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ta Experiments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半塔实验半塔社区学习中心 | 参: 半塔纪事/半塔经济 | 另参:农民之子教育研究中心 + 第三教育工作室

目录

半塔实验简史和现状

发展历程

  1. 从关注流动儿童切入;
  2. 到关注教师发展;
  3. 再到家庭教育和家长学习的关注;
  4. 再到志愿者和社区青年的关注;


>>

现状和问题

  1. 卷入社区工作越来越多,已经从流动儿童教育中独立出来,形成了社区教育的一大板块;
  2. 而且社区教育下面的内容越来越越丰富,似乎什么都可以做,而在做的东西又不知道如何进一步深入;
  3. 图书室和相关活动等经常有老年人参与,甚至作为志愿者,但老年人的作用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4. 随着实验范围和内容的扩大,实验的指向越来越模糊,和基金会、媒体等的对话成了一个困难,相应地,给下一步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

半塔实验的教育分析

基本分析

  1. 我们实际上至少涉足了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流动儿童教育的探索,一个是流动人口社区的社区治理;
  2. 必须重新分析流动儿童教育的性质,和当前教育模式与体制面临的局限性,进而探讨可能的研究和探索方向;
  3. 也必须重新分析从社区教育的角度来探索流动人口社区治理的必要性;


  1. 在看刘培的“可持续生活探索”时,我想起了若水他们在做的“燕山学堂”和“自然教育探索”,前段时间和若水聊过,我觉得也需要把这块纳入到农民之子的实践中来看待。结合刘培的方案,我感觉是从流动儿童教育开始的实践,后来分化出几个重要的方向。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教师教育(教师之家)和自然教育(加上农民之子成员自身的体验式探索,自我教育),进而是自然教育(或自我教育)这条线向社区教育的延伸,目前从社区教育又逐渐回到社区青年、青年志愿者和农民之子成员自身的教育上,即逐渐走向融合,回到教育本源,或青年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探索上。


>>

流动儿童教育专题

(结合马小朵老师、张燕老师、新公民等的实践来谈);

  1. 马小朵老师的“同心希望家园”面临的“九九八十一难”(博客,“山寨园问题”);
  2. 孙恒老师的“同心实验学校”(校长沈金花)探索(微博,和农民之子的差异是他们从关注成人到关注小孩);
  3. 张燕老师的“四环游戏小组”实践和另类话语和空间的探索(博客,“非正规教育”);
  4. 新公民计划的“新公民园丁奖”和“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倡导”的探索(官网,“新公民”和“政策倡导”);
  5. 农民之子的“自然教育”、“教师之家”、“家有儿女”、“青年俱乐部”等探索(官网);
  6. 浅谈流动儿童教育的开放研究与实践;


>>


社区教育专题

(结合杭州成教工作室的实验、北京西城区和天津河西区等的试验);

  1. 农民之子的流动人口社区教育探索(只是做教育、学习圈和共同生活试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社区治理概念);
  2. 杭州成教工作室从社区教育切入的社区治理经验;
  3. 北京西城区的“学习型西城”探索;
  4. 天津河西区的社区教育经验;
  5. 浅谈为什么在社区里谈学习?


>>

青年发展专题(20150319补)

(半塔青年俱乐部,农民之子青年发展服务中心);

  1. 待整理;


>>

自然教育专题(20150319补)

(燕山学堂/可持续生活探索/生活方式探索)

  1. 札记:自然教育在中国的可能性


>>


其他教育专题

  1. 图书室专题;
  2. 支教组织专题;
  3. 教师发展专题;
  4. 开放教育专题;
  5. 教育行业发展专题;
  6. 等等;


>>

半塔实验的基本阐述

那么,怎么介绍半塔呢:

  1. 随着社会的转型,教育也处于一个转型期,传统“以校带村”的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学校教育逐渐退出社区,关起门来办学。社区教化功能缺无,社区秩序感开始丧失,作为家庭保护网的社区无力再承载历来就存在的人口流动带来的压力,流动和留守开始成为社会问题,家庭教育问题也随之突出,城市所谓的“流动人口社区”更是这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集中缩影,等等。
  2. 人口流动不仅在现代中国,包括传统中国,都是一个常态,流动人口(包括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提出来的问题,非常具有超前性,是对近代以来参照工业化模式设计的学校教育的严峻挑战。人口流动内在地就需要一个简单、开放、灵活的教育系统来提供基本服务,它提出的问题是未来教育如何设计。这是一个严肃的教育科学问题。


>>

半塔实验的理论反思和进一步探索

(待整理)

理论反思

  1. 我理解的社区教育的基本架构其实很简单,比如具体到一个社区学习中心来看,就是青年和孩子们都在那儿玩,交流,学习,从自学到小组学习,到具体的项目探索等;老人也在那儿自娱自乐,并帮忙照看着;中年人和父母平时还忙什么忙什么,有空的时候辅导一下孩子们的项目学习等就可以;这里最需要的就是街道或村两委依托集体经济等来提供这么一个自主的活动空间,并提供一些基本运转经费。当然你可以说,这里面还需要一些组织和架构的支撑,也没错。总之,社区学习中心可能是未来社区建设的一个基本模块。进一步地展开,我另找时间再说。


>>

下一步实验

  1. 怎么结合“生活教育”和“创客教育”的理念,重新认识“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关系,进而探讨其他的可能。


流动儿童教育:教育文化交流节项目(20150614补)

(把教师节改为教育文化交流日的活动,并倡导各行各业都来办“教育开放日”)

  1. 教师节的“教育交流会”;
  2. 各类学科或兴趣的“研究兴趣沙龙和小组”;
  3. 学校的“教学开放日”;
  4. 企业、政府等的“教育开放日”;


>>

社区教育:社区厨房项目(20150612补)

相关资料:

  1. 社区菜市场(农贸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by北京市场协会,2013年);
  2. 慢食协会与慢食运动(by社会资源研究所,2011年);
  3. 北京市新建社区须配建菜市场(by北京日报,2013年12月);
  4. 济南社区菜市场、肉菜店已基本实现主城区“覆盖”(by齐鲁网,2014年10月);


>>

青年发展:培田计划(20150614补)

(培田本土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简称培田计划)

  1. 待整理。


>>

自然教育:公园教育项目(20150614补)

(公园,城市里的自然学校)

  1. 待整理


>>

潜在合作组织

  1. 北京市教科院职成所;
  2. CAPE(倡导社会化学习的全球青年实践网络);
  3.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
  4. 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


>>

变革原理:探索机构基本理念和宗旨之间的方法问题

——以平民化的教育实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和经验是我们紧扣的两个基本方向。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流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和社区治理尽管做了不少的探索,认识却仍然非常有限。这里就有限的经验和认识到的问题简单做一个介绍,也希望能和更多的同仁和伙伴一块探讨。


原理一:对学习目的的基本认识

某种意义上,产业创新和社会治理作为当前社会的两大核心命题,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作为“经济人”的我们何去何从的问题。我们在从“自然人”向“经济人”过渡的过程中,既存在脱嵌于社会的倾向(社会人),又忽视了对人对自我实现的追求(科技人),在四种角色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1. 自然人;
  2. 社会人;
  3. 经济人;
  4. 科技人;


>>

原理二:对学习过程的基本认识

我们在工作中的学习往往存在一个基本的模式,这个模式也就是许多人常说的,把学校里学的东西忘了以后剩下的东西。这个模式基本上可以从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以及事前参考或事后参考相关的案例和经验等的角度来认识。换句话说,学习可以看作由信息触发的一次探索的历程。
  1. 掌握信息;
  2. 分析框架;
  3. 案例经验;
  4. 实践支持;


>>

原理三:对图书室项目潜在功能的认识

图书室作为人类知识和实践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和缩影,一种信息与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我们与世界连接的一种基本渠道,它的基本功能和潜在的价值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我们重新审视图书室的基本功能时,可以看到,一是图书室内组织活动不在于多或少,而在于它是否呈现出一定的关联和结构性;二是从教育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大致要经历几个阶段,有些特定的任务要解决;三是从图书室项目的探索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当前“教育目的”的讨论中,是坚持现代教育的“改变命运”还是回到古典教育的“安顿人心”这种二元思维的一种超越。
  1. 学习体验;
  2. 资源整合;
  3. 关系协调;
  4. 服务生成;


>>

原理四:对支教项目潜在价值的认识

对大学生支教的批判不绝于耳,一是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之间的关系,却鲜有认真探讨;二是大学生的热情和熟悉网络的长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大学生的专业和兴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大学生参与支教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夏令营和课堂内外的辅导。
  1. 生命故事(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关系);
  2. 学习小组(把现场建群的方法带到中小学去);
  3. 专业指导(把专业学习的规律告诉孩子);
  4. 开放教育(共建专业社群和);


>>

原理五:对组织学习和书院教育模式的认识

为什么有了图书室和支教两大类教育公益项目,却没有给教育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改变?一个重要的问题可能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没有解决,以至于学生的自学或学习上的主体性难以确立。对比企业里的组织学习和传统书院的教育,我们很容易发现混龄学习小组在

——而对书院教育的反思中,我们认识书院不同于高成本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型:

  1. 混龄小组学习;
  2. 图书和推荐书目;
  3. 教席而非教职;
  4. 院长管理;


>>

原理六:对中国传统教育或社区中教育如何实现互助的基本认识

——在对社区教育的反思中,我们认识到传统教育或扁平化的教育模型:

  1. 生活教育在家庭里完成;
  2. 伦理教育在社区里完成;
  3. 职业教育通过师徒传承制完成;
  4. 人文教育通过书院来完成;


>>

原理七:对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基本思路的再认识

——青年参与社会改良的基本思路

  1. 青年俱乐部;
  2. 探讨教育和社区发展规划;
  3. 搭建社区学习中心;
  4. 筹措社区发展基金和孵化器;


>>

实践中逐步引入的几个变量或概念

  1. 社区学习中心的概念;
  2. 学习圈的概念;
  3. 半塔实验的概念;
  4. 青年发展的概念;
  5. 青年公寓的概念;


>>

其他的素材


>>


>>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