学、合作学习,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支持环境。
-
'''2、开放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
'''Q-3:现在不是有很多开源软件么?Moodle,Sakai,Educommons等等,还有Blackboard,好像是商业软件。'''
-
2.1、社会化学习:从内容的缺失和开放、到谁来提供内容、到学习方式的变革;
+
A:软件的开源不等于教育的开放,教育的开放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办学理念、教学理念的变革,也需要一套自下而上的个人学习方式、组织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开放教育系统,实际上是一整套推动大学教育变革的技术和理念,包括实施策略等等。
-
2.2、Edu2.0:从Web2.0看教育,从教育看Web2.0。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去中心),大家帮大家(UGC,用户产生内容),绘制教育地图(又一个大航海时代与地理大发现的到来),开启了教育2.0或者说开放教育的时代;
 
-
2.3、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从个人学习的同时,社会也在学习。而大学生将是推动整个教育变革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核心;
+
'''Q-4:上千年的科举,几千年的文化,也不是一个十二五就可以解决的哦!前几天教育部公布改革民办学校办学体制试点地区学校,我感觉什么时候好学生能想到去上这些民办大学,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真正的开放啦!'''
 +
A:教育部没那么重要!首先是没钱上学或不想上学的学生,怎么学习的问题,其次是想进一步深造了,如何学习以及办学模式是否多元和办学资质是否开放的问题。从学生和学习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开放教育的首要原则。
第57行: 第56行:
'''4、学校/办学方式:'''
'''4、学校/办学方式:'''
-
4.1、区分“作为一种社会系统的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教育”;
+
4.1、区分“作为一种社会系统的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教育”(让教育问题的归教育,政府问题的归政府,社会问题的归社会);
-
4.2、让教育问题的归教育,政府问题的归政府,社会问题的归社会;
+
4.2、从行业资讯,到讨论,到行动,到支持(开放课程,开放评价,开放办学,开放学习);
第84行: 第83行:
=='''切入点和步骤'''==
=='''切入点和步骤'''==
-
从部分热门专业及本校重点专业入手,挖掘和梳理这些领域的基本资源和学术发展脉络,将是我们优先考虑的重点。并以此重拾本校师生对自身学业的信心,培育参与开放教育实验的热情。同时,我们将发掘一个技术支持小组,搭建一个推进组织框架,以及培育一个支持弥漫在校园及社会的支持网络,为本地开放教育实践提供持续的支撑。
+
从部分热门专业及本校重点专业入手,挖掘和梳理这些领域的基本资源和学术发展脉络,将是我们优先考虑的重点。并以此重拾本校师生对自身学业的信心,培育参与开放教育实验的热情。同时,我们将发掘一个技术支持小组,搭建一个推进组织框架,以及培育一个弥漫在校园及周边的支持网络,为本地开放教育实践提供持续的支撑。
第190行: 第189行:
=='''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
1、校方的支持,及必要时协助我们做其他老师和院系的工作(哪些事情不会干涉,哪些允许我们做?);
+
1、允许我们对师生进行自由访谈,甚至必要时提供支持。
-
2、宽松的时间(宽松的时间是指?平时工作的时间?还是平时的时间安排?);
+
2、为了实验能深入下去,我们需要不少于2年的合作期。
-
3、场地和设备(专门工作的场地?还是活动开展的场地?);
+
3、希望能为我们提供开办小型沙龙/工作坊的场地和设备。
-
4、人员工资及差旅费;
+
4、同时,为避免师生对行政力量的抵制,我们希望能以相对独立的方式来开展实验。
-
5、工作人员的身份怎样?
+
5、其他细节,进一步讨论中我们再来确定。
-
>>
 
-
=其他问题列表=
 
-
八卦问题:
+
--
-
*上千年的科举,几千年的文化,也不是一个十二五就可以解决的哦!前几天教育部公布改革民办学校办学体制试点地区学校,我感觉什么时候好学生能想到去上这些民办大学,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真正的开放啦!——教育部没那么重要!首先是没钱上学或不想上学的学生,怎么学习的问题,其次是想进一步深造了,如何学习以及办学模式是否多元和办学资质是否开放的问题。从学生和学习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开放教育的首要原则。
+
小石,起草
 +
[mailto:xiansf@qq.com xiansf@qq.com]
-
正经问题:
+
第三教育工作室
-
*什么是开放教育系统?——为学生在越来越开放的网络社会中自学、合作学习,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支持环境。
+
http://simple-education.org
-
*现在不是有很多开源软件么?Moodle,Sakai,Educommons等等,还有Blackboard,好像是商业软件。——软件的开源不等于教育的开放,教育的开放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办学理念、教学理念的变革,也需要一套自下而上的个人学习方式、组织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开放教育系统,实际上是一整套推动大学教育变革的技术和理念,包括实施策略等等。
+
让教育回归常识!
-
*'''下一个问题!'''
+
>>
 +
[[Category:开放教育]]
-
>>
+
搜索
 +
复制

在2017年3月15日 (三) 11:30的最新修订版本

大学开放教育设计:如何帮院校设计开放教育系统?| 参考 大学生学习手册 / 网络和电脑入门 / 电脑爱好者小组 / 教育技术 | 返回 问题列表 / 工作坊首页

目录

什么是开放教育

先来回应几个问题,然后我们直接切入正题。


Q-1:“开放课”就是开放教育吗?

A:教师和学校的资源开放是很好的事,但相对于在所谓“知识丰富”和“信息过载”的社会上学习和生存来说,这只能说大家提倡开放教育的一种结果,但还不是当前最根本的问题。


Q-2:什么是开放教育系统?

A:为学生在越来越开放的网络社会中自学、合作学习,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支持环境。


Q-3:现在不是有很多开源软件么?Moodle,Sakai,Educommons等等,还有Blackboard,好像是商业软件。

A:软件的开源不等于教育的开放,教育的开放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办学理念、教学理念的变革,也需要一套自下而上的个人学习方式、组织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开放教育系统,实际上是一整套推动大学教育变革的技术和理念,包括实施策略等等。


Q-4:上千年的科举,几千年的文化,也不是一个十二五就可以解决的哦!前几天教育部公布改革民办学校办学体制试点地区学校,我感觉什么时候好学生能想到去上这些民办大学,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真正的开放啦!

A:教育部没那么重要!首先是没钱上学或不想上学的学生,怎么学习的问题,其次是想进一步深造了,如何学习以及办学模式是否多元和办学资质是否开放的问题。从学生和学习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开放教育的首要原则。


>>

基本逻辑和理念

对任何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政府而言,知识或学科的发展都有其相对独立性。同时,各学科及学生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完全依赖于个别教师、学校的指导,或者政府的干涉。而且这个逻辑,可以依次往下推。这种推理也让我们发现,教育科学的严重滞后,已经让教育家和政府,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工作。因此我们觉得,2011,是该锐意改革的时候了。


1、知识/学科发展:

1.1、什么是基本的学术训练?

1.2、怎么理解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2、学生/学习方式:

2.1、自学、合作学习,然后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2.2、有“好不好”和“应不应该”的问题,才有“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3、教师/指导方式:

3.1、学科资源列表,或系统介绍;

3.2、前沿问题,和专题经验;


4、学校/办学方式:

4.1、区分“作为一种社会系统的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教育”(让教育问题的归教育,政府问题的归政府,社会问题的归社会);

4.2、从行业资讯,到讨论,到行动,到支持(开放课程,开放评价,开放办学,开放学习);


5、政府/社会理念:

5.1、青年是大学及社会的财富,和发展的动力;

5.2、为青年的发展创造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是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的福祉。


补充说明:


>>

切入点和步骤

从部分热门专业及本校重点专业入手,挖掘和梳理这些领域的基本资源和学术发展脉络,将是我们优先考虑的重点。并以此重拾本校师生对自身学业的信心,培育参与开放教育实验的热情。同时,我们将发掘一个技术支持小组,搭建一个推进组织框架,以及培育一个弥漫在校园及周边的支持网络,为本地开放教育实践提供持续的支撑。


1、教师访谈:

内容:


操作:


目标:


2、本地实验小组:

内容:


操作:


3、沙龙/工作坊:

内容:


操作:


4、教师及社团助手:

内容:


操作:


补充说明:



>>

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1、允许我们对师生进行自由访谈,甚至必要时提供支持。

2、为了实验能深入下去,我们需要不少于2年的合作期。

3、希望能为我们提供开办小型沙龙/工作坊的场地和设备。

4、同时,为避免师生对行政力量的抵制,我们希望能以相对独立的方式来开展实验。

5、其他细节,进一步讨论中我们再来确定。




--

小石,起草

xiansf@qq.com

第三教育工作室

http://simple-education.org

让教育回归常识!

>>

搜索 复制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