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Regeneration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农村创业)
(农村创业)
第200行: 第200行:
*[http://www.zh-hz.com/ 中华合作时报];
*[http://www.zh-hz.com/ 中华合作时报];
 +
 +
 +
订单农业:
 +
 +
*[http://baike.baidu.com/view/582182.htm 百度百科];
 +
 +
*中国农业网·[http://www.zgny.com.cn/subject/news/index.aspx?nodeid=zt_zx_nmzs&ztid=9 订单农业专题];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5-7-7/73109.shtml 农产品订单“5步法”];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5-5-20/69492.shtml 美国的“订单农业”];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5-10-7/80196.shtml 发达国家订单农业启示];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7-5-23/114755.shtml “知识订单”:赋予农产品科技含量];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6-11-20/108514.shtml 新思路升级“订单农业”];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6-7-17/101279.shtml 涉农保险“卡”在哪里];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5-9-27/79629.shtml 新疆上演酿酒葡萄抢购风 订单农业弊病待解];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6-6-7/99099.shtml 浙江余姚“诚信订单”令农企双赢];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6-4-28/96464.shtml 订单农业走向规范 武汉首签农产品订单合同示范文本];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6-4-6/94755.shtml 工商系统助力新农村建设:“订单农业”添彩山西好风光];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6-3-21/93443.shtml 湖北鄂州订单农业催生一批优质粮油基地];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6-3-15/93001.shtml 湖北荆门工商推动“订单农业”健康发展];
 +
 +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05-11-8/82760.shtml 果品业如何外向发展];

在2011年9月28日 (三) 14:51所做的修订版本

社区建设 | 参考:乡村建设 / 开放教育 | 返回:工作坊首页


目录

农村社区

——这里首先以农村社区为主,来梳理相关事务。另外,抽象的理论先放到一边,先收集各方面具体的经验。

政府工作重点

农村金融


相关机构:


>>

农村教育


相关机构:


>>

农村医改


相关机构:


>>

土地制度


>>

现代农业


相关机构:


>>

农村信息化


相关机构:


>>

其他重要事务

农村青年发展


>>

农村就业


相关机构:


>>

农村创业


相关机构:


订单农业:


>>

农村住房


相关机构:


>>

农村养老


相关机构:


>>

农村扶贫


>>

农村治理


待阅:


相关机构:


>>

大学生村官


>>

农村社会工作


自杀问题:


冲突与犯罪:


>>

城乡统筹


待整理:




>>

涉农研究

知名学者:


研究机构:


>>

农民之子


>>

待整理

我们的基本思路

1、人类有迁徙的自由。

乡村除非能成为大家新的“精神家园”,成为大家真正想生活的地方,否则迫使大家留在乡村是残酷的。多年来,乡村在中国几乎是落后的代名词,许多人都希望能逃离乡村。我们因为历史、政治等各种原因,许多人过去无法选择自己生活的地方,现在许多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来选择在什么地方生活,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因此,我们只能人类迁徙自由的前提下,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讨论乡村的重建。

2、互联网打破了时空概念。

城乡只是人口分布多少及相应的功能设置等问题。

3、谈到“乡村”要区分来看。

在谈到“乡土认同”时,许多人似乎主要说的是对“作为文化的乡村”的认同,而且是很有限的。或者可以简单地说,从文化意义上,乡村所代表的传统,在城市代表的现代文明尚不明朗时,仍为许多人提供着精神上的支撑。但从经济意义上,乡村的吸引力已经大为下降,土地所有权和流转制度等更制约着村民依靠土地来谋生的勇气。而从政治意义上,乡村仍掩盖在都市光环之下,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伤疤和痛苦。

4、用“社区”的概念来统筹城乡。

5、通过“开放教育”促进“社区建设”。

无论城市或乡村,都有“处境不利”的人群需要关照。梁漱溟的思路是,从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的角度,看如何调整当地的社会结构。他当时的做法是,在乡长、乡公所、乡民议会之外,增设乡农学校,普及知识并领导乡村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即以“平民教育”促“乡村建设”。我们对此略作调整,提出以“开放教育”促“社区建设”。

6、通过“信息化”来解决信息、技术、人才的问题。

7、通过“资金互助”来解决资金问题。


>>

任务和讨论列表


>>

我们的反思和实践


>>

案例分析


>>

相关讨论


>>

相关研究


>>

讨论区


>>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