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Regeneration

出自新阅读实验室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农村养老)
(农村治理)
第285行: 第285行:
待阅:
待阅:
 +
 +
*郑庆杰:[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7568.htm 社会转型延滞:从单位到社区];
 +
 +
*王卓、罗中枢:[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42064.htm 华西平原农村社区自治现状考察];   
 +
 +
*冯仕政:[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42796.htm 国家政治文化变迁与农村社区选择——南街村案例研究];
 +
 +
*操世元、王永胜:[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3461.htm “村转居”社区:特点、问题与建设方向];
 +
 +
*夏建中:[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0140.htm 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
 +
 +
*杨贵华:[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0357.htm 社区共同体的资源整合及其能力建设——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路径研究];
 +
 +
*万师:[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0560.htm 对农村社区范畴的再认识];
 +
 +
*张国栋:[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0536.htm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问题与对策];
 +
 +
*黄平:[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0644.htm 农村社区的公共资源与公共性];
 +
 +
*康晓强:[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0644.htm 社区社会组织研究:回眸与展望];
 +
 +
*奂平清:[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0711.htm 社会资本视野中的乡村社区发展];
 +
 +
*毛丹:[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1237.htm 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
 +
 +
*李波、苗薇薇:[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131260.htm 发达国家社区建设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许远旺等:[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405442.htm 从政府主导到参与式发展: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许远旺等:[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405442.htm 从政府主导到参与式发展: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在2011年9月23日 (五) 00:22所做的修订版本

社区建设 | 参考:乡村建设 / 开放教育 | 返回:工作坊首页


目录

农村社区

——这里首先以农村社区为主,来梳理相关事务。另外,抽象的理论先放到一边,先收集各方面具体的经验。

政府工作重点

农村金融


相关机构:


>>

农村教育


相关机构:


>>

农村医改


相关机构:


>>

土地制度


>>

现代农业


相关机构:


>>

农村信息化


相关机构:


>>

其他重要事务

农村青年发展


>>

农村就业


相关机构:


>>

农村创业


相关机构:


>>

农村住房


相关机构:


>>

农村养老


相关机构:


>>

农村扶贫


>>

农村治理


待阅:


相关机构:


>>

大学生村官


>>

农村社会工作


自杀问题:


冲突与犯罪:


>>

城乡统筹


待整理:




>>

涉农研究

知名学者:


研究机构:


>>

农民之子


>>

待整理

我们的基本思路

1、人类有迁徙的自由。

乡村除非能成为大家新的“精神家园”,成为大家真正想生活的地方,否则迫使大家留在乡村是残酷的。多年来,乡村在中国几乎是落后的代名词,许多人都希望能逃离乡村。我们因为历史、政治等各种原因,许多人过去无法选择自己生活的地方,现在许多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来选择在什么地方生活,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因此,我们只能人类迁徙自由的前提下,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讨论乡村的重建。

2、互联网打破了时空概念。

城乡只是人口分布多少及相应的功能设置等问题。

3、谈到“乡村”要区分来看。

在谈到“乡土认同”时,许多人似乎主要说的是对“作为文化的乡村”的认同,而且是很有限的。或者可以简单地说,从文化意义上,乡村所代表的传统,在城市代表的现代文明尚不明朗时,仍为许多人提供着精神上的支撑。但从经济意义上,乡村的吸引力已经大为下降,土地所有权和流转制度等更制约着村民依靠土地来谋生的勇气。而从政治意义上,乡村仍掩盖在都市光环之下,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伤疤和痛苦。

4、用“社区”的概念来统筹城乡。

5、通过“开放教育”促进“社区建设”。

无论城市或乡村,都有“处境不利”的人群需要关照。梁漱溟的思路是,从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的角度,看如何调整当地的社会结构。他当时的做法是,在乡长、乡公所、乡民议会之外,增设乡农学校,普及知识并领导乡村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即以“平民教育”促“乡村建设”。我们对此略作调整,提出以“开放教育”促“社区建设”。

6、通过“信息化”来解决信息、技术、人才的问题。

7、通过“资金互助”来解决资金问题。


>>

任务和讨论列表


>>

我们的反思和实践


>>

案例分析


>>

相关讨论


>>

相关研究


>>

讨论区


>>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变换
动作
导航
工具箱